老年人心肌梗死易误诊

来源 :家庭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c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5岁的徐大爷吃过早饭,突然恶心、呕吐、腹痛,家人以为是吃坏了肚子,急忙来到社区诊所就医。医生感觉情况有些不寻常,做个心电图看看,结果有异常,就赶快拨打电话,让上级医院派救护车来。原来是急性心肌梗死,幸亏发现及时,救回一条命来。
   急性心肌梗死来势凶险,在发病的最初24小时内,约有一半病人可能发生心脏骤停或心室颤动而死亡。若能及早认识,及时救治,尽早采用溶栓治疗或介入治疗,可明显降低死亡率。如在发病1小时内溶栓治疗,可降低47%的死亡率;在发病3小时内溶栓治疗,可降低23%的死亡率;在发病3~6小时溶栓治疗,可降低17%的死亡率。
   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发生心肌梗死临床症状常不典型,容易发生误诊和漏诊而延误治疗,有报道称,误诊和漏诊率高达38.1%,甚至更高,必须引起高度警惕。
   老年人心肌梗死容易误诊的原因,主要是首次发病,病人和家属认识不足,不能及时识别。尤其是一些老人临床症状不典型,并发症较多,甚至比较严重,容易误诊为其他疾病。小灶性心肌梗死因梗塞灶较小,直径一般在2厘米以下,临床诊断有一定困难;复发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缺乏典型的特异性改变,再加上如果临床症状也不典型,就容易被医生忽略;个别透壁性心肌梗死既无心绞痛,也无异常心电图改变,称为无痛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更为不易。因此,患者和家属应警惕以下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1.无痛性心肌梗死:有报道称老年人无痛性心肌梗死占15%~75%,而且其比例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在80岁高龄患者中,无痛性心肌梗死的比例可高达61%。
   2.心功能不全:循证医学发现,20%~74%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会突发原因不明的呼吸困难、气喘、胸闷、心悸等心功能不全表现。在考虑急性肺水肿或肺淤血时,应注意是否急性心肌梗死。
   3.胃肠表现:主要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上腹痛,腹部扪诊时有上腹压痛和肌紧张,易误诊为胃肠炎、溃疡病、胆石症、胰腺炎等疾病。
   4.脑循环障碍型:表现有头痛、精神萎靡、意识模糊、神志不清,甚至精神错乱、晕厥、抽搐等。以此型为首发症状者可占5.65%~19.9%。
   5.异位疼痛型:胸前区疼痛是心肌梗死的主要表现,但有些老年病人却以咽喉痛、牙痛、颈痛、肩背痛、左前臂痛、胃痛、上腹痛等为首发症状。这些症状可与心绞痛同时发生,也可单独出现。
   6.顽固呃逆:据报道,一位70岁的老人突然出现顽固呃逆,按“胃炎”治疗,症状无好转;再做心电图检查,发现有下壁心肌梗死,按心梗治疗呃逆消失。
   对于突然出现上述表现的老年人,或原来患有冠心病、心肌病变的老年人突然出现上述症状,要考虑到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此时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但也切忌慌乱。应立即让病人平卧休息,若病人已摔倒在地,应原地平卧,不要急于挪动,因为任何搬动都会增加病人的心脏负担,甚至会发生猝死。同时采取急救措施,如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1~2片,或服速效救心丸10小粒,嚼服阿司匹林300毫克,有条件者还可吸氧,同时立即与急救中心联系,等待急救医生到来。在等待期间,安慰病人切勿过度紧张,并注意观察病人的脉搏、呼吸和神志的变化,一旦病人脉搏微弱、心音听不清、呼吸将停止时,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用手指按压病人的人中、内关、合谷、涌泉等穴位,直到急救医生到来后由急救医生继续抢救,并在急救医生陪同下尽快将病人送往就近且条件较好的医院救治。
  
  相关链接
  急性心肌梗死的先兆表现
   一般说来,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前,约80%的病人会有先兆表现。即在发病前数日或数周内有乏力、胸闷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频繁发作等症状。在心绞痛发作时做心电图检查,可以发现ST段有一时性抬高或明显压低,T波倒置或高耸,或出现心律失常。若能重视这些先兆表现,及早处理,可使部分病人避免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其他文献
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要深化五方面改革近日,中央办公厅印发了《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纲要》的颁布实施,
中小企业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同时,中小企业已成为江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为了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2008年开始国内
期刊
人寿保险业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农村地区的发展要追溯到1994年,由于寿险业在农村地区的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农村地区的寿险发展水平与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如何有效提升我国农村居民对寿险的需求成为当前发展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选择对提升农村居民寿险需求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对于增加农村居民寿险需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于寿险需求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然后对于寿险需求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