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针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服务中出现的师资力量薄弱、资金来源渠道单一、角色定位不明确、社会支持和服务环境不成熟、高校和政府以及社会力量尚未形成统一的体系等问题,提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拓宽融资渠道,准确定位高校和政府在创业教育服务中承担的角色,优化社会环境,建立创业服务网络,带动形成一体化的创业教育服务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服务功能定位社会效益
[作者简介]许宁(1979-),女,河北承德人,河北大学工会办公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刘培培(1980-),男,河北保定人,河北大学文学院团委书记,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业教育。(河北保定071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计划研究项目“大学生创业教育服务保障创新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YGH2011010)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1-0046-02
随着高等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张以及近来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大学生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就业形势,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用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教育推动大学生创业不仅是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途径,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已经开始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活动,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初步建立,创业师资队伍初具规模,对创业教育的研究不断深入,教育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历史传统和现行教育体制等原因,在创业教育的功能定位和服务保障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相对于创业教育而言,创业教育服务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在高等教育的视角下,创业教育服务可以界定为创业教育的进一步延伸,它是针对接受创业教育之后有了一定基础的创业构思或者有了初步创业行动的大学生进行的包括政策法律、工商税务、生产营销、经营管理、企业文化等内容在内的支持和帮助活动。高等院校是开展创业教育服务的重要力量,政府机构和企业等社会力量则是创业教育服务重要的参与者。高校、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力量应当围绕知识传授、技能培训、资金支持、法律维权等众多方面建立一系列相关的规章和制度,逐步形成一套完善的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法规体系和社会支撑体系。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服务开展的现状分析
1.高校缺乏具备一定创业实践经验、能够开展创业实践指导的师资力量。教师作为教学任务的直接承担者,其水平和素质直接决定了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发展状况,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服务工作的前提就是师资队伍建设。高校现有的从事创业教育的师资多以班主任、辅导员和分管就业的教师为主,辅之以从事经济、管理、法律等相关领域的课堂教学和基础理论研究的专业课教师,绝大部分教师没有受过专业的创业教育和和系统培训,几乎很少有从事创业的社会经历,缺乏指导创业的实践经验。而创业教育主要強调的就是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经历,现有的师资队伍对学生的服务和指导更多的是停留在形势政策分析、技巧介绍和心理辅导等方面,这种以理论阐述和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方式显然不能满足学生创业过程中多样性和实战性的需求。
2.创业教育服务保障工作需要的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且数额存在较大的缺口。随着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张和基本建设上的大量投入,经费不足成为限制其未来长远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创业教育服务需要对教师进行创业实践的培训,需要从社会上邀请具备丰富创业经验的企业家进行创业指导,需要培育创业孵化器和向大学生提供相当数额的创业启动资金,这一切都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从资金的来源途径来看,在欧美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能够获得风险投资基金,而在国内除了教育部确定的部分创业教育试点院校能够获得一定的专项经费支持外,大部分院校只能依靠自筹的方式,显然无力投入更多的经费用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相关工作,而天使基金、校友捐助公益基金等这些国外主要的创业教育资金来源形式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发挥的作用实在有限。资金困境使得对外的沟通交流受到了严重制约,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创业实践缺乏物质基础,限制了教育服务工作的持续展开,服务质量得不到保障,无法建立创业教育服务和保障的长效机制。
3.政府相关部门在创业教育服务中的角色定位不明确,参与方式相对单一。近年来,政府在创业教育服务中的角色主要定位在宏观政策的制定者,为了鼓励大学生创业,国家和各省市的教育部门和劳动就业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部和团中央还设置了创业教育的专项经费,但由于创业教育和创业活动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政策的制定缺乏理论上的系统思考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概括,有限的经费投入无法形成创业投资产出的良性循环,造成创业政策的扶植力度不够、效果有限。在微观层面,政府相关部门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来推动创业教育在高等教育领域内的开展,对引导社会力量介入创业教育的力度不够,无法有效促进高校形成创业教育与中小企业育成的综合工作机制。
4.外部缺乏成熟和完善的社会支持和服务环境,服务和保障工作对社会力量特别是企业力量的借助有限。从国内的普遍情况来看,以企业为代表的社会力量和高校之间缺乏交流与合作,高校在整个创业教育服务工作中对企业力量的借助有限,特别是在教师创业实践培训和小企业育成、孵化等最需要社会力量介入的环节无法获得足够的支持,难以完成创业教育及其服务保障的所有环节。相对于国外的风险投资商在创业项目形成之初即开始介入,国内的风险投资商对学生创业的关注程度明显不够,很多企业都是在创业计划大赛结束后才开始挑选项目,而由于创业计划大赛的获奖项目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实际操作效果不佳的问题,导致能吸引企业投资的创业计划项目数量偏少,创业成功率很低,风险投资往往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因此,企业的参与热情普遍不高,而国内通行的企业制度也难以保障学生从中获得足够的创业空间和技术支持。
5.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存在一些不足,高校、政府、社会力量在创业教育服务中尚未形成统一的体系。开展创业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几个企业家,创办几家企业,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通过传授创业技能和相关知识学会有效配置各种资源。在当前社会,大多数高校把创业教育作为一项提高就业率的就业举措,尚未将其纳入高等教育的教学体系当中,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尚未完全建立,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后续工作缺乏必要的服务方式和保障途径。高校、政府和社会力量间缺乏联系和互动,整个社会没有形成集培育、指导、孵化和服务于一体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服务保障体系,对创业成功与否缺乏远见,鼓励尝试、宽容失败的社会舆论环境还不存在。
二、完善我国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的构想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创业实务操作能力。创业教育不同与其他的课程教育,对教学的实践性要求更高,特别是在创业实务和企业运行操作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业指导教师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更重要的是在学生产生创业意愿、开始进入到创业的实践环节时,为他们提供企业运行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知识,传授涉及企业管理、营销策划、企业文化构建等实际操作技能,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企业工作经历和创业实践经验。一方面,高校应当勇敢地走出去,选派相关领域的教师到企业生产或销售一线进行实际锻炼,青年教师应当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创业项目中来,在实战中积累创业经验;另一方面,高校在发掘、培养本校创业教师的同时应加大对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通过多种渠道引进和聘任具备丰富企业管理经验的企业家、创业者和技术专家参与到创业教育服务当中,将他们源于实践的丰富的企业管理实务经验纳入规范化教学体系当中,满足创业教育对管理类、营销类、法律类等多层次人才的需求,打造一支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丰富创业经验的专兼职创业教育服务教师队伍。
2.拓宽融资渠道,打造科学高效的创业实践融资体系。创业教育的资金来源不仅需要国家的专项拨款和高校的自我筹措,更需要风险投资和社会资本的介入。民间资本的充分参与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大量的资金,更重要的是资本天生的逐利性能够引导社会资源投入到真正具备创业价值、具有高回报的有潜力创业项目中去。一方面,可借鉴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由政府出面设立主要面向大学生的“创业专项资金”。同时,针对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在中小企业贷款方面制定促进政策,降低大学生创业融资的准入门槛,采取更加灵活的担保方式提供无息或低息的中小额贷款。另一方面,应当允许民间资本设立金融机构,促使民间资本积极介入创业投资领域,积极开拓天使基金、校友捐助、社会公益基金等多种融资渠道,提高中小企业创业的外源性融资水平,优化创业投资结构,通过企业上市或股权转让等方式建立健全风险资本的退出渠道,完善创业融资资本市场体系,真正建立起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成熟的投资、融资体系。
3.对高校和政府在创业教育服务中承担的角色进行准确定位。在创业教育服务体系中应当明确高校的主导地位,利用其熟悉学生自身特点、了解学生创业意愿的先天优势充分发挥主要作用。一方面,高校应当加强自身组织和制度建设,将创业教育纳入到高等教育的综合教学体系中,重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深入开展创业教育的学术研究,探索不同领域的学科交叉和知识交流,满足创业学生不同领域和不同层面的知识技能需求;另一方面,高校应加强对外的交流与合作,借助政府推动引导社会力量进入创业教育服务领域,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为我所用。把政府在创新教育服务保障中的角色定位于宏观层面的引导者和微观层面的服务者。在宏观层面,要强化政府在宣传导向和政策法规制定方面的职责,建立较为完善的大学生创业帮扶机制,制定税费优惠和资金贷款的优惠政策,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微观层面政府应充分发挥联系纽带作用,在高校和以企业为代表的社会力量间建立联系,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创业教育的服务保障领域,推动校园创业教育科技园区即孵化器的建设和发展,在师资、经费等各个方面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
4.优化社会环境,建立创业服务网络,带动形成一体化的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在大学生群体当中要树立鼓励创新、支持创业的发展理念,重视大学生在创业实践中获得的创新精神和企业家素质,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并加以正面引导,引导更多的有志青年参与到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中去,带动形成系统科学的创业教育长效机制。在社会中要大力宣传大学生创业的积极作用,摒弃以成败论英雄的传统观念,通过税收优惠、政策调节等手段降低创业成本,减轻创业失败带来的经济损失,带动整个社会形成对创业关注支持、对创业失败宽容谅解的舆论氛围。利用政府的桥梁作用引导企业等社会资源加大对创业教育服务领域的投入力度,加强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和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政府劳动就业相关部门和高校创业教育机构的工作效率,面向在校创业大学生和毕业一定年限的创业青年提供简洁、高效的创业服务,建设形成创业教育服务保障的综合网络。
[参考文献]
[1]曹胜利,雷家骕.中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报告[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9.
[2]于连涛,刘伟.创新与创业教育[M].北京:中国海洋出版社,2004.
[3]徐循.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4]吴婕.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述评[J].现代教育科学,2009(9).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服务功能定位社会效益
[作者简介]许宁(1979-),女,河北承德人,河北大学工会办公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刘培培(1980-),男,河北保定人,河北大学文学院团委书记,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业教育。(河北保定071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计划研究项目“大学生创业教育服务保障创新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YGH2011010)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1-0046-02
随着高等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张以及近来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大学生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就业形势,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用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教育推动大学生创业不仅是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途径,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已经开始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活动,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初步建立,创业师资队伍初具规模,对创业教育的研究不断深入,教育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历史传统和现行教育体制等原因,在创业教育的功能定位和服务保障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相对于创业教育而言,创业教育服务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在高等教育的视角下,创业教育服务可以界定为创业教育的进一步延伸,它是针对接受创业教育之后有了一定基础的创业构思或者有了初步创业行动的大学生进行的包括政策法律、工商税务、生产营销、经营管理、企业文化等内容在内的支持和帮助活动。高等院校是开展创业教育服务的重要力量,政府机构和企业等社会力量则是创业教育服务重要的参与者。高校、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力量应当围绕知识传授、技能培训、资金支持、法律维权等众多方面建立一系列相关的规章和制度,逐步形成一套完善的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法规体系和社会支撑体系。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服务开展的现状分析
1.高校缺乏具备一定创业实践经验、能够开展创业实践指导的师资力量。教师作为教学任务的直接承担者,其水平和素质直接决定了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发展状况,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服务工作的前提就是师资队伍建设。高校现有的从事创业教育的师资多以班主任、辅导员和分管就业的教师为主,辅之以从事经济、管理、法律等相关领域的课堂教学和基础理论研究的专业课教师,绝大部分教师没有受过专业的创业教育和和系统培训,几乎很少有从事创业的社会经历,缺乏指导创业的实践经验。而创业教育主要強调的就是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经历,现有的师资队伍对学生的服务和指导更多的是停留在形势政策分析、技巧介绍和心理辅导等方面,这种以理论阐述和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方式显然不能满足学生创业过程中多样性和实战性的需求。
2.创业教育服务保障工作需要的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且数额存在较大的缺口。随着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张和基本建设上的大量投入,经费不足成为限制其未来长远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创业教育服务需要对教师进行创业实践的培训,需要从社会上邀请具备丰富创业经验的企业家进行创业指导,需要培育创业孵化器和向大学生提供相当数额的创业启动资金,这一切都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从资金的来源途径来看,在欧美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能够获得风险投资基金,而在国内除了教育部确定的部分创业教育试点院校能够获得一定的专项经费支持外,大部分院校只能依靠自筹的方式,显然无力投入更多的经费用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相关工作,而天使基金、校友捐助公益基金等这些国外主要的创业教育资金来源形式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发挥的作用实在有限。资金困境使得对外的沟通交流受到了严重制约,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创业实践缺乏物质基础,限制了教育服务工作的持续展开,服务质量得不到保障,无法建立创业教育服务和保障的长效机制。
3.政府相关部门在创业教育服务中的角色定位不明确,参与方式相对单一。近年来,政府在创业教育服务中的角色主要定位在宏观政策的制定者,为了鼓励大学生创业,国家和各省市的教育部门和劳动就业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部和团中央还设置了创业教育的专项经费,但由于创业教育和创业活动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政策的制定缺乏理论上的系统思考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概括,有限的经费投入无法形成创业投资产出的良性循环,造成创业政策的扶植力度不够、效果有限。在微观层面,政府相关部门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来推动创业教育在高等教育领域内的开展,对引导社会力量介入创业教育的力度不够,无法有效促进高校形成创业教育与中小企业育成的综合工作机制。
4.外部缺乏成熟和完善的社会支持和服务环境,服务和保障工作对社会力量特别是企业力量的借助有限。从国内的普遍情况来看,以企业为代表的社会力量和高校之间缺乏交流与合作,高校在整个创业教育服务工作中对企业力量的借助有限,特别是在教师创业实践培训和小企业育成、孵化等最需要社会力量介入的环节无法获得足够的支持,难以完成创业教育及其服务保障的所有环节。相对于国外的风险投资商在创业项目形成之初即开始介入,国内的风险投资商对学生创业的关注程度明显不够,很多企业都是在创业计划大赛结束后才开始挑选项目,而由于创业计划大赛的获奖项目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实际操作效果不佳的问题,导致能吸引企业投资的创业计划项目数量偏少,创业成功率很低,风险投资往往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因此,企业的参与热情普遍不高,而国内通行的企业制度也难以保障学生从中获得足够的创业空间和技术支持。
5.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存在一些不足,高校、政府、社会力量在创业教育服务中尚未形成统一的体系。开展创业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几个企业家,创办几家企业,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通过传授创业技能和相关知识学会有效配置各种资源。在当前社会,大多数高校把创业教育作为一项提高就业率的就业举措,尚未将其纳入高等教育的教学体系当中,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尚未完全建立,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后续工作缺乏必要的服务方式和保障途径。高校、政府和社会力量间缺乏联系和互动,整个社会没有形成集培育、指导、孵化和服务于一体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服务保障体系,对创业成功与否缺乏远见,鼓励尝试、宽容失败的社会舆论环境还不存在。
二、完善我国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的构想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创业实务操作能力。创业教育不同与其他的课程教育,对教学的实践性要求更高,特别是在创业实务和企业运行操作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业指导教师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更重要的是在学生产生创业意愿、开始进入到创业的实践环节时,为他们提供企业运行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知识,传授涉及企业管理、营销策划、企业文化构建等实际操作技能,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企业工作经历和创业实践经验。一方面,高校应当勇敢地走出去,选派相关领域的教师到企业生产或销售一线进行实际锻炼,青年教师应当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创业项目中来,在实战中积累创业经验;另一方面,高校在发掘、培养本校创业教师的同时应加大对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通过多种渠道引进和聘任具备丰富企业管理经验的企业家、创业者和技术专家参与到创业教育服务当中,将他们源于实践的丰富的企业管理实务经验纳入规范化教学体系当中,满足创业教育对管理类、营销类、法律类等多层次人才的需求,打造一支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丰富创业经验的专兼职创业教育服务教师队伍。
2.拓宽融资渠道,打造科学高效的创业实践融资体系。创业教育的资金来源不仅需要国家的专项拨款和高校的自我筹措,更需要风险投资和社会资本的介入。民间资本的充分参与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大量的资金,更重要的是资本天生的逐利性能够引导社会资源投入到真正具备创业价值、具有高回报的有潜力创业项目中去。一方面,可借鉴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由政府出面设立主要面向大学生的“创业专项资金”。同时,针对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在中小企业贷款方面制定促进政策,降低大学生创业融资的准入门槛,采取更加灵活的担保方式提供无息或低息的中小额贷款。另一方面,应当允许民间资本设立金融机构,促使民间资本积极介入创业投资领域,积极开拓天使基金、校友捐助、社会公益基金等多种融资渠道,提高中小企业创业的外源性融资水平,优化创业投资结构,通过企业上市或股权转让等方式建立健全风险资本的退出渠道,完善创业融资资本市场体系,真正建立起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成熟的投资、融资体系。
3.对高校和政府在创业教育服务中承担的角色进行准确定位。在创业教育服务体系中应当明确高校的主导地位,利用其熟悉学生自身特点、了解学生创业意愿的先天优势充分发挥主要作用。一方面,高校应当加强自身组织和制度建设,将创业教育纳入到高等教育的综合教学体系中,重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深入开展创业教育的学术研究,探索不同领域的学科交叉和知识交流,满足创业学生不同领域和不同层面的知识技能需求;另一方面,高校应加强对外的交流与合作,借助政府推动引导社会力量进入创业教育服务领域,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为我所用。把政府在创新教育服务保障中的角色定位于宏观层面的引导者和微观层面的服务者。在宏观层面,要强化政府在宣传导向和政策法规制定方面的职责,建立较为完善的大学生创业帮扶机制,制定税费优惠和资金贷款的优惠政策,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微观层面政府应充分发挥联系纽带作用,在高校和以企业为代表的社会力量间建立联系,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创业教育的服务保障领域,推动校园创业教育科技园区即孵化器的建设和发展,在师资、经费等各个方面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
4.优化社会环境,建立创业服务网络,带动形成一体化的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在大学生群体当中要树立鼓励创新、支持创业的发展理念,重视大学生在创业实践中获得的创新精神和企业家素质,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并加以正面引导,引导更多的有志青年参与到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中去,带动形成系统科学的创业教育长效机制。在社会中要大力宣传大学生创业的积极作用,摒弃以成败论英雄的传统观念,通过税收优惠、政策调节等手段降低创业成本,减轻创业失败带来的经济损失,带动整个社会形成对创业关注支持、对创业失败宽容谅解的舆论氛围。利用政府的桥梁作用引导企业等社会资源加大对创业教育服务领域的投入力度,加强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和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政府劳动就业相关部门和高校创业教育机构的工作效率,面向在校创业大学生和毕业一定年限的创业青年提供简洁、高效的创业服务,建设形成创业教育服务保障的综合网络。
[参考文献]
[1]曹胜利,雷家骕.中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报告[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9.
[2]于连涛,刘伟.创新与创业教育[M].北京:中国海洋出版社,2004.
[3]徐循.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4]吴婕.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述评[J].现代教育科学,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