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激素受体ERα36基因沉默对PC12细胞生长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来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erRe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检测新型雌激素受体(ERα36)基因沉默后PC12高分化细胞中生长相关蛋白的表达,探讨ERα36对PC12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

方法

利用ERα36-shRNA质粒转染细胞建立ERα36基因沉默细胞模型(PC12-36L1,PC12-36L2),免疫细胞荧光法检测ERα36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C12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和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等生长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

结果

①三个细胞株PC12-36C1(转染空质粒)、PC12-36L1和PC12-36L2中均有ERα36表达;与PC12-36C1、PC12-36L2细胞相比(OD值分别为:0.95±0.05,0.78±0.10),PC12-36L1细胞内ERα36表达显著降低(OD值:0.47±0.12,P<0.01)。②与PC12和PC12-36C1细胞相比,PC12-36L1细胞中PCNA、CyclinD1和p-MAPK的表达都显著升高(P<0.01)[PCNA、CyclinD1和p-MAPK的OD值:PC12细胞分别为(1.00±0.05,1.00±0.11,1.00±0.05),PC12-36C1细胞分别为(1.09±0.15,0.92±0.23,1.12±0.08),PC12-36L1细胞分别为(1.74±0.12,2.20±0.25,1.77±0.06)]。

结论

ERα36基因沉默可促进PC12细胞的生长增殖。结果提示ERα36低表达可能与脑瘤等神经系统疾病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与阿米替林对照,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自杀相关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伴自杀相关症状的抑郁症随机分组,研究组35例予艾司西酞普兰10~20 mg/d治疗,对照组33例以阿米替林75~250mg/d治疗,均辅以心理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1,2,4,6,8周末评定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SI)和调查自杀相关症状,4周末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安全性
目的:系统评价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后≤6个月与≥12个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15-01之前公布随访数据的DES置入后≤6个月对比≥12个月DAPT
目的通过分析龙岩地区过敏性疾病的过敏原分布情况,为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23种标准化过敏原对龙岩地区505例拟诊为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SPT),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