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试验

来源 :安邸AD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839997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师张迪和她的团队用了三四年的时间,一边打造自己的家,一边尝试新鲜的材料组合、工艺手法、色彩组合,成功之后,又用到别的项目上,她的家犹如最佳的建筑“试验田”。



  “厨房是最有生活烟火气的地方,也是每天碰面最多的地方,要开放而舒适,不能封闭。”

  听建筑师张迪讲这个家的故事.与往常的方式不太一样..我在北京刮着大风却阳光灿烂的下午,走进位于三里屯一处闹中取静的小楼.这里是由她与合伙人创办的waa未觉建筑的办公空间。一如人们对于大多数建筑事务所的想象,开放而通透的氛围.折射出自由又充满活力的工作气氛。张迪的办公室与外部只有一道玻璃墙之隔.布置得井然有序.墙上一块可以画图写字的留言板,一幅她收藏的艺术画作成为空间里的视角焦点。“其实我做的很多项目灵感都是来自艺术品.我的家也是如此。”我们的话题便从艺术展开。
  她在电脑上给我展示了艺术家Pieter Vermeersch的作品.这位艺术家对于色彩的形态与组合方式有着非凡的创想。张迪告诉我.她在设计这个家时关于色彩与材料组合上的诸多灵感,来自PleterVermeersch作品的启发。在电脑前,她用了五分钟来搜寻艺术家的作品图,这不是一件易事,因为我惊讶地发现.她的电脑里分门别类地储存了几十、上百位世界各地艺术家的作品,犹如一座丰富的灵感宝库。如此近距离地了解一位建筑师的工作方式、灵感工具、思维流程.与往常我们从实地的感性角度直观入手.非常不一样。
  这套房子从最初定下设计方案到后来的改造实施,用了三四年的时间,张迪和她的团队一边完成别的项目“顺手来动动工”,因是她自己的家,又多了一层不用妥协的可能性,如她感叹“颜色就调配了无数次”,在不断地尝试与打破之后.这个家几乎成为她耗时最长的作品。张迪也笑称:“这个家像是我们的试验田.尽管用了好几年的时间.但我们却在这里尝试了很多新鲜的材料组合、新的工艺手法、色彩组合.试验成功之后,又用到别的项目上。”



  张迪与她的团队做过很多与艺术有关的项目.无论是银川美术馆.还是商业上的项目.每一次谈起设计初衷时.她都会围绕着情绪二字来展开。“情绪是人对周边环境、空间的一种感知.一种反射。一个空间环境.可以让人喜欢或是不喜欢.但最怕的就是让人无感。”
  这个家的设计,依然从情绪上出发,而连接情绪与现实的关键一环.便是贯穿于家中每个不同区域的地面石材。“我是先看到了这块石头,才有了整个家的设计想法。一位在福建的朋友发给我这张毛石的照片,它带着粉、灰、墨绿的色调,我很喜欢这个配色。这三种颜色也构成了整个家的底色组合。”而这块石头也远不止奠定了色彩,更成为家中的标识。她将石材切割成不同的弧度,拼接之后铺设在不同区域的地面、墙面,灵动多变.如同一条贯穿室内的小径、走道、桥梁.指引着行进的方向,“站在上面,它就是一条路。”她希望呈现一种地界的概念.亦是人和环境的所属关系,丰富着空间情绪的层次。
  “当我们进入一个空间里.第一眼看到的常常就是地面.地面对人的感官有着极强的影响。我用这块石头地面来贯穿,再与之搭配地毯或是木地板.规划出走动与停留的动线。它不是为了装饰而存在的.在功能行为上有指引的作用。”张迪说,或许因为自己的建筑师背景,她对于纯装饰性的设计需求几乎没有,家中的每一处设计,都有功能和意义上的考虑。“我的家里几乎没有几件家具是买回来的.大多数家具和灯具,都是我们自己设计的,都在颜色或是功能上与整个家的调性吻合。”
  家中的布局和功能分区也是基于她与家人对生活的感受和需求。“我喜欢开敞而通透的环境,家中几乎没有门.我不觉得没有门就没有归属感.你可以通过色彩、灯光.甚至是布局.来营造归属感.让人待得住,这依旧是情绪的问题。”房子的面积很大,但是在格局上却十分开阔.没有设置太多独立的房间。家里有两个厨房,一个中厨、一个西厨,“我觉得厨房是最有生活烟火气的地方.也是大家每天碰面最多的地方,一定要开放而舒适,不能封闭。”她的家中没有书房,这也映射着她与丈夫的工作习惯,“我可以在办公室里工作到很晚,但不喜欢把工作带回家里.我的书都在办公室。”唯一被她戏称为“不是刚需”的游泳池.是因为房子的空间相对比较大.但她和家人又不是那种需要影音室、棋牌室的人。
  谈起家中最满意的地方.张迪想了想告诉我并不在某处细节,而在于现实的结果和效果图所呈现的没有出入。这恐怕是最让建筑师、设计師们欣慰的事情了。“不只是我的家.我们做项目的时候.也一直是这么要求自己的。”
  在张迪家里,你几乎看不到什么零碎的生活物件.而背后的秘密是她设计了很多储物柜将它们藏起来了。她的家也极具美术馆与画廊的气质,无论是配色还是结构,都为摆放艺术品创造了好的基底。白盒子画廊在她的家里尝试一个家美术馆的项目.家中的大多数艺术品都来自这次的布展。   而关于这个家的小小遗憾.张迪则坦言,除了在安置插座这种细节的考量上不够充分之外,最大的遗憾就是目前的生活状态太忙了.一大早就出门,晚上到家也晚,“没有机会来好好享受这个环境。”但也如她评价自己并不是那种有长远规划的人.能把眼前的每一件事情做好.已是对工作和生活最真诚的告白。

  “情绪是人对周边环境、空间的一种感知,一种反射,最怕的就是无感。”





  地面规划出走动与停留的动线,不是为了装饰而存在,在行为上有指引作用。





  在这个家里,你几乎看不到什么零碎的生活物件,背后的秘密是她设计了很多储物柜将它们藏起来了。





  她對于纯装饰性的设计需求几乎没有,家中的每一处设汁,都有功能和意义性的考虑。


其他文献
“艺术家就是社会的探测器”,擅长现实主义的李青,如此定义自己的身份。在修复华丽的百年Prada荣宅里,他用戲谑的方式解构叙事,讽刺信息碎片化,探讨人际距离。  在对初来者宛如迷宫的Prada荣宅里,不论人多人少,总有繁忙的踱步声回响在头顶上。这正是青年艺术家李青的“心机”。他在宅邸的各个角落循环播放录音,以期造成一种仍有人居住在此的幻象。走进一层和二层的主要空间,李青的代表性窗框装置总在显眼的位置
期刊
刚刚开幕的西岸美术馆也是蓬皮杜中心为期5年的展陈合作项目的落脚处。正如其间所承载的人类最优秀的艺术作品,这栋剔透玉石般的建筑为西岸江畔带来了温情与灵光。  站在西岸美术馆恢宏明亮的一层大厅里,Dayid Chipperfield犹如一位初来乍到的观众.四处张望着。很快,位于大厅中央开放式书店里的一位店员认出了这位享誉世界的英国建筑师,热情地向他介绍起可灵活变化的USM模块化书架。chipperfl
期刊
这场关于德化白瓷的对话,连接过去和现在,更关乎未来,不仅为迷人的历史带来新的光束,更直击灵魂。  1295年,马可波罗从中国回到家乡意大利,带回了第一件抵达欧洲的瓷器——来自中国德化的青白釉四系罐,现存于威尼斯圣马可教堂。17世纪,德化制作的陶瓷器皿和雕塑因晶莹剔透、通体洁白,受到欧洲市场的狂热追捧,成为最早的来自中国的奢侈品,被称为“Blanc de chlne”,即“中国白”。这股热潮也催生了
期刊
当日本建筑师邂逅西班牙艺术家,他们的携手改造让曾经黯淡无光的废旧仓库再度焕发生命力,敞亮、通透的空间里布满艺术品,形成了一种介于日本和加泰罗尼亚之间的独有风格。  来自日本广岛的建筑师Masaaki Hiaashi与来自西班牙梅诺卡岛(Menorca)的艺术家Esther Mir Darrilla相遇于巴塞罗那。他们曾经几度离开这个城市,但是一起打造出这座房子后,他们在巴塞罗那定居下来。  Est
期刊
PatriciaUrquiolaX赵扬  “我的设计原则是拥抱生活和与相关的方方面面。”永远充满能量的西班牙女性设计师Patrlcia urquioka以一席温暖的开场白打开了她缤纷设计世界的大门。充满炽热情感的Patricia显然不是一位冷冰冰的思想者.不论你是否与她相熟,她总能热情地与你侃侃而谈,并以观察者和体验者的身份,向你展现她对世界的好奇之心,正如Patricia自己所言:“世界上正在发
期刊
近日,第四届米兰国际家具(上海)展览会(Salone del Mobile MilanoShanghai)以“和谐”为关键词再次席卷魔都。  精心挑选的127个意大利品牌加强了意大利和中国之间的文化与商业联系,展示了最好的意大利制造家具。8000平方米的展览空间里都是关于家庭生活的美好向往。向超过2万名高质量观众展示一个能够应对国际市场挑战(尤其是中国市场的挑战)的产业价值。  天空充满人对未来的
期刊
“之前10年,隋老师的工作跟艺术史体系有关,我们称之为‘公转’。2008年之后他进入‘自转’,投身个人雕塑语言探索,像女娲造人般造物,这是非常有创造性的。”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雕塑家之一,隋建国的个展总能给雕塑界和社会带来深刻的“回响”。“体系的回响”作为他自1997年以来最大型的阶段性回顾展.大大小小200多件作品被放置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的三层空间.就像一首恢弘的交响乐,梳理又回应着他这些年构
期刊
Poliform携手丽兹家居,邀约年轻设计师畅谈选择背后的故事。  近日,Poliform與丽兹家居从生活品质出发,热忱邀约众多优秀年轻设计师,聚焦选择背后的故事,分享设计、艺术与家的关系。  曾为Poliform设计众多畅销作品的设计师Emmanuel Gallina先生在生活中一贯选择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在自己的设计中强调自然曲线与天然材质的完美结合,不断推出风格永存的设计作品,流畅的线条及优
期刊
期刊
“青由”指的可不仅仅是住宅周遭的重峦叠嶂。在距余杭车程一小时开外,张雷和妻子Yovana选中了让他们安居乐业的乡野,地方的名字便叫“青山村”。  “夯上房非常节能,冬暖夏凉,有着工业化水泥建筑比不上的智慧”  翻新房子的過程近乎一场实验,涵盖了对传统材料和技术的不断摸索与突破,充满挑战,却乐趣无穷。  五年前,设计师夫妻档张雷和Yovana在大自然保护协会的牵线下来到青山村,他们试图通过发展手工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