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全段血清甲状旁腺激素(iPTH)和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与维持血液透析(MHD)患者全因死亡及心血管事件死亡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行MHD治疗的患者224例,随访2年,根据患者血清ALP水平的四分位数进行分组,对各组基本情况、实验室指标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MHD患者全因死亡与心血管事件死亡的危险因素,并进一步分析血清iPTH及ALP水平对预后的影响。结果:纳入患者男126例(56. 3%),女98例(43. 7%),中位年龄61(47,75)岁,中位随访时间21(15,27)个月,全因死亡患者35例(15. 6%),其中心血管死亡31例(13. 8%)。ALP分组中透析时间、原发疾病、性别、白蛋白水平、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C反应蛋白、血清iPTH水平组间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 05);通过Cox回归分析显示血清ALP水平与患者心血管事件死亡相关(HR=1. 001,95%CI:1. 000~1. 004,P=0. 048),血清ALP水平四分位分组时,ALP水平为80~106 IU/L和ALP>106 IU/L相较于ALP水平<62 IU/L,心血管事件死亡风险逐步增加(HR=3. 369,P=0. 05;HR=3. 867,P=0. 014),ALP>106 IU是患者心血管事件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 05)。血清ALP水平与患者全因死亡没有显著的关联,血清iPTH水平与患者全因死亡和心血管事件死亡都没有显著的关系。结论:血清ALP水平与心血管死亡风险的增加相关,特别是当ALP>106 IU/L时,死亡风险明显增加。在预后方面,ALP水平可作为监测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及骨代谢紊乱(CKD-MBD)更好的指标,控制MHD患者血清ALP水平,从而降低患者心血管死亡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