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党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途径和载体、体制和机制、理念和认识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在实践探索中,坚持完善的组织架构、科学的制度体系、规范的程序运行是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务公开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
基层党务公开;运行机制;党组织建设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4)12-0048-03
上海南京东路社区(街道)坚持把党务公开作为有力抓手,大力推进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切实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着力改进作风建设,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努力构建和谐社区。目前,社区(街道)党工委下设基层党组织279个,党员4863名,其中党组1个,党委3个,党总支24个,党支部250个。针对区域特色和社区党建的发展,2004年以来,进行了“五公开”、“新三会”、“双通道”、“三联动”、“1+5+8”模式、“四个环节、八个载体”等一系列党务公开的实践探索,在内容上不断拓展,在方式上坚持创新,在程序上逐步规范,深入推进党务公开的组织架构、制度体系和程序运行,并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效。
一、从探索起步,建立党务公开的组织架构
(一)建立权责明确的领导体制。党工委建立了“四位一体”的领导体制,“四位”是党工委统一领导、党工委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责、纪工委监督检查、基层党组织共同参与,“一体”是党务公开领导小组。一是建立党务公开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总揽全局,明确分工,协调统一,监督到位,各级党组织书记作为本单位的第一责任人,加强对党的基层组织党务工作的组织领导,从组织上保证党务公开的有序开展。二是实施“五同”原则。党工委作为责任主体,与其他责任人实施“五同”,同研究、同部署、同设施、同检查、同考核,坚持用同等的权力来制约党委的权力,用规范的权力开展指导协调工作和加强层级监督。
(二)建立务实有效的工作机制。探索建立层层负责、层层落实、层层监督的党务公开工作机制,以适应城市化发展和社会化管理对党务公开提出的新要求。一是实施定期公开,及时公开党务工作的新情况、新进展,保障党员的知情权。通过党务公开栏、下发会议通报、文件等形式,实行以党内事务为主的党务公开。二是及时反馈信息,针对党务公开的意见和建议,将结果向党员群众进行及时反馈。三是加强监督检查,发挥领导小组、纪检部门、基层组织、党员群众对党务公开的层级监督,有效保证权力的规范行使。四是明确责任落实,党务公开的工作落实到人、到部门,对党务公开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对监督检查工作负责。
二、从试点开始,健全党务公开的制度体系
南京东路街道合并之后,党工委加强党务公开的制度建设,探索“三个转向”:由结果公开向注重过程公开发展,由向党员群众的单向公开向注重党组织与党员群众的双向互动转变,由侧重向党内公开向社会公开和党内公开并重延伸拓展。
(一)细化制度要素,增强党务公开的针对性。在推进党务公开进程中,基层党组织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和解决的实际问题是不一样的,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实行党务公开,这就需要细化制度要素,保障制度建设行之有效。着力完善《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和《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制度》,力求向双向互动实现根本转变,在充分考虑哪些属于与党员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事项、哪些事项必须提前公开方案、如何有效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怎样让党员群众更好地建言献策、代表的具体职责是什么、党员群众与党组织沟通联络的主渠道是什么等要素的基础上,对这两项制度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从而建立相对完善的制度规范。
(二)规范制度设计,保障党务公开的实效性。在推进社区党务公开进程中,加强党务公开与政务公开的工作协调、党务公开与居务公开的联动建设。一是更加注重过程公开,制定《推行党务公开工作的实施办法》、《党务、政务、居务公开监督员聘任管理办法》、《党务公开栏信息公开制度》、《党务公开监督检查实施细则》等,将党务公开工作统一纳入制度框架体系内。二是实行制度公开,在“五公开”(工作公开、制度公开、活动公开、表现公开、考核公开)中明确提出“制度公开”,公开党内制度规定的各项办事程序和工作要求,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情况。
(三)完善制度管理,提升党务公开的透明度。加强制度管理有助于提高基层党组织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提升党务公开程序运行的透明度。一是规范依申请公开活动,制定了《党内事务依申请公开实施细则》,对公开的对象和内容、申请的路径和方法、党组织受理登记程序等,作了细致详尽的规定。二是创设党内“新三会”制度,即党内重要情况通报会、党员民主议事会、党建工作民主评议会,实施了“三个注重”:即注重党务公开内容的全面性、注重党务公开程序的规范性、注重党务公开结果的实效性。
三、从操作入手,规范党务公开的程序运行
构建科学的党务公开运行机制,要从个性化、创新化、透明化的需求出发,充分尊重党员的基本权利,规范党务公开的操作环节,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打造适应基层民主发展的“阳光公开”。
(一)完善党务公开内容,提高科学决策水平。一是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满足社区党员群众对党务公开多元需求的新途径,对党务公开的内容实行例行公开、即时公开、逐段公开、分类公开、依申请公开等,提高民主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二是针对社区(街道)所属党组织对以往实施的党务公开内容分层分类细化,编制了党工委、综合党委、居民区党委、机关党总支等8类党组织例行公开内容的目录。其中,居民区党总支党务公开目录中,一级目录有6项,二级目录有31项,主要包括党组织的执行力、党的思想建设、党组织的管理、领导体制、党群联系、党风廉政建设等,明确了基层党组织公开的内容。三是进一步扩大党务公开的内容,特别是在重要决策的制定、重大项目的审批、重要干部的任免、大额度资金的使用方面,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作。 (二)创新党务公开形式,搭建党群互动桥梁。一是坚持共性公开与个性公开相结合,发挥党员群众的有效监督。《党务公开情况意见收集和处理反馈实施细则》中,设置了党务公开监督员意见反馈、党组织负责人和党代表接待日等特色方式,保障党员群众的意见得到及时合理的采纳。二是不断激发党组织的活力,创设“两新”组织党组织党务公开“双通道”,活跃了基层党内民主氛围。一方面,每年举行一次的党员代表大会,作为党务公开的“直通道”,报告上年度工作总结和下年度工作思路,让代表了解党建工作情况。同时,让代表们直接对党委和委员进行年度工作评议,对党委工作进行开放式的献计献策。另一方面,邀请党员代表列席党委会,作为党务公开的“快车道”,每次列席2—3位代表,参与讨论党委的工作安排、制度建设、党员发展、服务企业等内容,让党员代表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党委的工作动态和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党代表的积极作用。三是整合制度资源,促进党务公开制度与其他党内制度有效衔接,充分体现了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1+5+8”党务公开的制度体系建设与党委的工作决议、基层党组织的制度规范、党务工作条例等密切相关,有效地规范了具体的工作方法、操作程序、实施细则、目标要求,保证了党务工作的可持续性开展,在服务群众中坚持创新,在功能创新中坚持服务。
(三)丰富党务公开载体,提升党员参与热情。在实际运行中,坚持灵活多样、简便实用、务实有效的原则,合理确定党务公开的形式。一是根据不同群体的要求,开展多元形式的党务公开。根据不同年龄、文化层次、新老市民等群体的关注焦点、阅读方式、参与渠道、参与热情等,既深入坚持报纸、固定公开栏、党工委工作通讯、会议、会议纪要等传统形式,又广泛推广电子显示屏、门户网、局域网、“两新”组织互动网等电子网络化形式。“四个环节、八个载体”建设中,发挥一“访”一“网”的作用。通过基层党组织经常性走访、机关干部定期下访、两代表一委员定期接访,结合街道局域网,及时收集党员群众需要决策解决的各类“急、难、愁、盼”问题。二是根据公开范围的要求,开展灵活适度的党务公开。通过系统梳理,对党内公开和党外公开做有效区分,对联动公开搞好融合贯通。为了有效开展决策征询活动,实行“两会”议事决策的工作模式,发挥“党员民主议事会”议题收集和意见沟通的作用,发挥“党工委民主决策会”的民主集中和科学决策的作用。三是根据公开内容的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务公开。丰富“两新”组织党组织的党务公开的载体和形式,有利于党务公开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有利于密切新时期的党群关系和劳资关系。2010年1月,上海人大人科学发展研究院在南京东路社区(街道)综合党委的指导下,建立了上海人大人学院党支部。人大人支部网站上开辟了“党务公开栏”,将党支部党费收缴情况、支委人员、党员民主评议、组织活动、支部活动等信息进行网上公开,并在支部网站特色栏目中逐步设立了18个栏目,包括廉洁文化栏、创先争优栏、学习园地栏、关爱白领栏、理想与信仰栏等,既拓宽了党务公开的有效途径,又提升了党员交流互动的热情。
四、模式创新,保障党务公开的实践成效
南东社区(街道)不断创新党务公开模式,积极构建“高效党务”、“阳光党务”、“互动党务”、“和谐党务”,以“四个重要环节、八个有效载体”为实施路径,逐渐形成了“1+5+8”党务公开模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动态公开与静态公开相结合,构建“高效党务”。党务公开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公开的内容和形式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静态公开不是静止公开,是相对固定的党务公开。一是静态公开。通过党务公开栏、板报、每月的简报、每两个月的社区报、每季度的工作通讯、电子显示屏等,实现了党务信息的静态公开。二是动态公开。通过社区信息网、局域网、会议纪要、党建联席会议、社区代表大会、党员代表大会等,实现了党务信息的动态公开。让党员群众充分了解居民区的党务工作,尊重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表达权,实现了静态公开与动态公开的有机结合,有效地提高了社区党务工作公开化水平。
(二)程序公开与结果公开相结合,构建“阳光党务”。一是程序公开,构建“1+5+8”党务公开模式。“1个实施办法”,即《推行党务公开工作实施办法》;“5个配套实施细则”,即《党务公开情况意见收集和处理反馈实施细则》、《党务公开信息资料归档管理实施细则》、《党务公开监督检查实施细则》、《党务公开考核评价实施细则》、《党内事务依申请公开实施细则》;8个党务公开目录,即党工委、综合党委、居民区党委、机关党总支部、社区中心党支部、居民区党总支、“两新”组织党组织、离退休党支部8类公开目录。二是结果公开,推行“1+5+8”党务公开模式。做好事前公开、决策公开和结果公开,保障基层党务公开的程序透明,增强党员群众关注党的事务的主动性,加强党内民主监督和群众监督,构建与基层党组织功能要求相适应的“阳光党务”。
(三)评议公开与考核公开相结合,构建“互动党务”。评议公开是激活党内民主发展的重要途径,考核公开是激励党员保持先进性的重要手段,两者结合有助于加强党员与群众的互动交流。一是评议公开,采取一“查”一“评”的工作方法。对涉及群众利益问题决策情况每半年布置一次自查,年终进行一次督查;每年召开一次党务工作民主评议会,接受党组织、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对党工委和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务公开工作进行专项民主评议,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批评和建议。二是考核公开,确定考评主体、考评标准、考评方法和考评等级。对于考评结果以会议、文件、通报、局域网等形式进行公布,将考核结果列为年度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四)党务公开与政务公开、居务公开相结合,构建“和谐党务”。依托党务公开的制度规范、监督机制、公开途径、考核体系,创设党务公开与政务公开、居务公开“三联动”机制,形成相互促进、协调管理、有序运转的“大公开”格局。一是建立“三公开”联席会议制度。构建“三公开”组织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体系,形成“三公开”制度汇编。二是完善“三公开”载体网络,建立和完善党务政务居务公开栏、监督热线电话、“新三会”等,形成一网、一台、一刊、一栏、一屏、一线、一会“七个一”的公开载体。三是建立“三公开”监察员队伍,由监察员对党务、政务、居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避免重复监督、效率低下。
基层党务公开是一项长期性、全局性和基础性的工作,需要在实践中坚持需求导向,积极探索党务公开的规律,努力拓展党务公开的途径,不断创新党务公开的载体,进一步探索党务公开的各项新举措,不断健全和完善党务公开的运行机制。在实践中,要避免陷入“一刀切”、“一阵风”的形式主义,要结合基层党组织的实际和基层党建工作的特点,从宏观上把握深入推进党务公开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从微观上探索完善党务公开运行机制的路径选择和具体对策。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黄浦区委党校
责任编辑:赵 菲
基层党务公开;运行机制;党组织建设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4)12-0048-03
上海南京东路社区(街道)坚持把党务公开作为有力抓手,大力推进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切实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着力改进作风建设,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努力构建和谐社区。目前,社区(街道)党工委下设基层党组织279个,党员4863名,其中党组1个,党委3个,党总支24个,党支部250个。针对区域特色和社区党建的发展,2004年以来,进行了“五公开”、“新三会”、“双通道”、“三联动”、“1+5+8”模式、“四个环节、八个载体”等一系列党务公开的实践探索,在内容上不断拓展,在方式上坚持创新,在程序上逐步规范,深入推进党务公开的组织架构、制度体系和程序运行,并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效。
一、从探索起步,建立党务公开的组织架构
(一)建立权责明确的领导体制。党工委建立了“四位一体”的领导体制,“四位”是党工委统一领导、党工委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责、纪工委监督检查、基层党组织共同参与,“一体”是党务公开领导小组。一是建立党务公开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总揽全局,明确分工,协调统一,监督到位,各级党组织书记作为本单位的第一责任人,加强对党的基层组织党务工作的组织领导,从组织上保证党务公开的有序开展。二是实施“五同”原则。党工委作为责任主体,与其他责任人实施“五同”,同研究、同部署、同设施、同检查、同考核,坚持用同等的权力来制约党委的权力,用规范的权力开展指导协调工作和加强层级监督。
(二)建立务实有效的工作机制。探索建立层层负责、层层落实、层层监督的党务公开工作机制,以适应城市化发展和社会化管理对党务公开提出的新要求。一是实施定期公开,及时公开党务工作的新情况、新进展,保障党员的知情权。通过党务公开栏、下发会议通报、文件等形式,实行以党内事务为主的党务公开。二是及时反馈信息,针对党务公开的意见和建议,将结果向党员群众进行及时反馈。三是加强监督检查,发挥领导小组、纪检部门、基层组织、党员群众对党务公开的层级监督,有效保证权力的规范行使。四是明确责任落实,党务公开的工作落实到人、到部门,对党务公开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对监督检查工作负责。
二、从试点开始,健全党务公开的制度体系
南京东路街道合并之后,党工委加强党务公开的制度建设,探索“三个转向”:由结果公开向注重过程公开发展,由向党员群众的单向公开向注重党组织与党员群众的双向互动转变,由侧重向党内公开向社会公开和党内公开并重延伸拓展。
(一)细化制度要素,增强党务公开的针对性。在推进党务公开进程中,基层党组织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和解决的实际问题是不一样的,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实行党务公开,这就需要细化制度要素,保障制度建设行之有效。着力完善《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和《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制度》,力求向双向互动实现根本转变,在充分考虑哪些属于与党员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事项、哪些事项必须提前公开方案、如何有效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怎样让党员群众更好地建言献策、代表的具体职责是什么、党员群众与党组织沟通联络的主渠道是什么等要素的基础上,对这两项制度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从而建立相对完善的制度规范。
(二)规范制度设计,保障党务公开的实效性。在推进社区党务公开进程中,加强党务公开与政务公开的工作协调、党务公开与居务公开的联动建设。一是更加注重过程公开,制定《推行党务公开工作的实施办法》、《党务、政务、居务公开监督员聘任管理办法》、《党务公开栏信息公开制度》、《党务公开监督检查实施细则》等,将党务公开工作统一纳入制度框架体系内。二是实行制度公开,在“五公开”(工作公开、制度公开、活动公开、表现公开、考核公开)中明确提出“制度公开”,公开党内制度规定的各项办事程序和工作要求,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情况。
(三)完善制度管理,提升党务公开的透明度。加强制度管理有助于提高基层党组织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提升党务公开程序运行的透明度。一是规范依申请公开活动,制定了《党内事务依申请公开实施细则》,对公开的对象和内容、申请的路径和方法、党组织受理登记程序等,作了细致详尽的规定。二是创设党内“新三会”制度,即党内重要情况通报会、党员民主议事会、党建工作民主评议会,实施了“三个注重”:即注重党务公开内容的全面性、注重党务公开程序的规范性、注重党务公开结果的实效性。
三、从操作入手,规范党务公开的程序运行
构建科学的党务公开运行机制,要从个性化、创新化、透明化的需求出发,充分尊重党员的基本权利,规范党务公开的操作环节,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打造适应基层民主发展的“阳光公开”。
(一)完善党务公开内容,提高科学决策水平。一是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满足社区党员群众对党务公开多元需求的新途径,对党务公开的内容实行例行公开、即时公开、逐段公开、分类公开、依申请公开等,提高民主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二是针对社区(街道)所属党组织对以往实施的党务公开内容分层分类细化,编制了党工委、综合党委、居民区党委、机关党总支等8类党组织例行公开内容的目录。其中,居民区党总支党务公开目录中,一级目录有6项,二级目录有31项,主要包括党组织的执行力、党的思想建设、党组织的管理、领导体制、党群联系、党风廉政建设等,明确了基层党组织公开的内容。三是进一步扩大党务公开的内容,特别是在重要决策的制定、重大项目的审批、重要干部的任免、大额度资金的使用方面,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作。 (二)创新党务公开形式,搭建党群互动桥梁。一是坚持共性公开与个性公开相结合,发挥党员群众的有效监督。《党务公开情况意见收集和处理反馈实施细则》中,设置了党务公开监督员意见反馈、党组织负责人和党代表接待日等特色方式,保障党员群众的意见得到及时合理的采纳。二是不断激发党组织的活力,创设“两新”组织党组织党务公开“双通道”,活跃了基层党内民主氛围。一方面,每年举行一次的党员代表大会,作为党务公开的“直通道”,报告上年度工作总结和下年度工作思路,让代表了解党建工作情况。同时,让代表们直接对党委和委员进行年度工作评议,对党委工作进行开放式的献计献策。另一方面,邀请党员代表列席党委会,作为党务公开的“快车道”,每次列席2—3位代表,参与讨论党委的工作安排、制度建设、党员发展、服务企业等内容,让党员代表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党委的工作动态和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党代表的积极作用。三是整合制度资源,促进党务公开制度与其他党内制度有效衔接,充分体现了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1+5+8”党务公开的制度体系建设与党委的工作决议、基层党组织的制度规范、党务工作条例等密切相关,有效地规范了具体的工作方法、操作程序、实施细则、目标要求,保证了党务工作的可持续性开展,在服务群众中坚持创新,在功能创新中坚持服务。
(三)丰富党务公开载体,提升党员参与热情。在实际运行中,坚持灵活多样、简便实用、务实有效的原则,合理确定党务公开的形式。一是根据不同群体的要求,开展多元形式的党务公开。根据不同年龄、文化层次、新老市民等群体的关注焦点、阅读方式、参与渠道、参与热情等,既深入坚持报纸、固定公开栏、党工委工作通讯、会议、会议纪要等传统形式,又广泛推广电子显示屏、门户网、局域网、“两新”组织互动网等电子网络化形式。“四个环节、八个载体”建设中,发挥一“访”一“网”的作用。通过基层党组织经常性走访、机关干部定期下访、两代表一委员定期接访,结合街道局域网,及时收集党员群众需要决策解决的各类“急、难、愁、盼”问题。二是根据公开范围的要求,开展灵活适度的党务公开。通过系统梳理,对党内公开和党外公开做有效区分,对联动公开搞好融合贯通。为了有效开展决策征询活动,实行“两会”议事决策的工作模式,发挥“党员民主议事会”议题收集和意见沟通的作用,发挥“党工委民主决策会”的民主集中和科学决策的作用。三是根据公开内容的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务公开。丰富“两新”组织党组织的党务公开的载体和形式,有利于党务公开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有利于密切新时期的党群关系和劳资关系。2010年1月,上海人大人科学发展研究院在南京东路社区(街道)综合党委的指导下,建立了上海人大人学院党支部。人大人支部网站上开辟了“党务公开栏”,将党支部党费收缴情况、支委人员、党员民主评议、组织活动、支部活动等信息进行网上公开,并在支部网站特色栏目中逐步设立了18个栏目,包括廉洁文化栏、创先争优栏、学习园地栏、关爱白领栏、理想与信仰栏等,既拓宽了党务公开的有效途径,又提升了党员交流互动的热情。
四、模式创新,保障党务公开的实践成效
南东社区(街道)不断创新党务公开模式,积极构建“高效党务”、“阳光党务”、“互动党务”、“和谐党务”,以“四个重要环节、八个有效载体”为实施路径,逐渐形成了“1+5+8”党务公开模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动态公开与静态公开相结合,构建“高效党务”。党务公开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公开的内容和形式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静态公开不是静止公开,是相对固定的党务公开。一是静态公开。通过党务公开栏、板报、每月的简报、每两个月的社区报、每季度的工作通讯、电子显示屏等,实现了党务信息的静态公开。二是动态公开。通过社区信息网、局域网、会议纪要、党建联席会议、社区代表大会、党员代表大会等,实现了党务信息的动态公开。让党员群众充分了解居民区的党务工作,尊重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表达权,实现了静态公开与动态公开的有机结合,有效地提高了社区党务工作公开化水平。
(二)程序公开与结果公开相结合,构建“阳光党务”。一是程序公开,构建“1+5+8”党务公开模式。“1个实施办法”,即《推行党务公开工作实施办法》;“5个配套实施细则”,即《党务公开情况意见收集和处理反馈实施细则》、《党务公开信息资料归档管理实施细则》、《党务公开监督检查实施细则》、《党务公开考核评价实施细则》、《党内事务依申请公开实施细则》;8个党务公开目录,即党工委、综合党委、居民区党委、机关党总支部、社区中心党支部、居民区党总支、“两新”组织党组织、离退休党支部8类公开目录。二是结果公开,推行“1+5+8”党务公开模式。做好事前公开、决策公开和结果公开,保障基层党务公开的程序透明,增强党员群众关注党的事务的主动性,加强党内民主监督和群众监督,构建与基层党组织功能要求相适应的“阳光党务”。
(三)评议公开与考核公开相结合,构建“互动党务”。评议公开是激活党内民主发展的重要途径,考核公开是激励党员保持先进性的重要手段,两者结合有助于加强党员与群众的互动交流。一是评议公开,采取一“查”一“评”的工作方法。对涉及群众利益问题决策情况每半年布置一次自查,年终进行一次督查;每年召开一次党务工作民主评议会,接受党组织、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对党工委和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务公开工作进行专项民主评议,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批评和建议。二是考核公开,确定考评主体、考评标准、考评方法和考评等级。对于考评结果以会议、文件、通报、局域网等形式进行公布,将考核结果列为年度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四)党务公开与政务公开、居务公开相结合,构建“和谐党务”。依托党务公开的制度规范、监督机制、公开途径、考核体系,创设党务公开与政务公开、居务公开“三联动”机制,形成相互促进、协调管理、有序运转的“大公开”格局。一是建立“三公开”联席会议制度。构建“三公开”组织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体系,形成“三公开”制度汇编。二是完善“三公开”载体网络,建立和完善党务政务居务公开栏、监督热线电话、“新三会”等,形成一网、一台、一刊、一栏、一屏、一线、一会“七个一”的公开载体。三是建立“三公开”监察员队伍,由监察员对党务、政务、居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避免重复监督、效率低下。
基层党务公开是一项长期性、全局性和基础性的工作,需要在实践中坚持需求导向,积极探索党务公开的规律,努力拓展党务公开的途径,不断创新党务公开的载体,进一步探索党务公开的各项新举措,不断健全和完善党务公开的运行机制。在实践中,要避免陷入“一刀切”、“一阵风”的形式主义,要结合基层党组织的实际和基层党建工作的特点,从宏观上把握深入推进党务公开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从微观上探索完善党务公开运行机制的路径选择和具体对策。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黄浦区委党校
责任编辑:赵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