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1942年2月24日,"美国之音"拉开了美国全球性国际宣传的序幕,作为官办媒体,"美国之音"在战争年代充当政府的有力的心理舆论战武器,伴随美国军队驰骋沙场;在和平年代,作为外交策略的重要手段,努力打造美国自由民主的国家形象。从二战起"美国之音"表现出对中国的浓厚兴趣,并在20世纪末中文部成为了当时"美国之音"规模最大的外国语言播音部。但在2011年2月14日,奥巴马政府裁撤了"美国之音"的中文广播和电视节目,"美国之音"退出中国的舞台。由此得到启示,传统媒体需要跟新媒体进行融合,才能形成一个理想的信息传播境界。
关键词:"美国之音";美国;政治意义;中国;媒介融合
一、"美国之音"的成立
1942年2月24日凌晨2點30分,"美国之音"第一次正式从纽约向欧洲播音,这是美国尝试全球性国际宣传的开始。"从今天开始,我们每天在同一时间谈论美国以及这场战争。无论消息是好是坏,我们会一直对您讲出真相。"[1]
"美国之音"(Voice of America,简称VOA),是美国政府直接控制的广播机构,是当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广播电台之一,原址在纽约,现总部设在华盛顿。"美国之音"最初是一家私营公司,二战结束后为美国国务院接管。美国新闻署成立以后,"美国之音"成为其所属机构中最大和最重要的部门。[2]"美国之音"是在美国政府的直接参与下不断发展壮大,与二战的历史大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美国之音"的扩张也反映了美国外交战略一步步由国内转向国外进而称霸全球的历程。《美国之音章程》就是"联邦的法律",具有"权威性";"美国之音"是政府出资经办,由新闻署直接领导,"阐明美国政策";"美国之音"在苏联瓦解、东欧剧变等世界重大事件中,"从多方面"、"在某种程度上"起了"促成"作用。[3]
"美国之音"的成立,与无线电通讯技术的发明密切相关,作为一种传播技术,为人类有效进行传播信息而创造。[4]美国在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一直把无线电广播作为通过广告获得商业利润的工具。1941年底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随即于1942年创建了"美国之音"。从战前的30年代到二战结束,在帝国主义国家和苏联之间、在交战国之间、形成了广播大战。很明显,此类对外广播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5]
二、"美国之音"对中国
1942年6月,美国政府将新闻协调局对中国的广播节目并入了"美国之音",通过普通话和粤语以每周近10小时的广播时数向中国进行广播,这也就是"美国之音"正式对中国的广播的开始。
1、"美国之音"在中国的历程
"美国之音"在中国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620世纪40至70年代被认为是"冷冻期",新中国刚成立之后,"美国之音"加大了对中国的广播规模和实力。1950 年,杜鲁门宣布开展反共的所谓"宣传真理运动",随即,美国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美国之音"为了配合美国军队对中朝军民使用的心理战术,再度扩大了对中国发射广播信号的规模,恢复了原本在二战之后就停办的粤、闽、沪广播,同时还增加了藏语、潮州话、客家话等方言类节目,每日播出时间累计长达 10 多个小时。[7]美国宣布退出朝鲜战场后,"美国之音"仍然继续加强对中国广播的发射功率。
"冷冻期"正值中美关系紧张的时期,代表美国政府的"美国之音"一直把把对中国的对外广播宣传当做是政治上的武器,而同时期的中国也对"美国之音"的电波一直进行干扰。[6]
20世纪70至80年代是"负面期"。当时的社会背景是,中美建立邦交关系,"美国之音"对待中国的宣传改变了以往敌意的状态,开办了有关经济、文化、艺术、体育等丰富多彩的栏目,将其原本的反华反共产党的矛头隐藏。但是80年代末期,针对中国内部的那场政治风波,"美国之音"扮演了极为不光彩的角色。[6]
20 世纪末是"繁盛期"。随着"美国之音"自身内部机构的不断完善、强大,中文部成为了当时"美国之音"规模最大的外国语言播音部。美国之音每天播出中文普通话节目长达 12 个小时,粤语节目 2 个小时。以卫星频道和广播同步播出的华语电视节目于1994年9月首次开播。2001年,"9.11事件"之后,美国之音对华广播政策再次进行了调整。此时美国之音对中国传播已经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信息多元化的吸取,逐步走进繁盛时期。[4]
21 世纪初为"转型期"。随着新媒体的衍生以及日益开放的信息渠道,美国之音对中国的传播进入了一个尴尬的停滞阶段。据美国媒体报道,由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新财政年度大力削减政府财政预算以及中文广播传播效果不好的两方面原因,美国之音的中文广播和电视节目将于 2011 年被裁撤。[6]面对这种情况,"美国之音"在传播技术上也发起了一系列的改革,加大互联网广播的力度。
2、"美国之音"退出中国的启示
据《华盛顿时报》报道,2011年2月14日,美国广播理事会(BBG)向国会提交了2012年年度预算案,美国之音将从今年10月1日起停止专门针对中国大陆的汉语普通话和粤语的短波、中波广播及卫星电视节目,仅保留其中文网站,并大幅度裁员。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奥巴马政府的财政赤字以及中文广播效果不好。在接受德国之声的采访时,美国智库传统基金会的亚洲问题专家史剑道说,美国政府对美国之音这样的小型公共项目开刀是一个错误,此举并不能解决美国庞大的财政赤字问题。美国政府需要做的是消减社保和医疗保险这样的大型项目, 但是由于这些问题太过敏感,所以政府转向美国之音这样的小项目,因此,美国之音成了一个政治牺牲品。[5]虽然"美国之音"是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美国政府的政治牺牲品,但是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在目前的中国,新型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一场对抗。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介传播手段越来越发达,互联网媒体在人们生活中的分量越来越重,占据了更多的视听时间。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1年的数据报告显示,"截止2010年12月,中国的网民规模达到4.57亿,较2009年底增加了733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较2009年提高了5.4个百分点。"尤其是各种SNS、微博、Blog、IM、等工具的出现,人们通过自媒体手段即可以获得大量丰富、完整的信息,广播已经面临被淘汰的边缘。[8]广播的受众目前开始局限在了老年人和有车一族。我国的私家车的普及率还远远没有达到以英国和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因而使用收音机听广播的人已经不占主流。因此,美国之音淡出中国就成了一种必然趋势。 随着中国媒介市场化的不断改革,中国社会的传播环境发生了如刚才所说的那样巨大的变化,也正是因为这些变化使得"美国之音"对中国的传播策略进入了一个相对尴尬的境地,因此,"美国之音"开始利用更为先进的新型传播媒体来进行对外宣传。像"美国之音"这种实力雄厚的传统媒体尚且有如此举措,那么这也就给我国的传统媒体包括国际广播一些建设性的启示--媒体融合已经是大势所趋。
如同历史上呈现过的信息传播技术的进步和媒体传播形态的演进一样, 媒体融合是人类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追求的达及信息传播理想境界的过程。只要人类的信息需求在变化,只要信息传播技术在发展, 媒体融合就不可能是一个定态, 它不可能终结。十多年来, 互联网信息传播创造的全新景观, 证明了由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构成的现代信息技術蕴藏的改变人类信息传播形态的巨大潜能, 也把媒体融合这样一个大趋势展现得日益清晰。[9]面对我国网民众多的实际国情,传统媒体应该与网络媒体相搭载。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是, 网络的多平台性十分明显, 它集传播媒介、技术平台、虚拟社会以及经营平台等属性为一体。[10]让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进行融合,趋利避害,共同打造一个理想的媒介传播环境。
参考文献:
[1]让·诺埃尔·让纳内.西方媒介史[M].段慧梅,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67.
[2]郑超然.外国新闻传播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241.
[3]温飚/美国之音简史[M].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5,(12),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关世杰,温基晎.美国之音的前世今生[J].世界知识,2011,(6),
[6]肖博宇."美国之音"对中国的传播策略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2.
[7]洪沫.美、英、德、法四国国际广播技术实力发展现状[J].广播电视信息,1996,(3),
[8]伍嘉欣:.从美国之音退出中国事件看国际广播的发展趋势[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1,(1).
[9]高钢.媒体融合:追求信息传播理想境界的过程[J].国际新闻界,2007,(3).
[10]彭兰.网络新闻学原理与应用[M].新华出版社,2003:3.
作者简介:李若(1988.9-),女,陕西延安人,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1级传播学硕士,研究方向:民俗文化传播。
关键词:"美国之音";美国;政治意义;中国;媒介融合
一、"美国之音"的成立
1942年2月24日凌晨2點30分,"美国之音"第一次正式从纽约向欧洲播音,这是美国尝试全球性国际宣传的开始。"从今天开始,我们每天在同一时间谈论美国以及这场战争。无论消息是好是坏,我们会一直对您讲出真相。"[1]
"美国之音"(Voice of America,简称VOA),是美国政府直接控制的广播机构,是当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广播电台之一,原址在纽约,现总部设在华盛顿。"美国之音"最初是一家私营公司,二战结束后为美国国务院接管。美国新闻署成立以后,"美国之音"成为其所属机构中最大和最重要的部门。[2]"美国之音"是在美国政府的直接参与下不断发展壮大,与二战的历史大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美国之音"的扩张也反映了美国外交战略一步步由国内转向国外进而称霸全球的历程。《美国之音章程》就是"联邦的法律",具有"权威性";"美国之音"是政府出资经办,由新闻署直接领导,"阐明美国政策";"美国之音"在苏联瓦解、东欧剧变等世界重大事件中,"从多方面"、"在某种程度上"起了"促成"作用。[3]
"美国之音"的成立,与无线电通讯技术的发明密切相关,作为一种传播技术,为人类有效进行传播信息而创造。[4]美国在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一直把无线电广播作为通过广告获得商业利润的工具。1941年底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随即于1942年创建了"美国之音"。从战前的30年代到二战结束,在帝国主义国家和苏联之间、在交战国之间、形成了广播大战。很明显,此类对外广播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5]
二、"美国之音"对中国
1942年6月,美国政府将新闻协调局对中国的广播节目并入了"美国之音",通过普通话和粤语以每周近10小时的广播时数向中国进行广播,这也就是"美国之音"正式对中国的广播的开始。
1、"美国之音"在中国的历程
"美国之音"在中国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620世纪40至70年代被认为是"冷冻期",新中国刚成立之后,"美国之音"加大了对中国的广播规模和实力。1950 年,杜鲁门宣布开展反共的所谓"宣传真理运动",随即,美国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美国之音"为了配合美国军队对中朝军民使用的心理战术,再度扩大了对中国发射广播信号的规模,恢复了原本在二战之后就停办的粤、闽、沪广播,同时还增加了藏语、潮州话、客家话等方言类节目,每日播出时间累计长达 10 多个小时。[7]美国宣布退出朝鲜战场后,"美国之音"仍然继续加强对中国广播的发射功率。
"冷冻期"正值中美关系紧张的时期,代表美国政府的"美国之音"一直把把对中国的对外广播宣传当做是政治上的武器,而同时期的中国也对"美国之音"的电波一直进行干扰。[6]
20世纪70至80年代是"负面期"。当时的社会背景是,中美建立邦交关系,"美国之音"对待中国的宣传改变了以往敌意的状态,开办了有关经济、文化、艺术、体育等丰富多彩的栏目,将其原本的反华反共产党的矛头隐藏。但是80年代末期,针对中国内部的那场政治风波,"美国之音"扮演了极为不光彩的角色。[6]
20 世纪末是"繁盛期"。随着"美国之音"自身内部机构的不断完善、强大,中文部成为了当时"美国之音"规模最大的外国语言播音部。美国之音每天播出中文普通话节目长达 12 个小时,粤语节目 2 个小时。以卫星频道和广播同步播出的华语电视节目于1994年9月首次开播。2001年,"9.11事件"之后,美国之音对华广播政策再次进行了调整。此时美国之音对中国传播已经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信息多元化的吸取,逐步走进繁盛时期。[4]
21 世纪初为"转型期"。随着新媒体的衍生以及日益开放的信息渠道,美国之音对中国的传播进入了一个尴尬的停滞阶段。据美国媒体报道,由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新财政年度大力削减政府财政预算以及中文广播传播效果不好的两方面原因,美国之音的中文广播和电视节目将于 2011 年被裁撤。[6]面对这种情况,"美国之音"在传播技术上也发起了一系列的改革,加大互联网广播的力度。
2、"美国之音"退出中国的启示
据《华盛顿时报》报道,2011年2月14日,美国广播理事会(BBG)向国会提交了2012年年度预算案,美国之音将从今年10月1日起停止专门针对中国大陆的汉语普通话和粤语的短波、中波广播及卫星电视节目,仅保留其中文网站,并大幅度裁员。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奥巴马政府的财政赤字以及中文广播效果不好。在接受德国之声的采访时,美国智库传统基金会的亚洲问题专家史剑道说,美国政府对美国之音这样的小型公共项目开刀是一个错误,此举并不能解决美国庞大的财政赤字问题。美国政府需要做的是消减社保和医疗保险这样的大型项目, 但是由于这些问题太过敏感,所以政府转向美国之音这样的小项目,因此,美国之音成了一个政治牺牲品。[5]虽然"美国之音"是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美国政府的政治牺牲品,但是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在目前的中国,新型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一场对抗。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介传播手段越来越发达,互联网媒体在人们生活中的分量越来越重,占据了更多的视听时间。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1年的数据报告显示,"截止2010年12月,中国的网民规模达到4.57亿,较2009年底增加了733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较2009年提高了5.4个百分点。"尤其是各种SNS、微博、Blog、IM、等工具的出现,人们通过自媒体手段即可以获得大量丰富、完整的信息,广播已经面临被淘汰的边缘。[8]广播的受众目前开始局限在了老年人和有车一族。我国的私家车的普及率还远远没有达到以英国和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因而使用收音机听广播的人已经不占主流。因此,美国之音淡出中国就成了一种必然趋势。 随着中国媒介市场化的不断改革,中国社会的传播环境发生了如刚才所说的那样巨大的变化,也正是因为这些变化使得"美国之音"对中国的传播策略进入了一个相对尴尬的境地,因此,"美国之音"开始利用更为先进的新型传播媒体来进行对外宣传。像"美国之音"这种实力雄厚的传统媒体尚且有如此举措,那么这也就给我国的传统媒体包括国际广播一些建设性的启示--媒体融合已经是大势所趋。
如同历史上呈现过的信息传播技术的进步和媒体传播形态的演进一样, 媒体融合是人类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追求的达及信息传播理想境界的过程。只要人类的信息需求在变化,只要信息传播技术在发展, 媒体融合就不可能是一个定态, 它不可能终结。十多年来, 互联网信息传播创造的全新景观, 证明了由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构成的现代信息技術蕴藏的改变人类信息传播形态的巨大潜能, 也把媒体融合这样一个大趋势展现得日益清晰。[9]面对我国网民众多的实际国情,传统媒体应该与网络媒体相搭载。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是, 网络的多平台性十分明显, 它集传播媒介、技术平台、虚拟社会以及经营平台等属性为一体。[10]让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进行融合,趋利避害,共同打造一个理想的媒介传播环境。
参考文献:
[1]让·诺埃尔·让纳内.西方媒介史[M].段慧梅,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67.
[2]郑超然.外国新闻传播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241.
[3]温飚/美国之音简史[M].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5,(12),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关世杰,温基晎.美国之音的前世今生[J].世界知识,2011,(6),
[6]肖博宇."美国之音"对中国的传播策略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2.
[7]洪沫.美、英、德、法四国国际广播技术实力发展现状[J].广播电视信息,1996,(3),
[8]伍嘉欣:.从美国之音退出中国事件看国际广播的发展趋势[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1,(1).
[9]高钢.媒体融合:追求信息传播理想境界的过程[J].国际新闻界,2007,(3).
[10]彭兰.网络新闻学原理与应用[M].新华出版社,2003:3.
作者简介:李若(1988.9-),女,陕西延安人,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1级传播学硕士,研究方向:民俗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