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自立在大学生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所表现,但这些表现中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的特点。无论是在学习上、娱乐上、集体活动上还是家庭生活中等,自立能力较强的大学生总是习惯于用自己的头脑来认识和分析身边的一切问题,且能得出自己的看法;自立能力強的大学生都强调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工作负责、对社会负责。因此,当前高职高专大学生的自立能力现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今后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如何培养和提升高职大学生的心理自立能力。
[关 键 词] 高职高专院校;自立;心理自立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1-0026-02
一、关于自立能力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
自立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之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现代生命力的一个人格概念也是自立(夏凌翔,2006)。《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将自立精神、自立意识与发展社会主义事业联系起来。有人甚至认为积极进取、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根基。自立一直就是我国德育和人格培养的重要目标(夏凌翔,2006)。《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等文件中都将自立作为思想品德的内容和目标(夏凌翔,2006)。有学者还认为自立是现代人格的表现之一。目前,关于自立的相关研究主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
(一)自立与心理自立的界定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自立(self-supporting)是指个体从自己过去所依赖的事物或环境独立出来,自己行动、自己的事情自己作主、对事物有自己的判断、对自己的承诺和行为能够负起责任的过程(曾昱,夏凌翔,2013)。自立贯穿在个体发展各阶段,可分为身体自立、行动自立、心理自立、经济自立和社会自立等五种自立(黄希庭,李媛,2001)。自立人格(self-supporting personality),是指个体在解决自己所遇到的、有关个体基本生存与发展问题中而形成的独立性、主动性、责任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等特质,包括个人与人际两个方面的独立性、主动性、责任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等特质的一种综合性的人格因素(夏凌翔,黄希庭,2006a,2008;曾昱,夏凌翔,2013),即有个人独立性、主动性、责任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和人际独立性、主动性、责任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等(曾昱,夏凌翔,2013)。
心理自立是立足中国自立文化的心理学概念,是黄希庭在2001年对“自立”概念进行分类时明确提出的一个子概念。随后,夏凌翔又对心理自立做了专门研究(夏凌翔,2003,2005),心理自立是指个体从过去对权威、亲密的人的过分依赖、依恋和服从中摆脱出来,从自己过去所依赖的事物或环境那里独立出来,自己行动起来、自己的事情自己作主,有自己的想法,自己掌握、管理和调节自己的心理资源,对自己的言行负责,积极主动地接受外界事物、积极主动地规划与发展自己的过程(夏凌翔,2003)。心理自立的人表现为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世界、获取相关信息、获得需要的资源、获取知识,能够独立思考、自主判断,能够调节自己的情绪,能与人和谐相处,能坚持自己的主张和行为,并有对由此产生的各种结果负责任的心理准备与勇气(夏凌翔,2003;缴润凯,2011)。
(二)自立相关研究
根据专家夏凌翔等的研究(夏凌翔,2003),心理自立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结构。
目前关于大学生自立的应用研究多集中于关系的探讨,比如,2011年研究者夏凌翔发表关于大学生自立人格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关系研究(夏凌翔,2011;夏凌翔,江晓楠,2011)发现:大学生的自立人格特质能显著地负向预测病理性互联网的使用,即越不自立的个体越容易出现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强迫性上网、网络成瘾等);研究还发现自立人格有利于个体对现实生活问题的解决;在大学生自立人格与心身症状的关系研究中(林天兴,夏凌翔,2010),发现自立人格特质对9种心身症状(SCL-90)都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机制(林天兴,2009),即自立人格特质越高的个体越不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身症状。人际自立特质可以抵御抑郁(张冉冉,夏凌翔,陈永,2014),在大学生心理自立与职业成熟度的相关研究中发现,高职学生心理自立水平与职业成熟度息息相关,心理自立是职业成熟度的重要影响因素(戴馥璟,刘飞,2013),同时也是大学生创业的重要影响因素。有研究显示(夏凌翔,张冉冉,高尚,2013),低人际自立的个体更容易受消极情绪词汇的影响而更消极,而高自立水平的个体更积极。同时,人际自立特质对大学生的情绪管理策略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夏凌翔,高昕,夏欣,2015)。
由此可见,有关心理自立的相关研究目前多集中于关系研究,心理自立能力水平高的个体更适应社会、有更好的心理适应能力;那么,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自立能力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调查,虽然我们学生管理人员经常在讨论一个事实,现在的学生独立性太差、依赖性太强、太不自立等,对他们自立能力现状研究和调查有利于我们学生工作的开展,进而有利于我们探索和研究如何提升大学生的自立能力,为进一步提升和培养大学生自立能力提供依据。
二、自立研究的社会价值
从心理自立的内涵出发探讨当代大学生的心理自立现状,发现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自立水平相对偏低,他们基本都是“90后”,且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尽宠爱,学习成绩上他们本人及父母没有太高要求,甚至生活上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由父母替做,也习惯了父母的安排和包办代替(敖玲敏,2017)。心理上和身体上过分依赖父母,缺乏应有的独立性,更不会主动获取相关知识和信息,较难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他们在生活上往往难以自理,连自己简单的日常生活事务都不能独立完成,总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在学习上也缺乏应有的主动性,不能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娱乐时间(敖玲敏,2017),自主自觉学习行为较少;在人际交往和人际互动上不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的意愿较低,很难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大学生自立水平,特别是心理自立能力水平是大学生心理成熟度的重要衡量指标,有研究认为(徐翠,2013),大学生自立水平和大学生创业关系密切,心理自立水平高的大学生有更积极的创业认知,对自主创业的思考更多,也更趨向于进行创业(徐翠,2013)。也有研究认为心理自立与职业成熟度呈显著正相关(戴馥璟,刘飞,2013),心理越自立的学生,对职业认知越充分;自立人格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曾昱,夏凌翔,2013)。而学生的大学阶段正是检验其心理自立水平高低的重要时间段,心理自立水平的高低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以后从事职业的成功与否(敖玲敏,2017)。因此,当前高职高专大学生的自立能力现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关注高职高专大学生自立能力现状,探讨如何提高高职高专大学生的心理自立水平,有切实的实际价值(敖玲敏,2017)。目前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就业,为社会培养职业化人才。高职院校大学生自立能力培养是高职院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职业教育必须重视的因素之一(敖玲敏,2017)。
新时代的教育重要任务之一是为社会培养一代又一代自立自强的新人。作为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发展任务就是为进入社会做准备,在大学期间必须完成自立,特别是心理上的自立,即大学生需要学会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形成健全的人格,较快适应社会,树立自信心,创一番事业,有使命感、有责任感,学习作为社会一员所应具备的知识、态度和行为规范等,并能够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开展学生自立研究,对健全大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全面成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夏凌翔,高昕,夏欣.人际自立特质对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作用的纵向研究[J].心理科学,2015,38(1):116-122.
[2]张冉冉,夏凌翔,陈永.大学生人际自立特质与抑郁的关系:人际应对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30(2):193-199.
[3]夏凌翔.自立人格与心身症状:特质-应激-症状相符中介模型的检验[J].心理学报,2011,43(6):650-660.
[4]夏凌翔,黄希庭.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量表的建构[J].心理学报,2008(5):593-603.
[5]夏凌翔,黄希庭.青少年学生的自立人格[J].心理学报,2006(3):382-391.
[6]黄希庭,李嫒.大学生自立意识的探索性研究[J].心理科学,2001(4):389-392.
[7]夏凌翔.自立、自强特征的对比研究[J].心理科学,2005(6):101-103.
[8]夏凌翔.当代大学生心理自立问卷的初步编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3.
[9]夏凌翔.自立研究的方法学思考[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6-21.
[10]戴馥璟,刘飞.高职学生心理自立与职业成熟度的相关研究[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2):54-55.
[11]夏凌翔,张冉冉,高尚.低人际自立与消极情绪词注意偏向的关系[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5(2):116-120.
[12]徐翠.大学生心理自立与创业的关系初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1):3-4.
[13]曾昱,夏凌翔.中学生自立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心理资本与感恩的中介效应[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8(12):145-151.
[14]林天兴.大学生的自立人格与心身症状的关系[D].重庆:西南大学,2009.
[15]林天兴,夏凌翔.大学生的自立人格与心身症状的关系[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2(12):164-168.
[16]夏凌翔,江晓楠.大学生的自立人格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关系[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10):160-164.
[17]敖玲敏.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自立能力的培养[J].时代教育,2017(13):44.
[18]缴润凯.师范生教师职业成熟度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编辑 郑晓燕
[关 键 词] 高职高专院校;自立;心理自立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1-0026-02
一、关于自立能力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
自立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之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现代生命力的一个人格概念也是自立(夏凌翔,2006)。《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将自立精神、自立意识与发展社会主义事业联系起来。有人甚至认为积极进取、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根基。自立一直就是我国德育和人格培养的重要目标(夏凌翔,2006)。《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等文件中都将自立作为思想品德的内容和目标(夏凌翔,2006)。有学者还认为自立是现代人格的表现之一。目前,关于自立的相关研究主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
(一)自立与心理自立的界定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自立(self-supporting)是指个体从自己过去所依赖的事物或环境独立出来,自己行动、自己的事情自己作主、对事物有自己的判断、对自己的承诺和行为能够负起责任的过程(曾昱,夏凌翔,2013)。自立贯穿在个体发展各阶段,可分为身体自立、行动自立、心理自立、经济自立和社会自立等五种自立(黄希庭,李媛,2001)。自立人格(self-supporting personality),是指个体在解决自己所遇到的、有关个体基本生存与发展问题中而形成的独立性、主动性、责任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等特质,包括个人与人际两个方面的独立性、主动性、责任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等特质的一种综合性的人格因素(夏凌翔,黄希庭,2006a,2008;曾昱,夏凌翔,2013),即有个人独立性、主动性、责任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和人际独立性、主动性、责任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等(曾昱,夏凌翔,2013)。
心理自立是立足中国自立文化的心理学概念,是黄希庭在2001年对“自立”概念进行分类时明确提出的一个子概念。随后,夏凌翔又对心理自立做了专门研究(夏凌翔,2003,2005),心理自立是指个体从过去对权威、亲密的人的过分依赖、依恋和服从中摆脱出来,从自己过去所依赖的事物或环境那里独立出来,自己行动起来、自己的事情自己作主,有自己的想法,自己掌握、管理和调节自己的心理资源,对自己的言行负责,积极主动地接受外界事物、积极主动地规划与发展自己的过程(夏凌翔,2003)。心理自立的人表现为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世界、获取相关信息、获得需要的资源、获取知识,能够独立思考、自主判断,能够调节自己的情绪,能与人和谐相处,能坚持自己的主张和行为,并有对由此产生的各种结果负责任的心理准备与勇气(夏凌翔,2003;缴润凯,2011)。
(二)自立相关研究
根据专家夏凌翔等的研究(夏凌翔,2003),心理自立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结构。
目前关于大学生自立的应用研究多集中于关系的探讨,比如,2011年研究者夏凌翔发表关于大学生自立人格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关系研究(夏凌翔,2011;夏凌翔,江晓楠,2011)发现:大学生的自立人格特质能显著地负向预测病理性互联网的使用,即越不自立的个体越容易出现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强迫性上网、网络成瘾等);研究还发现自立人格有利于个体对现实生活问题的解决;在大学生自立人格与心身症状的关系研究中(林天兴,夏凌翔,2010),发现自立人格特质对9种心身症状(SCL-90)都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机制(林天兴,2009),即自立人格特质越高的个体越不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身症状。人际自立特质可以抵御抑郁(张冉冉,夏凌翔,陈永,2014),在大学生心理自立与职业成熟度的相关研究中发现,高职学生心理自立水平与职业成熟度息息相关,心理自立是职业成熟度的重要影响因素(戴馥璟,刘飞,2013),同时也是大学生创业的重要影响因素。有研究显示(夏凌翔,张冉冉,高尚,2013),低人际自立的个体更容易受消极情绪词汇的影响而更消极,而高自立水平的个体更积极。同时,人际自立特质对大学生的情绪管理策略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夏凌翔,高昕,夏欣,2015)。
由此可见,有关心理自立的相关研究目前多集中于关系研究,心理自立能力水平高的个体更适应社会、有更好的心理适应能力;那么,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自立能力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调查,虽然我们学生管理人员经常在讨论一个事实,现在的学生独立性太差、依赖性太强、太不自立等,对他们自立能力现状研究和调查有利于我们学生工作的开展,进而有利于我们探索和研究如何提升大学生的自立能力,为进一步提升和培养大学生自立能力提供依据。
二、自立研究的社会价值
从心理自立的内涵出发探讨当代大学生的心理自立现状,发现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自立水平相对偏低,他们基本都是“90后”,且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尽宠爱,学习成绩上他们本人及父母没有太高要求,甚至生活上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由父母替做,也习惯了父母的安排和包办代替(敖玲敏,2017)。心理上和身体上过分依赖父母,缺乏应有的独立性,更不会主动获取相关知识和信息,较难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他们在生活上往往难以自理,连自己简单的日常生活事务都不能独立完成,总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在学习上也缺乏应有的主动性,不能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娱乐时间(敖玲敏,2017),自主自觉学习行为较少;在人际交往和人际互动上不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的意愿较低,很难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大学生自立水平,特别是心理自立能力水平是大学生心理成熟度的重要衡量指标,有研究认为(徐翠,2013),大学生自立水平和大学生创业关系密切,心理自立水平高的大学生有更积极的创业认知,对自主创业的思考更多,也更趨向于进行创业(徐翠,2013)。也有研究认为心理自立与职业成熟度呈显著正相关(戴馥璟,刘飞,2013),心理越自立的学生,对职业认知越充分;自立人格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曾昱,夏凌翔,2013)。而学生的大学阶段正是检验其心理自立水平高低的重要时间段,心理自立水平的高低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以后从事职业的成功与否(敖玲敏,2017)。因此,当前高职高专大学生的自立能力现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关注高职高专大学生自立能力现状,探讨如何提高高职高专大学生的心理自立水平,有切实的实际价值(敖玲敏,2017)。目前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就业,为社会培养职业化人才。高职院校大学生自立能力培养是高职院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职业教育必须重视的因素之一(敖玲敏,2017)。
新时代的教育重要任务之一是为社会培养一代又一代自立自强的新人。作为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发展任务就是为进入社会做准备,在大学期间必须完成自立,特别是心理上的自立,即大学生需要学会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形成健全的人格,较快适应社会,树立自信心,创一番事业,有使命感、有责任感,学习作为社会一员所应具备的知识、态度和行为规范等,并能够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开展学生自立研究,对健全大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全面成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夏凌翔,高昕,夏欣.人际自立特质对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作用的纵向研究[J].心理科学,2015,38(1):116-122.
[2]张冉冉,夏凌翔,陈永.大学生人际自立特质与抑郁的关系:人际应对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30(2):193-199.
[3]夏凌翔.自立人格与心身症状:特质-应激-症状相符中介模型的检验[J].心理学报,2011,43(6):650-660.
[4]夏凌翔,黄希庭.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量表的建构[J].心理学报,2008(5):593-603.
[5]夏凌翔,黄希庭.青少年学生的自立人格[J].心理学报,2006(3):382-391.
[6]黄希庭,李嫒.大学生自立意识的探索性研究[J].心理科学,2001(4):389-392.
[7]夏凌翔.自立、自强特征的对比研究[J].心理科学,2005(6):101-103.
[8]夏凌翔.当代大学生心理自立问卷的初步编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3.
[9]夏凌翔.自立研究的方法学思考[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6-21.
[10]戴馥璟,刘飞.高职学生心理自立与职业成熟度的相关研究[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2):54-55.
[11]夏凌翔,张冉冉,高尚.低人际自立与消极情绪词注意偏向的关系[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5(2):116-120.
[12]徐翠.大学生心理自立与创业的关系初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1):3-4.
[13]曾昱,夏凌翔.中学生自立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心理资本与感恩的中介效应[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8(12):145-151.
[14]林天兴.大学生的自立人格与心身症状的关系[D].重庆:西南大学,2009.
[15]林天兴,夏凌翔.大学生的自立人格与心身症状的关系[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2(12):164-168.
[16]夏凌翔,江晓楠.大学生的自立人格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关系[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10):160-164.
[17]敖玲敏.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自立能力的培养[J].时代教育,2017(13):44.
[18]缴润凯.师范生教师职业成熟度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编辑 郑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