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许经营热的冷思考
《智囊·财经报道》第12期《特许经营别犯傻》
有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麦当劳在全世界的连锁店开到了三万多家,肯德基处处安营扎寨,且捷报频频,罗杰斯也是愈演愈烈,前景一片大好。而反观国内,伴随着荣华鸡、红高粱这些名噪一时的连锁店从鼎盛到销声匿迹,以及曾经让消费者排着长队等待购买的“风光馋嘴鸭”的穷途末路—它们终还是逃不脱夭折的宿命。这是怎样一种巨大的反差,它无疑说明我们的连锁经营还存在很大问题,至少目前我们还处于一个很大的迷圈之中。
完全的“拿来主义”会造成水土不服,但我们对于国外这些优秀连锁企业的经营模式或许只是略知皮毛,并未领略其精髓所在,所以学习和模仿也仅停留在“邯郸学步”的程度之上。毫无疑问,我国的餐饮历史渊长、博大精深,但是如何将此发扬光大,能像麦当劳一样哄着让中国的大人小孩乐滋滋地把钱往外掏,却是一个让人颇费神且也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在这一点上,外国人就做得很好,他们对我们的东西学得很深、很专,也发扬得很好,这不由得让人想到火药是中国发明的,但却被别人制成大炮来杀戮中国人一样。中国人不缺智慧,不缺人,中国人到底缺什么?
缺什么,抛开环境、经验、战略战术等方面先不说,只说一点,“馋嘴鸭”刚开始的风头多足啊,能在这个供方市场充实的今天让消费者排队买东西的确是罕见,但“馋嘴鸭”却做到了,这无疑使人精神振奋,它让人看到了希望啊。但后来呢,居然会出现“秘方”泄露—痛心呀!国人的素质及其劣根性由此暴露无遗,这是比任何一点都重要的,难怪当年的鲁迅老前辈要弃医从文呢,的确,国人的思想病了比身体病了更让人觉得害怕!当然不难想象,荣华鸡、红高粱的败亡除了与市场战略方针有关外,或许也是与人的思想紧密相关吧!
大连 林轩
关于对保健品市场的思考
《智囊·财经报道》第12期《保健品暴利之谜》
所谓“蛇有蛇道,鼠有鼠道”,保健品行业也有它的道,这是无以置疑的。
尽管保健品行业在中国发展已有些年头,但真正引起消费者注意的也就是这几年吧,电视广告、宣传单等的铺天盖地着实拉近了保健品与消费者的距离,也使得保健品市场如火如荼、蒸蒸日上。但是越来越多的文章也在披露保健品的“隐私”,譬如《智囊·财经报道》第11期上的《揭秘V26》和第12期上的《保健品暴利之谜》等,它让消费者了解到了保健品的真实一面(当然这要感谢《智囊·财经报道》的正义感和责任感),不知别人如何,真是让我大跌眼镜了一回—原来保健品就是这样被搞出来的啊。但等到消费者明白过来,商家已是盆满钵圆,一边数着钞票,一边捂着嘴偷着乐,这也难怪史玉柱要选择保健品作为东山再起的赌注呢。
但市场从无序到有序,消费者从盲目到越来越理性,这是一个必然的规律。到那时,也就到了市场重新洗牌的时候了,政府与市场的双管齐下也必然是保健品市场出精品,并建立自己品牌的时候了,到那时,任何的鱼目混珠,任何的侥幸心理都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的愚蠢行为。我想,这个时候应该不远了。
宁波 陈晨
企业要扎实做实事
《智囊》第10期封面人物《金志国—啤酒巨人的梦想》
今天拿到《智囊》这本我没有断买过的商务月刊,我和以往一样怀着崭新的信念去看每期封面第一个最具吸引力的文章。
当看了这期的《金志国—啤酒巨人的梦想》及金总的话语时,我想到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不知道编辑你是否想过,在变则通、通则久的前提下,是否会有别的现象出现,也不知道编辑你是否想过一个企业的发展不是拿话和估计来考核的,我的观点很直接,我认为变并不一定通,也并不一定久,就像第十期的汇源果汁只是产品名字的变新,而并没有其内在实质性的变新一样!它虽然在变,但并没有给它带来崭新的世界,所以我想说的是变不一定会久。
二、我对企业的看法有个很明确且也是老一辈留下的经验,那就是实事求是,就是在做事中讲实在,在实在中再求事实。也可以说结果是最好的答案,因为一个人要是没有策略、果断的处事原则及思维的创新,那么他做事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这是我看了这期后的一些想法,对错与否,还望指正。也祝你们的杂志能让我更喜欢。
海口 李枫
《智囊·财经报道》第12期《特许经营别犯傻》
有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麦当劳在全世界的连锁店开到了三万多家,肯德基处处安营扎寨,且捷报频频,罗杰斯也是愈演愈烈,前景一片大好。而反观国内,伴随着荣华鸡、红高粱这些名噪一时的连锁店从鼎盛到销声匿迹,以及曾经让消费者排着长队等待购买的“风光馋嘴鸭”的穷途末路—它们终还是逃不脱夭折的宿命。这是怎样一种巨大的反差,它无疑说明我们的连锁经营还存在很大问题,至少目前我们还处于一个很大的迷圈之中。
完全的“拿来主义”会造成水土不服,但我们对于国外这些优秀连锁企业的经营模式或许只是略知皮毛,并未领略其精髓所在,所以学习和模仿也仅停留在“邯郸学步”的程度之上。毫无疑问,我国的餐饮历史渊长、博大精深,但是如何将此发扬光大,能像麦当劳一样哄着让中国的大人小孩乐滋滋地把钱往外掏,却是一个让人颇费神且也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在这一点上,外国人就做得很好,他们对我们的东西学得很深、很专,也发扬得很好,这不由得让人想到火药是中国发明的,但却被别人制成大炮来杀戮中国人一样。中国人不缺智慧,不缺人,中国人到底缺什么?
缺什么,抛开环境、经验、战略战术等方面先不说,只说一点,“馋嘴鸭”刚开始的风头多足啊,能在这个供方市场充实的今天让消费者排队买东西的确是罕见,但“馋嘴鸭”却做到了,这无疑使人精神振奋,它让人看到了希望啊。但后来呢,居然会出现“秘方”泄露—痛心呀!国人的素质及其劣根性由此暴露无遗,这是比任何一点都重要的,难怪当年的鲁迅老前辈要弃医从文呢,的确,国人的思想病了比身体病了更让人觉得害怕!当然不难想象,荣华鸡、红高粱的败亡除了与市场战略方针有关外,或许也是与人的思想紧密相关吧!
大连 林轩
关于对保健品市场的思考
《智囊·财经报道》第12期《保健品暴利之谜》
所谓“蛇有蛇道,鼠有鼠道”,保健品行业也有它的道,这是无以置疑的。
尽管保健品行业在中国发展已有些年头,但真正引起消费者注意的也就是这几年吧,电视广告、宣传单等的铺天盖地着实拉近了保健品与消费者的距离,也使得保健品市场如火如荼、蒸蒸日上。但是越来越多的文章也在披露保健品的“隐私”,譬如《智囊·财经报道》第11期上的《揭秘V26》和第12期上的《保健品暴利之谜》等,它让消费者了解到了保健品的真实一面(当然这要感谢《智囊·财经报道》的正义感和责任感),不知别人如何,真是让我大跌眼镜了一回—原来保健品就是这样被搞出来的啊。但等到消费者明白过来,商家已是盆满钵圆,一边数着钞票,一边捂着嘴偷着乐,这也难怪史玉柱要选择保健品作为东山再起的赌注呢。
但市场从无序到有序,消费者从盲目到越来越理性,这是一个必然的规律。到那时,也就到了市场重新洗牌的时候了,政府与市场的双管齐下也必然是保健品市场出精品,并建立自己品牌的时候了,到那时,任何的鱼目混珠,任何的侥幸心理都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的愚蠢行为。我想,这个时候应该不远了。
宁波 陈晨
企业要扎实做实事
《智囊》第10期封面人物《金志国—啤酒巨人的梦想》
今天拿到《智囊》这本我没有断买过的商务月刊,我和以往一样怀着崭新的信念去看每期封面第一个最具吸引力的文章。
当看了这期的《金志国—啤酒巨人的梦想》及金总的话语时,我想到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不知道编辑你是否想过,在变则通、通则久的前提下,是否会有别的现象出现,也不知道编辑你是否想过一个企业的发展不是拿话和估计来考核的,我的观点很直接,我认为变并不一定通,也并不一定久,就像第十期的汇源果汁只是产品名字的变新,而并没有其内在实质性的变新一样!它虽然在变,但并没有给它带来崭新的世界,所以我想说的是变不一定会久。
二、我对企业的看法有个很明确且也是老一辈留下的经验,那就是实事求是,就是在做事中讲实在,在实在中再求事实。也可以说结果是最好的答案,因为一个人要是没有策略、果断的处事原则及思维的创新,那么他做事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这是我看了这期后的一些想法,对错与否,还望指正。也祝你们的杂志能让我更喜欢。
海口 李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