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句出自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朴实语言,生动而深刻地揭示了素质教育思想的精髓,这句话也影响着我对素质教育的探讨,我逐步摸索出一些思路与见解,愿与同行们共同商榷。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学”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能源,在心理学上叫内驱力。它对推动学生积极思维、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只有“乐知”才能“乐学”。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的做法是:
(1)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我发现,许多学生上课不说、不读、不问主要存在心理障碍,怕读得不好,遭同学们饥笑、老师指责批评。因此教学时我总是送给学生激励的话语,特别是后进学生,既送给他们创造发言的机会,又肯定他们的发言、朗读中的点滴优点。而且,我总是教育学生,学习是个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的过程,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意见,而这些意见有的正确,有的不正确,这是很正常的事情。积极思考,积极发言的同学即使错了,他们也是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样学生逐渐消除了心理障碍,敢大胆发表自已的意见,大胆地朗读了。即使课堂上出现同学说错了,同学们发出的笑声是友善的。(2)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学生深入地读书,深入地理解课文是从问题开始的,而问题是否有趣,对于调动小学生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如巧设学习障碍、巧用板书、开展竟赛、设置小组学习,恰当地使用电教手段等。教学时,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正如大教育家第斯多慧说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
二、培养能力,让学生“会学”
从未来世界发展看,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为未来社会新知识的增长速度十分迅速,如果不会学习,就不能独立地学会新知识,原有的知识就远远不够用了,就等于是“文盲”了。只有会学习的人,才能不断地吸取新知识,不断地充实自已,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所以说,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是未来人才的重要素质。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如果离开了或削弱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培养能力任务则难以实现,所以,要利用课堂教学结构,改变那种老师讲—学生听,或以教师活动为主,以学生活动为次的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让学生积极自学为主的教学形式。如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老师从教改实践中总结的“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六步教学结构,值得学习和借鉴,这是一种以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学或学生运用方法独立自学的教学结构。它的特点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过程完全体现以学生自学为主,自已读书为主;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会学语文”,逐步提高自学能力,引导学生自觉成为学习的主人。我认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质是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综合能力。这些能力获得要靠激活学生的思维,长期的语文训练才能获得。我在教学中,非常注重学生质疑问难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因为问题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疑问能使学生心理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心理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如果一个学生长期处于“无问题”的状态,说明他思考不够,谈不上有主动性,更无创造性可言。
三、发展个性,让学生“学好”
个性是人的社会素质的综合表现。它与个体的先天禀赋有关,但主要是后天培养的结果。心理学研究表明,童年期、少年期是人的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证明,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我在教学中经常开展的语文课外活动有:课本剧表演、办手抄报、进行朗诵、讲故事、演讲、猜谜语等比赛活动等。下面结合我指导办手抄小报谈谈我的体会。办手抄小报,可促使学生阅读。学生想办好一张自已设计制作的报纸,他们知道需要更多的知识,于是,他们便投身去阅读课外书刊杂志,他们为追求新意更需要到文山书海中去猎奇,这样一来无形的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热情。学生为了广泛地获取知识,他们会追着老师问读哪些书,怎样阅读……老师又不时机地引导学生阅读有益的书刊,并有计划地点拔读书方法,教学生建立读书笔记本,学会写读书心得,让学生学会积累“佳词”、“佳句”、“佳段”、“读后感想”,从积存“砖”、“瓦”、“砂石”等原料做起,进而延伸“写作方法”、“修辞方法”、、“逻辑方法”……等构建文章的方法。学生因创办自己的报刊需要,不畏艰难地跋涉书山学海之中,并一路艰辛一路收获,不到一年他们便悄悄地读了几十本课外读物,积累了许许多多的“佳词”、“佳句”、“佳段”,储存了大量的“趣闻”、“乐事”、“古今杂谈”,这些既为他们办好手抄小报坚定了信心,也为“学好”语文打好基础。办手抄小报是一项培养学生阅读、积累、观察、作文、审美等综合能力的好方法。小报的编写,从版面的设计到内容的采集到文章的编写,报纸的命名等,每一步都是“逼”着学生去实践,学生在编写过程中,又得运用阅读、积累、观察、作文等各个手段,实实在在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流,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决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任务,这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一样是当今我国教育领域面临的首要科研课题,也是快出人才,多出人才,出拔尖人才的关键,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变苦学为乐学,只有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才能为学生终身学习创造条件,只有充分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才让出类拔萃的人才成批涌现,实现党和政府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学”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能源,在心理学上叫内驱力。它对推动学生积极思维、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只有“乐知”才能“乐学”。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的做法是:
(1)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我发现,许多学生上课不说、不读、不问主要存在心理障碍,怕读得不好,遭同学们饥笑、老师指责批评。因此教学时我总是送给学生激励的话语,特别是后进学生,既送给他们创造发言的机会,又肯定他们的发言、朗读中的点滴优点。而且,我总是教育学生,学习是个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的过程,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意见,而这些意见有的正确,有的不正确,这是很正常的事情。积极思考,积极发言的同学即使错了,他们也是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样学生逐渐消除了心理障碍,敢大胆发表自已的意见,大胆地朗读了。即使课堂上出现同学说错了,同学们发出的笑声是友善的。(2)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学生深入地读书,深入地理解课文是从问题开始的,而问题是否有趣,对于调动小学生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如巧设学习障碍、巧用板书、开展竟赛、设置小组学习,恰当地使用电教手段等。教学时,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正如大教育家第斯多慧说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
二、培养能力,让学生“会学”
从未来世界发展看,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为未来社会新知识的增长速度十分迅速,如果不会学习,就不能独立地学会新知识,原有的知识就远远不够用了,就等于是“文盲”了。只有会学习的人,才能不断地吸取新知识,不断地充实自已,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所以说,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是未来人才的重要素质。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如果离开了或削弱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培养能力任务则难以实现,所以,要利用课堂教学结构,改变那种老师讲—学生听,或以教师活动为主,以学生活动为次的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让学生积极自学为主的教学形式。如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老师从教改实践中总结的“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六步教学结构,值得学习和借鉴,这是一种以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学或学生运用方法独立自学的教学结构。它的特点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过程完全体现以学生自学为主,自已读书为主;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会学语文”,逐步提高自学能力,引导学生自觉成为学习的主人。我认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质是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综合能力。这些能力获得要靠激活学生的思维,长期的语文训练才能获得。我在教学中,非常注重学生质疑问难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因为问题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疑问能使学生心理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心理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如果一个学生长期处于“无问题”的状态,说明他思考不够,谈不上有主动性,更无创造性可言。
三、发展个性,让学生“学好”
个性是人的社会素质的综合表现。它与个体的先天禀赋有关,但主要是后天培养的结果。心理学研究表明,童年期、少年期是人的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证明,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我在教学中经常开展的语文课外活动有:课本剧表演、办手抄报、进行朗诵、讲故事、演讲、猜谜语等比赛活动等。下面结合我指导办手抄小报谈谈我的体会。办手抄小报,可促使学生阅读。学生想办好一张自已设计制作的报纸,他们知道需要更多的知识,于是,他们便投身去阅读课外书刊杂志,他们为追求新意更需要到文山书海中去猎奇,这样一来无形的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热情。学生为了广泛地获取知识,他们会追着老师问读哪些书,怎样阅读……老师又不时机地引导学生阅读有益的书刊,并有计划地点拔读书方法,教学生建立读书笔记本,学会写读书心得,让学生学会积累“佳词”、“佳句”、“佳段”、“读后感想”,从积存“砖”、“瓦”、“砂石”等原料做起,进而延伸“写作方法”、“修辞方法”、、“逻辑方法”……等构建文章的方法。学生因创办自己的报刊需要,不畏艰难地跋涉书山学海之中,并一路艰辛一路收获,不到一年他们便悄悄地读了几十本课外读物,积累了许许多多的“佳词”、“佳句”、“佳段”,储存了大量的“趣闻”、“乐事”、“古今杂谈”,这些既为他们办好手抄小报坚定了信心,也为“学好”语文打好基础。办手抄小报是一项培养学生阅读、积累、观察、作文、审美等综合能力的好方法。小报的编写,从版面的设计到内容的采集到文章的编写,报纸的命名等,每一步都是“逼”着学生去实践,学生在编写过程中,又得运用阅读、积累、观察、作文等各个手段,实实在在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流,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决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任务,这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一样是当今我国教育领域面临的首要科研课题,也是快出人才,多出人才,出拔尖人才的关键,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变苦学为乐学,只有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才能为学生终身学习创造条件,只有充分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才让出类拔萃的人才成批涌现,实现党和政府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