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文化发展繁荣之我见

来源 :文化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MNUS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我国的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坚实丰厚的物质基础。国家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不断增多,从1978年至2008年,全国文化事业经费累计达到600多亿元,年均增长22.5%,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5%。从整体上看,文化产业的增长速度超过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
  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极大地解放了文化生产力,激活了人民群众巨大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我国有13亿人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国民消费架构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城乡恩格尔系数呈现持续降低的趋势,居民精神文化消费不断增长。广大的消费群体和强烈的市场需求,使我国的文化建设30年来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改革开放使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广阔的国际空间。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纽带,也是我们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深厚基础。改革开放使中华文化全面走向世界。至2008年,我国已在14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40所孔子学院,外国人学习汉语的人数不断增多,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发展的国际空间越来越大。
  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國家民族的命运,也为各项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作为一名伴随着改革开放宏伟大业成长起来的文化人,我对此感触颇深。
  我所在的《百花》杂志社,原本是一家影响十分有限的群众文艺出版机构,以刊发演唱材料(小戏、小歌舞)等小型文艺作品为主,仅能覆盖我省群文系统。改革开放以后,《百花》焕发了新的生机,迎来了自己激情燃烧的“黄金时代”。机制改革后的《百花》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紧紧依托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变原先狭窄的“群众文艺”定位为受众面更广的“大众文学”定位,走近时代,走近生活,注重市场,努力做大做强刊物,先后打造出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和本世纪初两个发展高峰,刊物最高月发行量曾达到60余万册,位居西北地区通俗文学刊物发行量前列,覆盖了全国除台湾以外的所有省(区),并被国外多家图书、出版机构收藏,被推介给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读者。目前,《百花》已经连续3年进入全国故事类刊物发行量前5名,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综上所述,《百花》的发展完全受惠于党和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的《百花》杂志。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在人类社会已经全面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我国文化部门和广大文化工作者要想承载起这一关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和民族振兴的战略任务,面临的全新课题,就是如何借鉴30年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之下,全面深入地推动文化创新工程的开展。
  文化建设要大发展大繁荣,对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呢?我以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文化发展必须做到以人为本。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文化权益作为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其次,必须加快文化发展,这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任务;第三,文化事业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四,文化发展要坚持统筹兼顾、全局考虑的原则。
  要对文化的巨大感染力有充分认识,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的创新。推动各类经营型文化单位进行转企改制工作,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和战略投资者。同时,我们还必须大力提高文化的传播能力,推进文化传播手段更新换代。
  见微知著,作为一本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大众文学杂志,《百花》今后要想在强手如林的期刊市场上继续占有一席之地并得到更大的发展,就必须加强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文化创新意识,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不断探索刊物发展“更上一层楼”的创新之路,把《百花》打造成更具影响力的大刊强刊。要达到这个目标,《百花》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对内部的机制和体制、刊物的内容和形式、刊物的发行和经营方式、刊物的传播手段和生产流程等诸多方面进行改革,实施全方位多角度的创新举措,使《百花》的面貌日新月异,在竞争激烈的期刊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绽放出它独有的魅力,为我省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
  改革开放战略决策的实施,使中国这艘巨大而又古老的航船找到了正确的航向,中华民族的命运从此发生了革命性的伟大转折。目前,我们的国家以更加开放和自信的姿态,出现在世界面前,行驶在又好又快发展的快车道上。相信我们的文化建设工作,也必将迎来一个大发展大繁荣的黄金时代,为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与和谐社会的建成,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单位:陕西省艺术馆)
其他文献
甪直,古称甫里,因唐代诗人陆龟蒙(号甫里先生)隐居于此而得名。古镇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独角怪兽“甪端”的雕塑。传说中,此兽可辟邪镇风,甪一方百姓。明代聚村为镇时,遂取其祥瑞,更镇名为甪直。甪直镇为多水之乡,北有阳澄湖,南有淀山湖、澄湖,西有金鸡湖、独墅湖,因而又有“五湖之汀”的美名。  甪直“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街坊临河而筑,粉墙黛瓦,古色古香;居民依水而居,前街后河,出入全凭水路。“上”字形
导演!我咋变成女人了?  将经典文学作品改编后搬上荧幕,是娱乐圈的编剧和导演都很喜欢干的一件事情。他们打着“还原经典”的名号,将自己的各种奇思妙想融入到剧情当中,靠谱点的只是对剧情的细节、角色的心理进行一下微调;不靠谱的甚至能搞出让宫女穿着高跟鞋跳现代舞的桥段,用网络语言来说,完全能够让观众“雷出一脸血”。  不过,这还不算什么,近两年,中国某位新生代导演,竟然在剧中干起了泰国医生最擅长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