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尿沉渣镜检是将新鲜尿离心后,经显微镜检查尿沉淀物中各种有形成分的检查方法。尿沉渣镜检尤其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疗效判断、预后估计等有参考价值。但是,尿沉渣检查结果仍应与病理学、化学检查结果相互参照,并应密切结合临床资料,才能得到客观、准确的评价。尿沉渣检验与临床联系不够,缺乏科学实验的进一步研究。尿常规检验是诊断泌尿系统以及相关疾病的常用方法。在目前相当多的中小型医院实验室尚未配备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的情况下,只能采取传统的离心镜检方式。但是尿沉渣镜检却因为操作条件不一而出入较大,甚至影响临床诊断。笔者近10年来对尿沉渣镜检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一定的观察。
标本处理
取本院住院病人中已查明尿中有较多的细胞和管型的病例,嘱其取晨尿并及时送检。检查时注意两点:取混匀新鲜尿液5ml,离心;用刻度吸管吸取上清液4.8ml,弃去。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2版)中尿沉渣检查判断结果参考值:①细胞成分:每高倍视野所见的最低至最高值,红细胞0~3/HP(女性排除月经血污染),白细胞0~5/HP(女性排除白带污染)。②管型(透明):每低倍视野平均值0~1/全片。
结果分析
尿液标本放置时间和温度对尿沉渣结果的影响:尿液标本在清洁、干燥的容器中于6~30℃放置10小时后,用北京试剂一厂生产的精密pH试纸测试pH无明显改变。尿液在15~30℃静置4小时,尿沉渣镜检红细胞减少约20%。8小时后减少约50%。2天(48小时)后全部溶解。尿液在20~25℃放置20小时后,白细胞计数减少15%左右,4小时后约减少50%,2天(48小时)后仍有20%的白细胞存在。透明管型、颗粒管型在8小时后全部溶解,而上皮细胞于8小时后却无明显减少,且形态无改变。
于6℃(冰箱冷藏室)环境中红细胞于2天(48小时)后约减少25%;白细胞在2小时后约减少25%,4小时后减少约50%,但2天(48小时)后仍然有30%存在,经涂片染色后观察到剩下的白细胞全部是多核粒细胞,细胞膜均已破坏,残缺不全,细胞核为不规则形如碎石子状。透明管型、颗粒管型于6℃环境中8小时后计数,未见明显减少。
因此,尿沉渣检验应在1小时内完成,不能及时处理的标本应该置入冰箱冷藏,但总的时间不能超过2小时。
离心速度及时间对尿沉渣结果的影响:关于尿沉渣的离心速度及时间问题,各个检验专业书籍介绍相差比较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要求1500转/分离心5分钟。
从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尿中有机物沉渣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首先沉到管底部的是红细胞,其次是上皮细胞,之后是白细胞和管型。在1000转/分离心5分钟后,尿沉渣中红细胞计数与1500转/分离心2~5分钟所得红细胞计数值相近;而白细胞和各类管型需要1500转/分离心4分钟以上时方可沉淀完全;上皮细胞1500转/分离心1分钟即能完全沉淀。
所以,尿沉渣离心速度应为1500转/5分钟为合适。如尿液标本不经离心直接镜检,其结果与经过离心沉降的标本相差极大。笔者曾经将离心倒出的尿上清液再次离心镜检,仍能发现有一定量的细胞存在。由此推论:自然沉淀法必然导致相当数量的细胞流失,而这种松散沉淀物的流失又难以有效控制,故此检验结果波动较大。
讨 论
尿沉渣弃去上清液后,剩余量的多少对结果的影响:剩余量是决定沉渣含量的关键。残留量多,单位体积中沉渣含量就少,反之则多。因此,弃上清时应尽可能做到每份标本条件一致。《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规定:离心弃上清后,应留下0.2ml沉渣,轻摇离心管,使有形成分充分混匀。
尿沉渣取量和涂片直径对结果的影响:将残留尿沉渣倾倒在玻片上的量的多少,以及液体被涂抹面积(直径)大小,都能影响检查结果。通过实验,我认为取尿沉渣0.02ml,涂成直径1.5cm的片子,其标本厚度较为适宜。
尿沉渣显微镜检查与干化学检查法两者原理截然不同,报告方式也不同,因而较难找出两者准确的对应关系。Alwall报道每高倍镜视野白细胞数约为干化学仪器法报告(白细胞数/μl)的11%,Loosyt等指出WBC/μl为WBC/HP的0.8倍,而国内丛玉隆等报道为0.7倍,目前认为干化学检查不能精确定量,仅作为健康筛选,因此绝不可完全代替显微镜检查。如以红细胞结果>10个/μl为标准,其为红细胞的敏感性为99.8%,特异性为76.6%。假阳性为30.9%,假阴性为0.13%。如白细胞检查结果为阳性、尿蛋白结果>250mg/L及红细胞>10个/μl为标准,其管型漏检率(假阴性)为0%。由此提出了以上述四项检查作为显微镜过筛的标准。由于试带检查受试带质量、尿分析仪、操作手法等多因素影响,故认为此标准有一定局限性。建议对肾疾病患者、以及凡临床医师提出必须用显微镜检查者,仍須严格执行镜检以防漏检。FCM尿检识别细菌、真菌能力强,但还不能鉴别各种管型、上皮细胞、滴虫、脂肪滴。FCM欧洲小组提出男、女参比值有差别。最近Pardy报道,FCM的精密度明显高于沉渣显微镜检查:红细胞CV为1.3%~8.5%,白细胞CV为2.4%~5.0%。作者提出了尿中各种颗粒在离心过程中不仅会破坏,也可能粘附在管壁上造成结果不精确。作者还提出,用FCM检查尿液,需镜检复查尿结晶的标本占12%,镜检复查微生物占5%,但认为使用FCM至少可避免70%的标本镜检复查。
尿沉渣检验开展结合临床科研较少,尿沉渣检验与临床联系不够,缺乏科学实验的进一步研究。对尿沉渣的临床价值,临床工作者有不同意见,如Free指出显微镜检查管型是惟一方法。Schreiner指出尿沉渣是临床实验室阳性率最高的项目。Ke等建议用干化学检查法证明尿中红、白细胞而无需再花较多时间检查尿沉渣。儿童、老年人有很多疾病是潜在的。Free夫妇提出对这些“健康人”应重视尿沉渣检查。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委员会更认为,尿沉渣细胞学检查可能是发现早期膀胱癌、肾癌症的有效初筛试验。
标本处理
取本院住院病人中已查明尿中有较多的细胞和管型的病例,嘱其取晨尿并及时送检。检查时注意两点:取混匀新鲜尿液5ml,离心;用刻度吸管吸取上清液4.8ml,弃去。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2版)中尿沉渣检查判断结果参考值:①细胞成分:每高倍视野所见的最低至最高值,红细胞0~3/HP(女性排除月经血污染),白细胞0~5/HP(女性排除白带污染)。②管型(透明):每低倍视野平均值0~1/全片。
结果分析
尿液标本放置时间和温度对尿沉渣结果的影响:尿液标本在清洁、干燥的容器中于6~30℃放置10小时后,用北京试剂一厂生产的精密pH试纸测试pH无明显改变。尿液在15~30℃静置4小时,尿沉渣镜检红细胞减少约20%。8小时后减少约50%。2天(48小时)后全部溶解。尿液在20~25℃放置20小时后,白细胞计数减少15%左右,4小时后约减少50%,2天(48小时)后仍有20%的白细胞存在。透明管型、颗粒管型在8小时后全部溶解,而上皮细胞于8小时后却无明显减少,且形态无改变。
于6℃(冰箱冷藏室)环境中红细胞于2天(48小时)后约减少25%;白细胞在2小时后约减少25%,4小时后减少约50%,但2天(48小时)后仍然有30%存在,经涂片染色后观察到剩下的白细胞全部是多核粒细胞,细胞膜均已破坏,残缺不全,细胞核为不规则形如碎石子状。透明管型、颗粒管型于6℃环境中8小时后计数,未见明显减少。
因此,尿沉渣检验应在1小时内完成,不能及时处理的标本应该置入冰箱冷藏,但总的时间不能超过2小时。
离心速度及时间对尿沉渣结果的影响:关于尿沉渣的离心速度及时间问题,各个检验专业书籍介绍相差比较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要求1500转/分离心5分钟。
从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尿中有机物沉渣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首先沉到管底部的是红细胞,其次是上皮细胞,之后是白细胞和管型。在1000转/分离心5分钟后,尿沉渣中红细胞计数与1500转/分离心2~5分钟所得红细胞计数值相近;而白细胞和各类管型需要1500转/分离心4分钟以上时方可沉淀完全;上皮细胞1500转/分离心1分钟即能完全沉淀。
所以,尿沉渣离心速度应为1500转/5分钟为合适。如尿液标本不经离心直接镜检,其结果与经过离心沉降的标本相差极大。笔者曾经将离心倒出的尿上清液再次离心镜检,仍能发现有一定量的细胞存在。由此推论:自然沉淀法必然导致相当数量的细胞流失,而这种松散沉淀物的流失又难以有效控制,故此检验结果波动较大。
讨 论
尿沉渣弃去上清液后,剩余量的多少对结果的影响:剩余量是决定沉渣含量的关键。残留量多,单位体积中沉渣含量就少,反之则多。因此,弃上清时应尽可能做到每份标本条件一致。《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规定:离心弃上清后,应留下0.2ml沉渣,轻摇离心管,使有形成分充分混匀。
尿沉渣取量和涂片直径对结果的影响:将残留尿沉渣倾倒在玻片上的量的多少,以及液体被涂抹面积(直径)大小,都能影响检查结果。通过实验,我认为取尿沉渣0.02ml,涂成直径1.5cm的片子,其标本厚度较为适宜。
尿沉渣显微镜检查与干化学检查法两者原理截然不同,报告方式也不同,因而较难找出两者准确的对应关系。Alwall报道每高倍镜视野白细胞数约为干化学仪器法报告(白细胞数/μl)的11%,Loosyt等指出WBC/μl为WBC/HP的0.8倍,而国内丛玉隆等报道为0.7倍,目前认为干化学检查不能精确定量,仅作为健康筛选,因此绝不可完全代替显微镜检查。如以红细胞结果>10个/μl为标准,其为红细胞的敏感性为99.8%,特异性为76.6%。假阳性为30.9%,假阴性为0.13%。如白细胞检查结果为阳性、尿蛋白结果>250mg/L及红细胞>10个/μl为标准,其管型漏检率(假阴性)为0%。由此提出了以上述四项检查作为显微镜过筛的标准。由于试带检查受试带质量、尿分析仪、操作手法等多因素影响,故认为此标准有一定局限性。建议对肾疾病患者、以及凡临床医师提出必须用显微镜检查者,仍須严格执行镜检以防漏检。FCM尿检识别细菌、真菌能力强,但还不能鉴别各种管型、上皮细胞、滴虫、脂肪滴。FCM欧洲小组提出男、女参比值有差别。最近Pardy报道,FCM的精密度明显高于沉渣显微镜检查:红细胞CV为1.3%~8.5%,白细胞CV为2.4%~5.0%。作者提出了尿中各种颗粒在离心过程中不仅会破坏,也可能粘附在管壁上造成结果不精确。作者还提出,用FCM检查尿液,需镜检复查尿结晶的标本占12%,镜检复查微生物占5%,但认为使用FCM至少可避免70%的标本镜检复查。
尿沉渣检验开展结合临床科研较少,尿沉渣检验与临床联系不够,缺乏科学实验的进一步研究。对尿沉渣的临床价值,临床工作者有不同意见,如Free指出显微镜检查管型是惟一方法。Schreiner指出尿沉渣是临床实验室阳性率最高的项目。Ke等建议用干化学检查法证明尿中红、白细胞而无需再花较多时间检查尿沉渣。儿童、老年人有很多疾病是潜在的。Free夫妇提出对这些“健康人”应重视尿沉渣检查。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委员会更认为,尿沉渣细胞学检查可能是发现早期膀胱癌、肾癌症的有效初筛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