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河南省是矿产资源大省,矿产开发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造成了严重的地质环境问题,已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列举了一系列矿产开发带来的地质环境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所采取的治理恢复措施和治理效果,展望了今后的地质环境保护工作。
关键词:矿产开发;地质环境;治理
河南省是矿产资源大省,资源储量与开发均具有较大优势的矿产有煤、石油、天然气、铝土、钼、金、银、耐火粘土、萤石、水泥灰岩、玻璃用砂、玉石、天然碱等。其中,煤、铝土、耐火粘土、钼、金等矿产采选加工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对的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矿业对全省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50%以上。
矿产开发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全省带来了切肤之痛。矿产开发造成了矿区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较严重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一、环境地质问题
河南省由各种工程——经济活动引起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和环境工程地质问题比较严重,主要有水资源枯竭、水质污染、固体废弃物引发的环境危害等
1.1 水资源枯竭
河南属缺水省份,人均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6。全省地下水年开采量超过110×108m3,各市(地)地下水开采强度极不平衡,使得区域上及城市周围形成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一些著名泉点(安阳珍珠泉、辉县百泉等)干涸,区域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面积8 000 km2,郑州、安阳、濮阳、开封、商丘、南阳等城市主要地下水开采层水位降落漏斗面积分别为329.6 km2、113.3 km2、152 km2、179 km2、375 km2、109.8 km2,许昌、商丘、义马等城市严重缺水。
1.2 水质污染
由于工业“三废”的大量排放,使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了不同程度污染。1998年全省工业废水排放量为9.37×108m3,仅有50%为达标排放。境内黄河、淮河、海河和长江四大水系水质污染综合指数值为1.31,主要支流中,蟒河、洪河、浍河、卫河、黑河和惠济河污染严重;流经城市的河流83.8%河段超过Ⅳ类标准,成为城市排污渠道;地表水体如宿鸭湖水库、淮阳城湖等水质超过Ⅴ类标准。
地下水污染也较为严重。据1998年水质监测资料,按照《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对区域浅层地下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水质优良的仅占2.1%,水质良好的占27.1% ,水质较差和极差的占69.7%,主要污染物为总固形物、总硬度、三氮等,其污染与地表水密切相关。城市地下水质量方面,许昌、焦作、开封、济源、濮阳、信阳、驻马店、南阳、新乡等市水质较差,主要污染物为总硬度、三氮、挥发酚等。
1.3 固体废弃物危害
固体废弃物指城市垃圾和矿山废弃矿渣。我省城市如郑州、洛阳、开封、许昌、漯河等均处于垃圾包围之中。长期以来大多数城市采用露天堆放、自然填沟和填坑的原始方式消纳城市垃圾,对土壤、地下水、大气等造成现实的影响和潜在的危害。
我省矿业较为发展,但环境治理滞后,大量废弃矿渣堆放在矿区附近,仅平顶山矿区已堆积矸石堆50多座,占地50余亩,每年排矸量大于150万吨。灵宝、栾川、桐柏因开采金、钼、铜等矿,渣石无序堆积于山谷中,量大点多,遇暴雨极易引发灾害,造成危害。
二、河南省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多年来,河南省国土资源部门高度重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将矿山环境保护如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作为国土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以矿山环境保护法制建设作保障、加强矿山环境管理为手段、实施矿山环境治理为措施,取得较好成效。
2.1在法制建设方面,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河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
该《条例》涵盖了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保护地质环境的职责、地质环境调查评价与监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地质遗迹保护等内容,为全省地质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编制了《河南省“十二五”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省政府已批准发布实施。这两个文件为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科学有序地开展‘十二五’全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提供了法律上的保证。
2.2 为确保采矿权人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义务,河南省还建立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
政府出台了《河南省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和《河南省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按照“企业所有、政府监管、专款专用的”原则,河南省备用金制度监管到位,已覆盖省内全矿种、全矿山。截至2012年6月底,河南省共有1129个矿山企业缴存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99933万元,已有29个矿山恢复治理项目经验收合格,返还采矿权人保证金6043万元。备用金制度的实施,不仅为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治理提供了资金保障,也增强了矿业权人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有效保护了矿山环境。
2.3 加大投入保治理
为确保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效果,河南省加大了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全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注重“抓管理、建机制、搞示范、突亮点”,采取积极措施,加大治理恢复力度,结合矿山公园建设,积极开展采矿造成山体破损的生态修复和废弃矿山的地质环境治理。重点对居民集中生活区、重要自然保护区、景观区周边和重要交通干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直观可视范围内历史遗留的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恢复治理,目前,已治理恢复矿山面积125795亩。其中,恢复耕地46296亩、建设用地18120亩、林地61376亩,治理矸石山24座,治理塌陷地384处、地裂缝415条、崩塌136处、滑坡45处、泥石流溝53条。为保护矿业遗迹,把废弃的矿山建设成为具有游览观赏、休闲娱乐、科普教育等功能的矿山公园,推动矿业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积极开展了矿山公园建设。目前,河南省已建立矿山公园5处,其中,国家级3处、省级2处。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3.1 地质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矿业开发普遍存在“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责任制度和专门的立法规范,矿业权人只重视开采资源,普遍缺乏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意识。前些年,在矿产品价格上涨时,多数矿业法人是异地投资,有投机取巧之嫌,目的是取得最大利益。针对该问题应积极开展矿山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培养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发挥新闻媒体及公众的监督作用。
3.2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专项资金不足
目前已实施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资金也明显不足多数治理工程只完成第一期,治理了矿山地质环境的部分工程,不能满足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总体规划。应建立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完善奖惩措施,比如通过矿业税收、财政补贴、优惠贷款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以及环保费的征收等经济手段加大对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的投入。
河南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多,治理任务重,受到政府与人民的高度关注。河南省已初步建立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体系,实施了大批矿山环境保护工程,矿山地质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但矿山环境保护与河南省建设要求还有较大差距,通过完善矿山环境保护制度,加大治理投入,强化监督管理,开展技术创新等措施,使河南省矿山环境得理明显发改善,实现矿山环境保护与矿业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志涛,韩书记. 浅谈河南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现状[J].2009(6)
[2]朱中道.河南省地质环境现状及特征[J].河南地质,2001(9)
[3]王琼杰.让矿山美起来靓起来——河南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纪实[N].中国矿业报,2012-10-19
关键词:矿产开发;地质环境;治理
河南省是矿产资源大省,资源储量与开发均具有较大优势的矿产有煤、石油、天然气、铝土、钼、金、银、耐火粘土、萤石、水泥灰岩、玻璃用砂、玉石、天然碱等。其中,煤、铝土、耐火粘土、钼、金等矿产采选加工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对的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矿业对全省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50%以上。
矿产开发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全省带来了切肤之痛。矿产开发造成了矿区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较严重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一、环境地质问题
河南省由各种工程——经济活动引起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和环境工程地质问题比较严重,主要有水资源枯竭、水质污染、固体废弃物引发的环境危害等
1.1 水资源枯竭
河南属缺水省份,人均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6。全省地下水年开采量超过110×108m3,各市(地)地下水开采强度极不平衡,使得区域上及城市周围形成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一些著名泉点(安阳珍珠泉、辉县百泉等)干涸,区域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面积8 000 km2,郑州、安阳、濮阳、开封、商丘、南阳等城市主要地下水开采层水位降落漏斗面积分别为329.6 km2、113.3 km2、152 km2、179 km2、375 km2、109.8 km2,许昌、商丘、义马等城市严重缺水。
1.2 水质污染
由于工业“三废”的大量排放,使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了不同程度污染。1998年全省工业废水排放量为9.37×108m3,仅有50%为达标排放。境内黄河、淮河、海河和长江四大水系水质污染综合指数值为1.31,主要支流中,蟒河、洪河、浍河、卫河、黑河和惠济河污染严重;流经城市的河流83.8%河段超过Ⅳ类标准,成为城市排污渠道;地表水体如宿鸭湖水库、淮阳城湖等水质超过Ⅴ类标准。
地下水污染也较为严重。据1998年水质监测资料,按照《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对区域浅层地下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水质优良的仅占2.1%,水质良好的占27.1% ,水质较差和极差的占69.7%,主要污染物为总固形物、总硬度、三氮等,其污染与地表水密切相关。城市地下水质量方面,许昌、焦作、开封、济源、濮阳、信阳、驻马店、南阳、新乡等市水质较差,主要污染物为总硬度、三氮、挥发酚等。
1.3 固体废弃物危害
固体废弃物指城市垃圾和矿山废弃矿渣。我省城市如郑州、洛阳、开封、许昌、漯河等均处于垃圾包围之中。长期以来大多数城市采用露天堆放、自然填沟和填坑的原始方式消纳城市垃圾,对土壤、地下水、大气等造成现实的影响和潜在的危害。
我省矿业较为发展,但环境治理滞后,大量废弃矿渣堆放在矿区附近,仅平顶山矿区已堆积矸石堆50多座,占地50余亩,每年排矸量大于150万吨。灵宝、栾川、桐柏因开采金、钼、铜等矿,渣石无序堆积于山谷中,量大点多,遇暴雨极易引发灾害,造成危害。
二、河南省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多年来,河南省国土资源部门高度重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将矿山环境保护如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作为国土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以矿山环境保护法制建设作保障、加强矿山环境管理为手段、实施矿山环境治理为措施,取得较好成效。
2.1在法制建设方面,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河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
该《条例》涵盖了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保护地质环境的职责、地质环境调查评价与监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地质遗迹保护等内容,为全省地质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编制了《河南省“十二五”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省政府已批准发布实施。这两个文件为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科学有序地开展‘十二五’全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提供了法律上的保证。
2.2 为确保采矿权人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义务,河南省还建立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
政府出台了《河南省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和《河南省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按照“企业所有、政府监管、专款专用的”原则,河南省备用金制度监管到位,已覆盖省内全矿种、全矿山。截至2012年6月底,河南省共有1129个矿山企业缴存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99933万元,已有29个矿山恢复治理项目经验收合格,返还采矿权人保证金6043万元。备用金制度的实施,不仅为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治理提供了资金保障,也增强了矿业权人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有效保护了矿山环境。
2.3 加大投入保治理
为确保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效果,河南省加大了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全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注重“抓管理、建机制、搞示范、突亮点”,采取积极措施,加大治理恢复力度,结合矿山公园建设,积极开展采矿造成山体破损的生态修复和废弃矿山的地质环境治理。重点对居民集中生活区、重要自然保护区、景观区周边和重要交通干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直观可视范围内历史遗留的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恢复治理,目前,已治理恢复矿山面积125795亩。其中,恢复耕地46296亩、建设用地18120亩、林地61376亩,治理矸石山24座,治理塌陷地384处、地裂缝415条、崩塌136处、滑坡45处、泥石流溝53条。为保护矿业遗迹,把废弃的矿山建设成为具有游览观赏、休闲娱乐、科普教育等功能的矿山公园,推动矿业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积极开展了矿山公园建设。目前,河南省已建立矿山公园5处,其中,国家级3处、省级2处。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3.1 地质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矿业开发普遍存在“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责任制度和专门的立法规范,矿业权人只重视开采资源,普遍缺乏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意识。前些年,在矿产品价格上涨时,多数矿业法人是异地投资,有投机取巧之嫌,目的是取得最大利益。针对该问题应积极开展矿山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培养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发挥新闻媒体及公众的监督作用。
3.2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专项资金不足
目前已实施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资金也明显不足多数治理工程只完成第一期,治理了矿山地质环境的部分工程,不能满足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总体规划。应建立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完善奖惩措施,比如通过矿业税收、财政补贴、优惠贷款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以及环保费的征收等经济手段加大对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的投入。
河南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多,治理任务重,受到政府与人民的高度关注。河南省已初步建立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体系,实施了大批矿山环境保护工程,矿山地质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但矿山环境保护与河南省建设要求还有较大差距,通过完善矿山环境保护制度,加大治理投入,强化监督管理,开展技术创新等措施,使河南省矿山环境得理明显发改善,实现矿山环境保护与矿业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志涛,韩书记. 浅谈河南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现状[J].2009(6)
[2]朱中道.河南省地质环境现状及特征[J].河南地质,2001(9)
[3]王琼杰.让矿山美起来靓起来——河南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纪实[N].中国矿业报,2012-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