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英美现代主义文学主题的主要表现形式、艺术特征和表现手法的分析,挖掘出英美现代主义文学的永恒主题乃是对人类前途、方向和命运的终极关怀。
关键词:现代主义文学 终极关怀 永恒主题
文艺复兴以来,人们总是从积极的意义上去描绘、赞美、展示人的坚定信念,歌颂人类无穷的智慧和高尚的灵魂。但是自从进入20 世纪以来,人们对有关人的学说由自信蜕变成无尽的失望,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更是把人们失望的情绪推到了前所未有的极致,伍尔夫所称的人性、人际关系等价值准则全面瓦解。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带来的是文明被摧毁,社会被搞乱,个人无望无助,心怀恐惧,意志涣散,无所事事,悲观、怀疑和某种幻灭感成了当时整个西方知识界的基调。于是对人类信仰危机的关心、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担忧、对人类自身生活和今后发展的普遍关注构成了英美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一、对人类孤独、异化、焦虑和绝望情绪的关注是英美现代主义文学终极关怀主题的主要表现形式
通过对英美现代主义文学的浏览,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现代主义作品都是在反映现代西方人的孤独感、异化感、焦虑感、和绝望感。显然,20 世纪西方社会的种种危机和战后的残酷事实导致了这样一个结果,在一个动荡不安、矛盾激化,甚至比以往更加激烈的时代中,人与人的关系遭到极大地破坏,人性受到严重的压抑和扭曲,人们的自尊和自信每况愈下,而人的孤独感和异化感却与日俱增,于是对这种异常甚至病态的情绪的描写成了该时期英美文学的主要特征。诗人T. S 艾略特借助诗歌的形象、节奏和韵律探索了现代西方文明各方面的衰败,传达出一种生命崩溃的悲观。在《空心人》中,空洞饥饿的人们必须等待死亡来将他们超度到炼狱中去,然而就算在炼狱中也找不到最后救赎的希望,这首诗被认为是诗人最黑暗的一首诗,整首诗弥漫着死亡和绝望的气息。其代表作《荒原》被认为是英美现代主义文学的宣言书,它表现了现代文明中人们精神的堕落与崩溃,不仅全面展现了现代社会物质上的错乱和精神上的颓废,而且也反映出战后一代人盛行的幻灭与绝望。
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人物,海明威前期作品无论是《太阳照常升起》,还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反战小说《永别了,武器》中的主人公都毫无例外地消沉、颓废、迷惘、惆怅,他们逃避现实,沉湎于饮酒、谈情、垂钓和观看拳击,以此来掩盖内心的苦闷与空虚,但最终仍不知该走向何方,从而陷入更深的痛苦与挣扎中。其后期代表作《老人与海》尽管塑造了一个饱经风霜、意志如刚的老渔民形象,但当老人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制服了这条比船身还要长的马林鱼并把它拖到岸上时,马林鱼已被鲨鱼啃剩下了一个骨架,而这时的绝望、凄凉的心情又怎是一个“愁”字所概括得了的,作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谁是命运的最终主宰者,在这部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毛猿》中,通过杨克这一角色,奥尼尔刻画了一个无所归附、希望幻灭并且被高度技术化的世界毁灭了的现代人的困境。起初,杨克觉得自己是大邮船的机器的一部分,也是城市折价机器的一部分;但是渐渐地他发觉自己只是一个被遗弃者,不仅工友嘲笑他,纽约五马路上的行人嘲笑他,而且“世界产联”的人也都嘲笑他。最终当他来到动物园去看现在唯一与他有亲缘关系的动物猿猴时,猿猴也遗弃了他,把他压死。扬克的悲剧也就是现代人的悲剧,他注定是孤独的,而且是绝望的,因为它的命运不可改变。这部剧的核心是人类生存的冷酷与漠然。如果说英美现代主义文学弥漫着悲观、绝望、失败的情绪,这几部作品无疑正是这种情绪的写照。
二、利用文学意象的荒诞性来体现人类理想的终极关怀原则是英美现代主义文学终极关怀主题的主要艺术特征
如果说浪漫主义是在竭尽全力地追求一种与大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现实主义文学则是通过最大限度地还原社会来体现社会、鞭挞社会。那么浏览过英美现代主义文学后,人们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现代主义作品都是通过对现实社会的夸张、变形来表现荒诞、无序、畸形的世界,体现了主人公失去理想、信念的痛苦,诉说着“举世皆醉我独醒”的孤独。
荒诞源于意大利语,原是“洞窟”之意。19世纪以来,特别是20世纪现代艺术中,形成了一种席卷世界的风格。现代派文学多刻意表现人类生存困境的荒诞性。如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描写了两个流浪汉无望地等待一个不明身份的人“戈多”,表现了人类对无望的未来充满期望等待的悲剧,以示人生的荒诞性。在这部剧中,贝克特不停地询问一个问题:我是谁?我为什么而活?但是在这个荒诞的世界中,他找不到答案。“黑色幽默”文学的杰出代表约瑟夫·海勒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描写了一个没有理智和希望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发生了一系列荒诞离奇的事情:活着的人被宣布已经死去,而死了的人在官方的名册上仍然活着;一位军官只有不在时才欢迎客人来访;而“学习讨论会”只邀请不肯提问的人来参加。小说力图通过对空军官兵之间、上下级之间荒诞滑稽的人际关系的描写,展示美军内部的专则和腐败,从而揭露了一个极端自私、残酷无情、草菅人命的世界,成功地描绘出一幅当今社会人们陷入困境的图景。现代主义通过这种手法来表现空虚、无聊的世界,使人物的孤独感、异化感和没落感在一种近乎于荒谬嘲弄的情调中得到了充分地体现。
三、意识流、象征主义以及心理分析等手法的运用是英美现代主义文学终极关怀主题的主要表现手段
受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西格蒙·弗罗伊德“无意识”理论和其学生荣格“集体无意识”、“原型意象”理论的影响,一批现代派小说家如詹姆斯·乔伊斯和弗吉尼亚·伍尔夫开始致力于挖掘人类各种潜意识,开创了史无前例的意识流小说。他们的手法新颖又复杂,注重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而非客观世界,揭露隐藏在人们心灵深处的无意识中的潜意识,赤裸裸地再现当代社会文明的崩溃和人们精神领域的荒芜。在他们的作品中,过去、现在、未来经常混合在个人的意识中同时出现。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是意识流小说的典型代表,确切地说,这部不像小说的“小说”缺乏传统小说的一切要素:没有故事,没有情节,没有动作,甚至连人物塑造也只有一点点。总的来说,《尤利西斯》只写了一个人在都柏灵一天之内的生活。内心独白、意识流、漫无边际的联想以及不断变幻的视角等艺术手法的运用真实地再现了一个人格个性破裂不健全、理想幻灭、空洞无聊的现代人画像,主人公布魯姆也成为一战后所有欧洲人的形象代表。
综上所述,英美现代主义文学高举着终极关怀的大旗,勇敢地承担起批判和揭露人们非人的生活境遇、非人的地位和价值的任务,始终关注着人的前途、方向和命运,通过文学意象的荒诞,大量意识流、象征主义手法和心理分析的运用来表现人类在这个荒芜、冷漠的世界里的孤独、异化、焦虑和绝望的情绪,从而显示了文学独特的审美情操。这些文学作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家在这一时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是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上乘之作。语
参考文献
[1]熊沐清.孤独、绝望的现代人— 论奥尼尔《毛猿》的主题[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3).
[2]李维屏.论英美现代主义文学的题材与形式[J].外国语,1998 (5).
[3]李宜燮,常耀信.美国文学选读[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
关键词:现代主义文学 终极关怀 永恒主题
文艺复兴以来,人们总是从积极的意义上去描绘、赞美、展示人的坚定信念,歌颂人类无穷的智慧和高尚的灵魂。但是自从进入20 世纪以来,人们对有关人的学说由自信蜕变成无尽的失望,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更是把人们失望的情绪推到了前所未有的极致,伍尔夫所称的人性、人际关系等价值准则全面瓦解。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带来的是文明被摧毁,社会被搞乱,个人无望无助,心怀恐惧,意志涣散,无所事事,悲观、怀疑和某种幻灭感成了当时整个西方知识界的基调。于是对人类信仰危机的关心、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担忧、对人类自身生活和今后发展的普遍关注构成了英美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一、对人类孤独、异化、焦虑和绝望情绪的关注是英美现代主义文学终极关怀主题的主要表现形式
通过对英美现代主义文学的浏览,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现代主义作品都是在反映现代西方人的孤独感、异化感、焦虑感、和绝望感。显然,20 世纪西方社会的种种危机和战后的残酷事实导致了这样一个结果,在一个动荡不安、矛盾激化,甚至比以往更加激烈的时代中,人与人的关系遭到极大地破坏,人性受到严重的压抑和扭曲,人们的自尊和自信每况愈下,而人的孤独感和异化感却与日俱增,于是对这种异常甚至病态的情绪的描写成了该时期英美文学的主要特征。诗人T. S 艾略特借助诗歌的形象、节奏和韵律探索了现代西方文明各方面的衰败,传达出一种生命崩溃的悲观。在《空心人》中,空洞饥饿的人们必须等待死亡来将他们超度到炼狱中去,然而就算在炼狱中也找不到最后救赎的希望,这首诗被认为是诗人最黑暗的一首诗,整首诗弥漫着死亡和绝望的气息。其代表作《荒原》被认为是英美现代主义文学的宣言书,它表现了现代文明中人们精神的堕落与崩溃,不仅全面展现了现代社会物质上的错乱和精神上的颓废,而且也反映出战后一代人盛行的幻灭与绝望。
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人物,海明威前期作品无论是《太阳照常升起》,还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反战小说《永别了,武器》中的主人公都毫无例外地消沉、颓废、迷惘、惆怅,他们逃避现实,沉湎于饮酒、谈情、垂钓和观看拳击,以此来掩盖内心的苦闷与空虚,但最终仍不知该走向何方,从而陷入更深的痛苦与挣扎中。其后期代表作《老人与海》尽管塑造了一个饱经风霜、意志如刚的老渔民形象,但当老人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制服了这条比船身还要长的马林鱼并把它拖到岸上时,马林鱼已被鲨鱼啃剩下了一个骨架,而这时的绝望、凄凉的心情又怎是一个“愁”字所概括得了的,作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谁是命运的最终主宰者,在这部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毛猿》中,通过杨克这一角色,奥尼尔刻画了一个无所归附、希望幻灭并且被高度技术化的世界毁灭了的现代人的困境。起初,杨克觉得自己是大邮船的机器的一部分,也是城市折价机器的一部分;但是渐渐地他发觉自己只是一个被遗弃者,不仅工友嘲笑他,纽约五马路上的行人嘲笑他,而且“世界产联”的人也都嘲笑他。最终当他来到动物园去看现在唯一与他有亲缘关系的动物猿猴时,猿猴也遗弃了他,把他压死。扬克的悲剧也就是现代人的悲剧,他注定是孤独的,而且是绝望的,因为它的命运不可改变。这部剧的核心是人类生存的冷酷与漠然。如果说英美现代主义文学弥漫着悲观、绝望、失败的情绪,这几部作品无疑正是这种情绪的写照。
二、利用文学意象的荒诞性来体现人类理想的终极关怀原则是英美现代主义文学终极关怀主题的主要艺术特征
如果说浪漫主义是在竭尽全力地追求一种与大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现实主义文学则是通过最大限度地还原社会来体现社会、鞭挞社会。那么浏览过英美现代主义文学后,人们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现代主义作品都是通过对现实社会的夸张、变形来表现荒诞、无序、畸形的世界,体现了主人公失去理想、信念的痛苦,诉说着“举世皆醉我独醒”的孤独。
荒诞源于意大利语,原是“洞窟”之意。19世纪以来,特别是20世纪现代艺术中,形成了一种席卷世界的风格。现代派文学多刻意表现人类生存困境的荒诞性。如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描写了两个流浪汉无望地等待一个不明身份的人“戈多”,表现了人类对无望的未来充满期望等待的悲剧,以示人生的荒诞性。在这部剧中,贝克特不停地询问一个问题:我是谁?我为什么而活?但是在这个荒诞的世界中,他找不到答案。“黑色幽默”文学的杰出代表约瑟夫·海勒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描写了一个没有理智和希望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发生了一系列荒诞离奇的事情:活着的人被宣布已经死去,而死了的人在官方的名册上仍然活着;一位军官只有不在时才欢迎客人来访;而“学习讨论会”只邀请不肯提问的人来参加。小说力图通过对空军官兵之间、上下级之间荒诞滑稽的人际关系的描写,展示美军内部的专则和腐败,从而揭露了一个极端自私、残酷无情、草菅人命的世界,成功地描绘出一幅当今社会人们陷入困境的图景。现代主义通过这种手法来表现空虚、无聊的世界,使人物的孤独感、异化感和没落感在一种近乎于荒谬嘲弄的情调中得到了充分地体现。
三、意识流、象征主义以及心理分析等手法的运用是英美现代主义文学终极关怀主题的主要表现手段
受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西格蒙·弗罗伊德“无意识”理论和其学生荣格“集体无意识”、“原型意象”理论的影响,一批现代派小说家如詹姆斯·乔伊斯和弗吉尼亚·伍尔夫开始致力于挖掘人类各种潜意识,开创了史无前例的意识流小说。他们的手法新颖又复杂,注重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而非客观世界,揭露隐藏在人们心灵深处的无意识中的潜意识,赤裸裸地再现当代社会文明的崩溃和人们精神领域的荒芜。在他们的作品中,过去、现在、未来经常混合在个人的意识中同时出现。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是意识流小说的典型代表,确切地说,这部不像小说的“小说”缺乏传统小说的一切要素:没有故事,没有情节,没有动作,甚至连人物塑造也只有一点点。总的来说,《尤利西斯》只写了一个人在都柏灵一天之内的生活。内心独白、意识流、漫无边际的联想以及不断变幻的视角等艺术手法的运用真实地再现了一个人格个性破裂不健全、理想幻灭、空洞无聊的现代人画像,主人公布魯姆也成为一战后所有欧洲人的形象代表。
综上所述,英美现代主义文学高举着终极关怀的大旗,勇敢地承担起批判和揭露人们非人的生活境遇、非人的地位和价值的任务,始终关注着人的前途、方向和命运,通过文学意象的荒诞,大量意识流、象征主义手法和心理分析的运用来表现人类在这个荒芜、冷漠的世界里的孤独、异化、焦虑和绝望的情绪,从而显示了文学独特的审美情操。这些文学作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家在这一时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是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上乘之作。语
参考文献
[1]熊沐清.孤独、绝望的现代人— 论奥尼尔《毛猿》的主题[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3).
[2]李维屏.论英美现代主义文学的题材与形式[J].外国语,1998 (5).
[3]李宜燮,常耀信.美国文学选读[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