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病原微生物检验在治疗细菌性腹泻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50例细菌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采集其粪便标本,采用病原微生物检验法测定其微生物分布情况并进行药敏试验,探讨病原微生物检验在治疗细菌性腹泻患儿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细菌性腹泻患儿病原微生物占比:志贺菌属51.41%、沙门菌属23.94%、致泻性大肠埃希菌14.79%、弧菌属7.04%、嗜水气单胞菌1.41%、铜绿假单胞菌0.70%、金黄色葡萄球菌0.70%;城镇、农村患儿主要病原菌占比分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沙门菌
【机 构】
:
许昌市人民医院,河南 许昌 461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病原微生物检验在治疗细菌性腹泻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50例细菌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采集其粪便标本,采用病原微生物检验法测定其微生物分布情况并进行药敏试验,探讨病原微生物检验在治疗细菌性腹泻患儿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细菌性腹泻患儿病原微生物占比:志贺菌属51.41%、沙门菌属23.94%、致泻性大肠埃希菌14.79%、弧菌属7.04%、嗜水气单胞菌1.41%、铜绿假单胞菌0.70%、金黄色葡萄球菌0.70%;城镇、农村患儿主要病原菌占比分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沙门菌属1~3岁患儿占比高于>3岁患儿,志贺菌>3岁患儿占比高于1~3岁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细菌对头孢哌酮、头孢三嗪、阿莫西林、头孢噻肟、环丙沙星等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除沙门菌外,各细菌属对头孢哌酮的耐药性均≥50.00%.?结论:细菌性腹泻患儿的致病微生物种类繁多,采用病原微生物检验,可为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腧穴自血疗法联合当归饮子汤与依巴斯汀片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依巴斯汀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腧穴自血疗法联合当归饮子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的8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瘙痒程度、风团大小、风团数量、持续时间、发作频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12例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取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高于对照组的8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部隐痛、纳呆少食、大便稀溏、神疲乏力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补中益气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3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腕关节解剖结构指标水平、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关节面高度、掌倾角、尺偏角等腕关节解剖结构指标水平和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治疗期间未出现皮肤压疮、缺血性肌挛缩等并发症.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经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后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与针刺联合吞咽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83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各61例.A组给予吞咽训练;B组给予针刺联合吞咽训练;C组在B组基础上增加穴位按摩.比较三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和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标准评分.结果:C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4%(57/61),明显高于B组的77.05%(47/61)及A组的57.38%(35/61),且B组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洼田饮水试验评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与其疾病管理能力及自我效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在该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220例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合并心血管疾病分为无心血管疾病组178例和并发心血管疾病组42例.比较两组自我效能和疾病管理能力评分,采用Pearson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与疾病管理能力及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结果:并发心血管疾病组症状管理自我效能、疾病共性管理自我效能及自我效能总分均低于无心血管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心血管疾病组伙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