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做事情,容易上纲上线,容易赋予沉重的使命感,以至于有国外专家被国内影展邀请来评选国内作品时,常常感叹“缺乏创意、抄袭居多。”这种感叹,在当今这个“微时代”尤其明显。可无论是“短片”还是“微电影”,学生时代的作品也许没有大电影的成熟与深邃,但不应该放弃思想的无限与创意的无忌。因为这是无畏与张扬的青春。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每年会评选一次学生“学院奖”,以“学院奖”定名,也是为了向师生们心中共同的目标“奥斯卡”奖致敬。尽管奖杯不是小金人,但有“北大奥斯卡”之称的艺术学院学院奖也已经过了第八个年头。我们选出了三部富有代表性的作品,从中可以看到北大同学们在影像中玩乐的青春。
本期嘉宾《男生日记》北京大学的陈宇老师是“微电影”方面的专家,也是与网络结合的最早一批微电影创作者,曾拍摄过《男生日记》、《女生日记》等微电影作品。迪派传媒制作总监武吉老师是电视制片人和制作人,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半梦半醒中游弋
导 演:张优
制作时间:2012年5月至2013年3月
作品时长:10分13秒
作品类型:剧情片
前期设备:佳能EOS 5D Mark II数码单反相机
后期软件:Adobe Premiere CS5、
Red Giant Magic Bullet Looks 2.0
导演阐述
《烟头》改编自杜若飞高中同学卫京京的一篇同名小说,当时我们两个正在构思摄影摄像课的期末作业,杜若飞给我看这篇小说的时候,其中一句“混沌的街道,像腊八粥般的河流”特别触动我。小说表达了一种惆怅、无奈、迷茫的情绪,我们当时就想,能不能通过电影的手段,将这种情绪表达出来。
最初的构思我们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电影独有的手段——画面和声音,二是对原文的结构进行改编。我们将许多原文中通过语言表现的细节、情绪改为通过蒙太奇来完成,这样就绘制了最初的一些重点段落的分镜,也基本由这些重点镜头的引导,确定了场景的安排。
在结构上,我们将自己对原文的理解加了进去,并对原文进行了删节。主人公既然迷失在了生活中,那么他会很难分清梦境与现实,因为二者都是同样的痛苦迷惘,而对主人公唯一的慰藉,也是对他“心灵救赎”的,是他对家乡的思念。于是我们的结构以“妹妹的信”作为分割点,之前是对主人公生活的描述,而后面,实际上是对他梦境的描绘。为了突出这一点,我们在画面上,采用了过曝的手段,试图展示梦境与现实即将分离时,人记忆的片面化;并且我们在语言上也强调了与画面动作相反的思想。在结构层面,我们还在现实与梦境的小结构上,笼罩了一个日复一日,循环往复的时间感:在全片的最后,我们加上了一段不断积累的烟头特写,象征着一种不断重复的生活,一种无法逃离的宿命感。
我们为了完成对文学文本的再创作,在镜头设计上便要找到对情感展现效果最好的场景。出于时间和经费的权衡,我们在北京大学附近的出租房里拍摄了一整天的内景,在北海附近的胡同中拍摄了半天的清晨外景,在北大西门的夜市和五道口的商业街上完成了夜景拍摄。同时,由于为了完成文本转换,我们大量采用了画外音的手法,但如何处理好画外音与电影本身的关系,也是我们考虑的重要方面,因为我们要做的是电影,而不是电视文学。
陈宇
不同于当今电影娱乐化、感官刺激化的创作倾向,《烟头》以文学性、内向化的独特气质,配以富有诗意的影像,刻画了一个当代都市里年轻人之孤独灵魂的追溯与徘徊。影片在剧本创作上做到了典型性和独特性的兼容并包,并且在情绪的细腻程度和感染力上能够引发当代年轻人的集体共鸣。这样对于年轻人内心细致感受的形象化表达,在普遍追求外部行动的创作风向之中显示出作者对于文艺片风格审美的坚持与探索。
武吉
诗画的表现风格令人又想起了王家卫的电影。导演对画面、影调、旁白等手法,努力营造一种淡然的气氛,虽然表现手法略显稚嫩,但导演细致化了小说的情节。所改编的原著本身并没有过多的情节,在画面上就要求更多的镜头组和画面内语言。作为一种文艺片的尝试还是值得鼓励的。
没有尽头的轮回
导 演:石坤
制作时间:2013年5月17日至6月20日
作品时长:3分44秒
作品类型:动画片
前期设备:佳能EOS 60D数码单反相机
后期软件:Photoshop,会声会影x5
导演阐述
这是我在艺术学院的第二部学年作品。
灵感来自在网上看到的一张图片:某人趴在桌子上,墙上挂着三张画,每一张画里都有一只眼睛在看着那人。当时我正在跟一个舞蹈社团商量,要给他们拍一个毕业纪念短片。要展现舞姿,我觉得会动的图片会是很好的形式,每一张图片可以呈现不同风格的舞蹈……于是由此出发想了很多,方案几近成熟。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与社团的合作没能实现,但“照片会动”、“火”等几个idea留了下来,我觉得还是可以加以改编。抛开社团,反而创作空间更大,更能发挥“会动的照片”这一设定的潜力——譬如可以一个演员饰演无数角色,照片套着照片,照片与真人的互动有无数花样……结合典型意象“流水线”和“多重世界”,而内涵上也可以做文章。
关于如何让照片动起来,我原打算抠像,此时因为没有预算,于是开始考虑拍定格动画,做了洗印2000张照片的心理准备。
演员(只有一位,白大师)和场务都是学院里熟悉的朋友,大家都觉得很有难度,但都非常帮忙。我和白大师两个人先拍了两天“底层”照片中的内容。我把一部分照片洗印出来试拍,发现很多问题:光线很难配合(因为预算有限,要洗照片就没钱租灯了),难以保证照片的位置不变,且耗时太久演员难以承受。我于是放弃洗印照片,改用PS合成。而后,拍“真人”两次。最后一次从上午九点开始布景,一直拍到后半夜两点钟。大家都困乏得不行,有人第二天还有体育考试。不过最难的还在后面。因为之前与社团的沟通耽误了时间,此时已经进入期末阶段,学年作品的提交期限也在逼近,几乎每天都有人在催我交作业……我白天备考,晚上从八点到半夜两点处理素材,如此四五天,终于搞定将近1500张图片。 我自己又录了一些音效加进去,临时用《闲聊波尔卡》充当背景音乐——我觉得理想的状态是没有音乐只靠音效。不过我对音效缺乏经验,目前还在研究。最后一个小红人出现的镜头,也需要补拍。所以严格来说这个片子还没有最终完成。无论结果如何,我都欣然接受。
陈宇
《缺乏音效的短片》的形式与内容相辅相成,颇具深度的内容以最有助于表达内容的新颖形式得以展现,其可谓达到了令人赞叹的程度。全片以逐格方式拍摄,并在后期特效的使用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然而技术与形式上的创新并非如同许多其他学生作品的通病一样,只是为了形式而形式,为了创新而创新,此片在形式上的所呈现出原汁原味的荒诞感,是为了揭示一个掷地有声的荒诞现实。导演石坤以学生导演中少见的成熟,将颇具高度的视角与极为新颖的形式圆融为一体,展现出年轻导演脱俗的艺术水准与人生态度。
武吉
《缺乏音效的短片》内含着东方的哲理与西方的幽默。在影片强调一种形式感的同时,还在影片结尾,让人感受到这个繁复而奇妙世界的轮回。但我个人认为,如果音乐能采用原创或者单独的音效效果更奇特。
钻石与灰烬的秘密
导 演:黄颖湘
制作时间:2013年4月17日至18日
作品时长:17分12秒
作品类型:歌舞片
前期设备:佳能EOS 5D Mark III数码单反相机
后期软件:Adobe Premiere、 Color、After Effects
导演阐述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两位主演,他们是中国版《歌舞青春》的主演,对音乐剧情有独钟,而我也一直想尝试歌舞类型的短片,所以我们4月10日开始决定要做一个歌舞微电影。因为男主角4月20日要去外地拍戏,所以我们整个片子从策划到筹备再到拍摄只用了不到10天的时间,而真正拍摄仅用了2天。
歌舞片这个类型本来就不是很好拍,前期的筹备包括场景设置和服装道具等都需要时间好好准备,所以我们到4月17日才开始拍摄,第一天从凌晨5点拍到第二天凌晨2点,第二天从早上8点拍摄到下午5点,可以说是超高强度的拍摄,演员和工作人员都表示如果还有下一次绝对不接受这么高强度的拍摄,但我们做到了,而且做好了,因为我们都是一群热爱唱歌跳舞的孩子。
另外,这一次拍摄的经历对我个人来说是很难能可贵的,整个剧组除了我和摄影及个别演员外,都是已经有很多影视经验的艺人和专业人士。作为一名大四毕业生,这对我来说既是优势又是挑战,只有取得他们的信任,让他们对我的能力有信心,现场的拍摄才能按照我的想法顺利地进行。
回想起来,那一天半里不少人跟我说过“你还是个学生,经验还少,下次你应该……”,我很感谢他们的批评和指导,也很欣慰最后他们看完成片以后对我的肯定。接下来我会去美国继续深造学习电影,我还是想探索歌舞类型电影,希望日后能做一部更好的歌舞片,献给伴随我们成长的音乐剧。
陈宇
《明星·脸》以 靓丽、光鲜、动感的影像风格,讲述了一个关于找回真实自我、重获友情的动人故事。以最能符合当下青年观众审美取向的外在形式,揭示了受众群体在当代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那具有普遍性的迷惑,并指出了走出迷惑的途径。
最难能可贵的是,导演黄颖湘在片中选择了学生作品中极为少见的音乐剧的表现形式。此种表现形式不仅展现了导演对于演员表演的把控能力,也使全片具有了风格独特并且极为统一的艺术完整性。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导演充分利用了属于音乐剧本体的“假定性”特征,并将本属于舞台领域的假定性与电影的影像表达很好地结合起来。此举使得片中人物的心理时空得以拓展并获得娱乐化的表达。在片中主角接受整容的一场戏中,导演采取了极具舞台表现美学特征的歌舞化表现形式,将原本现实枯燥的戏份以象征的方式展现,并和谐的统一于整体的形式感中。类似在导演创作方法上的大胆尝试,是尤其值得鼓励的。
武吉
歌舞片的形式在学生作品中也非常少见,因此《明星·脸》已经让人对影片充满期待了。而一个好故事一定是影片成功的基础,但它始终需要在一条隐形的轨迹上奔跑,那就是“节奏”。微电影《明星·脸》中,节奏、音乐、故事三大元素结合较为优秀,在这个讲述“友情与成长”的传统故事中,借由音乐剧的形式带来了更多有冲击感的视觉体验。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每年会评选一次学生“学院奖”,以“学院奖”定名,也是为了向师生们心中共同的目标“奥斯卡”奖致敬。尽管奖杯不是小金人,但有“北大奥斯卡”之称的艺术学院学院奖也已经过了第八个年头。我们选出了三部富有代表性的作品,从中可以看到北大同学们在影像中玩乐的青春。
本期嘉宾《男生日记》北京大学的陈宇老师是“微电影”方面的专家,也是与网络结合的最早一批微电影创作者,曾拍摄过《男生日记》、《女生日记》等微电影作品。迪派传媒制作总监武吉老师是电视制片人和制作人,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半梦半醒中游弋
导 演:张优
制作时间:2012年5月至2013年3月
作品时长:10分13秒
作品类型:剧情片
前期设备:佳能EOS 5D Mark II数码单反相机
后期软件:Adobe Premiere CS5、
Red Giant Magic Bullet Looks 2.0
导演阐述
《烟头》改编自杜若飞高中同学卫京京的一篇同名小说,当时我们两个正在构思摄影摄像课的期末作业,杜若飞给我看这篇小说的时候,其中一句“混沌的街道,像腊八粥般的河流”特别触动我。小说表达了一种惆怅、无奈、迷茫的情绪,我们当时就想,能不能通过电影的手段,将这种情绪表达出来。
最初的构思我们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电影独有的手段——画面和声音,二是对原文的结构进行改编。我们将许多原文中通过语言表现的细节、情绪改为通过蒙太奇来完成,这样就绘制了最初的一些重点段落的分镜,也基本由这些重点镜头的引导,确定了场景的安排。
在结构上,我们将自己对原文的理解加了进去,并对原文进行了删节。主人公既然迷失在了生活中,那么他会很难分清梦境与现实,因为二者都是同样的痛苦迷惘,而对主人公唯一的慰藉,也是对他“心灵救赎”的,是他对家乡的思念。于是我们的结构以“妹妹的信”作为分割点,之前是对主人公生活的描述,而后面,实际上是对他梦境的描绘。为了突出这一点,我们在画面上,采用了过曝的手段,试图展示梦境与现实即将分离时,人记忆的片面化;并且我们在语言上也强调了与画面动作相反的思想。在结构层面,我们还在现实与梦境的小结构上,笼罩了一个日复一日,循环往复的时间感:在全片的最后,我们加上了一段不断积累的烟头特写,象征着一种不断重复的生活,一种无法逃离的宿命感。
我们为了完成对文学文本的再创作,在镜头设计上便要找到对情感展现效果最好的场景。出于时间和经费的权衡,我们在北京大学附近的出租房里拍摄了一整天的内景,在北海附近的胡同中拍摄了半天的清晨外景,在北大西门的夜市和五道口的商业街上完成了夜景拍摄。同时,由于为了完成文本转换,我们大量采用了画外音的手法,但如何处理好画外音与电影本身的关系,也是我们考虑的重要方面,因为我们要做的是电影,而不是电视文学。
陈宇
不同于当今电影娱乐化、感官刺激化的创作倾向,《烟头》以文学性、内向化的独特气质,配以富有诗意的影像,刻画了一个当代都市里年轻人之孤独灵魂的追溯与徘徊。影片在剧本创作上做到了典型性和独特性的兼容并包,并且在情绪的细腻程度和感染力上能够引发当代年轻人的集体共鸣。这样对于年轻人内心细致感受的形象化表达,在普遍追求外部行动的创作风向之中显示出作者对于文艺片风格审美的坚持与探索。
武吉
诗画的表现风格令人又想起了王家卫的电影。导演对画面、影调、旁白等手法,努力营造一种淡然的气氛,虽然表现手法略显稚嫩,但导演细致化了小说的情节。所改编的原著本身并没有过多的情节,在画面上就要求更多的镜头组和画面内语言。作为一种文艺片的尝试还是值得鼓励的。
没有尽头的轮回
导 演:石坤
制作时间:2013年5月17日至6月20日
作品时长:3分44秒
作品类型:动画片
前期设备:佳能EOS 60D数码单反相机
后期软件:Photoshop,会声会影x5
导演阐述
这是我在艺术学院的第二部学年作品。
灵感来自在网上看到的一张图片:某人趴在桌子上,墙上挂着三张画,每一张画里都有一只眼睛在看着那人。当时我正在跟一个舞蹈社团商量,要给他们拍一个毕业纪念短片。要展现舞姿,我觉得会动的图片会是很好的形式,每一张图片可以呈现不同风格的舞蹈……于是由此出发想了很多,方案几近成熟。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与社团的合作没能实现,但“照片会动”、“火”等几个idea留了下来,我觉得还是可以加以改编。抛开社团,反而创作空间更大,更能发挥“会动的照片”这一设定的潜力——譬如可以一个演员饰演无数角色,照片套着照片,照片与真人的互动有无数花样……结合典型意象“流水线”和“多重世界”,而内涵上也可以做文章。
关于如何让照片动起来,我原打算抠像,此时因为没有预算,于是开始考虑拍定格动画,做了洗印2000张照片的心理准备。
演员(只有一位,白大师)和场务都是学院里熟悉的朋友,大家都觉得很有难度,但都非常帮忙。我和白大师两个人先拍了两天“底层”照片中的内容。我把一部分照片洗印出来试拍,发现很多问题:光线很难配合(因为预算有限,要洗照片就没钱租灯了),难以保证照片的位置不变,且耗时太久演员难以承受。我于是放弃洗印照片,改用PS合成。而后,拍“真人”两次。最后一次从上午九点开始布景,一直拍到后半夜两点钟。大家都困乏得不行,有人第二天还有体育考试。不过最难的还在后面。因为之前与社团的沟通耽误了时间,此时已经进入期末阶段,学年作品的提交期限也在逼近,几乎每天都有人在催我交作业……我白天备考,晚上从八点到半夜两点处理素材,如此四五天,终于搞定将近1500张图片。 我自己又录了一些音效加进去,临时用《闲聊波尔卡》充当背景音乐——我觉得理想的状态是没有音乐只靠音效。不过我对音效缺乏经验,目前还在研究。最后一个小红人出现的镜头,也需要补拍。所以严格来说这个片子还没有最终完成。无论结果如何,我都欣然接受。
陈宇
《缺乏音效的短片》的形式与内容相辅相成,颇具深度的内容以最有助于表达内容的新颖形式得以展现,其可谓达到了令人赞叹的程度。全片以逐格方式拍摄,并在后期特效的使用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然而技术与形式上的创新并非如同许多其他学生作品的通病一样,只是为了形式而形式,为了创新而创新,此片在形式上的所呈现出原汁原味的荒诞感,是为了揭示一个掷地有声的荒诞现实。导演石坤以学生导演中少见的成熟,将颇具高度的视角与极为新颖的形式圆融为一体,展现出年轻导演脱俗的艺术水准与人生态度。
武吉
《缺乏音效的短片》内含着东方的哲理与西方的幽默。在影片强调一种形式感的同时,还在影片结尾,让人感受到这个繁复而奇妙世界的轮回。但我个人认为,如果音乐能采用原创或者单独的音效效果更奇特。
钻石与灰烬的秘密
导 演:黄颖湘
制作时间:2013年4月17日至18日
作品时长:17分12秒
作品类型:歌舞片
前期设备:佳能EOS 5D Mark III数码单反相机
后期软件:Adobe Premiere、 Color、After Effects
导演阐述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两位主演,他们是中国版《歌舞青春》的主演,对音乐剧情有独钟,而我也一直想尝试歌舞类型的短片,所以我们4月10日开始决定要做一个歌舞微电影。因为男主角4月20日要去外地拍戏,所以我们整个片子从策划到筹备再到拍摄只用了不到10天的时间,而真正拍摄仅用了2天。
歌舞片这个类型本来就不是很好拍,前期的筹备包括场景设置和服装道具等都需要时间好好准备,所以我们到4月17日才开始拍摄,第一天从凌晨5点拍到第二天凌晨2点,第二天从早上8点拍摄到下午5点,可以说是超高强度的拍摄,演员和工作人员都表示如果还有下一次绝对不接受这么高强度的拍摄,但我们做到了,而且做好了,因为我们都是一群热爱唱歌跳舞的孩子。
另外,这一次拍摄的经历对我个人来说是很难能可贵的,整个剧组除了我和摄影及个别演员外,都是已经有很多影视经验的艺人和专业人士。作为一名大四毕业生,这对我来说既是优势又是挑战,只有取得他们的信任,让他们对我的能力有信心,现场的拍摄才能按照我的想法顺利地进行。
回想起来,那一天半里不少人跟我说过“你还是个学生,经验还少,下次你应该……”,我很感谢他们的批评和指导,也很欣慰最后他们看完成片以后对我的肯定。接下来我会去美国继续深造学习电影,我还是想探索歌舞类型电影,希望日后能做一部更好的歌舞片,献给伴随我们成长的音乐剧。
陈宇
《明星·脸》以 靓丽、光鲜、动感的影像风格,讲述了一个关于找回真实自我、重获友情的动人故事。以最能符合当下青年观众审美取向的外在形式,揭示了受众群体在当代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那具有普遍性的迷惑,并指出了走出迷惑的途径。
最难能可贵的是,导演黄颖湘在片中选择了学生作品中极为少见的音乐剧的表现形式。此种表现形式不仅展现了导演对于演员表演的把控能力,也使全片具有了风格独特并且极为统一的艺术完整性。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导演充分利用了属于音乐剧本体的“假定性”特征,并将本属于舞台领域的假定性与电影的影像表达很好地结合起来。此举使得片中人物的心理时空得以拓展并获得娱乐化的表达。在片中主角接受整容的一场戏中,导演采取了极具舞台表现美学特征的歌舞化表现形式,将原本现实枯燥的戏份以象征的方式展现,并和谐的统一于整体的形式感中。类似在导演创作方法上的大胆尝试,是尤其值得鼓励的。
武吉
歌舞片的形式在学生作品中也非常少见,因此《明星·脸》已经让人对影片充满期待了。而一个好故事一定是影片成功的基础,但它始终需要在一条隐形的轨迹上奔跑,那就是“节奏”。微电影《明星·脸》中,节奏、音乐、故事三大元素结合较为优秀,在这个讲述“友情与成长”的传统故事中,借由音乐剧的形式带来了更多有冲击感的视觉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