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族,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原生态民族,大多聚族而居。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都匀市,就是一个水族聚集地。
都匀市有一条母亲河叫剑江,蜿蜒曲折地流经于市区,使都匀市既充满活力,又有一股灵气。
耸立于剑江边的新都汇国际购物广场是都匀市居民和远道来访游客的最爱,体验水族美食文化的水族铜鼓鱼庄就坐落在广场的核心地段。
“铜鼓鱼”三个大字组成的霓虹灯在夜幕中熠熠闪光。
阳春三月,乍暖还寒,我们应邀来到了都匀市铜鼓鱼特色餐饮有限公司。公司的创办者陆仁康董事长接待了我们。
据陆仁康董事长介绍,“铜鼓鱼”创立于2016年8月,是一家以传承水族特色餐饮为宗旨,弘扬民族文化为己任的餐饮企业,已发展成以水族文化为背景,集餐饮、养殖、娱乐、传媒演艺为一体的连锁企业。旗下品牌有,三都水族铜鼓鱼第一分公司、三都县人康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贵州秀水乡特色餐饮文化有限公司、贵州铜鼓鱼民族艺术团等。
一走进“铜鼓鱼”大厅,犹如进入唯美的水族世界:地中央立着一面硕大的铜鼓,浑圆而庄重,鼓边泛着悠远的古朴气息;墙壁上张贴着各种水族端节的宣传画、象形文字般的水族文字水书,让这家特色餐饮充满神秘色彩。
水族饮食习俗中,有“无酒不成礼义”的观念。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节庆;也无论是家人一日三餐还是宾朋满座,总是少不了酒。酒已经成为水族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料。水族酒类按酿制原料分大米酒、糯米酒、苞谷酒、红薯酒;按酿制方法不同来分,可分为蒸馏的辣酒和只酿不烤的甜酒;当然还可以按色泽分为白酒和黄酒。在这些酒中,九阡糯米酒是水族最好的酒。在“薯豆置满地,稻黍堆盈房”的秋收季节,举步水族村寨,真是“入室荡喜气,窜寨闻酒香。”水族农户都用剩余的五谷杂粮来酿酒,满足家庭日常饮用需要。酒也作为普通礼品互相赠送。
水族人準备喝酒时,首先要用筷子从酒碗蘸三次滴于地,表示先敬祖宗,再开席。热情好客的水族人宴请嘉宾时,酒至半酣,唱酒歌,敬宾朋,表达主人的热情与诚意。
喝酒到高潮的时候是喝连心酒,即并肩举杯,手挽着手,自己拿着酒碗的那一只手让左边的人用右手挽着,自己空着的右手也在挽着右边的人拿着酒碗的那只手,全桌连成一个圈子,从辈份高的人起始,大家齐声高呼“哟—”一声,他就把右边的人递过来的酒一饮而尽,依次进行,周而复始,直至尽兴,最后一巡时,大家必须连喊三声“秀—秀—秀—” (“干杯”之意),然后各自喝干右边的人递过来的酒,转转酒表示亲热与团结。每每喜庆的节日之夜,在水族村寨上空回荡的“秀—秀—秀—”之声经久不息。
包厢里,酒过三巡,我们不胜酒力,脸都有些微微发红。这时,只见美丽清纯的水族姑娘,手端醇香的米酒,唱着美妙动听的敬酒歌,来到你身后,有的夹菜,有的灌酒,由不得你同意不同意,三杯米酒就进了你的嘴里,清香直沁心肺。
喝着飘香的米酒,身边围坐着热情的水族人,除了轻柔的敬酒歌外,还有那悠扬的芦笙小曲,仿佛从山岭幽谷中传出,具有一种撩人心魄的魅力,让人魂牵梦绕。
民以食为天,古老神秘的水族也不例外。水族美食外观朴实,却美味可口,更注重健康养生,是我国少数民族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水族,顾名思义,临水而居。凡水族集聚地,一般都溪流交错,气候湿热,适宜水稻种植,素有“鱼米花果之乡”的称号。也因此,水族饮食文化无不与稻作文化相关联。
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俗语中早就把鱼和水紧紧联系在一起了。水族同胞对鱼的喜爱可以说爱到了骨子里,因为鱼在他们心目中是幸福、吉祥的象征,不仅在家常菜肴中非常喜欢吃鱼,有客自远方来,主人必定要杀鱼款待,表示宾主有鱼水之情,意深情长。
那鱼肉真是白嫩味鲜,十分可口,酸中带辣,回味长久,吃得浑身发热,鼻尖冒汗。正当我们吃得落胃,谈得高兴时,主人突然离席而去,大家有点茫然。不一会儿,只见主人手里抓着一条约二斤重的鲤鱼进来,然后将鱼甩在木地板上。鱼在地上又蹦又跳,大家一起呼喊着“秀!秀!”使气氛达到了高潮。然后主人当着客人的面将鲤鱼刮鳞、去鳃、剖肚、洗净、切段,放进了锅里,大家又掀起了新的一轮喝酒吃鱼的热潮。这叫“席间进活鱼”,是水族人欢迎尊贵客人的隆重仪式。因此,你无论到哪个水族村寨,都能看到大大小小的鱼塘,鱼塘里长年养着鱼,随捕随吃。
“食品安全一直是我关注的头等大事。” “做餐饮就要像为家人做饭一样,把最安全美味的食品分享给家人,也分享给更多热爱美食的朋友。”陆仁康董事长认为,要保证每一种食品端上餐桌的时候都有质检报告,能够追根溯源,必须形成一种长效机制,用制度保证食品源头的安全。为此,他亲自把关,亲自到生态养殖地拉食材……最后呈现给顾客的一定是新鲜安全、健康美味的菜品和饮品。
靠着诚信经营、货真价实,“铜鼓鱼”广受赞誉。
在这世外桃源之境,我们沉浸在喜气洋洋的“水族宴”中,我们观赏到了类似于甲骨文的水族的文字——“水书”,我们一步一步地揭开了水族原始神秘的面纱。
都匀市有一条母亲河叫剑江,蜿蜒曲折地流经于市区,使都匀市既充满活力,又有一股灵气。
耸立于剑江边的新都汇国际购物广场是都匀市居民和远道来访游客的最爱,体验水族美食文化的水族铜鼓鱼庄就坐落在广场的核心地段。
“铜鼓鱼”三个大字组成的霓虹灯在夜幕中熠熠闪光。
阳春三月,乍暖还寒,我们应邀来到了都匀市铜鼓鱼特色餐饮有限公司。公司的创办者陆仁康董事长接待了我们。
据陆仁康董事长介绍,“铜鼓鱼”创立于2016年8月,是一家以传承水族特色餐饮为宗旨,弘扬民族文化为己任的餐饮企业,已发展成以水族文化为背景,集餐饮、养殖、娱乐、传媒演艺为一体的连锁企业。旗下品牌有,三都水族铜鼓鱼第一分公司、三都县人康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贵州秀水乡特色餐饮文化有限公司、贵州铜鼓鱼民族艺术团等。
一走进“铜鼓鱼”大厅,犹如进入唯美的水族世界:地中央立着一面硕大的铜鼓,浑圆而庄重,鼓边泛着悠远的古朴气息;墙壁上张贴着各种水族端节的宣传画、象形文字般的水族文字水书,让这家特色餐饮充满神秘色彩。
水族饮食习俗中,有“无酒不成礼义”的观念。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节庆;也无论是家人一日三餐还是宾朋满座,总是少不了酒。酒已经成为水族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料。水族酒类按酿制原料分大米酒、糯米酒、苞谷酒、红薯酒;按酿制方法不同来分,可分为蒸馏的辣酒和只酿不烤的甜酒;当然还可以按色泽分为白酒和黄酒。在这些酒中,九阡糯米酒是水族最好的酒。在“薯豆置满地,稻黍堆盈房”的秋收季节,举步水族村寨,真是“入室荡喜气,窜寨闻酒香。”水族农户都用剩余的五谷杂粮来酿酒,满足家庭日常饮用需要。酒也作为普通礼品互相赠送。
水族人準备喝酒时,首先要用筷子从酒碗蘸三次滴于地,表示先敬祖宗,再开席。热情好客的水族人宴请嘉宾时,酒至半酣,唱酒歌,敬宾朋,表达主人的热情与诚意。
喝酒到高潮的时候是喝连心酒,即并肩举杯,手挽着手,自己拿着酒碗的那一只手让左边的人用右手挽着,自己空着的右手也在挽着右边的人拿着酒碗的那只手,全桌连成一个圈子,从辈份高的人起始,大家齐声高呼“哟—”一声,他就把右边的人递过来的酒一饮而尽,依次进行,周而复始,直至尽兴,最后一巡时,大家必须连喊三声“秀—秀—秀—” (“干杯”之意),然后各自喝干右边的人递过来的酒,转转酒表示亲热与团结。每每喜庆的节日之夜,在水族村寨上空回荡的“秀—秀—秀—”之声经久不息。
包厢里,酒过三巡,我们不胜酒力,脸都有些微微发红。这时,只见美丽清纯的水族姑娘,手端醇香的米酒,唱着美妙动听的敬酒歌,来到你身后,有的夹菜,有的灌酒,由不得你同意不同意,三杯米酒就进了你的嘴里,清香直沁心肺。
喝着飘香的米酒,身边围坐着热情的水族人,除了轻柔的敬酒歌外,还有那悠扬的芦笙小曲,仿佛从山岭幽谷中传出,具有一种撩人心魄的魅力,让人魂牵梦绕。
民以食为天,古老神秘的水族也不例外。水族美食外观朴实,却美味可口,更注重健康养生,是我国少数民族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水族,顾名思义,临水而居。凡水族集聚地,一般都溪流交错,气候湿热,适宜水稻种植,素有“鱼米花果之乡”的称号。也因此,水族饮食文化无不与稻作文化相关联。
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俗语中早就把鱼和水紧紧联系在一起了。水族同胞对鱼的喜爱可以说爱到了骨子里,因为鱼在他们心目中是幸福、吉祥的象征,不仅在家常菜肴中非常喜欢吃鱼,有客自远方来,主人必定要杀鱼款待,表示宾主有鱼水之情,意深情长。
那鱼肉真是白嫩味鲜,十分可口,酸中带辣,回味长久,吃得浑身发热,鼻尖冒汗。正当我们吃得落胃,谈得高兴时,主人突然离席而去,大家有点茫然。不一会儿,只见主人手里抓着一条约二斤重的鲤鱼进来,然后将鱼甩在木地板上。鱼在地上又蹦又跳,大家一起呼喊着“秀!秀!”使气氛达到了高潮。然后主人当着客人的面将鲤鱼刮鳞、去鳃、剖肚、洗净、切段,放进了锅里,大家又掀起了新的一轮喝酒吃鱼的热潮。这叫“席间进活鱼”,是水族人欢迎尊贵客人的隆重仪式。因此,你无论到哪个水族村寨,都能看到大大小小的鱼塘,鱼塘里长年养着鱼,随捕随吃。
“食品安全一直是我关注的头等大事。” “做餐饮就要像为家人做饭一样,把最安全美味的食品分享给家人,也分享给更多热爱美食的朋友。”陆仁康董事长认为,要保证每一种食品端上餐桌的时候都有质检报告,能够追根溯源,必须形成一种长效机制,用制度保证食品源头的安全。为此,他亲自把关,亲自到生态养殖地拉食材……最后呈现给顾客的一定是新鲜安全、健康美味的菜品和饮品。
靠着诚信经营、货真价实,“铜鼓鱼”广受赞誉。
在这世外桃源之境,我们沉浸在喜气洋洋的“水族宴”中,我们观赏到了类似于甲骨文的水族的文字——“水书”,我们一步一步地揭开了水族原始神秘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