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4岁那年,她被查出患有乳腺癌。这个消息对于一位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她来说,简直是一个晴天霹雳。
她曾经因此慌乱过,消沉过。迷茫过。可是,她很快就冷静了下来。因为,恐惧没有任何意义,她必须面对现实。经过积极治疗,她很快又返回实验室。继续从事她的科学研究。而对于自己的病情,她把它藏到了心底,没有告诉任何人——包括自己的丈夫。
1998年,她获得了华南理工大学催化专业博士学位后,被分配到南昌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工作。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病情稳定下来了,一切都很正常。在家里,她是一位好妻子、好母亲;在学校,她是一位好老师、好朋友;在实验室。她又是一位严肃、睿智而又严谨的科学家。她总是那么温柔和蔼而又精力充沛。谁也不会想到她是一位癌症患者。
2003年,她病情复发。一位癌症患者病情复发就意味着死亡——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病魔侵蚀着她的机体,使她一天天消瘦。丈夫坚持要带她去医院检查。她瞒不住,才告诉丈夫实情——丈夫一下子哭了。他含着眼泪对她说:“你咋这么傻呢?我是你的丈夫,我可以为你分担痛苦和忧愁啊!”她笑着说:“疾病是一个人的事儿,你们谁也替代不了我!不告诉你。就是怕你担心和忧愁啊!”在丈夫的陪伴下,她到上海做了肿瘤切除手术。为了不影响工作,她央求丈夫为她保密。丈夫含泪答应了她的请求。
她又返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她把自己的温柔与才华全部献给了她的学生和她钟爱的科学事业。她担任了本科生的两门课程和研究生的两门课程,同时,还担任了大量的科研项目。反复的化疗损坏了她的声带,致使她的声音嘶哑。为了让学生们听清楚自己的讲课,她不得不在上课的时候戴上无线话筒。学生们感到惊奇。可是,除此之外,他们似乎没有感到老师有什么变化。她依然是那么和蔼,那么渊博,那么口若悬河。
她用母亲般的慈爱对待学生,用女性的温柔感化学生、教育学生,从来不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指责和无端地批评。在学生做错的时候,她最多会用眼神和蔼的对学生说:“某某同志……”这时候。学生就会马上意识到自己做错了——老师不高兴了。因为,“同志”就是对自己最严厉的批评。每个学期开始,她总要忙着为那些家庭贫困的新生寻找勤工俭学的岗位,甚至,她会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那些特别困难的学生。而在周末。她又要亲自下厨,为她带的研究生做上一顿可口的饭菜,点点滴滴的关爱,让身在异地的学子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她的病情不断恶化。可是。她硬是坚持着,一堂课也不落下。每堂课结束,她连站都站立不稳,总要坐到讲台的方凳上休息片刻才走。学生们关切地间:“老师,你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她总是笑着说:“没什么,老毛病了。休息一下就好了!”可是,她心里明白,自己已经“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她开始分秒必争地安排未尽事宜。她用手机短信与学生做最后的告别。她在短信里写道:“各位同学,请你们继续完成好学业,祝你们都有美好的前程!”她距离自己的学生是那么近,甚至刚刚还在给他们讲课。所以,谁也不会料到这是老师在与他们做最后的告别。她带的硕士研究生就要毕业了。在走之前,她要把学生的毕业论文修改完。她忍着病痛,开始不分昼夜地工作。2011年5月26日零时,她发出了最后一封电子邮件。这是她刚刚给硕士研究生彭子清修改好的毕业论文。当她发完邮件,就昏迷在了电脑桌上。两天后,她与世长辞,以至于连给丈夫的遗书也没有写完。
她的名字叫石秋杰。石秋杰走后,学生们从四面八方赶到南昌为他们最敬爱的老师做最后的送别,南昌大学师生还以石秋杰的事迹为题材,编演了情景剧《永生的“博导妈妈”》;网友亦称她是“博导妈妈”、“大学最美老师”。
石秋杰,一位癌症患者。她用14年的忍痛和坚守书写了人生最博爱最美丽的篇章。这篇章,将永远激励着后人,被后人所铭记!
编辑 袁恒雷
她曾经因此慌乱过,消沉过。迷茫过。可是,她很快就冷静了下来。因为,恐惧没有任何意义,她必须面对现实。经过积极治疗,她很快又返回实验室。继续从事她的科学研究。而对于自己的病情,她把它藏到了心底,没有告诉任何人——包括自己的丈夫。
1998年,她获得了华南理工大学催化专业博士学位后,被分配到南昌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工作。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病情稳定下来了,一切都很正常。在家里,她是一位好妻子、好母亲;在学校,她是一位好老师、好朋友;在实验室。她又是一位严肃、睿智而又严谨的科学家。她总是那么温柔和蔼而又精力充沛。谁也不会想到她是一位癌症患者。
2003年,她病情复发。一位癌症患者病情复发就意味着死亡——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病魔侵蚀着她的机体,使她一天天消瘦。丈夫坚持要带她去医院检查。她瞒不住,才告诉丈夫实情——丈夫一下子哭了。他含着眼泪对她说:“你咋这么傻呢?我是你的丈夫,我可以为你分担痛苦和忧愁啊!”她笑着说:“疾病是一个人的事儿,你们谁也替代不了我!不告诉你。就是怕你担心和忧愁啊!”在丈夫的陪伴下,她到上海做了肿瘤切除手术。为了不影响工作,她央求丈夫为她保密。丈夫含泪答应了她的请求。
她又返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她把自己的温柔与才华全部献给了她的学生和她钟爱的科学事业。她担任了本科生的两门课程和研究生的两门课程,同时,还担任了大量的科研项目。反复的化疗损坏了她的声带,致使她的声音嘶哑。为了让学生们听清楚自己的讲课,她不得不在上课的时候戴上无线话筒。学生们感到惊奇。可是,除此之外,他们似乎没有感到老师有什么变化。她依然是那么和蔼,那么渊博,那么口若悬河。
她用母亲般的慈爱对待学生,用女性的温柔感化学生、教育学生,从来不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指责和无端地批评。在学生做错的时候,她最多会用眼神和蔼的对学生说:“某某同志……”这时候。学生就会马上意识到自己做错了——老师不高兴了。因为,“同志”就是对自己最严厉的批评。每个学期开始,她总要忙着为那些家庭贫困的新生寻找勤工俭学的岗位,甚至,她会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那些特别困难的学生。而在周末。她又要亲自下厨,为她带的研究生做上一顿可口的饭菜,点点滴滴的关爱,让身在异地的学子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她的病情不断恶化。可是。她硬是坚持着,一堂课也不落下。每堂课结束,她连站都站立不稳,总要坐到讲台的方凳上休息片刻才走。学生们关切地间:“老师,你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她总是笑着说:“没什么,老毛病了。休息一下就好了!”可是,她心里明白,自己已经“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她开始分秒必争地安排未尽事宜。她用手机短信与学生做最后的告别。她在短信里写道:“各位同学,请你们继续完成好学业,祝你们都有美好的前程!”她距离自己的学生是那么近,甚至刚刚还在给他们讲课。所以,谁也不会料到这是老师在与他们做最后的告别。她带的硕士研究生就要毕业了。在走之前,她要把学生的毕业论文修改完。她忍着病痛,开始不分昼夜地工作。2011年5月26日零时,她发出了最后一封电子邮件。这是她刚刚给硕士研究生彭子清修改好的毕业论文。当她发完邮件,就昏迷在了电脑桌上。两天后,她与世长辞,以至于连给丈夫的遗书也没有写完。
她的名字叫石秋杰。石秋杰走后,学生们从四面八方赶到南昌为他们最敬爱的老师做最后的送别,南昌大学师生还以石秋杰的事迹为题材,编演了情景剧《永生的“博导妈妈”》;网友亦称她是“博导妈妈”、“大学最美老师”。
石秋杰,一位癌症患者。她用14年的忍痛和坚守书写了人生最博爱最美丽的篇章。这篇章,将永远激励着后人,被后人所铭记!
编辑 袁恒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