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0年初,团省委响应“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在成都南郊石羊公社某大队借用2畝多土地,大种高产的牛皮菜以满足全机关日益增长的食物不足之需。
那时牛皮菜已由机关干部义务劳动种好,就派我的伯父(20世纪50年代作家,时任《红领巾》编辑)和《四川青年报》社的另一名右派廖其澄同去管理那大片的牛皮菜土地。廖其澄原是青年报社的美术编辑,四川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青年报社和红领巾社同在一个大院里,反右后他们同为留在单位监督劳动的右派,在大院里做卫生、打扫厕所,互相是熟悉的。
来到白羊公社某大队。这是一座前有白色粉墙、布局紧凑的院落。大队部有办公室、公共食堂,驻扎着一个“穆桂英”女子战斗排(即铁姑娘生产队),指定他们二人居住的寝室就在女子战斗排宿舍的旁边。
钟声响起,我的伯父和廖其澄拿起饭碗到公共食堂打晚饭。在窗口处,师傅说:“你们这点大的碗装不下,换个来!”我的伯父立即回寝室换了个瓷盅来打饭。
“哗”地一声,一瓢稀饭盛满瓷盅,漫过盅沿。端着稀饭回到寝室,我的伯父用汤匙搅动稀饭,盅子里清汤寡水,几乎全是青菜,只有几粒白米。我的伯父不解地说:“怎么回事?这公共食堂的伙食这么差劲!”
廖其澄说:“我早就听洪岷(他的夫人,反右时没事,仍是报社的编辑、记者)说了,公共食堂不是像早先说的那个样子,农民生活也不像报上宣传的那个样子,你过两天就会有更多体会了!我看你打饭的工具要换个大号的家伙了!”我的伯父抬眼一望,他的盅子至少比我伯父的瓷盅大三倍。
第二天早上打钟,打回的早饭是三四根大小不一的红苕和两个小洋芋。
出工钟响后,我的伯父和廖其澄各自扛了一把铲锄去为牛皮菜苗除草松土。半路上,看到“穆桂英女子战斗排”的姑娘们携着耕作工具慢吞吞地走向田间,三五成群出工的社员无精打采。我的伯父想,这是怎么回事?这哪儿像是战天斗地、豪情满怀的劳动大军呀?这样疲惫、懒散的“大军”怎能去创造人间奇迹?我的伯父把他的惊诧告诉廖其澄,廖其澄说:“你是第一次下乡,所以觉得奇怪。这种景象早几个月洪岷就向我讲过了。你想想,白天几条红苕,晚饭一瓢清水稀饭,哪还拿得出什么冲天干劲!”
他们给牛皮菜苗锄草、松土,倒是认认真真地干活。我的伯父左上肢早年就已残废,戴着假肢,他把铲锄松松地夹进膈肢窝,右手握住锄把,上下起落松土除草,倒也灵便。能够如此,主要是肯使力气,主观上希望能通过劳动改造自己的灵魂。
这块土原种过胡萝卜。松土时,廖其澄偶尔锄出一条两寸来长的小胡萝卜,拿在锄口上刮两刮,放进嘴里嚼两嚼吃了。我的伯父也学他的样,锄到了小胡萝卜,也在锄口上刮两刮,放进嘴里脆生生地嚼两嚼,吞下肚去,觉得味儿甚甜。可惜小胡萝卜实在太少。
两人费了两天时间松完了牛皮菜土,便回单位运粪。他们向生产队借了台胶轮运粪车,拖回单位大院,从粪坑里一大瓢一大瓢地舀起粪便灌进车上卧置着的圆筒形容器里,装满了,拖着粪车,穿过几条街道向石羊公社奔去。
廖其澄比我的伯父健壮些,拉中杠,我的伯父拉飞蛾儿(边绳)。他们劳动时都穿着很旧的衣服,裤脚一带常沾染着粪迹,人又是灰头土脸,与下苦力的人没有区别。他们拖着粪车有时奔跑,有时缓行,在蓉城的街道上,的确是一道生动的风景。
走出市区,眼前是一派广阔的农村景色,柳条儿飘飘,小鸟儿啼鸣,溪水潺潺,一条土黄色的大道从脚下直贯远方……这景物使人感到心旷神怡。
其实,拉车在成都平原倒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活儿,胶轮与地面磨擦力较小,使不了多大力气它便向前滚动。平原也还有略微起伏的地带,下坡路段,你只要随着粪车奔跑就是了;遇到缓坡路面,便需拿出点力气。廖其澄往往会喊一声:“伙计,使出点劲儿来!”于是他们就“哼哧、哼哧”喘着粗气朝前拉。
前面便是白羊公社某大队部的白色粉墙大院了。他们把粪车停下来,把粪倾倒进公路旁边一口三合土壁面的粪池里。这里有条小土路通向牛皮菜地,但不够宽,粪车不能直接拖到菜地近旁。
一车一车的大粪倒进公路旁的粪池,几天就把粪池装满了。接下来就是把大粪转运到菜地旁边的一口粪池去。怎么个转运法呢,靠肩挑。
清晨,他们二人各挑一对儿粪桶来到粪池前,用长把粪当当儿(即粪瓢)把粪水舀进桶里。起初我的伯父只能挑大半挑。粪桶前端的系桶绳要用一只手掌控,左手是假肢不能使用,他始终只能用右肩来挑,不能换肩。在劳动的岁月,由于重物均是由右肩承担,右肩膀上就长出一个突出的肉包,许多年不散。从粪池到菜地约一华里距离,我的伯父需歇一二次方能挑到。
我的伯父挑大粪进步很快,两三天后就能挑满满的两桶,走得稳稳当当,粪水不泼不荡。有次半途歇气儿时,廖其澄坐在一个土墩上感叹地说:“你要是不和我一样是个右派,可以当上劳动摸范了!”
我的伯父那时丝毫也没有想当劳模的奢望,真诚地回答:“我想成为一名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那时候他们干活,说句老实话,还是觉得很舒畅的,并无厌恶与抵触情绪。这比在单位上好,看不到一张张不理不睬冷冰冰的脸,听不到呼来喊去做事情的声音。不过一天下来也还是感到很劳累,早早地就躺在床上“休生养息”。
没过几天,大队支书向报社领导打了招呼后,就请廖其澄去为大队部大门上端画大飞马、写标语。他在那里慢条斯理地勾画着,用红色颜料涂抹着,转粪就由我的伯父一人单干。
我的伯父早就换上了头号洋瓷盅子,可是每次从公共食堂打来的红苕、洋芋或晚上的清汤菜稀饭总是觉得不够吃;红苕、洋芋是连皮吃下,稀饭把盅子刮得干干净净,再冲点开水进去涮来喝掉。
粪转得差不多了,电话打到单位。第二天,单位一呼隆派来二、三十人,用清水稀释了大粪。人多力量大,两三个小时就把大片菜地施肥完毕,又一呼隆地把队伍开回单位去了。
又需要进城拉粪。我的伯父一个人拉粪车是难以胜任的,他向大队部领导说明情况,于是“廖画家”中断作画一二天,他们拉着胶轮粪车回单位拉粪。每逢回到单位,他们总是借故挨到中午,去单位食堂买顿饭菜吃。那时单位食堂供应的饭菜也大不如从前,每月供应4两肉(后来更下降为2两),不逢打牙祭的日子根本不见肉影子,最好的菜就是红烧豆腐,限一人一份。但在单位吃饭总比农村公共食堂好些,4两一份的罐罐饭,毕竟是白花花的大米饭。
拉了两天粪,廖其澄又去作画。不几天大飞马画成,站在不远不近的地方望去,一匹骄健俊悍、张着双翅凌空迅飞的骏马,火焰似地定格在大队部大门上方的粉壁上,十分鲜明生动,渲染了农村大跃进的热烈气氛。公社领导来看了笑颜逐开,十分称赞。
这天傍晚,我的伯父喝下一瓢清水菜稀饭后,正准备“休养生息”,廖其澄走到身边拍拍我伯父的肩头,神神秘秘地小声说:“莫睡,莫睡,等两个钟头有好事情!”我的伯父问:“什么好事情?”他摇摇头,用食指在嘴唇上轻触两下说:“莫问,莫问,等一会儿你就晓得了!”
那时农村人睡得早,10点来钟,整个大院已静寂无声,连平日吵吵嚷嚷、嘻嘻哈哈的“穆桂英”铁姑娘们居住的寝室都已安静。
有人轻轻地敲了几下门。廖其澄带着我的伯父穿过长廊,走进一个小房间,屋中央的桌上摆着大半面盆热气腾腾的熟食,一股肉油香味扑鼻而来;桌上还有一瓶白酒,几个酒杯。桌四周坐着大队支部书记、主任、会计和伙食团长等几人。原来是为了庆祝大飞马画成的夜宴,特请了他们两个同享。
我的伯父小口地抿着白酒,夹着喷香的肉向嘴里塞。原来这并不是什么肥肉瘦肉,全是腊肉的猪皮,先煮了再回锅加蒜苗炒一下,喷香可口,使枯竭的肠胃欢乐!真是意想不到的口福。
我的伯父还享受过一次公共食堂办出的“素九碗”盛餐。据说是从附近的崇庆县请来的高明厨师,辛劳了几天几夜调配烹制而成的佳肴。当时各大报纸均以热烈的笔调报导过公共食堂“素九碗”的伟大创举,其实从某种程度来说,这天的场面的确热闹。社员们早早地收了工,扶老携幼、拖儿带女来到公共食堂。有的围桌而坐,吧嗒着叶子烟,期待的双眼殷殷地盯着厨房的板门和窗口;有的散立在后门外坝子上,用筷子叮叮当当地敲击着陶瓷饭碗和金属的盛食工具;娃儿们奔窜着,哭闹着,大叫:“快把九碗端出来呵!”
“素九碗”摆在桌上了。盛在盘子里的鲤鱼有头有尾,身上还有用刀砍的几条裂缝,尾部染上微红,活鲜鲜地一条油炸红烧鲤鱼。那是用麦面、红苕糊巧妙地捏制而成,蒸熟,经少许清油在锅中焙过,还淋了些调料粉汁在鱼身上。一碗烧白肉,是用白萝卜片蒸熟而成,妙就妙在每片上端涂以褐色的酱油,酷似真正的烧白肉!狮子头是用煮熟捏烂的洋芋糊,内加几粒扒豌豆烧制而成;粉蒸肉是切成片状的老豆腐拌上米粉子蒸制而成……足足九碗,摆在桌上让人馋涎欲滴。我的伯父真心佩服厨师的妙手,把粗粮蔬菜变成了高级的鱼肉大餐!
老人、长者围桌而食。大部分社员都是把“素九碗”各自分了带回家去,大人细娃慢慢享用。
我的伯父吃后的感觉是,比那晚的猪皮夜宵差远了;但比平日的红苕、洋芋、清水菜稀饭好得多。■
那时牛皮菜已由机关干部义务劳动种好,就派我的伯父(20世纪50年代作家,时任《红领巾》编辑)和《四川青年报》社的另一名右派廖其澄同去管理那大片的牛皮菜土地。廖其澄原是青年报社的美术编辑,四川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青年报社和红领巾社同在一个大院里,反右后他们同为留在单位监督劳动的右派,在大院里做卫生、打扫厕所,互相是熟悉的。
来到白羊公社某大队。这是一座前有白色粉墙、布局紧凑的院落。大队部有办公室、公共食堂,驻扎着一个“穆桂英”女子战斗排(即铁姑娘生产队),指定他们二人居住的寝室就在女子战斗排宿舍的旁边。
钟声响起,我的伯父和廖其澄拿起饭碗到公共食堂打晚饭。在窗口处,师傅说:“你们这点大的碗装不下,换个来!”我的伯父立即回寝室换了个瓷盅来打饭。
“哗”地一声,一瓢稀饭盛满瓷盅,漫过盅沿。端着稀饭回到寝室,我的伯父用汤匙搅动稀饭,盅子里清汤寡水,几乎全是青菜,只有几粒白米。我的伯父不解地说:“怎么回事?这公共食堂的伙食这么差劲!”
廖其澄说:“我早就听洪岷(他的夫人,反右时没事,仍是报社的编辑、记者)说了,公共食堂不是像早先说的那个样子,农民生活也不像报上宣传的那个样子,你过两天就会有更多体会了!我看你打饭的工具要换个大号的家伙了!”我的伯父抬眼一望,他的盅子至少比我伯父的瓷盅大三倍。
第二天早上打钟,打回的早饭是三四根大小不一的红苕和两个小洋芋。
出工钟响后,我的伯父和廖其澄各自扛了一把铲锄去为牛皮菜苗除草松土。半路上,看到“穆桂英女子战斗排”的姑娘们携着耕作工具慢吞吞地走向田间,三五成群出工的社员无精打采。我的伯父想,这是怎么回事?这哪儿像是战天斗地、豪情满怀的劳动大军呀?这样疲惫、懒散的“大军”怎能去创造人间奇迹?我的伯父把他的惊诧告诉廖其澄,廖其澄说:“你是第一次下乡,所以觉得奇怪。这种景象早几个月洪岷就向我讲过了。你想想,白天几条红苕,晚饭一瓢清水稀饭,哪还拿得出什么冲天干劲!”
他们给牛皮菜苗锄草、松土,倒是认认真真地干活。我的伯父左上肢早年就已残废,戴着假肢,他把铲锄松松地夹进膈肢窝,右手握住锄把,上下起落松土除草,倒也灵便。能够如此,主要是肯使力气,主观上希望能通过劳动改造自己的灵魂。
这块土原种过胡萝卜。松土时,廖其澄偶尔锄出一条两寸来长的小胡萝卜,拿在锄口上刮两刮,放进嘴里嚼两嚼吃了。我的伯父也学他的样,锄到了小胡萝卜,也在锄口上刮两刮,放进嘴里脆生生地嚼两嚼,吞下肚去,觉得味儿甚甜。可惜小胡萝卜实在太少。
两人费了两天时间松完了牛皮菜土,便回单位运粪。他们向生产队借了台胶轮运粪车,拖回单位大院,从粪坑里一大瓢一大瓢地舀起粪便灌进车上卧置着的圆筒形容器里,装满了,拖着粪车,穿过几条街道向石羊公社奔去。
廖其澄比我的伯父健壮些,拉中杠,我的伯父拉飞蛾儿(边绳)。他们劳动时都穿着很旧的衣服,裤脚一带常沾染着粪迹,人又是灰头土脸,与下苦力的人没有区别。他们拖着粪车有时奔跑,有时缓行,在蓉城的街道上,的确是一道生动的风景。
走出市区,眼前是一派广阔的农村景色,柳条儿飘飘,小鸟儿啼鸣,溪水潺潺,一条土黄色的大道从脚下直贯远方……这景物使人感到心旷神怡。
其实,拉车在成都平原倒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活儿,胶轮与地面磨擦力较小,使不了多大力气它便向前滚动。平原也还有略微起伏的地带,下坡路段,你只要随着粪车奔跑就是了;遇到缓坡路面,便需拿出点力气。廖其澄往往会喊一声:“伙计,使出点劲儿来!”于是他们就“哼哧、哼哧”喘着粗气朝前拉。
前面便是白羊公社某大队部的白色粉墙大院了。他们把粪车停下来,把粪倾倒进公路旁边一口三合土壁面的粪池里。这里有条小土路通向牛皮菜地,但不够宽,粪车不能直接拖到菜地近旁。
一车一车的大粪倒进公路旁的粪池,几天就把粪池装满了。接下来就是把大粪转运到菜地旁边的一口粪池去。怎么个转运法呢,靠肩挑。
清晨,他们二人各挑一对儿粪桶来到粪池前,用长把粪当当儿(即粪瓢)把粪水舀进桶里。起初我的伯父只能挑大半挑。粪桶前端的系桶绳要用一只手掌控,左手是假肢不能使用,他始终只能用右肩来挑,不能换肩。在劳动的岁月,由于重物均是由右肩承担,右肩膀上就长出一个突出的肉包,许多年不散。从粪池到菜地约一华里距离,我的伯父需歇一二次方能挑到。
我的伯父挑大粪进步很快,两三天后就能挑满满的两桶,走得稳稳当当,粪水不泼不荡。有次半途歇气儿时,廖其澄坐在一个土墩上感叹地说:“你要是不和我一样是个右派,可以当上劳动摸范了!”
我的伯父那时丝毫也没有想当劳模的奢望,真诚地回答:“我想成为一名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那时候他们干活,说句老实话,还是觉得很舒畅的,并无厌恶与抵触情绪。这比在单位上好,看不到一张张不理不睬冷冰冰的脸,听不到呼来喊去做事情的声音。不过一天下来也还是感到很劳累,早早地就躺在床上“休生养息”。
没过几天,大队支书向报社领导打了招呼后,就请廖其澄去为大队部大门上端画大飞马、写标语。他在那里慢条斯理地勾画着,用红色颜料涂抹着,转粪就由我的伯父一人单干。
我的伯父早就换上了头号洋瓷盅子,可是每次从公共食堂打来的红苕、洋芋或晚上的清汤菜稀饭总是觉得不够吃;红苕、洋芋是连皮吃下,稀饭把盅子刮得干干净净,再冲点开水进去涮来喝掉。
粪转得差不多了,电话打到单位。第二天,单位一呼隆派来二、三十人,用清水稀释了大粪。人多力量大,两三个小时就把大片菜地施肥完毕,又一呼隆地把队伍开回单位去了。
又需要进城拉粪。我的伯父一个人拉粪车是难以胜任的,他向大队部领导说明情况,于是“廖画家”中断作画一二天,他们拉着胶轮粪车回单位拉粪。每逢回到单位,他们总是借故挨到中午,去单位食堂买顿饭菜吃。那时单位食堂供应的饭菜也大不如从前,每月供应4两肉(后来更下降为2两),不逢打牙祭的日子根本不见肉影子,最好的菜就是红烧豆腐,限一人一份。但在单位吃饭总比农村公共食堂好些,4两一份的罐罐饭,毕竟是白花花的大米饭。
拉了两天粪,廖其澄又去作画。不几天大飞马画成,站在不远不近的地方望去,一匹骄健俊悍、张着双翅凌空迅飞的骏马,火焰似地定格在大队部大门上方的粉壁上,十分鲜明生动,渲染了农村大跃进的热烈气氛。公社领导来看了笑颜逐开,十分称赞。
这天傍晚,我的伯父喝下一瓢清水菜稀饭后,正准备“休养生息”,廖其澄走到身边拍拍我伯父的肩头,神神秘秘地小声说:“莫睡,莫睡,等两个钟头有好事情!”我的伯父问:“什么好事情?”他摇摇头,用食指在嘴唇上轻触两下说:“莫问,莫问,等一会儿你就晓得了!”
那时农村人睡得早,10点来钟,整个大院已静寂无声,连平日吵吵嚷嚷、嘻嘻哈哈的“穆桂英”铁姑娘们居住的寝室都已安静。
有人轻轻地敲了几下门。廖其澄带着我的伯父穿过长廊,走进一个小房间,屋中央的桌上摆着大半面盆热气腾腾的熟食,一股肉油香味扑鼻而来;桌上还有一瓶白酒,几个酒杯。桌四周坐着大队支部书记、主任、会计和伙食团长等几人。原来是为了庆祝大飞马画成的夜宴,特请了他们两个同享。
我的伯父小口地抿着白酒,夹着喷香的肉向嘴里塞。原来这并不是什么肥肉瘦肉,全是腊肉的猪皮,先煮了再回锅加蒜苗炒一下,喷香可口,使枯竭的肠胃欢乐!真是意想不到的口福。
我的伯父还享受过一次公共食堂办出的“素九碗”盛餐。据说是从附近的崇庆县请来的高明厨师,辛劳了几天几夜调配烹制而成的佳肴。当时各大报纸均以热烈的笔调报导过公共食堂“素九碗”的伟大创举,其实从某种程度来说,这天的场面的确热闹。社员们早早地收了工,扶老携幼、拖儿带女来到公共食堂。有的围桌而坐,吧嗒着叶子烟,期待的双眼殷殷地盯着厨房的板门和窗口;有的散立在后门外坝子上,用筷子叮叮当当地敲击着陶瓷饭碗和金属的盛食工具;娃儿们奔窜着,哭闹着,大叫:“快把九碗端出来呵!”
“素九碗”摆在桌上了。盛在盘子里的鲤鱼有头有尾,身上还有用刀砍的几条裂缝,尾部染上微红,活鲜鲜地一条油炸红烧鲤鱼。那是用麦面、红苕糊巧妙地捏制而成,蒸熟,经少许清油在锅中焙过,还淋了些调料粉汁在鱼身上。一碗烧白肉,是用白萝卜片蒸熟而成,妙就妙在每片上端涂以褐色的酱油,酷似真正的烧白肉!狮子头是用煮熟捏烂的洋芋糊,内加几粒扒豌豆烧制而成;粉蒸肉是切成片状的老豆腐拌上米粉子蒸制而成……足足九碗,摆在桌上让人馋涎欲滴。我的伯父真心佩服厨师的妙手,把粗粮蔬菜变成了高级的鱼肉大餐!
老人、长者围桌而食。大部分社员都是把“素九碗”各自分了带回家去,大人细娃慢慢享用。
我的伯父吃后的感觉是,比那晚的猪皮夜宵差远了;但比平日的红苕、洋芋、清水菜稀饭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