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冤家不聚头

来源 :国际公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137705093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云,不是冤家不聚头;又有语云,同行是冤家。近来,一系列中国式商战,把这两句话演绎得颇为充分。
  案例不用细查,一伸手便可列出一串。
  IT或电商信奉赢家通吃,又有做眼球经济的基因,冤家碰头就特别的多。如京东对撼阿里,国美大战苏宁,360尤其善打口水战,与金山、腾讯都掀起过一轮轮冤家对决。
  快消品直接面对消费者,市场蛋糕你切走了我就没有,所以也常见双雄对决:像加多宝死磕王老吉,农夫山泉火拼华润怡宝,都是现在还在上演的活剧。当然,别忘了蒙牛和伊利,这两个冤家的恩怨,曾是市场的一道“风景”,这两家现在在发掘共存之道,但身后的战场,至今还一片狼藉……
  B2C的企业有恩怨容易理解,B2B的巨头也在缠斗。工程机械行业,普通公众了解不多吧,但提到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非业界人士也是耳熟能详。为啥?因为这两家行业龙头的舆论战,打得比谍战大片还“精彩”——行贿、绑架、商业间谍窃密、财务数据造假、黑白两道肉搏、暗中持股对手……这样离奇的元素在媒体不断曝光,制造了一轮又一轮的舆论热点。
  如2012年底,有媒体就以《恨别长沙梁稳根的内心独白》为题,将中国首富的商战故事在正儿八经的新闻版面上演绎出来,一时舆论哗然。中联重科高管回应说,当时真是被打懵了,怎么还可以有这样的完全不顾事实的报道。在舆论异样的眼光中,不仅企业品牌被妖魔化,股价下跌,连自己的员工都因压抑和委屈,对企业产生了不理解。“我们是搞实业的,怎么现在就尽打口水仗了?恶劣的舆论环境已经严重干扰了公司的正常经营。”
  中联重科和三一重工系出同城,同为行业翘楚。客观地说,竞争乃是一种必然,但出现这样的舆论战,已超出了良性竞争的范畴,带着情绪,理性不足。反观成功的国际化大企业,无论是苹果和三星,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还是宝洁和联合利华,都面临着同业竞争的局面,如果都采用这样的打法,那么肯德基岂不是要偷偷到麦当劳的厨房去放老鼠,然后跳出来公之于众?而百事可乐必须污染可口可乐的水源,才能确保自己不被落下?
  恶性的中国式商战,其实是一种狭隘的市场观在暗中发挥作用,即市场永远只有一个固定的容量,你切走的蛋糕,就是我损失的份额。这种观念最终只会导致窝里斗,而失去做大市场的视野和高度。
  事实上,通往顶峰不只华山一条路,被踩到脚下的对手也不会成为阶梯,倒更可能成为陷阱。这个世界宽广得很,竞争还有另一种方式,比管理,比技术,比经营,一个伟大的企业从来不靠撕扯突围,乔布斯有一句话,要做的不是超越对手,而是把自己的事做到卓越。
  混乱的中国式商战,已经引起了企业和市场的警惕。这种不规范破坏市场的经营环境,结局常常是两败俱伤。“不是冤家不聚头”这句话,出自元杂剧《楚昭公》,它其实还暗藏着另一层意思:如果不是前世结下的冤孽,今世也不会聚在一起。冤孽有爱恨交集的意味,既然不得不竞争,那就在更高的层面上展开吧,一个伟大的企业家,要有这种胸襟。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