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链接1:老怪谈要素

来源 :中学生读写·考试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zi1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要素”头衔有标准,随便佩带可不准!
  要素之标准,现代科技认为,不是随便什么样的元素都能戴上“要素”这个头衔。一般,称得上要素的元素,必须同时具备下面三个条件:
  1、要素是事物的最可控元素(它在事物在)。
  例如阳光、空气和水,是维持人类生命的三大要素,只要它们存在,人类的生命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就不会消失。
  2、要素是事物的不可缺元素(它没事物没)。
  如果没有了阳光,一年内,人类将不复存在;如果没有了水,一个月内,人类将全部回到天堂;如果没有了空气,一个小时内,人类就会灭亡。
  反之,猪肉,很多人都喜欢吃,它是维持人类生命的元素之一。但健康长寿的人当中,一辈子没有吃过猪肉的,也大有人在。所以,猪肉不是维系人类生命的要素。
  3、要素是事物的最敏感元素(它变事物变)。
  要素的任何细微变化,都会给全局带来放大很多倍的影响。比如:空气中臭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稍有变化,都会给地球环境和人类生命带来很大的影响。
  那么,传统作文理论认为“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是记叙文的六要素,是凭感觉得出的,还是有什么理论根据推导出来的?
  
  二、要素理论来检验,记叙软肋即刻现!
  记叙之要素,以要素理论来检验作文,如果记叙文的六要素理论成立,一篇六要素齐全的记叙文,应该是一篇基本结构不错、起评分至少在百分制的75——80分的中档文章;如果六要素不齐全,文章就会有重大缺陷,分数也不会过60分。
  实际结果却不是这样的!
  反例1:上节最后一个举例:肖英的《记春节文艺晚会》,显然就是按记叙文传统六要素的要求去做的,其六要素一应俱全,但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篇很难及格的文章。
  反例2:某年,英国一机构举办记叙文征文大赛,且要求语言简洁,内容要涉及王室、宗教、性和神秘。大赛揭晓,获得第一名的作文连标点符号都算在内,只有十六个字,全文是:
  上帝啊,女王怀孕了,这是谁干的?
  这篇十六个字的记叙文,传统的六要素缺了三个:时间、地点、事情的经过。只有人物(上帝、女王、说话者)、事情的起因(女王怀孕了)和结果(大家想知道这是谁干的)。可没有人说这不是一篇好文章。
  在这里,不是号召大家都去写十几字的作文,但通过这两篇文章反映出的问题却值得我们深思:为什么六要素齐全的记叙文有可能不及格,六要素不齐全的文章却很精彩,如何解释呢?
  我们只能得到一个结论:“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局”看似重要,其实不过是浮在记叙文面上的小喽啰,记叙文的真正要素还藏在下面,并没有被我们发现和掌握!
  
  03揭秘记叙文de真正结构和要素
  
  事实证明,“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局”不过是浮在记叙文面上的小喽 ,记叙文的真正“老大”还藏得很深很深……
  到底什么才是记叙文的要素?
  到底什么才是记叙文的一用就灵、缺一不可的要素呢?
  作文的江湖,各路大侠小虾们翘首以待。
  万变不离其宗,还得从记叙文的核心上做文章。
  记叙文是用来讲故事的,到底什么才是故事呢?下面这三篇迷你短文,或许能给出明白的回答。
  
  迷你短文1:国王去世了。
  迷你短文2:国王去世了,王后也去世了。
  迷你短文3:国王去世了,王后因为忧伤也去世了。
  
  从记叙文的角度出发,你说,这三篇短文哪篇最好?
  问了成千上万的中小学生,大伙众口一词地说:第三篇最好!
  为什么第三篇最好?
  众说纷纭,没一个靠谱儿和令人信服的。
  嘿嘿,注意了,迷局就要破解,要素就要显露江湖!
  
  故事故事,就是“故+事”。
  故事故事,就是“事情+缘故+事情”。
  故事故事,就是一串相互联系、有缘有故的事件串。
  
  由此来分析前述的三篇短文,其中的门道就比较清楚了。
  
  迷你短文1:一个事件,没有缘故,缺的太多,无法成串,当然不成故事,也算不上是记叙文。
  迷你短文2:两个事件,没有缘故,事件无法成串,不能称为故事,也不能称为记叙文。充其量,也就是一本迷你流水账。
  迷你短文3:两个事件,一个缘故,字不多,却形成一个非常完整、略带凄美的爱情故事,是一篇相当不错的记叙文!
  
  分析完这三例,有一同学高呼:老怪老师,我知道什么是记叙文的真正要素了。我还有一个新发现,如果把短文3的缘故改一改,改成“国王去世了,王后因为恐惧也去世了”,故事就大变样了。这不正是典型的要素特征么?!
  孺子可教!
  两个字的改动,让“缘故”面目全非,从而连带整个故事的面貌也截然不同了——“梁祝” 成了“哈姆雷特”,凄美的爱情故事变成了恐怖大片,这样的元素不是要素,什么才是要素?!
  
  阅读一篇记叙文,表面上,大家读的是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局。实际感受到的,却是故事主题给我们的启发和享受、描写侧重和情节编排带给我们的刺激和愉悦。
  任意找几篇记叙文,上面的结论都可以得到验证。下面我们就列了二篇:
  
  
  吕大爹买帽记
  葛声燕
  吕大爹是我的姥爷,抗战前后,他是汉口的一个小财主,有点钱,但不修边幅,很邋遢。那年春节,我舅舅要相亲,姥爷决定给儿子添置一顶上好的帽子。
  帽店管事的(相当于现在的领班)估摸着我姥爷的装扮,自然给他看便宜的帽子。一顶、二顶、三顶……没有姥爷相得中的。管事的烦了:“就这些了,想要好一些的?我们这里有一顶绿帽子,蛮好的,你要不要?”姥爷被硌出了门。出门没走多远,姥爷回过神儿来,觉得被欺负了,于是又回到刚才的帽店,对小学徒说:“叫你们老板来!”
  老板从里间出来。姥爷瞪圆双目:“刚才我来买帽子,要管事的拿顶好帽子,你们管事的说有顶绿帽子很好,问我要不要,我现在就来买那顶绿帽子!”
  “哎呀,爹爹,真的是不巧,店里的绿帽子只有一顶,恰恰转个身的工夫,被那个管事的出去办事戴走了!爹爹,坐,请坐;来,抽烟,抽好烟;徒弟伢,快点给这个爹爹泡好茶,这个爹爹要买帽子,捡好的拿给这个爹爹,价钱好说。”
  一场风波就这样平息了,我姥爷花了不到市面价格一半的钱买到了一顶上等的好帽子!
  
  老怪拆招:
  ○四大原理稳当当,分析元素心不慌!
  在这篇记叙文中,各元素罗列如下:
  表面元素——
  时间:抗战前后。
  地点:汉口。
  人物:我的姥爷、帽店管事的伙计、老板。
  关键要素——
  主题点:不要以衣冠取人。
  侧重面:只重衣冠不重人,贻笑大方害自身。
  情节线: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悬念、诙谐和幽默。
  起因事件:姥爷要为儿子买顶好帽子。
  过程事件:屡挑不中;“绿帽子”事件;与老板过招。
  结局事件:买到好帽子。
  
  ○表面元素变万千,文章面貌不变迁
  时间、地点、人物等表面元素就真的那么不重要?如果发生变化,会让文章的面貌大变吗?一起来变变看吧。
  改变时间:让故事发生在乾隆年间,或者就在昨天,如何?
  没有任何问题,没准乾隆爷那时候,这种事情比现在还多。面对时间的变故,除了人物的语言要结合时代做点小调整外,整个故事的面貌可以不受到任何影响。显然,在这个故事里,时间处于附属的地位,不是关键要素。
  改变地点:假设这个故事就发生在你们家,或北京、上海、重庆等全国任何一个地区,文章的整体需要推倒重来吗?
  不需要,哪儿都有这样势利眼的商人,除了人物的语言可以根据地域特点进行适当的变化,整个故事的面貌仍然不受到任何影响。所以,就这个故事而言,地点起的作用有限,也不是要素。
  改变人物:在这个故事里,由于“绿帽子”的特殊内涵,买帽子的这个人一定要是男性,除此之外,人物的年龄、性别、性格都可以有较大的改变,而不会影响到故事的全局面貌。人物仍然不是这个故事的要素。
  
  哈哈,还真是这样吧?!
  哎……,原理就是原本之道理,不服不行啊!
  我们再来看一篇:
  
  公司形象
  黄泰元
  
  在一个炎热的午后,有位穿着汗衫、满身汗味的老农夫,伸手推开厚重的汽车展示中心玻璃门,他一进入,迎面立刻走来一位笑容可掬的柜台小姐,很客气地询问老农夫:“欧吉桑,我能为您做点什么吗?”
  老农夫有点腼腆地说:“不用不用,只是外面天气热,我刚好路过这里,想进来吹吹冷风,马上就走了。”
  小姐听完后亲切地说:“就是啊,今天实在很热,气象局说有32摄氏度呢,您一定热坏了,让我帮您倒杯冰水吧。”接着便请老农坐在柔软豪华的沙发上休息。
  “可是,我们种田人衣服不太干净,怕会弄脏你们的沙发。”
  小姐边倒水边笑着说:“有什么关系,沙发就是给客人坐的,否则公司买它干什么?”
  喝完冰凉的茶,老农夫闲着没事便走向展示中心内的新货车东瞧瞧,西看看。
  这时,那位柜台小姐又走了过来:“欧吉桑,这款车很有力哦,要不要我帮您介绍一下?”
  “不要!不要!”老农夫连忙说,“你不要误会了,我可没有钱买,种田人也用不到这种车。”
  “不买也没关系,以后有机会您还是可以帮我们介绍啊。”然后便详细而耐心地将货车的性能逐一解说给老农听。
  听完后,老农夫突然从口袋中拿出一张皱皱的白纸,交给这位柜台小姐,并说:“这些是我要订的车型及数量,请你帮我处理一下。”
  小姐有点诧异地接过来一看,这位老农夫一次要订八台货车,连忙紧张地说:“欧吉桑,您一下订这么多车,我们经理不在,我必须找他回来和您谈,同时,也要安排您先试车……”
  老农夫这时语气平稳地说:“小姐,你不用找你们的经理了,我本来是种田的,由于和人投资了货运生意,需要买一批货车,但我对车子外行,买车简单,最担心的是车子的售后服务及维修,因此我儿子教我用这个笨办法来试探每一家汽车公司。这几天我走了好几家,每当我穿着同样的旧汗衫,进到汽车销售公司,同时告诉他们,我没有钱买车时,常常会受到冷落,让我有点难过……只有你们公司,只有你们公司知道我不是你们的客户,还那么热心地接待我,为我服务,对于一个不是你们客户的人都如此,更何况成为你们的客户……”
  
  老怪拆招:
  ○分析元素,小事一桩
  表面元素——
  时间:不详。
  地点:中国台湾地区。
  人物:老农夫、柜台小姐。
  关键要素——
  主题点:不要以衣冠取人(和上篇一模一样!)。
  侧重面:不重衣冠只重人、宽厚大气受益深(和上篇截然不同)。
  情节线:依旧一波三折、悬念丛生、跌宕起伏。
  起因事件:邋遢老农进店门。
  过程事件:买不买都没关系的一系列款待。
  结局事件:邋遢老农是个大买主!
  
  ○关键要素一小变,文章面貌必大变!
  文以载道,本文想要表达的主题点,还是那句话:不要只重衣冠不重人。不同的是,《吕大爹买帽子》侧重表现了如果势利小气会怎么样,而《公司形象》则选取了另外一个侧重面,从“如果宽厚大气又会怎么样”来说明同样的主题,可一个侧重面的改变,就会导致文章素材、情节、风格等等的完全改变。要素的“统治地位”可见一斑!
  
  04 入木一分看记叙
  
  沙漠人家
   一对中年夫妇带着儿子承包了腾格里沙漠边的沙都公园。开园那天,朋友送了他们一只公鸭以示祝贺,并说好了晚上来园里吃酒,要用这只鸭子做下酒菜。
  他们没有舍得杀这只鸭子,在沙区,生命是脆弱的,也是难得的,他们收养了它。为了招待朋友,男主人专门跑了一趟县城,买回一只南京板鸭。从此,这只公鸭成了这家的中心成员,起名鸭嘎,全家人都围绕这只鸭子改了称呼:男主人是鸭爸,女主人是鸭妈,十岁的儿子是鸭哥。
  公园里有个人工沙湖,岸边长满了黄柳、花棒等沙生植物。赤足走在岸边,细沙的舒软遍及全身。湖水是从黄河引上来的,经过三级泵打、两重过滤,湖面天光云影,碧水见底,是鱼虾的乐园、鸭嘎的天堂。在这里,鸭嘎恢复了远祖的天性,知道在“家里”得宠,对鸭爸和鸭妈不大买账,男女主人唤它,它时常是爱理不理,只对鸭哥特别青睐,每天早晨都用两声叫唤送鸭哥去上学,下午又摇摇摆摆地走到公园门口去等放学的鸭哥回来。一见到鸭哥的身影,它就扑扇着翅膀迎上前去,用它那杏黄色的扁嘴蹭鸭哥的脚脖子。鸭哥也很护鸭嘎,他不让进园的游人逗它,每天都拿出父母为自己准备的冰激凌与鸭嘎共享。
  沙湖里有个湖心岛,主人用芦柴在岛上搭了个歇凉亭,植了草皮,供游人品茗赏景。客人上岛乘脚踏游船,主人自备了一艘小快艇做上岛服务之用。有趣的是,如果快艇上只有鸭爸鸭妈,鸭嘎只是在水中兀自玩耍,只要鸭哥在船上,鸭嘎必定尾随其后,时而搔首弄姿,时而张开双翅在水面轻步疾走,欢快异常。鸭哥对我说,他一直想进城买只母鸭给鸭嘎做老婆,又怕鸭嘎有了老婆就不和自己亲近了。这个男孩儿说得很认真,真把鸭嘎当成了人。
  这家人还养了一窝鸡,也养出了灵性。原先只有一公一母,母鸡刚会下蛋就不见了踪影,公鸡在母鸡失踪的日子里每天早出晚归,显得很平静。主人以为母鸡被狼拖了去,不再去找。没想到,二十来天后,母鸡挺着胸,领着一群鸡娃娃回来了。鸭哥跟踪母鸡,找到了它每天下蛋的那个沙坑,在一座大沙梁的后面,它每次下过蛋都刨上沙掩埋起来。蛋积多了,它又来抱窝,公鸡每天来给它送食吃。他们发现后没有声张,只是在犯愁,养着这群“神鸡”,既不能杀着吃,又吃不着蛋,这鸡婆子还不断地给增添着“人口”,怎么办?
  真是一群幸运的生灵,遇上了对生命倍加关爱的沙漠人家。
  
  认识了记叙文的真正核心、结构和要素,我们对记叙文的鉴赏谈不上入木三分,起码也能入木一分。现在,我们再读几篇文章。一方面,内行看门道,看看精彩文章的故事性、三要素、三表面元素等,为自己日后的作文提供借鉴;另一方面,也再次从多个角度验证我们的新结论。
  
  老怪拆招:
  ○故事耐品尝,人物难忘记
  哈哈,可爱的鸭嘎,有趣的小鸡。环境恶劣的沙漠,充满温情的人家,真是令人难以忘记啊!
  其实,凡是故事性强的作品,都是这样,《西游记》、《猫和老鼠》、《沙漠人家》……好的范例不胜枚举。反之,如果故事性不强,读后脑子里什么也不会留下,不信,读读市面上中学生作文选一类的图书,不乏这样的反例。
  
  ○握紧要素的手,初级错误全没有
  文章选择“关爱生命”这个主题,围绕“养和杀”的侧重面,提炼、展开情节,搭配相应的时间、地点、人物等,所以,本文不可能出现偏题跑题、内容平淡、详略不当等这一类低级错误。
  也有的同学认为,前面一直在写鸭哥的情况,在最后一部分,猛地转向写鸡公鸡婆,好像把一篇文章割裂开了,前后不一致。
  老怪个人认为,有了鸡公鸡婆这段,在文章的人文内涵上要更深刻。因为,对与他们亲如一家的鸭嘎,他们关怀备至,而对他们不理不睬、并不断制造“麻烦”的鸡公鸡婆,他们也一样是关爱有加。可见沙漠人家对生灵的关爱是发自内心、自觉自愿,而非一时的冲动和好恶。不过,如果去掉鸡公鸡婆那一段,文章的确更紧凑,更易读了。
  
  ○动物轶趣,扑朔迷离
  动物与人相处时,它们的每一个反应和表现都会出乎我们的意外,令我们好奇和感慨。所以,关于人与动物的故事,在情节构造上,即便不像小品、相声那样作特别的安排,只要把发生的事情写清楚,就足够吸引人了。
  很多同学家里也养了宠物,你们手头应该有不少好的素材和故事,为什么不写写呢?
  
  老怪拆招:
  ○好故事,记忆怎能拒绝
  合上书本,这个游子探母的故事在你脑海中活灵活现了吗?答案是肯定的。
  
  ○说实话,句句刀刻心底
  游子在外,由于生存、工作的压力,回一趟家的确很难。但有没有灵魂深处懒惰、冷酷的一面呢?本文在这个问题上实话实说,从一开始,就把读者情感深处的东西抓了出来。
  
  ○母爱酿成的美酒,喝一口,醉多久
  本文细节典型不俗:母亲的早早等候,针对儿子的具体情况做的饭菜和儿子推掉应酬、与母亲一起读书等等。如果说这几个细节还稍显平淡的话,那么,“母亲下意识地拽儿衣角”和紧接着关于“白龙马”的联想,一下把母子的离别之情推到了高潮!让人的心都碎了!前面那些稍显平淡的细节铺垫,在这里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和发挥!
  
  买一张车票去看母亲
  高建群
  买一张火车票,我到小城去看母亲。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说,等我什么时候有了空闲,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陪母亲住一段时间,吃她做的饭,跟她拉家常,捧起一本书读给她听。这文章写了几年了,可是我始终是一个忙人,无暇脱身。前几天,站在城市的阳台上,怅然地望着北方,我突然明白了,忙碌的人生是永远不会有空闲的。你要去看母亲,你就把手头的所有事搁下,硬着心肠走,你走的这一段时间就叫“空闲”。这样,我买了一张火车票,去小城。
  卧铺票没有了,我于是买了张硬座票。我对自己说,等上了火车再补。可是等上了火车以后,我只是轻描淡写地问了列车长两句,并没有认真地去补。这时候我明白了,买票的时候,我是在欺骗自己:我是生怕自己突然改变主意,于是先把票买上,叫自己再不能回头,至于到时候补不补票,我并没有认真地去想。
  火车轰隆轰隆地开着,开往山里,这条单行线的终点站就是小城。母亲就在小城居住。火车要运行一个夜晚,从晚上到早晨。火车要穿过一百零八个山洞,这是这条支线当年修通时,我第一次经过时,一个个数的。我坐在火车上,毫无倦意,脸上挂着一种善良的微笑。因为这是看母亲,因为在铁路线的另一头,有一个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在等着我。
  在经过十多个小时的乏味旅程,在穿过一百零八个洞之后,火车终于一声长鸣,到达了小城。出站后,我迅速地搭乘一辆出租车,向母亲居住的地方飞驰而去。后来,我来到家门口,白发苍苍的母亲,还有几位邻居的老太婆,站在家门口等我。邻居的老太婆对我说,母亲知道我要回来,天不明,她就在门口等我了。
  我已经有一年多没见母亲了,在母亲的家中,我幸福地生活了一个礼拜。我说我有胆结石,一位江湖医生说,多吃猪蹄,可以稀释胆汁,排泄积石,我这话是随意说的。谁知道母亲听了,悄悄地跑到市场,买了五个猪蹄,每天早晨我还在睡觉时,母亲就热好一个,我一睁开眼睛,她就将猪蹄端到我跟前。母亲养了许多的花。花盘摆了半个院子。这花盆里还长着些朝天椒。我说,这朝天椒如果和青西红柿切在一起,又辣又酸肯定好吃。这句话刚一说完,母亲又不知道从哪里弄来几个青西红柿,从此我每顿饭的桌上,都有这么一小碟生菜。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这一个礼拜中,我收敛自己的种种人生欲望,坐在家里陪着母亲。小城的朋友们听说我回来了,纷纷请我吃饭,我说饶了我吧,我这次回来只有一件事,就是陪母亲。
  母亲不识字。记得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说,等有一天,我有了余暇,我要坐在母亲跟前,将那些世界上最好的书读给她听,我说,那时我读的第一篇小说也许是普希金的《驿站长》,而此刻,我就这样做了。《驿站长》中那个二百年前的俄国人物悲惨的命运,此刻成为这对小城母与子之间的话题。
  一个礼拜到了,我得走,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的人生俗务在等着我。听说我去买票,母亲的神色立即暗淡了下来。她下意识地拽住我的衣角。这一拽,令我想起《西游记》中白龙马眼里含着哀求,用嘴噙住猪八戒衣襟时的情景。我对母亲说,等我的大房子分下来以后,她来我那里住。母亲含糊地应付了一句。
  我还说,父亲已经去世。脚下纵有千条路,但是没有一条能通向那里,因此我纵然有心,也是无法去探望的;不过母亲还健在,我是会时时记着她,时时探望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亲爱的读者,如果你也有母亲,那么你不妨抽暇去看一看,世界并不因为你离开位置的这段日子而乱了秩序。而你会发现,这段日子你做了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老怪说话:
   这种直面现实中好的和不好的情感,实话实说的方式,就是我们常说的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与之相反,类似《沙漠人家》、动画片《猫和老鼠》那样的创作手法,淡化现实中残酷的一面,给很多东西都添上理想的成分在里面,叫浪漫主义的写作手法。
  
  04 入木一分看记叙
  
  认识了记叙文的真正核心、结构和要素,我们对记叙文的鉴赏谈不上入木三分,起码也能入木一分。现在,我们再读几篇文章。一方面,内行看门道,看看精彩文章的故事性、三要素、三表面元素等,为自己日后的作文提供借鉴;另一方面,也再次从多个角度验证我们的新结论。
  
  老怪拆招:
  ○故事耐品尝,人物难忘记
  哈哈,可爱的鸭嘎,有趣的小鸡。环境恶劣的沙漠,充满温情的人家,真是令人难以忘记啊!
  其实,凡是故事性强的作品,都是这样,《西游记》、《猫和老鼠》、《沙漠人家》……好的范例不胜枚举。反之,如果故事性不强,读后脑子里什么也不会留下,不信,读读市面上中学生作文选一类的图书,不乏这样的反例。
  
  ○握紧要素的手,初级错误全没有
  文章选择“关爱生命”这个主题,围绕“养和杀”的侧重面,提炼、展开情节,搭配相应的时间、地点、人物等,所以,本文不可能出现偏题跑题、内容平淡、详略不当等这一类低级错误。
  也有的同学认为,前面一直在写鸭哥的情况,在最后一部分,猛地转向写鸡公鸡婆,好像把一篇文章割裂开了,前后不一致。
  老怪个人认为,有了鸡公鸡婆这段,在文章的人文内涵上要更深刻。因为,对与他们亲如一家的鸭嘎,他们关怀备至,而对他们不理不睬、并不断制造“麻烦”的鸡公鸡婆,他们也一样是关爱有加。可见沙漠人家对生灵的关爱是发自内心、自觉自愿,而非一时的冲动和好恶。不过,如果去掉鸡公鸡婆那一段,文章的确更紧凑,更易读了。
  
  ○动物轶趣,扑朔迷离
  动物与人相处时,它们的每一个反应和表现都会出乎我们的意外,令我们好奇和感慨。所以,关于人与动物的故事,在情节构造上,即便不像小品、相声那样作特别的安排,只要把发生的事情写清楚,就足够吸引人了。
  很多同学家里也养了宠物,你们手头应该有不少好的素材和故事,为什么不写写呢?
  
  老怪拆招:
  ○好故事,记忆怎能拒绝
  合上书本,这个游子探母的故事在你脑海中活灵活现了吗?答案是肯定的。
  
  ○说实话,句句刀刻心底
  游子在外,由于生存、工作的压力,回一趟家的确很难。但有没有灵魂深处懒惰、冷酷的一面呢?本文在这个问题上实话实说,从一开始,就把读者情感深处的东西抓了出来。
  
  ○母爱酿成的美酒,喝一口,醉多久
  本文细节典型不俗:母亲的早早等候,针对儿子的具体情况做的饭菜和儿子推掉应酬、与母亲一起读书等等。如果说这几个细节还稍显平淡的话,那么,“母亲下意识地拽儿衣角”和紧接着关于“白龙马”的联想,一下把母子的离别之情推到了高潮!让人的心都碎了!前面那些稍显平淡的细节铺垫,在这里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和发挥!
  
  老怪说话:
   很多情感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所谓“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就是这个意思!遇到这种情况,不妨像本文关于白龙马的联想那样,用另外一件很能说明问题、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事情来作比喻,常常就能达到酣畅淋漓的程度!这种手法远远胜过直白的描述。
  
  北冰洋上的一个烟头
  刘鸿伟
  我敢说,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的美国导游不是个好东西。
  我和他首次打交道是在纽约的华尔街,就他提出的导游劳务报酬进行谈判。这家伙难缠得很,整整谈了一天。因为他知道,我们一行26人已经到了美国,耽误不起,所以态度极强硬。到底是我们做了很大的让步才达成了协议。不想这小子发了财并不买我们的账,在北极冰面上,每当我们这个由四个国家的游客组成的探险队有劳务的时候,他都毫不客气地指派中国的科学家们去做,什么搭帐篷啦、化冰雪啦,乃至帮助推狗拉雪橇过冰缝这类本是他的活计,而且稍不遂他的心意,他就会大声呵斥以至谩骂。终于,特能忍辱负重的中国人咽不下这口气了,中科院派任的科考队长李栓科向他提出了严正抗议,他的主子也看不下去了,命令他放尊重些,说:“这些人都是中国的精英!”他似乎才有所悟,并且从此一改前非,对人总是笑脸相迎,当然,总是甜得发腻。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没文化、少教养的美国仔,却成了第一个让我知道西方环保意识到底是什么水准的教师。
  探险队临踏上北冰洋之前有过规定,在每人的腰带上挂一个塑料袋,一切生活垃圾要放在这个袋子中。
  艰难跋涉在北冰洋冰盖上的探险队,实在不过是洪荒世界中一队小小的蚂蚁。一天,探险队停下来休息,那个美国导游突然发现一个中国科考队员把一个烟头扔在雪下,而且用穿着厚厚冰靴的脚,把这个烟头深深地踩到雪下去了。这家伙叫了起来,人们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都被他吸引了,吃惊地看着他。他在那名队员的鼻子前喊叫、比划着,终于迫使那名队员蹲下身去,从雪下把那个烟头挖出来,并一直看着那队员把这个烟头放进腰上的垃圾袋为止。
  实话说,天冷得出奇,呼吸又那么艰难,这么一折腾,对他、对那个队员其实都不简单。但,那一刻没有一个人说一句话……
   (本文摘自: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
  
  老怪拆招:
  ○好故事要这样酿造
  1、从一句话的故事入手:讲一个关于环境保护的故事。
  2、根据素材提炼主题:国人的环保观念亟待提高。
  3、围绕主题和侧重面选取素材:突出国内精英和国外刁民在环保习惯上的差异;
  4、围绕侧重面设计情节:恶——极恶——环保观却极好!
  起因事件:导游是个恶人,恶到什么程度呢?乘人之危要高价(题外一句话,出发前为什么不把导游找好?非得到了国外才找?这不是给别人一个宰你的机会吗?)。
  经过事件:导游极恶,此人不光乘人之危要高价,而且还欺负人,不光欺负人,还欺软怕硬!我们硬起来之后,他又虚情假意、讨好巴结,可见此人不仅仅是恶,还有劣的一面,品质恶劣。
  高潮和结局事件:我们的人扔烟头、导游却不干。就这么一个恶劣的人,其环境保护的理念和行为,却让我们的社会精英汗颜,我们在这方面真的是亟待提高!
  好文章,就是这样炼成的!
  
  ○黑白分明,震撼心灵
  本文的风格和前二篇截然不同。
  强烈的反差,配以简练的文字、快速的节奏,渐渐给人以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关于这方面的规律,在后面的《记叙文精彩的奥秘和12个基本模式》、《修辞、文采与个性》等章节中,还要进行专门的说明。
  
  05 记叙文历史上de两个重大障碍
  
  都是记叙文,为什么有的情节精彩有的情节超滥?其中缘由何在呢?
  是啊,缘由何在呢?
  如果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不就可以明明白白作好文章了吗?!
  
  遗憾的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各路江湖大虾们遇到了两个难以逾越的重大障碍!
  
  重大障碍一:说不——故事情节千千万,穷其类别何其难!我们说不清记叙文的情节到底有多少种。
  重大障碍二:道不明——精彩缘由万万千,只可意会难言传!我们道不明情节精彩的关键所在。
  
  不能“清之明之”,最后只有“弃之”——放弃对精彩的研究,放弃对精彩的追求,把一切交给感觉。
  作文课,老师多半凭感觉赞美一通文章的长处,或者评述一番文章的不足,讲评就告结束。学生最需要的“文章为什么会这么精彩/不精彩”却没有触及,大伙听了半天还是一头雾水。不信,大家扪心自问:你还记得作文讲评时的内容和收获吗?
  写作文,同学多半凭感觉构造情节。这样作文,随意性很强,无法控制情节的好坏。很多同学作文成绩忽高忽低,就是这个原因造成的。但在以往,我们习惯推诿归罪于“基础不扎实”!
  怎样才能“清之”、“明之”呢?
  我们还能像前几节那样,透过重重迷雾,追本溯源,深挖核心,找到情节精彩的关键吗?
  
  06 记叙文de情节种类
  
  换个思路,只需几分钟,记叙文历史上的那两个重大障碍就可迎刃而解!
  不信?
  那就来试试!
  老怪问:记叙文的情节是由谁生产出来的呢?
  老怪答:人类,人类思维!
  老怪问:生产出来的情节是供谁消费的?
  老怪答:还是人类,人类思维!
  老怪问:你说,是记叙文的情节复杂,还是人类思维复杂?
  众学生:人类思维!
  老怪问完了。
  障碍也突破了!
  
  “作文原理”第五条:
   因为人类的思维方式只有两种(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所以
  记叙文的情节只有两类:
  
  情感类——以调动人的形象思维和情感为主的情节;
  逻辑类——以开启人的逻辑思维和智慧为主的情节;
   结合情节的构造手法(悬念、夸张、反差、渲染等),这两类记叙文的情节还可以细分为“单一情感、情感/逻辑组合、情感/逻辑/结构手法组合 ……”等八种基本模式。
  
  第一个障碍已被攻克,我们“说得清”记叙文情节的种类了;
  第二个障碍指日可下,最多再花个把小时,把这八类文章的精彩缘由分析分析,记叙文精彩的奥秘便可“道得明”了!
  我们继续!
其他文献
近年化学反应机理圖示题的考查例析
期刊
动能定理的核心内容是合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功与动能的变化均与过程相对应,物理图象是反映过程中两个量间变化关系的一种直观手段,是一種数与形相结合的思想,因此动能定理常与图象相结合,倍受高考命题的关注,本文通过近两年高考试题,分类解析动能定理与图象的结合问题。
期刊
在高考或自主招生考试中,有些立体几何的选择题或填空题,通过空间线面关系、角、距离等知识的巧妙结合,设计新颖,覆盖面广,突出考查考生的直观想象、數形结合、转化化归以及探究性思维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有着显著特色,本文撷取部分立体几何特色试题给予解答,供读者参考。  一、判断点的个数  例1到两条互相垂直的异面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 )。
期刊
化学平衡问题是中学化学的难点和高考的热点内容,这类问题对思维能力和模型认知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建立分析問题的思维模型,才能快速捕捉到关键信息,顺利解决平衡问题。  一、利用停步假设模型。判断化学平衡移动方向  当外界条件改变使化学平衡移动,必然会引起体系中一些物理量的改变,反之,利用一些物理量的改变也可以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停步假设模型是指外界条件改变后,假设平衡没有移动,其余物理量相应的
期刊
几何光学是以光的直线传播为基础,利用几何知识,研究光在传播过程中所遵循的规律,  中学阶段涉及以下几个要点:①光的直线传播规律;②光的反射规律;③光的折射规律;④平面镜、棱镜和玻璃砖等光学元件对光路的控制特征;⑤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和光的折射定律作光路的方法,并利用光路图进行成像问题和视域问题的相关计算和分析,下面就高考中的六类热点题型做一分析。  一、考查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匀
期刊
盼啊,盼啊,眼看春节就快到了,想到这,我不由得笑了起来。在春节前,人们个个喜气洋洋,个个精神饱满。逛街的人络绎不绝,有的在买年画,有的在买年货,有的坐着火箱围着火炉看电视,还有的在打麻将打扑克……反正街上五彩缤纷,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各种各样的货物都齐全,琳琅满目,人们恐怕想买什么都难选择!  春节前,家家户户都灯火通明,家家都把房子打扮得别具一格,各有各的个性。他们把买来的年货放得满地都是。买来的
期刊
離子反应是高考常考的热点,也是初高中衔接部分,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容易出错之处,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现就其考题类型例析如下,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启发。  题型一、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考点点击:主要考查离子之间是否有气沉水之一生成,或者是否遵循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强制弱”的规律,或者是否遵循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有关规律,进而判断离子能否发生化学反应。  例1在下列实验中能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
期刊
数列作为一种离散的函数模型,在数学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借助它,可以将连续转化为离散,再对接为连续,进而去研究一般的函数.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强调“知三求二”的方程思想,更要求站在函数的高度看待数列.在遇到数列问题时,可以充分利用函数的概念、图像、性质、特别是在学习导数之后,能够通过构造函数与数列建立起桥梁.  2015年广东省高考理科数學第21题就是一道考察数列与函数联系的一道题目,其中构造函数的
期刊
一、种群“J”型增长与“S”型增长的比较  种群的增长方式包括指数增长(“J”型增长)和“s”型增长,前者是在理想状态下,即资源无限、空间无限和不受其他生物制约的条件下产生的;后者是在现实状态下,即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和受其他生物制约的条件下产生的,若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中个体数量为纵坐标,那么两种增长曲线的比较如图1所示。  两者适用范围不同:“J”型增长适用于实验条件下或种群迁入新环境最初的一段
期刊
表1是几次浙江選考有关渗透作用和质壁分离题目分布情况,可知考试频率较高,题型全部为选择题,难度中等,笔者总结的规律性考点,供大家参考。  例析1扩散和渗透作用是单向的?无规则运动是双向的  无论溶液的浓度高低,水分子都在作无规则运动,即水分从多的一侧向少的一侧运动的同时,也有少的一侧向多的一侧运动,两者相差,宏观表现为水从多的一侧向少的一侧转移,这就是水的扩散,渗透作用是水分子透过膜的扩散,所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