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应用光镜及电镜观察,在国内首次报导犰狳实验性麻风外周神经的病变,并首次发现其神经纤维轴突也有病变:包括麻风菌的侵入,大小空泡的出现、神经原纤维的稀疏或致密化及髓
【机 构】
:
中山医科大学病理形态研究室,中山医科大学病理形态研究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应用光镜及电镜观察,在国内首次报导犰狳实验性麻风外周神经的病变,并首次发现其神经纤维轴突也有病变:包括麻风菌的侵入,大小空泡的出现、神经原纤维的稀疏或致密化及髓样图象的出现等,这将有助于对犰狳外周神经麻风病变发生发展的进一步了解,而对今后研究人类瘤型麻风外周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也将有所帮助。本文尚发现神经病变除经血原播散而来外,也可能通过邻近病变的淋巴道扩延而来,并提供了形态学的根据。
其他文献
本文阐述了美丽中国建设与“一带一路”推进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提出要破解生态困局,就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实践:加强生态治理国际合作;推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完善生态法律治理
用麦胚凝集素(WGA)对61例麻风皮损中的郎格罕氏细胞(LC)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显示两极型麻风的表皮中该细胞的密度有显著差异,活动期麻风皮损中的LC对WGA的反应有特异性;TT和L
去年由荷兰麻风救济会出资、中国麻风防治基金会等请周幼马设计并负责印制了10000份宣传麻风防治的大型挂历(1992),年前已分发完毕,许多单位和个人仍争相索取。得到者均感到
本文对30例经MDT方案治疗3年的多菌型麻风患者,连续进行了5年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在沼疗期间和停药后,BIG、GF及HI均稳定下降,其中BIG下降较明显。疗后第5年BIG阴转19例,泡
远在公元前460~375年,西医鼻祖希波克拉底就在《内科疾病》中提及“流行性黄疸”。我国的《黄帝内经》中也有黄疸记述。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将黄疸分为5种类型,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中又增补了“湿黄”。宋代则将黄疸分为“阴黄”和“阳黄”两大类。古代所描述的黄疸大多为病毒性肝炎的黄疸型。 1858年Bambecga认为总胆管开口处炎症阻塞是病因,称之为“阻塞性黄疸”。1868年Vi
福建省在过去30余年中共发现麻风病人27,506例,到1986年底还有活动性病人1,723例,流行率为0.06‰,比过去降低了90.3%。病人发现率也降低了91%,发病率降低了87.8%。儿童发病率从2
对单纯用 WHO、MDT 方案治疗的75例多菌型病例,用 FDA/EB 双色荧光染色技术检测其麻风菌的死活。其中 MDT 治疗前平均绿菌率为44.43%,经4~6个月治疗者平均绿菌率迅速下降到7.66
广西园林专业教育正在快速发展,对该专业教学模式的系统研究不多。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园林专业教育的现状,根据平时教学经验,为园林专业教育模式调整提出了一些较好的建议。
2005年9月20日,上海美术馆的“王康乐百岁画展”正式开幕,当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书画院顾问、百岁画家王康乐出现在台上时,台下爆发出雷鸣般地掌声。人们没有料到,这位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