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体系的完善,传统"师徒相承"的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从古至今备受关注,传统文化引领现代教育模式的研究值得思考。在当代艺术设计的教育中师徒制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新事物不断成长,基于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从文艺复兴时期师徒制的传统艺术人才培养方法及培养规律中借鉴学习,为不脱离传承的中国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强调师带徒人才培养战略相结合。
一、文艺复兴时期
1.经典之作
学徒制教育达到全盛时期也造就了历史的经典人物,欧洲文艺复兴时代师徒制值得历史铭记。著名的雕塑家、画家、建筑师、诗人米开朗基罗就是文艺复兴的画家多米尼哥·基兰达奥的学徒。文艺复兴时期诞生了许多不朽的作品,大家还记得《最后的晚餐》这幅画打造了壁画的极致巅峰么?达芬奇用最后的晚餐师徒的场面诠释了师徒制在当时的盛行。
文艺复兴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促进了科学与艺术的革新。在这场运动中,艺术大师们通过开画室收学徒,使他们的技艺得以传承和创新。文艺复兴师三杰之一的达芬奇,他的老师是什么样的人物很多人不知晓,但达芬奇却为一代大师。《达芬奇画鸡蛋》这篇课文虽然故事真实性有待考察,但是文中所指的老师韦罗基奥确有其人,是早期意大利最著名的画家和雕刻家之一,在十五世纪下半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2. 欧洲师徒传承艺术教育模式
工棚作坊作为欧洲师徒制艺术教育模式特点,为文艺复兴艺术巅峰的到来造就了无数卓越的艺术大师,这种特有的师承模式形成了师徒如父子的“亲师合一”。由于政治、经济原因,艺术创作和生产制作紧密结合在一起,于是实践性是当时师徒传承教育的重要形式。师徒制从临摹开始,到中后期,以单一的技艺传承,形成系统理论和法则的“学园”式师徒传承形式发展。随着艺术家理论素养和造诣的提高,单一的作坊式工匠师徒传承开始向系统化、理论化的发展展开。
应运而生的学院艺术教育所继承的师徒模式的特征、发展对世界艺术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言传身教和因材施教两个方面是文艺复兴时期师徒传承艺术教育模式,此种模式对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学校艺术教育具有补充作用。
二、现代师徒制艺术人才培养的探索
传统的文化造就了高峰,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文艺复兴时期师徒制得到世界的认可,在结合当代背景下,为了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应该结合传统的经验与理念,对于现代师徒制进行探究,分析信息化背景下现代师徒制改革发展方向。艺术是技术发展的成果,技术的传承在师徒制的培养下能更好的带动新人的成长。
1.工作室制,传帮带起
很多高校有开展工作室选修,同学们各取所长,根据个人规划发展选择工作室方向。工作室小班授课,有效利用零碎时间,这对师徒制的推崇十分关键。教师课下创作,学生课下个性化发展。将工匠精神展现在工作室的教学中。带动技术、因材施教,工匠精神对当今社会各行各业发展仍然产生重要影响的精神品质。在艺术专业教育实践中,要积极践行工匠精神,使培养的人才能投身社会现代化建设,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工作室师傅带徒弟,传承中国艺术元素,带实践项目,以帮助学生更有针对性的成长。
2.校企合作,实现共赢
在企业一位师傅要带好徒弟,需要提供工作技能上的帮助和指导,传递企业的价值观和理念,解答企业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徒弟多问、多学、多做。礼貌要到位,主动勤学勤做。
在教学改革中构建校企合作下的现代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实现师徒间的互动,鼓励学生尽快融入工作环境,全面提高学校与企业人才培养对接方面的配合度及协作度。
"师徒制"不仅对企业有作用,还有社会意义。对于大学刚毕业的新员工来说,通过师傅的带领,尽快掌握自己立足立身本领,学习工作和社会经验,缓解初入社会面临的各种压力和困惑,对其融入社会有很大帮助。
3.解决问题,师徒双赢
工作室或校企合作自由式的双方选择,从"不愿带"或"不愿跟"进行挖掘。有性格不合、设计不合理以及自高自大等态度因素的影响,可以在设计上进行改进,比如:如师傅带好徒弟,应给予物质激励,肯定师傅的劳动成果;“带不好"或"跟不好"的问题进行双向惩罚,"没有不合格的徒弟,只有不合格的师傅",师傅领导力问题或徒弟学习力是值得关注和重视的,虽有"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的民间说法,但师傅的"传、帮、带"的能力还是师徒制的重点。
"师徒制"甚至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传统,精彩演绎了整整一代人的工作关系。这种"师徒制"能够让新来的员工更快、更好的融入公司,让新员工及时跟上团队步伐,形成"梯队建设",也能让"师傅"体验职业成就感,并有效锻炼了师傅的领导力。师傅除了自我能力的提升外,也有很大社会价值,一个人能够通过自己的阅历帮助别人成长,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这也需要师傅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不断的学习提高。
三、总结
源于对工匠精神的追求,众多院校实行师徒制。“师徒制”作为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推进的一项育人模式。在学校可以引入高技能人才和民间手艺师作为师傅,带领徒弟学习、工作、生活。有效傳达工艺,又能培养学生精益求精、吃苦耐劳,有着其他教育模式所无法替代的优势,有助于“工匠精神”传承,加快传统技艺和先进技能的传授和培养,以适应中国企业对“现代工匠”的实际需求。
师傅手把手教出的徒弟被寄予厚望。展现了中国文人的师徒之道的精英教育,隐含了知识分子们对于道统文化的追求,符合现代中国教育的“课程思政”。中国传统艺术人才的培养发展模式丰富多样,"师徒制"与"父子传"的教育模式,是艺术传承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之前存在的作坊模式,也是欧洲历史美术教育发展的重要模式。欧洲古代美术史表明,师徒传承的美术教育模式使得几千年的欧洲绘画艺术得以发扬光大,因此对师徒传承艺术教育模式的研究,有利于我们对现今学校艺术教育体制的反思和改革。
注:该文为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个性化培养背景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现代师徒制教学模式实践与研究》研究论文,项目编号 SJGY20180175
一、文艺复兴时期
1.经典之作
学徒制教育达到全盛时期也造就了历史的经典人物,欧洲文艺复兴时代师徒制值得历史铭记。著名的雕塑家、画家、建筑师、诗人米开朗基罗就是文艺复兴的画家多米尼哥·基兰达奥的学徒。文艺复兴时期诞生了许多不朽的作品,大家还记得《最后的晚餐》这幅画打造了壁画的极致巅峰么?达芬奇用最后的晚餐师徒的场面诠释了师徒制在当时的盛行。
文艺复兴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促进了科学与艺术的革新。在这场运动中,艺术大师们通过开画室收学徒,使他们的技艺得以传承和创新。文艺复兴师三杰之一的达芬奇,他的老师是什么样的人物很多人不知晓,但达芬奇却为一代大师。《达芬奇画鸡蛋》这篇课文虽然故事真实性有待考察,但是文中所指的老师韦罗基奥确有其人,是早期意大利最著名的画家和雕刻家之一,在十五世纪下半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2. 欧洲师徒传承艺术教育模式
工棚作坊作为欧洲师徒制艺术教育模式特点,为文艺复兴艺术巅峰的到来造就了无数卓越的艺术大师,这种特有的师承模式形成了师徒如父子的“亲师合一”。由于政治、经济原因,艺术创作和生产制作紧密结合在一起,于是实践性是当时师徒传承教育的重要形式。师徒制从临摹开始,到中后期,以单一的技艺传承,形成系统理论和法则的“学园”式师徒传承形式发展。随着艺术家理论素养和造诣的提高,单一的作坊式工匠师徒传承开始向系统化、理论化的发展展开。
应运而生的学院艺术教育所继承的师徒模式的特征、发展对世界艺术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言传身教和因材施教两个方面是文艺复兴时期师徒传承艺术教育模式,此种模式对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学校艺术教育具有补充作用。
二、现代师徒制艺术人才培养的探索
传统的文化造就了高峰,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文艺复兴时期师徒制得到世界的认可,在结合当代背景下,为了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应该结合传统的经验与理念,对于现代师徒制进行探究,分析信息化背景下现代师徒制改革发展方向。艺术是技术发展的成果,技术的传承在师徒制的培养下能更好的带动新人的成长。
1.工作室制,传帮带起
很多高校有开展工作室选修,同学们各取所长,根据个人规划发展选择工作室方向。工作室小班授课,有效利用零碎时间,这对师徒制的推崇十分关键。教师课下创作,学生课下个性化发展。将工匠精神展现在工作室的教学中。带动技术、因材施教,工匠精神对当今社会各行各业发展仍然产生重要影响的精神品质。在艺术专业教育实践中,要积极践行工匠精神,使培养的人才能投身社会现代化建设,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工作室师傅带徒弟,传承中国艺术元素,带实践项目,以帮助学生更有针对性的成长。
2.校企合作,实现共赢
在企业一位师傅要带好徒弟,需要提供工作技能上的帮助和指导,传递企业的价值观和理念,解答企业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徒弟多问、多学、多做。礼貌要到位,主动勤学勤做。
在教学改革中构建校企合作下的现代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实现师徒间的互动,鼓励学生尽快融入工作环境,全面提高学校与企业人才培养对接方面的配合度及协作度。
"师徒制"不仅对企业有作用,还有社会意义。对于大学刚毕业的新员工来说,通过师傅的带领,尽快掌握自己立足立身本领,学习工作和社会经验,缓解初入社会面临的各种压力和困惑,对其融入社会有很大帮助。
3.解决问题,师徒双赢
工作室或校企合作自由式的双方选择,从"不愿带"或"不愿跟"进行挖掘。有性格不合、设计不合理以及自高自大等态度因素的影响,可以在设计上进行改进,比如:如师傅带好徒弟,应给予物质激励,肯定师傅的劳动成果;“带不好"或"跟不好"的问题进行双向惩罚,"没有不合格的徒弟,只有不合格的师傅",师傅领导力问题或徒弟学习力是值得关注和重视的,虽有"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的民间说法,但师傅的"传、帮、带"的能力还是师徒制的重点。
"师徒制"甚至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传统,精彩演绎了整整一代人的工作关系。这种"师徒制"能够让新来的员工更快、更好的融入公司,让新员工及时跟上团队步伐,形成"梯队建设",也能让"师傅"体验职业成就感,并有效锻炼了师傅的领导力。师傅除了自我能力的提升外,也有很大社会价值,一个人能够通过自己的阅历帮助别人成长,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这也需要师傅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不断的学习提高。
三、总结
源于对工匠精神的追求,众多院校实行师徒制。“师徒制”作为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推进的一项育人模式。在学校可以引入高技能人才和民间手艺师作为师傅,带领徒弟学习、工作、生活。有效傳达工艺,又能培养学生精益求精、吃苦耐劳,有着其他教育模式所无法替代的优势,有助于“工匠精神”传承,加快传统技艺和先进技能的传授和培养,以适应中国企业对“现代工匠”的实际需求。
师傅手把手教出的徒弟被寄予厚望。展现了中国文人的师徒之道的精英教育,隐含了知识分子们对于道统文化的追求,符合现代中国教育的“课程思政”。中国传统艺术人才的培养发展模式丰富多样,"师徒制"与"父子传"的教育模式,是艺术传承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之前存在的作坊模式,也是欧洲历史美术教育发展的重要模式。欧洲古代美术史表明,师徒传承的美术教育模式使得几千年的欧洲绘画艺术得以发扬光大,因此对师徒传承艺术教育模式的研究,有利于我们对现今学校艺术教育体制的反思和改革。
注:该文为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个性化培养背景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现代师徒制教学模式实践与研究》研究论文,项目编号 SJGY2018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