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2014年7月22日,全国政协在北京召开“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专题协商会。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出席会议。会上共有27位政协委员围绕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标准化、均等化,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硬件和软件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和效能,创新体制机制、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机制作发言,分析了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意见建议。高云委员代表民进中央发言,张妹芝委员作口头发言,言恭达、高云委员作书面发言。
2006年以来,民进中央先后4次以“促进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完善文化投入机制、保障人民文化权益”和“完善制度、落实政策,推进文化‘走出去’战略”为专题,集民进之智,聚全会之力,深入开展年度大调研,凸显了民进对文化建设的高度作为。
高云委员代表民进中央的发言: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益
发展繁荣文化、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该以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目标。经过多年的投入,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然成型,多地新建了一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然而,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却还存在着公共文化设施闲置浪费的现象。
大型剧院的适度建设是繁荣文化艺术事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但是盲目上马往往会导致闲置与浪费。据报道,某大剧院,有可容纳1000余人的大剧场,但2014年3月至6月,安排演出场次为零。从全国看,除北京、上海、江苏等地的大剧院外,国内许多剧场处于经常性的闲置状态。剧场的经营是一个世界性的管理难题,加之剧场本身是带有公益性的基础文化设施,需要“养”,所以建设超大剧院需要特别慎重。
社区文化点(站)、乡镇文化室最能体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共”属性。但是,缺乏人气让一些社区文化点(站)成了应景之作。某街道综合文化站,有棋牌室、书报阅览室等7个活动室,写明活动时间是9∶00到18∶30,却常常大门紧锁,每个月开放的时间不到10天。即使开放了,也少有人问津。据某报对涵盖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在职中青年、退休职工共100人的调查表中显示,64.2%的人一年中从未去过社区阅览室,有的甚至不知道所在社区就有文化活动中心。
农家书屋本意是要解决农民“买书难、借书难、读书难”的问题,但实际上却有一些显得“中看不中用”,书屋中没有适合农民阅读的实用书籍,甚至摆着《英汉词典》、《资治通鉴》,以及被誉为世界上最难懂的哲学论著《逻辑哲学导论》等。调研中常常发现借书登记明显是一时“赶制”出来的;个别地方只注重形式上完成任务,应付检查,把农家书屋作为形象工程,只建不用;某市273个农家书屋,自建成以来借阅量低于50人次。
政府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的文化设施,在一些地方却成了“摆设”,这实在是让人遗憾。究其原因,主要是供需不对等、管理不到位、服务不用心。建好公共文化设施只是夯实了基础,用好才是根本。已建和新建的公共文化设施,必须把服务内容建设、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到凝聚人心工程的阵地建设来认识,切实提高管理效能和服务效益,真正做到供给与需要、服务与需要、管理与需要的高度统一。为此建议:
一、让百姓表达想要什么、知道能用什么——建立公共文化需求表达和决策参与机制。管理部门要通过调查研究、听取意见等多种方式,广泛调动和汇聚民智民力,形成人民群众文化需求表达、意见搜集和公共文化决策的参与机制,改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与人民群众多样化文化诉求目标错位、需求结构不对称现象,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二、管理者要知道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听证、评估考核体系。一是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内容论证、听证制度。二是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绩效社会评估体系。以公众感知为重点,科学合理设计指标体系,主要突出群众参与率和满意度等方面的指标。委托专业的第三方社会组织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的评估。三是将社会评估与目标考核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事业专项目标考核体系,将社会评估直接引入,并占一定权重。建立并完善目标考核方法,通过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市民参与检查考核,开展社会调查,新闻媒体监督等方式,提高考核评估的科学性、客观性。
三、让管理者明白什么该管、什么该放——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责任,但并不代表一定要由政府来提供。一方面,鼓励国家投资、资助或拥有版权的文化产品无偿用于公共文化服务。另一方面,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高云: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委员、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
张妹芝委员的发言:加强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经过多年努力,按照规划,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仍存在区域、城乡间的不平衡,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基层的公共文化设施还比较薄弱;从人均文化事业费看,2013年全国人均文化事业费38.99元,最高省份(121.96元)是最低省份(17.15元)的7倍多。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基层仍应将文化设施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做到硬件与软件同步提升,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建议突出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严格落实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标准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建设标准,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我国许多地方的公共文化设施都低于国家规定的底线标准,甚至一些地方至今没有最基本的文化场馆。据统计,全国地市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面积达标率仅为55.1%和33%,36.7%的县级公共图书馆和43.1%的文化馆建于1990年之前,53%的行政村还没有文化室。从河北省看,县、乡两级的公共文化设施有一半以上不符合国家建设标准。那些不达标的文化设施,活动空间狭小、设备条件简陋,有的根本不能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因此,今后无论是新建还是改造文化设施,都应该严格落实建设标准,确保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以上,满足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按照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文化部正在牵头制定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作为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兜底标准,希望国家各有关部委密切配合,尽快推动该标准出台,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供基本遵循。 二、进一步优化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根据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特点,建议加强三类文化设施建设:一是加强综合性文化设施建设。借鉴“浙江文化礼堂”、安徽“农民文化乐园”、广西来宾“五个一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等经验和模式,以行政村(社区)作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基本单位,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整合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设施,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二是加强文化广场建设。根据我们的调研,文化广场是当前阶段最受基层群众欢迎的文化设施之一,为此建议把文化广场纳入国家文化设施建设规划,完善文化广场的建设和配置标准,实现规范化管理。三是加强戏曲等非遗基础设施建设。戏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年来生存发展状况堪忧,为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建议把戏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其基础设施建设,并把群众观赏戏曲演出作为政府采购文化服务的重要内容。
三、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运行的保障机制
进一步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国家应在“十五”、“十一五”的建设基础上,继续实施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提档升级建设工程,向中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倾斜,查漏补缺,提高覆盖面和达标率。进一步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对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政策,比如“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取1%用于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等等,应进一步研究细化措施,加大督导落实力度。进一步加大考核力度。河北省已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县城建设考核指标体系,权重占10%,调动了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各级应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考核体系,加强对政府、相关部门和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考核,积极探索引进社会力量和第三方考核,增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合力。
总之,只有不断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夯实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物质基础,才能更好保障和实现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张妹芝: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委员、河北省文化厅厅长)
言恭达委员的发言: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引入竞争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文化非营利性组织。”抓住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之处。目前,各地都重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我们所到的地方,虽然因财力不同,建造档次有高有低,但一般都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然而,要让这些设施充分发挥作用,关键还是在人,在有一支由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人员构成的,能常年扎根基层,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他们文化素养的基层文化工作队伍。
我们看到,在一个过去曾是县级市的区文化馆,全馆60人,平均年龄不到35岁,个个都有艺术方面的特长,在一个同样年轻并充满活力的馆长带领下,将全区的群众文化活动搞得红红火火,仅2013年,创作的精品荣获多项国家、省、市级大奖,流动舞台车全年为基层群众演出210场,精心策划了卡拉OK比赛、小戏小品大赛、文化管理员技能大赛等三大系列活动,根据百姓需求开设的免费培训班53期,培训11160人次,加强对文化和基层文化管理员指导,从2012年开始,启动为期3年的培训系列活动,对全区所有的村级文化管理员进行培训。在他们的指导下,乡镇文化站、村、社区的文化活动同样精彩,“社区天天乐”形成品牌,各镇文联开始建立,以年轻人为主的文体管理员正在领跑基层文化的最后一公里,“三贴近”在他们那里得到具体体现。当然,群众文化活跃了,社会矛盾也就大幅度减少了。
我们还看到,南京的一家社区美术馆,长期为大众举办免费的当代书画名家精品展览和系列文化产品展览,生活在社区之中的百姓在茶余饭后,闲庭信步之间便可游赏美术馆,让高雅的书画艺术非常自然地融入社区百姓的生活之中,并潜移默化地提升着人们的文化修养与气质品位,让生活走向高雅,让艺术服务生活,实现了书画艺术在百姓中传播美的理念,善的思想。这一民间的社区美术馆已开了第二家,深受群众欢迎。而他们的成功与公益性的民间公共文化机构分不开,更与其年轻有为、甘于奉献、热心公益,一心想为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做些事情并善于经营、与文化名人交游较广的老总分不开。
他们的成功和经历告诉我们,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最紧迫同时也是最不容易的工作是抓好基层文化工作队伍建设,包括文化馆馆长、文化站站长队伍,基层文体管理员队伍,热心文化公益事业的公益性社会公共文化机构队伍和群众文化骨干队伍。有了这样的队伍,基层文化才会有作为,有作为就会有地位,也容易争取到各方的支持。为此建议:
1.选好领头人。应将配好县(区)文化馆长、乡镇(街道)文化站长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工作切实抓好。他们应具备一定的艺术特长、较高的组织协调能力、热爱群众文化的激情。一个地方的群众文化活动能不能搞好,除了领导重视、经费保证外,关键在他们。应将他们列入相关人才培养工程中。
2.配好管理人。应在村、社区建立以年轻的社区工作者或村官为对象的专职或兼职的文体管理员,由他们牵头,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各个群众文化社团的活动,让文化活动的最后一公里更加通畅。
3.发展文联人。乡镇、街道基层文联及各协会、各基层群众文化团队是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有效载体,应重视对其培育、培养、引导、提高。为了更好地开展活动,建议可由文化站长兼任基层文联秘书长。
4.关心公益人。应像关心文化馆长、文化站长一样,关心热心公益的公益性的民间公共文化机构,为他们排忧解难,向他们购买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务,使他们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发挥更大作用。
5.重视老年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主体一般以中老年人为主,应将老年大学也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之中,充分利用老年大学阵地,开展对老年文化人才的培养,让他们成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骨干和积极参与者。 6.培训文化人。现在有的地方不重视对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培训,不积极支持他们外出观摩看戏,这不合适。还应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多组织他们观看高水平的艺术活动,他们的艺术修养提高了,群众文化水平才能提高。
(言恭达: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协副主席、江苏省民进江海书画会名誉会长)
高云委员的发言: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要建设好更要用好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目的,是通过这些设施,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水平和供给能力,从而保障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以文化人,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质。
建是为了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要建好,更要用好,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需要。因此,评价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建设,不仅要看硬件建设的情况,更要衡量其作用发挥的情况,最终要把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作为评价的结论。
应该说,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建设。以江苏省为例,自2006年始,政府财政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文化设施的建设,尤其制定了乡镇文化站的建设规划、时间、面积达标标准等,经过数年时间,实现了省有四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市有三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县有两馆(图书馆、文化馆),乡有一站(乡镇文化站),村有一室(图书室),并由各级财政补贴,逐步实现了文化场馆全部免费开放。
但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尤其乡镇文化站)在作用发挥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重建设,轻管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缺乏统筹;各个部门都拥有一些公共文化设施、队伍和资源,由于互相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很多设施不能共享,造成重复建设,以致闲置、浪费。
二是重建设,轻使用。在基础建设上舍得投钱,但在管理与使用上却是十分“节约”,尤其缺能人、专才,缺资金,徒有良好的硬件,却用不起来。
三是重“场馆建设”,轻“内容建设”。从上到下普遍注重场馆建设,有达标标准,有工程进度,但关于内容建设却没有任何要求。这已成为了一个大问题。当前,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重的是场馆建设,在文化产业建设上重的是产业园区建设和GDP占比,而最根本、最重要的内容建设却被忽略了,这实在是偏离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本意。
四是重“给予”,轻“需要”。各级政府利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也组织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如:“三送”到乡村(送戏、送书、送展览)、高雅艺术进校园、群众文化到社区等。问题是,我们的送,由于不尊重、不掌握实际需要,往往供需错位,虽是一片好心,老百姓却不买账,甚至造成浪费。比如:艺术家的抽象搞怪与大众审美要求的错位;“土”的地方戏与大城市市民口味的错位;成套的史论古籍图书与乡村需要的科技致富图书的错位等等。
为此建议:
一、转变观念。要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到凝聚人心工程的阵地建设来认识。和平时期,文化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外争取人心,一是对内凝聚人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关乎人心向背、社会和谐、政治安全的重要举措。所以,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不仅是为了满足百姓文化娱乐需要的服务平台建设,更是对民心所向发挥引领作用的思想阵地建设。
二、转变管理方式。对全社会的公共文化设施实施统筹管理,做到资源共享,协同配合,实现体系化、连锁化、职业化的运作与管理。以活动频率、社会效益为考核目标,制定考评责任指标;以优胜劣汰,奖勤罚懒为基点,制定激励机制。比如像保利文化院线那样进行运行管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就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产生强大的张力。
三、转变服务模式。要将“赐予型”服务,变为“满足型”服务。以往,我们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出发点是自上而下的——我有责任为你服务,而真正的服务应该是平视的——满足你的需要是我的责任。并且,这种文化服务应该是针对每一个具体人的个性化服务。所以,我们不仅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还要以为每一个人服务为具体的工作准则。唯有了解百姓的需要,才能提供让百姓满意的服务。
四、转变价值取向。要从只重视场馆建设,转变为重视服务能力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能等同于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建设,唯有把“设施建设”与“内容建设”、“服务方式建设”相融合,才能构成“服务能力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建设不能止于盖几间房、上几套设备,而是要经常地举办满足百姓需要、引领社会向上的活动。没有活动,设施再好,就其目标价值而言,等于零。所以,唯有改变以“建”和“有”的价值取向,确立以“用”和“服务”的价值取向,许多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中的问题才有可能得到解决。
(高云: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委员、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
2006年以来,民进中央先后4次以“促进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完善文化投入机制、保障人民文化权益”和“完善制度、落实政策,推进文化‘走出去’战略”为专题,集民进之智,聚全会之力,深入开展年度大调研,凸显了民进对文化建设的高度作为。
高云委员代表民进中央的发言: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益
发展繁荣文化、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该以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目标。经过多年的投入,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然成型,多地新建了一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然而,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却还存在着公共文化设施闲置浪费的现象。
大型剧院的适度建设是繁荣文化艺术事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但是盲目上马往往会导致闲置与浪费。据报道,某大剧院,有可容纳1000余人的大剧场,但2014年3月至6月,安排演出场次为零。从全国看,除北京、上海、江苏等地的大剧院外,国内许多剧场处于经常性的闲置状态。剧场的经营是一个世界性的管理难题,加之剧场本身是带有公益性的基础文化设施,需要“养”,所以建设超大剧院需要特别慎重。
社区文化点(站)、乡镇文化室最能体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共”属性。但是,缺乏人气让一些社区文化点(站)成了应景之作。某街道综合文化站,有棋牌室、书报阅览室等7个活动室,写明活动时间是9∶00到18∶30,却常常大门紧锁,每个月开放的时间不到10天。即使开放了,也少有人问津。据某报对涵盖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在职中青年、退休职工共100人的调查表中显示,64.2%的人一年中从未去过社区阅览室,有的甚至不知道所在社区就有文化活动中心。
农家书屋本意是要解决农民“买书难、借书难、读书难”的问题,但实际上却有一些显得“中看不中用”,书屋中没有适合农民阅读的实用书籍,甚至摆着《英汉词典》、《资治通鉴》,以及被誉为世界上最难懂的哲学论著《逻辑哲学导论》等。调研中常常发现借书登记明显是一时“赶制”出来的;个别地方只注重形式上完成任务,应付检查,把农家书屋作为形象工程,只建不用;某市273个农家书屋,自建成以来借阅量低于50人次。
政府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的文化设施,在一些地方却成了“摆设”,这实在是让人遗憾。究其原因,主要是供需不对等、管理不到位、服务不用心。建好公共文化设施只是夯实了基础,用好才是根本。已建和新建的公共文化设施,必须把服务内容建设、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到凝聚人心工程的阵地建设来认识,切实提高管理效能和服务效益,真正做到供给与需要、服务与需要、管理与需要的高度统一。为此建议:
一、让百姓表达想要什么、知道能用什么——建立公共文化需求表达和决策参与机制。管理部门要通过调查研究、听取意见等多种方式,广泛调动和汇聚民智民力,形成人民群众文化需求表达、意见搜集和公共文化决策的参与机制,改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与人民群众多样化文化诉求目标错位、需求结构不对称现象,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二、管理者要知道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听证、评估考核体系。一是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内容论证、听证制度。二是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绩效社会评估体系。以公众感知为重点,科学合理设计指标体系,主要突出群众参与率和满意度等方面的指标。委托专业的第三方社会组织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的评估。三是将社会评估与目标考核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事业专项目标考核体系,将社会评估直接引入,并占一定权重。建立并完善目标考核方法,通过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市民参与检查考核,开展社会调查,新闻媒体监督等方式,提高考核评估的科学性、客观性。
三、让管理者明白什么该管、什么该放——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责任,但并不代表一定要由政府来提供。一方面,鼓励国家投资、资助或拥有版权的文化产品无偿用于公共文化服务。另一方面,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高云: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委员、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
张妹芝委员的发言:加强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经过多年努力,按照规划,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仍存在区域、城乡间的不平衡,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基层的公共文化设施还比较薄弱;从人均文化事业费看,2013年全国人均文化事业费38.99元,最高省份(121.96元)是最低省份(17.15元)的7倍多。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基层仍应将文化设施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做到硬件与软件同步提升,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建议突出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严格落实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标准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建设标准,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我国许多地方的公共文化设施都低于国家规定的底线标准,甚至一些地方至今没有最基本的文化场馆。据统计,全国地市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面积达标率仅为55.1%和33%,36.7%的县级公共图书馆和43.1%的文化馆建于1990年之前,53%的行政村还没有文化室。从河北省看,县、乡两级的公共文化设施有一半以上不符合国家建设标准。那些不达标的文化设施,活动空间狭小、设备条件简陋,有的根本不能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因此,今后无论是新建还是改造文化设施,都应该严格落实建设标准,确保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以上,满足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按照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文化部正在牵头制定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作为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兜底标准,希望国家各有关部委密切配合,尽快推动该标准出台,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供基本遵循。 二、进一步优化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根据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特点,建议加强三类文化设施建设:一是加强综合性文化设施建设。借鉴“浙江文化礼堂”、安徽“农民文化乐园”、广西来宾“五个一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等经验和模式,以行政村(社区)作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基本单位,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整合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设施,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二是加强文化广场建设。根据我们的调研,文化广场是当前阶段最受基层群众欢迎的文化设施之一,为此建议把文化广场纳入国家文化设施建设规划,完善文化广场的建设和配置标准,实现规范化管理。三是加强戏曲等非遗基础设施建设。戏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年来生存发展状况堪忧,为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建议把戏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其基础设施建设,并把群众观赏戏曲演出作为政府采购文化服务的重要内容。
三、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运行的保障机制
进一步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国家应在“十五”、“十一五”的建设基础上,继续实施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提档升级建设工程,向中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倾斜,查漏补缺,提高覆盖面和达标率。进一步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对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政策,比如“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取1%用于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等等,应进一步研究细化措施,加大督导落实力度。进一步加大考核力度。河北省已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县城建设考核指标体系,权重占10%,调动了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各级应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考核体系,加强对政府、相关部门和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考核,积极探索引进社会力量和第三方考核,增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合力。
总之,只有不断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夯实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物质基础,才能更好保障和实现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张妹芝: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委员、河北省文化厅厅长)
言恭达委员的发言: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引入竞争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文化非营利性组织。”抓住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之处。目前,各地都重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我们所到的地方,虽然因财力不同,建造档次有高有低,但一般都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然而,要让这些设施充分发挥作用,关键还是在人,在有一支由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人员构成的,能常年扎根基层,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他们文化素养的基层文化工作队伍。
我们看到,在一个过去曾是县级市的区文化馆,全馆60人,平均年龄不到35岁,个个都有艺术方面的特长,在一个同样年轻并充满活力的馆长带领下,将全区的群众文化活动搞得红红火火,仅2013年,创作的精品荣获多项国家、省、市级大奖,流动舞台车全年为基层群众演出210场,精心策划了卡拉OK比赛、小戏小品大赛、文化管理员技能大赛等三大系列活动,根据百姓需求开设的免费培训班53期,培训11160人次,加强对文化和基层文化管理员指导,从2012年开始,启动为期3年的培训系列活动,对全区所有的村级文化管理员进行培训。在他们的指导下,乡镇文化站、村、社区的文化活动同样精彩,“社区天天乐”形成品牌,各镇文联开始建立,以年轻人为主的文体管理员正在领跑基层文化的最后一公里,“三贴近”在他们那里得到具体体现。当然,群众文化活跃了,社会矛盾也就大幅度减少了。
我们还看到,南京的一家社区美术馆,长期为大众举办免费的当代书画名家精品展览和系列文化产品展览,生活在社区之中的百姓在茶余饭后,闲庭信步之间便可游赏美术馆,让高雅的书画艺术非常自然地融入社区百姓的生活之中,并潜移默化地提升着人们的文化修养与气质品位,让生活走向高雅,让艺术服务生活,实现了书画艺术在百姓中传播美的理念,善的思想。这一民间的社区美术馆已开了第二家,深受群众欢迎。而他们的成功与公益性的民间公共文化机构分不开,更与其年轻有为、甘于奉献、热心公益,一心想为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做些事情并善于经营、与文化名人交游较广的老总分不开。
他们的成功和经历告诉我们,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最紧迫同时也是最不容易的工作是抓好基层文化工作队伍建设,包括文化馆馆长、文化站站长队伍,基层文体管理员队伍,热心文化公益事业的公益性社会公共文化机构队伍和群众文化骨干队伍。有了这样的队伍,基层文化才会有作为,有作为就会有地位,也容易争取到各方的支持。为此建议:
1.选好领头人。应将配好县(区)文化馆长、乡镇(街道)文化站长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工作切实抓好。他们应具备一定的艺术特长、较高的组织协调能力、热爱群众文化的激情。一个地方的群众文化活动能不能搞好,除了领导重视、经费保证外,关键在他们。应将他们列入相关人才培养工程中。
2.配好管理人。应在村、社区建立以年轻的社区工作者或村官为对象的专职或兼职的文体管理员,由他们牵头,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各个群众文化社团的活动,让文化活动的最后一公里更加通畅。
3.发展文联人。乡镇、街道基层文联及各协会、各基层群众文化团队是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有效载体,应重视对其培育、培养、引导、提高。为了更好地开展活动,建议可由文化站长兼任基层文联秘书长。
4.关心公益人。应像关心文化馆长、文化站长一样,关心热心公益的公益性的民间公共文化机构,为他们排忧解难,向他们购买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务,使他们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发挥更大作用。
5.重视老年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主体一般以中老年人为主,应将老年大学也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之中,充分利用老年大学阵地,开展对老年文化人才的培养,让他们成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骨干和积极参与者。 6.培训文化人。现在有的地方不重视对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培训,不积极支持他们外出观摩看戏,这不合适。还应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多组织他们观看高水平的艺术活动,他们的艺术修养提高了,群众文化水平才能提高。
(言恭达: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协副主席、江苏省民进江海书画会名誉会长)
高云委员的发言: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要建设好更要用好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目的,是通过这些设施,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水平和供给能力,从而保障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以文化人,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质。
建是为了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要建好,更要用好,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需要。因此,评价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建设,不仅要看硬件建设的情况,更要衡量其作用发挥的情况,最终要把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作为评价的结论。
应该说,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建设。以江苏省为例,自2006年始,政府财政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文化设施的建设,尤其制定了乡镇文化站的建设规划、时间、面积达标标准等,经过数年时间,实现了省有四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市有三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县有两馆(图书馆、文化馆),乡有一站(乡镇文化站),村有一室(图书室),并由各级财政补贴,逐步实现了文化场馆全部免费开放。
但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尤其乡镇文化站)在作用发挥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重建设,轻管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缺乏统筹;各个部门都拥有一些公共文化设施、队伍和资源,由于互相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很多设施不能共享,造成重复建设,以致闲置、浪费。
二是重建设,轻使用。在基础建设上舍得投钱,但在管理与使用上却是十分“节约”,尤其缺能人、专才,缺资金,徒有良好的硬件,却用不起来。
三是重“场馆建设”,轻“内容建设”。从上到下普遍注重场馆建设,有达标标准,有工程进度,但关于内容建设却没有任何要求。这已成为了一个大问题。当前,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重的是场馆建设,在文化产业建设上重的是产业园区建设和GDP占比,而最根本、最重要的内容建设却被忽略了,这实在是偏离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本意。
四是重“给予”,轻“需要”。各级政府利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也组织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如:“三送”到乡村(送戏、送书、送展览)、高雅艺术进校园、群众文化到社区等。问题是,我们的送,由于不尊重、不掌握实际需要,往往供需错位,虽是一片好心,老百姓却不买账,甚至造成浪费。比如:艺术家的抽象搞怪与大众审美要求的错位;“土”的地方戏与大城市市民口味的错位;成套的史论古籍图书与乡村需要的科技致富图书的错位等等。
为此建议:
一、转变观念。要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到凝聚人心工程的阵地建设来认识。和平时期,文化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外争取人心,一是对内凝聚人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关乎人心向背、社会和谐、政治安全的重要举措。所以,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不仅是为了满足百姓文化娱乐需要的服务平台建设,更是对民心所向发挥引领作用的思想阵地建设。
二、转变管理方式。对全社会的公共文化设施实施统筹管理,做到资源共享,协同配合,实现体系化、连锁化、职业化的运作与管理。以活动频率、社会效益为考核目标,制定考评责任指标;以优胜劣汰,奖勤罚懒为基点,制定激励机制。比如像保利文化院线那样进行运行管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就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产生强大的张力。
三、转变服务模式。要将“赐予型”服务,变为“满足型”服务。以往,我们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出发点是自上而下的——我有责任为你服务,而真正的服务应该是平视的——满足你的需要是我的责任。并且,这种文化服务应该是针对每一个具体人的个性化服务。所以,我们不仅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还要以为每一个人服务为具体的工作准则。唯有了解百姓的需要,才能提供让百姓满意的服务。
四、转变价值取向。要从只重视场馆建设,转变为重视服务能力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能等同于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建设,唯有把“设施建设”与“内容建设”、“服务方式建设”相融合,才能构成“服务能力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建设不能止于盖几间房、上几套设备,而是要经常地举办满足百姓需要、引领社会向上的活动。没有活动,设施再好,就其目标价值而言,等于零。所以,唯有改变以“建”和“有”的价值取向,确立以“用”和“服务”的价值取向,许多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中的问题才有可能得到解决。
(高云: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委员、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