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何学上的直线有着无法描述的纤细苗条,在教科书上,我们能清晰地看见她,却无法测量得它的宽度。但现实中的直线却粗细胖瘦千姿百态,她的腰可以粗如屎篁(从前厕所里贮粪便的巨型木桶),也可以纤如楚王宫中的小蛮腰。甚至细如发丝。因此,我们在教科书上学得精通的直线知识,拿到现实世界使用。便傻了眼。何况我们古代的儒生只钻研“四书五经”。几乎不碰几何——安徽桐城县令(姑且叫他卫流铭)便遭遇了这样的尴尬。
康熙年间。安徽桐城的一张图纸上,一条直线隔开两块宅基地。线左那块属于当朝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张英世家;线右的属吴姓人家,也是显赫的官宦之家。两家对此没有什么争议,两家都想在自家的地上盖房子。管家拿着设计图纸来到现场,指挥民工开挖地基时,遇到了新问题。图纸上隔开两家地的那条直线,在眼前对应的是一条笔直的田塍。一尺宽,三十丈长——这条直线是谁家的?吴家先下手为强。说这条田塍是他家的。张家岂肯示弱。两家便围绕着这条一尺宽的界线争执不下。张家人告到了县衙,希望政府主持公道。这可给县令卫流铭出了道大难题。思前想后。卫流铭唯一能做的就是一个字:拖。
张英家人觉得有理难争,遂驰书京都,希望有权有势的张英摆平此事。没想到好嘛,只盼得张英寥寥数字的一纸回信:“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很失望,但转念一想,张英这么有出息,听他的没错,主动将自家宅基地退后三尺。吴家见张家权势地位都比自己大,却主动退让,深受感动。效仿张家也向后退让三尺。问题似乎解决得非常圆满,圆满得足以成为载入史册、光前耀后的道德佳话。空出的六尺地成一小巷,千古(虽然至今才300多年,但肯定能传千年)美谈“六尺巷”就此诞生。
在安徽桐城西后街,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一条短狭简单的巷子,灰墙黑瓦夹道,无门无窗,也不见雕檐画栋,唯有巷口立着的石牌坊给了它些许没落贵族的身份象征。置身六尺巷,一阵冷风拂过,我突然萌生了一个大胆且荒唐的想法:张家退让三尺,吴家不让怎么办?
吴家本就垂涎那一田塍的地,没想到现在这么轻易就得到了,自然是心花怒发,敌退我进,他毫不客气地向前三尺。而后。尝到甜头的吴家又这样想:张英是不是生性怯懦,我何不再多占一些呢?张英是不是曾做过对不起对我的事,心里有愧?张英是不是以为有什么把柄落在我手里?越想越兴奋,感觉不把张英的整个宅基地弄过来,都对不起张英。于是吴家不断地创造借口,不断地蚕食鲸吞张家宅基地。张英,你怎么办。继续感动对方?
张英是幸运的,那样糟糕的结果没有出现。张英的退让,明眼人可以看出来,那是建立在相当自信的基础上的——谅你吴家不敢得寸进尺!人家是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有权有势。如果张英是个无权无势的百姓,我想,不一定有那样皆大欢喜的结果产生吧。
可是。类似于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即使问题解决得看似很圆满,但其实由此會派生出新的问题。比如桐城这样的城市。后世如果政府征地。土地补偿款可是一笔不菲的收入。张英的子孙会不会说,“佳话”言之凿凿,记载六尺巷原来是我家的,平时贡献出来让大家走路可以。既然征地了,土地补偿款肯定是要给我家呀。政府给还是不给。给谁?吴家的子孙势必也想要的,因为当时虽然成就了一段美谈,但并未明确土地的权属。于是,争端又来了——
我不是胡扯,现实中这样的事不少,政府每次征几亩地,都会暴出一大堆关于土地权属纠纷的事,何况六尺巷本就是个糊涂账。
假如这个田塍原本属张家,那么吴家原先的做法无疑是肆意侵占私人财物。无论何时都是属于无理的那一类,那么,张家退让三尺,岂不是助长无理、纵容贪欲,这该值得称道么?这种解决争端的模式有多大的借鉴与普及意义。能推广么,值得推广么,能推得多广?此后,面对个别人的无理取闹,面对巧取豪夺,我们是坚持原则,还是退让等待对方幡然悔悟?
如果这事发生在现代社会,我想最好的处理方法应该是各请律师上法院解决,法院按照证据判决,该是谁的就是谁的,清清楚楚,决不含糊。
康熙年间。安徽桐城的一张图纸上,一条直线隔开两块宅基地。线左那块属于当朝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张英世家;线右的属吴姓人家,也是显赫的官宦之家。两家对此没有什么争议,两家都想在自家的地上盖房子。管家拿着设计图纸来到现场,指挥民工开挖地基时,遇到了新问题。图纸上隔开两家地的那条直线,在眼前对应的是一条笔直的田塍。一尺宽,三十丈长——这条直线是谁家的?吴家先下手为强。说这条田塍是他家的。张家岂肯示弱。两家便围绕着这条一尺宽的界线争执不下。张家人告到了县衙,希望政府主持公道。这可给县令卫流铭出了道大难题。思前想后。卫流铭唯一能做的就是一个字:拖。
张英家人觉得有理难争,遂驰书京都,希望有权有势的张英摆平此事。没想到好嘛,只盼得张英寥寥数字的一纸回信:“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很失望,但转念一想,张英这么有出息,听他的没错,主动将自家宅基地退后三尺。吴家见张家权势地位都比自己大,却主动退让,深受感动。效仿张家也向后退让三尺。问题似乎解决得非常圆满,圆满得足以成为载入史册、光前耀后的道德佳话。空出的六尺地成一小巷,千古(虽然至今才300多年,但肯定能传千年)美谈“六尺巷”就此诞生。
在安徽桐城西后街,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一条短狭简单的巷子,灰墙黑瓦夹道,无门无窗,也不见雕檐画栋,唯有巷口立着的石牌坊给了它些许没落贵族的身份象征。置身六尺巷,一阵冷风拂过,我突然萌生了一个大胆且荒唐的想法:张家退让三尺,吴家不让怎么办?
吴家本就垂涎那一田塍的地,没想到现在这么轻易就得到了,自然是心花怒发,敌退我进,他毫不客气地向前三尺。而后。尝到甜头的吴家又这样想:张英是不是生性怯懦,我何不再多占一些呢?张英是不是曾做过对不起对我的事,心里有愧?张英是不是以为有什么把柄落在我手里?越想越兴奋,感觉不把张英的整个宅基地弄过来,都对不起张英。于是吴家不断地创造借口,不断地蚕食鲸吞张家宅基地。张英,你怎么办。继续感动对方?
张英是幸运的,那样糟糕的结果没有出现。张英的退让,明眼人可以看出来,那是建立在相当自信的基础上的——谅你吴家不敢得寸进尺!人家是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有权有势。如果张英是个无权无势的百姓,我想,不一定有那样皆大欢喜的结果产生吧。
可是。类似于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即使问题解决得看似很圆满,但其实由此會派生出新的问题。比如桐城这样的城市。后世如果政府征地。土地补偿款可是一笔不菲的收入。张英的子孙会不会说,“佳话”言之凿凿,记载六尺巷原来是我家的,平时贡献出来让大家走路可以。既然征地了,土地补偿款肯定是要给我家呀。政府给还是不给。给谁?吴家的子孙势必也想要的,因为当时虽然成就了一段美谈,但并未明确土地的权属。于是,争端又来了——
我不是胡扯,现实中这样的事不少,政府每次征几亩地,都会暴出一大堆关于土地权属纠纷的事,何况六尺巷本就是个糊涂账。
假如这个田塍原本属张家,那么吴家原先的做法无疑是肆意侵占私人财物。无论何时都是属于无理的那一类,那么,张家退让三尺,岂不是助长无理、纵容贪欲,这该值得称道么?这种解决争端的模式有多大的借鉴与普及意义。能推广么,值得推广么,能推得多广?此后,面对个别人的无理取闹,面对巧取豪夺,我们是坚持原则,还是退让等待对方幡然悔悟?
如果这事发生在现代社会,我想最好的处理方法应该是各请律师上法院解决,法院按照证据判决,该是谁的就是谁的,清清楚楚,决不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