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教育全面推广的新课程改革前提下,美术鉴赏教学也愈来愈受到重视。自从开始全面在高中阶段实施新课程,而美术鉴赏教学是美术新课程的一个独立的模块,占美术总学分的三分之一,由此可见,美术鉴赏教学在美术教学中具有及其重要的地位。高中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的提高,是进一步完整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部分,对学生今后人生的审美意识的发展有极大的帮助。既然美术鉴赏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课堂中教学好美术鉴赏呢?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美术鉴赏教学的特征
美术教师大多有这样的体会,鉴赏教学难于艺术实践教学,而现代作品鉴赏则更难。这也许因为在鉴赏传统的再现性作品时,有关史料和作品内容丰富了教学内容,符合了学生追求现实意识和经验的需求,故而造成一种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良好的假象。而现代表现性作品鉴赏的着眼点不能直接为日常意识所接受,学生一时无法超出现实经验和鉴赏习惯的阈限,因而使教学发生了困难。对“有意味的形式”的感知和体验并不是日常意识和习惯所能企及的,审美意识的形成需要有个学习的过程。这并不是说对再现性作品的鉴赏不是一种审美意识的活动,但一个不具有较强审美意识的人,往往能鉴赏前者而不能鉴赏后者。
二、艺术的审美价值与评价
(一)审美价值的客观性
在鉴赏中,由于地区和民族等文化差别,会出现价值观的差异,甚至会有完全不同的价值标准。但这不意味审美价值无客观性,因价值不等于评价,它们之间可以统一,也可以对立。文化习俗和个人特殊经验是造成不统一的主要原因。在对某一作品实际判断中,不同主体会出现不同感受。如,一个人在丧失亲人时,热烈欢快的形式也不会被其感知为愉快的东西。反之,一个时逢喜事的人,在阴雨连绵的天气里也会感受到欢庆的气氛。由于文化习惯的差异,一幅山水国画也难以被一个西方人所接受,主体的评价与价值客观性符合与否,还要看主体所操持的鉴赏媒介是否符合主体的鉴赏习惯,一个不会下围棋的人,无论其有多少美学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也很难感知到棋盘中形式之美。同时,还要看主体能否在理智的作用下将普通情感升华至审美情感。一个具有鉴赏水平的人,能感知和体验各种媒介的审美现象,甚至能将日常信息转换成审美信息进行体验。艺术的审美价值是建立在实践价值基础上的,具有客观性。
(二)审美评价是主客观的统一
审美价值的客观性并不排斥主体感受在审美现象上的多样性。鉴赏是在主体参与下进行的,个人的视野和知识经验决定了评价具有主观成份,这些成份造成鉴赏活动的复杂性,也造成评价难于统一。教师在讲解作品前,首先对自己的判断作内省的理性分析,理清情感中审美的和非审美的成份。在教学中,把自己的判断从推测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感知和评价作品。如,“我体验到……”和“我感觉到……”等非定性语气。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评价也并非是权威的和终极的。于是,学生也会进行自我分析,使他了解他的哪些反应代表自己个性中的基本和永久的成份,哪些是暂时的情绪和突变的东西,或是片面的判断。将自己的判断和他人的判断进行对照,使其看到自己的评价哪些方面符合多数人的意见。如此反复开展教学评价活动,使学生养成自觉验证判断,减少盲目冲动的评价,使评价达到主客观的统一。
三、绘画鉴赏中的评价
(一)作品内容与形式
一般认为,再现性作品形式服务于内容,而表现性作品内容往往体现于形式的本体之中。尽管二者的侧重有所不同,但任何绘画都具有表现性和再现性的多重性内容。在具象绘画中,再现性内容处于显处,而表现性内容处于隐处。如,丢勒和拉斐尔所创作的《圣母子》,其再现性的内容相同,但因形式处理(构图、人物造型、透视等)不同,就有了隐藏着的另一种不同的内容,即不同的形式因素给观者造成不同的心理感受。试想,让一个不知此圣经故事的人去鉴赏这两幅画时就出现这样的情况,拉斐尔的画呈一种水平式构图,加之空间处理的稍平板些,给人一种平静稳定之感,圣母子就如附近乡村中的凡间母子,只是头上多了个光环而已。而丢勒的画,由于垂直线和三角形相交,圣子手执苹果的姿势似乎难逃偷吃禁果的干系,让人联想的夏娃。而在表现性绘画中,表现性内容处于显处,再现性内容则相反。如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音乐》,乍一看,使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理性秩序下的欢快气氛。这种错落有致的点线面构成失去了现实形象的支持,使我们感受而不是看到,事物在运动中处于一种均衡缜密的网络系统监控下的普遍经验。在冷色调中透出澄黄的直线;在线与线之间点缀着大小不一的深红、深蓝的色块,仿佛象五线谱上的音符,给人一种机械性跳跃的节奏感。对这些表现性内容的体验,只要放弃从画中索取现实形象的要求就能得到。然而,另一种再现性内容通过想象也时常从画中迸发出来。如井字形直线象街道、大小色块象建筑物等。由于绘画具有多重性内容,在教学中必须分清它们的主次关系,使我们的感知和评价有的放矢。
(二)鉴赏与形式分析
在这一阶段的评价,需要我们把注意力比较长久地固定在作品上,并试图把握其中那些相互作用着的主要成份。一方面,我们需要直觉形式,但不能把直觉神化。另一方面,直觉后的理性分析帮助我们了解所能直觉的东西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如塞尚的《苹果与桔子》,产生顺畅、和谐及愉快情绪的形式机制是由那些主要成份造成的,线条是流畅的、形状是柔滑圆润的、色彩是暖调的;静物在大面积白衬布映衬下,整个明度是高调的。构图是由各种大小方向不一的三角形组成,变化而统一。桌面向左倾斜造成圆滑的果子不稳定感,但似乎又在右倾斜的果盆强力牵制下取得了平衡。这样画面既有欢快的动感,又有祥和定静的均衡感。但这些定性的分析必须后于学生的评价,教学应当首先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因为对形式因素的剖析是胜不过对形式的直觉,直觉是对形式全面综合性感知,是动态的。而剖析是将形式分解后逐一定格,是静态的。在教学中,两者缺一不可。我们要求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综上所述,我们明白了鉴赏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活动。在当前应试教育并没有真正转变,高考压力依然如故的情况下,美术教师只能付出更多的智慧和精力,充分发挥艺术学科的魅力,提高课堂效益,创新求变,才有可能从学生有限的精力中,真正分得一杯羹,而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
一、美术鉴赏教学的特征
美术教师大多有这样的体会,鉴赏教学难于艺术实践教学,而现代作品鉴赏则更难。这也许因为在鉴赏传统的再现性作品时,有关史料和作品内容丰富了教学内容,符合了学生追求现实意识和经验的需求,故而造成一种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良好的假象。而现代表现性作品鉴赏的着眼点不能直接为日常意识所接受,学生一时无法超出现实经验和鉴赏习惯的阈限,因而使教学发生了困难。对“有意味的形式”的感知和体验并不是日常意识和习惯所能企及的,审美意识的形成需要有个学习的过程。这并不是说对再现性作品的鉴赏不是一种审美意识的活动,但一个不具有较强审美意识的人,往往能鉴赏前者而不能鉴赏后者。
二、艺术的审美价值与评价
(一)审美价值的客观性
在鉴赏中,由于地区和民族等文化差别,会出现价值观的差异,甚至会有完全不同的价值标准。但这不意味审美价值无客观性,因价值不等于评价,它们之间可以统一,也可以对立。文化习俗和个人特殊经验是造成不统一的主要原因。在对某一作品实际判断中,不同主体会出现不同感受。如,一个人在丧失亲人时,热烈欢快的形式也不会被其感知为愉快的东西。反之,一个时逢喜事的人,在阴雨连绵的天气里也会感受到欢庆的气氛。由于文化习惯的差异,一幅山水国画也难以被一个西方人所接受,主体的评价与价值客观性符合与否,还要看主体所操持的鉴赏媒介是否符合主体的鉴赏习惯,一个不会下围棋的人,无论其有多少美学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也很难感知到棋盘中形式之美。同时,还要看主体能否在理智的作用下将普通情感升华至审美情感。一个具有鉴赏水平的人,能感知和体验各种媒介的审美现象,甚至能将日常信息转换成审美信息进行体验。艺术的审美价值是建立在实践价值基础上的,具有客观性。
(二)审美评价是主客观的统一
审美价值的客观性并不排斥主体感受在审美现象上的多样性。鉴赏是在主体参与下进行的,个人的视野和知识经验决定了评价具有主观成份,这些成份造成鉴赏活动的复杂性,也造成评价难于统一。教师在讲解作品前,首先对自己的判断作内省的理性分析,理清情感中审美的和非审美的成份。在教学中,把自己的判断从推测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感知和评价作品。如,“我体验到……”和“我感觉到……”等非定性语气。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评价也并非是权威的和终极的。于是,学生也会进行自我分析,使他了解他的哪些反应代表自己个性中的基本和永久的成份,哪些是暂时的情绪和突变的东西,或是片面的判断。将自己的判断和他人的判断进行对照,使其看到自己的评价哪些方面符合多数人的意见。如此反复开展教学评价活动,使学生养成自觉验证判断,减少盲目冲动的评价,使评价达到主客观的统一。
三、绘画鉴赏中的评价
(一)作品内容与形式
一般认为,再现性作品形式服务于内容,而表现性作品内容往往体现于形式的本体之中。尽管二者的侧重有所不同,但任何绘画都具有表现性和再现性的多重性内容。在具象绘画中,再现性内容处于显处,而表现性内容处于隐处。如,丢勒和拉斐尔所创作的《圣母子》,其再现性的内容相同,但因形式处理(构图、人物造型、透视等)不同,就有了隐藏着的另一种不同的内容,即不同的形式因素给观者造成不同的心理感受。试想,让一个不知此圣经故事的人去鉴赏这两幅画时就出现这样的情况,拉斐尔的画呈一种水平式构图,加之空间处理的稍平板些,给人一种平静稳定之感,圣母子就如附近乡村中的凡间母子,只是头上多了个光环而已。而丢勒的画,由于垂直线和三角形相交,圣子手执苹果的姿势似乎难逃偷吃禁果的干系,让人联想的夏娃。而在表现性绘画中,表现性内容处于显处,再现性内容则相反。如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音乐》,乍一看,使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理性秩序下的欢快气氛。这种错落有致的点线面构成失去了现实形象的支持,使我们感受而不是看到,事物在运动中处于一种均衡缜密的网络系统监控下的普遍经验。在冷色调中透出澄黄的直线;在线与线之间点缀着大小不一的深红、深蓝的色块,仿佛象五线谱上的音符,给人一种机械性跳跃的节奏感。对这些表现性内容的体验,只要放弃从画中索取现实形象的要求就能得到。然而,另一种再现性内容通过想象也时常从画中迸发出来。如井字形直线象街道、大小色块象建筑物等。由于绘画具有多重性内容,在教学中必须分清它们的主次关系,使我们的感知和评价有的放矢。
(二)鉴赏与形式分析
在这一阶段的评价,需要我们把注意力比较长久地固定在作品上,并试图把握其中那些相互作用着的主要成份。一方面,我们需要直觉形式,但不能把直觉神化。另一方面,直觉后的理性分析帮助我们了解所能直觉的东西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如塞尚的《苹果与桔子》,产生顺畅、和谐及愉快情绪的形式机制是由那些主要成份造成的,线条是流畅的、形状是柔滑圆润的、色彩是暖调的;静物在大面积白衬布映衬下,整个明度是高调的。构图是由各种大小方向不一的三角形组成,变化而统一。桌面向左倾斜造成圆滑的果子不稳定感,但似乎又在右倾斜的果盆强力牵制下取得了平衡。这样画面既有欢快的动感,又有祥和定静的均衡感。但这些定性的分析必须后于学生的评价,教学应当首先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因为对形式因素的剖析是胜不过对形式的直觉,直觉是对形式全面综合性感知,是动态的。而剖析是将形式分解后逐一定格,是静态的。在教学中,两者缺一不可。我们要求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综上所述,我们明白了鉴赏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活动。在当前应试教育并没有真正转变,高考压力依然如故的情况下,美术教师只能付出更多的智慧和精力,充分发挥艺术学科的魅力,提高课堂效益,创新求变,才有可能从学生有限的精力中,真正分得一杯羹,而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