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举办首届全国老年学及老龄政策研讨班及第二届中国老年学学科建设研讨会的通知
【出 处】
:
人口研究
【发表日期】
:
2006年2期
其他文献
在以上4篇文章中,作者根据各自的调查和研究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人口流动问题展开了讨论。周长洪和翟振武教授的文章是根据他们在长沙会前参加中国人口学会组织的专题调研组到郴州市嘉禾县和株洲市攸县的调查而撰写的。这两个地区地处湖南南部,与经济腾飞的广东省比邻,农村劳力倾人广东打工挣钱是理所当然的,但外出人潮之汹涌则是惊人的。文章说,外出务工的“几乎全是青壮年”,“占农村劳动力1/3强”,而“有的村子能出去的人几乎都出去了”。他们的调查所了解的人口流动的选择性、趋利性、流向性、连锁性等特点,完全符合迁移理论所揭示
1农民工“精英群体”的界定
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没有农村社会的良性发展,就没有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建设和谐、文明、现代化的新农村需要政府作为:如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投入的力度,特别是基础设施方面,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另一方面,从城市反哺农村社会流动的角度来看,需高度关注已进城的农民工,特别是其“精英群体”,他们将是农村重要的人力资源,是建设新农村的生力军。基于实际,城市除了将其部分转化为市民外,更需积极、合理引导
从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非常必要和必需的。然而,众所周知,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现代化实现的根本所在,解决好“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必须建立在推进城市化的基础上。那么,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城市化怎样才能够促进农村发展和“三农”问题的解决?面对中国已经走上城市化快车道的形势下,新农村建设如何适应城市化进程中人口大规模的转移和向城镇的聚集?换言之,采取怎样的新农村建设方略才能够促进城市化?这些问题
20世纪90年代,贵州和甘肃两省的人口计生工作处于被动局面,属于全国的后进地区,人口问题日益成为制约两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十五”期间,贵州、甘肃两省奋起直追,实现了人口计生工作的跨越式发展,成为新阶段西部地区人口计生工作的“两颗明星”。2006年3月。8月,国家人口计生委组成调研组,分赴贵州、甘肃两省进行实地调研,对两省的人口计生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2005年年初,在北京召开的“两会”期间,一项《关于建立人口准入制度,控制人口规模,保持人口与城市资源平衡》的建议引起了轩然大波。在随后的日子里,媒体和网络显示了其推波助澜的力量,代表着不同利益阶层的各种声音纷纷响起,矛头直指“人口准入制度”。2005年8月6日,北京首场“十一五”规划建言会举行,40名来自不同行业的市民代表围绕“如何解决北京越来越多的人口问题”献言献策。作为解决北京人口问题的一条可能的途径,“人口准入制度”又一次成为议论的焦点。
改革开放中的农村青年问题,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这次"改革开放中的农村青年人口问题"全国学术研讨会汇集了100多篇论文,从各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代表了对这个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国正处于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变革时代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转变.这个变革反映在体制上、制度上、社会结构和形态上,反映在社会伦理和道德观念上,反映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上.可以说最集中地体现这些反映的一个社会群体就是农村青年.在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的现代化过程就
农业部政策法规司长期关注农村劳动力的流动问题,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每年都要花费上几十万的资金来做流动人口的观察,包括流动人口的总量、流向,以及流动情况的观察.因此我对这个主题很有兴趣.我想讲三个问题,在讲这三个问题之前先讲两个我调查的案例.最近几年,围绕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我们在中西部劳动力输出大省,以及东部地区等劳动力输入大省和城市做了调研,发现了很多的情况.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战略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我国人口发展和管理中,存在着人口数量继续保持增长、地区之间人口发展不平衡、人口总体受教育素质偏低、出生性别比居高不下、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流动人口不断增多、就业压力持续增大等一系列问题。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些人口问题也处在不断的变化过程之中。为了摸清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数量、结构以及人民居住等方面的变化情况,国家于2005年11月进行了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这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开展的第一次全国1%人口抽
中国正处在一个经济社会发展急剧变化的转型时期。在社会发展、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过程中,各种矛盾交织,发展面临挑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然而,经济的发展有看不见的“手”来调节,而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要靠看得见的“手”来引导、来推动。面对社会发展的复杂矛盾和问题,我们迫切需要高度关注中国社会发展的专家学者和决策者来迎接挑战。
与此同时,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与时代共脉搏,用大量实证性的研究成果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特别是人民群众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