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以下简称《纲要》)现已经国务院正式批准发布,这个国家级战略给了珠三角都市圈(包括港澳地区)又一次可能领先发展的契机和动力,这无疑是件好事。如何发展,也给各级政府和各行各业留下了设计的空间。立足现实,展望未来,圈内每个地方每个行业都不愿坐失良机,也都准备好好描绘一下自身的愿景。未来12年既是这个都市圈进一步融入世界影响世界的过程,同时也是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树立新标杆的大好时机。“优先发展教育”得到了《纲要》的认同和体现,具体的蓝图需要有关部门和人士自己来描绘。携手国际化,使我们有机会发现自身的差距,想方设法解决问题,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也许是珠三角地区教育创新与发展的路径选择之一。
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国内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目标追求。因此,教育国际化不仅需要,更要自觉。教育国际化意味着首先要把自身融入国际,要与国际教育站在同一层次水平上,能够平等对话与交流。从目前的情况看,我们各类教育与世界教育先进国家相比,差距显而易见,学习借鉴、消化吸收先进教育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才能更好地服务和奉献于世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已经探索形成了很好的经验,如电视机的生产,从引进技术开始,到逐步消化吸收、开拓创新形成自主品牌,现已发展成为电视机出口大国强国。教育国际化的道路可能还要来得更加漫长,因为教育涉及到政治体制、文化传统、教育现状,而思想和体制的转变往往要比技术创新更复杂、更困难,因此,教育国际化的道路决不会是一条坦途。
教育国际化好比一个抓手,拉动这个抓手,教育这张巨网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各类教育能够找到差距,瞄准目标,跟进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教育事业在规模和体系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各类教育日趋协调,高等教育实现了大众化,义务教育达到免费教育,中职教育有了长足进步,基本解决了上学难问题,基本解决了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和政策体系的建立问题。但是,从国际视角看,我们不难发现,珠三角的教育与世界教育发达国家相比较,质量、效益与服务仍然不够理想。教育的行政化管理还很浓重,服务意识还淡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机制相对滞后,学术自由的氛围遭到弱化,学风正确导向不够坚定,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力仍然不足。中职教育近几年得到迅猛发展,但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投入还显不足,模式较为单一,师资水平有待提高,招生与就业机制不够灵活,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行业或岗位要求的密合性还不够。公立基础教育满足大众的基本需要(保底性)的定位有所动摇,过分追求应试目标下的基础教育办学模式几乎千校一面,特色化个性化严重不足,追逐唯分数唯成绩的优质教育色彩正在兴起。私立基础教育生存环境相对困难。
面向世界办学,需要再提升各类教育层次与水平。树立国际化办学理念,改革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当前阶段,教育系统要以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理念和方法为抓手,继续深入推进改革,大力增强各类教育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高水平的持续发展和均衡发展。为此,几点具体建议如下:
借鉴西方教育管理理念,促进教育行政部门转变职能。切实转变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应由以管理为主转变为以服务为主;大力加强教育公共政策和服务平台建设,把握宏观教育发展趋势,掌握辖内各级各类教育数据;依法教育行政,依法监督落实,保障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让公立私立教育主体一道公平竞争。
加强国际教育观念,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要以国际人才要求来定位办学的目标,加强国际交流,学习教育发达国家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充分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继续各学校与境外互派教师的规模,引进国际一流学者前来广东高校访问、授课。培养学生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对不同文化的包容精神。珠三角高等教育规划应考虑港澳因素,协调都市圈内高等教育类型专业布局,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共享,粤港澳三地高校每年交换一定数量的招生比例。珠三角高校要继续扩大外国留学生招收规模,大学生海外就业应加强推广工作。大幅增加英文授课课程,扩大对国际先进教材的使用,更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职业教育(高职、中职)要大力加强专业建设,积极响应产业升级与转型,开放吸纳国内外民间资本投资职教,激活和创新办学模式,完善办学体制机制,使职业教育走向国际化。探索职业教育与劳务输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开展学生顶岗实习,产学研合作等。
切实改革教育评价机制,创造相对宽松的教育环境。基础教育应试成份太重,学生综合素质与个性发展严重不足,长期未能改变。基础教育要从省的层面规范办学行为,切实将目前以应试为主要目标转变成为以综合素质为目标,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借鉴西方大学招生制度,扩大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并尽快推广,把学生全面素质引入招生评价,引导基础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办学轨道上来。大力扶持民办基础教育,切实落实有关文件精神,鼓励走特色发展之路。
要以提高质量为目标,创新中外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国外教育的合作交流,通过探索新的合作项目和改进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拓展培养途径和方式,提高质量和效益。如高等教育学分互认,赴海外暑期实习,合作研究,师生互派,第二学位,海外培训等。学生的国际视野要从低年级开始培养,扩大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中外交流与互访,加强学生对世界多种族及其文化的了解,增进彼此包容和友谊。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利用各种形式培养教师的国际教育观。
责任编辑潘孟良
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国内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目标追求。因此,教育国际化不仅需要,更要自觉。教育国际化意味着首先要把自身融入国际,要与国际教育站在同一层次水平上,能够平等对话与交流。从目前的情况看,我们各类教育与世界教育先进国家相比,差距显而易见,学习借鉴、消化吸收先进教育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才能更好地服务和奉献于世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已经探索形成了很好的经验,如电视机的生产,从引进技术开始,到逐步消化吸收、开拓创新形成自主品牌,现已发展成为电视机出口大国强国。教育国际化的道路可能还要来得更加漫长,因为教育涉及到政治体制、文化传统、教育现状,而思想和体制的转变往往要比技术创新更复杂、更困难,因此,教育国际化的道路决不会是一条坦途。
教育国际化好比一个抓手,拉动这个抓手,教育这张巨网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各类教育能够找到差距,瞄准目标,跟进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教育事业在规模和体系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各类教育日趋协调,高等教育实现了大众化,义务教育达到免费教育,中职教育有了长足进步,基本解决了上学难问题,基本解决了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和政策体系的建立问题。但是,从国际视角看,我们不难发现,珠三角的教育与世界教育发达国家相比较,质量、效益与服务仍然不够理想。教育的行政化管理还很浓重,服务意识还淡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机制相对滞后,学术自由的氛围遭到弱化,学风正确导向不够坚定,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力仍然不足。中职教育近几年得到迅猛发展,但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投入还显不足,模式较为单一,师资水平有待提高,招生与就业机制不够灵活,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行业或岗位要求的密合性还不够。公立基础教育满足大众的基本需要(保底性)的定位有所动摇,过分追求应试目标下的基础教育办学模式几乎千校一面,特色化个性化严重不足,追逐唯分数唯成绩的优质教育色彩正在兴起。私立基础教育生存环境相对困难。
面向世界办学,需要再提升各类教育层次与水平。树立国际化办学理念,改革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当前阶段,教育系统要以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理念和方法为抓手,继续深入推进改革,大力增强各类教育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高水平的持续发展和均衡发展。为此,几点具体建议如下:
借鉴西方教育管理理念,促进教育行政部门转变职能。切实转变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应由以管理为主转变为以服务为主;大力加强教育公共政策和服务平台建设,把握宏观教育发展趋势,掌握辖内各级各类教育数据;依法教育行政,依法监督落实,保障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让公立私立教育主体一道公平竞争。
加强国际教育观念,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要以国际人才要求来定位办学的目标,加强国际交流,学习教育发达国家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充分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继续各学校与境外互派教师的规模,引进国际一流学者前来广东高校访问、授课。培养学生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对不同文化的包容精神。珠三角高等教育规划应考虑港澳因素,协调都市圈内高等教育类型专业布局,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共享,粤港澳三地高校每年交换一定数量的招生比例。珠三角高校要继续扩大外国留学生招收规模,大学生海外就业应加强推广工作。大幅增加英文授课课程,扩大对国际先进教材的使用,更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职业教育(高职、中职)要大力加强专业建设,积极响应产业升级与转型,开放吸纳国内外民间资本投资职教,激活和创新办学模式,完善办学体制机制,使职业教育走向国际化。探索职业教育与劳务输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开展学生顶岗实习,产学研合作等。
切实改革教育评价机制,创造相对宽松的教育环境。基础教育应试成份太重,学生综合素质与个性发展严重不足,长期未能改变。基础教育要从省的层面规范办学行为,切实将目前以应试为主要目标转变成为以综合素质为目标,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借鉴西方大学招生制度,扩大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并尽快推广,把学生全面素质引入招生评价,引导基础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办学轨道上来。大力扶持民办基础教育,切实落实有关文件精神,鼓励走特色发展之路。
要以提高质量为目标,创新中外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国外教育的合作交流,通过探索新的合作项目和改进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拓展培养途径和方式,提高质量和效益。如高等教育学分互认,赴海外暑期实习,合作研究,师生互派,第二学位,海外培训等。学生的国际视野要从低年级开始培养,扩大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中外交流与互访,加强学生对世界多种族及其文化的了解,增进彼此包容和友谊。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利用各种形式培养教师的国际教育观。
责任编辑潘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