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通过对大学生体力活动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某市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现状。方法——从某市两所大学整群随机抽取1487名在校大学生,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量表(IPAQ)长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性别体力活动活跃度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不同年级体力活动活跃度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不同学校体力活动活跃度有统计学意义(P<
0.000)。结论——女大学生体力活动水平处于适中或活跃的水平;绝大多数医学生的体力活动水平处于适中或活跃的水平;大二学生活动水平处于适中或活跃的水平。
关键词:大学生;体力活动;现状调查
体力活动是指由肌肉收缩引起的导致能量消耗的身体运动。[1]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其身体素质直接关系国家的发展。为了解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现状,我们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量表问卷对某市两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体力活动状况调查,以利于对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管理,引导他们理性地、科学地、持之以恒地进行体育锻炼,并为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以促进大学生体质全面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1.调查对象
从某市某综合性大学、医学院校两所大学中整群随机抽取1600名大学生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表1600份,收回1501份,剔除无效问卷14份,有效问卷1487份,有效回收率为92.9%,其中男性525例,女性962例。
2.调查方法
(1)调查问卷。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量表长卷[2]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保证了问卷的可行性和实用性。问卷内容包括:工作、交通、家务、闲暇四方面的中、重度体力活动及步行时间、卧床时间及静坐时间。
(2)质量控制。调查员为医学院校学生,经过统一培训,使调查员了解此次调查的目的、程序、要求和注意事项。
3.评价指标
体力活动耗能通过代谢当量 (metabolic equivalent,MET)计算。1MET相当于静坐时的代谢当量。每周体力活动耗能=MET值×体力活动的时间(min)×每周活动次数。根据IPAQ 结果和体力活动耗能情况,将患者体力活动活跃程度分为如下3个级别[3]:①高,即重度体力活动每周至少3d,累积达到至少1500 MET-min/周,或者参加中、重度体力活动,每周累积达到3000MET-min;②中,即每周至少3d,每天至少20 min的重度体力活动,或者每周至少5d,每天至少30 min的中度体力活动或步行,或者每周至少5d有步行并参加中、重度的体力活动,累积达600 MET-min;①和②统称为“体力活动充足”。③低,即没有达到①和②,又称为“体力活动不足”。
4.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有效资料1487份,其中男性525例(35%),女性962例(65%);平均年龄(19.3±1.1)岁。
2.体力活动活跃程度
(1)不同性别大学生体力活动活跃程度比较。从表1可以看出,男生体力活动活跃程度高的占20%,中的占47%,不足占33%;女生体力活动活跃程度高的占34%,中的占46%,不足占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84,p=0.000),可以认为大学生体力活动活跃程度存在性别差异,且女生体力活动活跃程度较男性高。
(2)不同年级大学生体力活动活跃程度比较。从表2可以看出,一年级学生体力活动活跃程度高的占22%,中的占45%,不足占33%;二年级学生体力活动活跃程度高的占32%,中的占47%,不足占21%;三年级学生体力活动活跃程度高的占27%,中的占47%,不足占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48 ,p=0.000),可以认为大一、大二、大三学生之间的体力活动活跃程度有差异,且大二学生体力活动活跃程度高于大三学生,而大一学生体力活动活跃程度最低。
(3)不同学校大学生体力活动活跃程度比较。从表3可以看出,某医学院校学生体力活动活跃程度高的占30%,中的占47%,不足占23%;某综合大学学生体力活动活跃程度高的占26%,中的占45%,不足占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2 ,p=0.031),可以认为不同学校大学生之间体力活动活跃程度有差异,且某医学院校学生体力活动活跃程度较某综合大学学生体力活动活跃程度要高。
三、讨论
本研究表明女生每周从事的中强度和高体力活动高于男生,男生较女生体力活动活跃程度不足,这与谢朝军[4]等的研究相反,考虑一是男生样本量较少,二是目前男生偏爱网络游戏,静坐时间较长有关。
大二学生从事的中强度和高体力活动高于大一及大三学生,考虑大一新生刚进入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对学校体育锻炼设施不熟悉,更多时间用于学习、交友等,造成了体力活动活跃程度最 低;大二学生已适应校园生活,学习生活已形成规律,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体育锻炼;大三学生则功课紧,又有实习就业的压力,使得体力活动对比大二相对不足。
医学院校学生从事的中强度和高体力活动高于综合院校,可能与医学生体育意识较强有关,因为医学生作为临床医护队伍的主力军,肩负着治病救人的重任,他们的体质健康状况好坏将决定着未来医护事业的得失与成败,所以,相较其他院校,学生对此有一定的意识,更加注重身体素质的锻炼。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的实力,因此,培养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优秀的大学生,是高等院校担负的重任。学校可以通过加强课外体育锻炼,引导他们理性地、科学地、持之以恒地进行体育锻炼,以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 建,何玉秀.健康体适能[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4.
[2]屈宁宁,李可基.国际体力活动问卷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4(03): 265—268.
[3]栾德春,马冠生.体力活动推荐量及评价标准[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6,33(03):161—165.
[4]谢朝军,谭晓东,潘敬菊,等.武汉市大学生体力活动现况调查研究[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7,18(05):42—45.
(作者单位:湖南医药学院)
0.000)。结论——女大学生体力活动水平处于适中或活跃的水平;绝大多数医学生的体力活动水平处于适中或活跃的水平;大二学生活动水平处于适中或活跃的水平。
关键词:大学生;体力活动;现状调查
体力活动是指由肌肉收缩引起的导致能量消耗的身体运动。[1]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其身体素质直接关系国家的发展。为了解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现状,我们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量表问卷对某市两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体力活动状况调查,以利于对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管理,引导他们理性地、科学地、持之以恒地进行体育锻炼,并为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以促进大学生体质全面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1.调查对象
从某市某综合性大学、医学院校两所大学中整群随机抽取1600名大学生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表1600份,收回1501份,剔除无效问卷14份,有效问卷1487份,有效回收率为92.9%,其中男性525例,女性962例。
2.调查方法
(1)调查问卷。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量表长卷[2]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保证了问卷的可行性和实用性。问卷内容包括:工作、交通、家务、闲暇四方面的中、重度体力活动及步行时间、卧床时间及静坐时间。
(2)质量控制。调查员为医学院校学生,经过统一培训,使调查员了解此次调查的目的、程序、要求和注意事项。
3.评价指标
体力活动耗能通过代谢当量 (metabolic equivalent,MET)计算。1MET相当于静坐时的代谢当量。每周体力活动耗能=MET值×体力活动的时间(min)×每周活动次数。根据IPAQ 结果和体力活动耗能情况,将患者体力活动活跃程度分为如下3个级别[3]:①高,即重度体力活动每周至少3d,累积达到至少1500 MET-min/周,或者参加中、重度体力活动,每周累积达到3000MET-min;②中,即每周至少3d,每天至少20 min的重度体力活动,或者每周至少5d,每天至少30 min的中度体力活动或步行,或者每周至少5d有步行并参加中、重度的体力活动,累积达600 MET-min;①和②统称为“体力活动充足”。③低,即没有达到①和②,又称为“体力活动不足”。
4.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有效资料1487份,其中男性525例(35%),女性962例(65%);平均年龄(19.3±1.1)岁。
2.体力活动活跃程度
(1)不同性别大学生体力活动活跃程度比较。从表1可以看出,男生体力活动活跃程度高的占20%,中的占47%,不足占33%;女生体力活动活跃程度高的占34%,中的占46%,不足占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84,p=0.000),可以认为大学生体力活动活跃程度存在性别差异,且女生体力活动活跃程度较男性高。
(2)不同年级大学生体力活动活跃程度比较。从表2可以看出,一年级学生体力活动活跃程度高的占22%,中的占45%,不足占33%;二年级学生体力活动活跃程度高的占32%,中的占47%,不足占21%;三年级学生体力活动活跃程度高的占27%,中的占47%,不足占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48 ,p=0.000),可以认为大一、大二、大三学生之间的体力活动活跃程度有差异,且大二学生体力活动活跃程度高于大三学生,而大一学生体力活动活跃程度最低。
(3)不同学校大学生体力活动活跃程度比较。从表3可以看出,某医学院校学生体力活动活跃程度高的占30%,中的占47%,不足占23%;某综合大学学生体力活动活跃程度高的占26%,中的占45%,不足占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2 ,p=0.031),可以认为不同学校大学生之间体力活动活跃程度有差异,且某医学院校学生体力活动活跃程度较某综合大学学生体力活动活跃程度要高。
三、讨论
本研究表明女生每周从事的中强度和高体力活动高于男生,男生较女生体力活动活跃程度不足,这与谢朝军[4]等的研究相反,考虑一是男生样本量较少,二是目前男生偏爱网络游戏,静坐时间较长有关。
大二学生从事的中强度和高体力活动高于大一及大三学生,考虑大一新生刚进入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对学校体育锻炼设施不熟悉,更多时间用于学习、交友等,造成了体力活动活跃程度最 低;大二学生已适应校园生活,学习生活已形成规律,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体育锻炼;大三学生则功课紧,又有实习就业的压力,使得体力活动对比大二相对不足。
医学院校学生从事的中强度和高体力活动高于综合院校,可能与医学生体育意识较强有关,因为医学生作为临床医护队伍的主力军,肩负着治病救人的重任,他们的体质健康状况好坏将决定着未来医护事业的得失与成败,所以,相较其他院校,学生对此有一定的意识,更加注重身体素质的锻炼。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的实力,因此,培养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优秀的大学生,是高等院校担负的重任。学校可以通过加强课外体育锻炼,引导他们理性地、科学地、持之以恒地进行体育锻炼,以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 建,何玉秀.健康体适能[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4.
[2]屈宁宁,李可基.国际体力活动问卷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4(03): 265—268.
[3]栾德春,马冠生.体力活动推荐量及评价标准[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6,33(03):161—165.
[4]谢朝军,谭晓东,潘敬菊,等.武汉市大学生体力活动现况调查研究[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7,18(05):42—45.
(作者单位:湖南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