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并适时对孩子进行财商教育,已经成为现代父母的一道必考题。《反溺爱》,这本刚刚上市的财商教育书,可能会给你一点有益的启发。《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罗恩·利伯在这本书试图纠正一个认知偏差:家长以为钱最容易宠坏孩子,困惑如何教孩子花钱,不好意思与孩子谈钱,但其实钱是中性的,且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工具。
很多成人对于钱的态度非常矛盾:一方面觉得谈钱很俗,另一方面又意识到钱是回避不了的话题。这种既爱它又有点躲着它的心态不知不觉地就会影响孩子。
我当了妈妈后,心里一直保有一份警觉:越是自己觉得尴尬的、难以启齿的话题,我就越会重视。我知道,这些尴尬反映了我缺失的那部分教育,千万不能再把这份缺失延续下去。
很幸运,我在女儿还很小的时候就看到了这本书,它带给我很多启发。
这本书涉及如何和孩子谈钱、如何不让孩子重视物质、为什么孩子必须工作等多个和钱有关的话题,它反映的其实是我们应该如何培養孩子的财商的问题。
这是我喜欢这本书的一个原因,财商教育不该仅仅只是给孩子一个储蓄罐,让孩子学会打工赚钱。和孩子进行的关于钱的讨论也不该只局限在金钱本身。财商教育归根到底是对金钱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涉及消费观、职业观和学会感恩等更加深层次的话题。
财商启蒙只有触及对这些核心观点的讨论,孩子今后才能学会如何和钱做朋友,如何让钱成为令我们变得更加自由的工具。说实话,对我们这一代没有接受过完整财商教育的父母来说,要做到全面的财商启蒙并不容易,好在这本书给了我们有章可循的思路与方法。
这本书里提供了很多真实的案例分析。读这本书更像是对我们自己的金钱观和价值观的梳理,每一个案例都是在启发我们,如果我是故事里的父母,我会怎么做?读书过程中有时我会有很清晰的答案,有时我会有疑惑和不确定,而作者的分析解读,更多的是提供了一个看待问题的角度,他并没有提供统一的非黑即白的标准答案,而是给了我们更多开放式思考的空间,这恰恰就是我喜欢这本书很重要的原因。
就像作者所说的,“本书只是抛砖引玉,重点在于促成对话,而不是试图给出结论”,这也道出了财商启蒙的关键所在。财商启蒙应该是在父母和孩子之间持续进行的对话,重点不在于我们教给了孩子多少关于金钱的知识,而在于我们所传达的信息:在成长的道路上,有任何关于这方面的疑惑,你可以随时来和我讨论。
“保持对话”,这是财商启蒙的关键,更是育儿的关键。
摘自《信息时报》 大J
很多成人对于钱的态度非常矛盾:一方面觉得谈钱很俗,另一方面又意识到钱是回避不了的话题。这种既爱它又有点躲着它的心态不知不觉地就会影响孩子。
我当了妈妈后,心里一直保有一份警觉:越是自己觉得尴尬的、难以启齿的话题,我就越会重视。我知道,这些尴尬反映了我缺失的那部分教育,千万不能再把这份缺失延续下去。
很幸运,我在女儿还很小的时候就看到了这本书,它带给我很多启发。
这本书涉及如何和孩子谈钱、如何不让孩子重视物质、为什么孩子必须工作等多个和钱有关的话题,它反映的其实是我们应该如何培養孩子的财商的问题。
这是我喜欢这本书的一个原因,财商教育不该仅仅只是给孩子一个储蓄罐,让孩子学会打工赚钱。和孩子进行的关于钱的讨论也不该只局限在金钱本身。财商教育归根到底是对金钱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涉及消费观、职业观和学会感恩等更加深层次的话题。
财商启蒙只有触及对这些核心观点的讨论,孩子今后才能学会如何和钱做朋友,如何让钱成为令我们变得更加自由的工具。说实话,对我们这一代没有接受过完整财商教育的父母来说,要做到全面的财商启蒙并不容易,好在这本书给了我们有章可循的思路与方法。
这本书里提供了很多真实的案例分析。读这本书更像是对我们自己的金钱观和价值观的梳理,每一个案例都是在启发我们,如果我是故事里的父母,我会怎么做?读书过程中有时我会有很清晰的答案,有时我会有疑惑和不确定,而作者的分析解读,更多的是提供了一个看待问题的角度,他并没有提供统一的非黑即白的标准答案,而是给了我们更多开放式思考的空间,这恰恰就是我喜欢这本书很重要的原因。
就像作者所说的,“本书只是抛砖引玉,重点在于促成对话,而不是试图给出结论”,这也道出了财商启蒙的关键所在。财商启蒙应该是在父母和孩子之间持续进行的对话,重点不在于我们教给了孩子多少关于金钱的知识,而在于我们所传达的信息:在成长的道路上,有任何关于这方面的疑惑,你可以随时来和我讨论。
“保持对话”,这是财商启蒙的关键,更是育儿的关键。
摘自《信息时报》 大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