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在高中教学工作上重视程度的提高,各高中也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不断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提出新的教学概念,从而在不断突破中提升教学水平,真正体现素质教育在高中教学的上的作用。而近段时间以来,笔者所在职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思问”教学概念,因此本文主要根据高中化学的教学工作,对学生“思问”意识的培养进行浅谈。
【关键词】思问 化学教学 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3089(2015)06-0117-02
一、前言
对于“思问”,早在明末清初就有王夫之的《思问录》,在该文章的内篇中就详细阐明了王夫之对于哲学世界唯物意识的认识,是我国哲学史上一次伟大的认识与探索。《思问录》是王夫之对于王明阳“心学”的批判与总结,“思问”一词同样有着相同的意思,在学习上就是对知识的思考与提问。但是在以往的教学工作上,更多是采用知识灌输的办法让学生学习,从本质上来讲与“思问”刚好相违背,因此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强化“思问”在教学中的作用也就显得异常的重要。
二、培养和谐的课堂文化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其正处于身体与生理变化的最大时期,较为看重大人对自己“是否成熟”的看法,自身较为敏感。因此,老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处理好学生观与教学观,在课堂上培养和谐文化,为学生的大胆思考与提问创造民主、自由的条件,这也是培养学生“思问”意识的前提条件。而要实现这一点,首要任务就是尊重学生,尊重知识,让学生成为教学工作上的主体,特别是对化学教学工作来说,其实验较多,在实验的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把书本知识搬到实验上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说是不一样的,因此老师一定要破除以往“实验准备一致、实验过程一致、实验结果一致”的错误做法。另外,老师在教风上同样要民主,一定要避免“老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要鼓励学生在学习某个知识后对于“疑惑”的指出,不拘泥于“答案层面的对错”,打破学生对于书本的“迷信”。例如,在《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的教学上,对于1molH2与1molCl2放出热量的教学上,如何让学生结合课本上的实图提出热量变化的过程,让学生先去发现规律,发现问题再来教学肯定比老师自身去讲解的效果好很多。
三、指导学生去提问与思考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上,经常可以发现部分学生非常乐于提问,但是却提不出有针对性问题或者提出的问题较为肤浅,从根本上来讲,这样的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还是处于被动的状态,无法进入思考与探索的状态,因此也就没有问题可提。因此老师一定要加强指导,让学生进入化学学习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课堂教学上,老师要尽量给这一部分学生提问的机会与时间,强化学生在思想层面、智力层面以及知识层面的有效交流和互动,让学生不由自主的发现问 题、提出问题。例如,在电离与水解平衡这一教学完成后,那么酸式盐在溶液中,其平衡以哪种方式为主?怎么理解这两种平衡在同一溶液中的竞争?在一般情况下,其如何实现,过程如何?是否存在特殊情况?对于中学(本校条件)实验中可以运用哪种方法测定?该方法的缺点是什么?如果条件允许,更好的测定办法是什么?等等。
化学老师在教学上,要尽量利用化学知识“循序渐进”的性质,积极鼓励与学生提出问题,在回答或者与学生探索问题时,要肯定学生的所提出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处于“发现疑惑-提出问题-提出观点-发现实质-提出问题”的良性循环中,使学生会“思问”。
四、面向全体学生
在高中化学教学工作上,对于学生一定要做到一视同仁,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因材施教。而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时,一定要具备一定的层次与梯度,在基本概念得到传授的基础上,要积极创造更多的条件去让学生获取学习上的成就感。在提出问题时,要面对全体学生,既让学习在前的学生探索更高层次的问题,又要让学习落后的学生发现今天所学到的知识。所以在设置问题时,不但要注意相关概念与原理的掌握,还要做好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随着知识的迁移不断去探索学习。另外,老师还要围绕着问题,把知识点发散开来,从而成为一种考察题,让学生在掌握相关知识点的联系与枝节的同时,还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日常的化学学习上,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五、老师要善于提问
在高中化学的教学工作上,老师的提问对学生“思问”意识的影响很大。老师在提出问题时,学生是否乐于思考,积极回答都关系到整个课堂质量,当然不同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同,不同学生接受度也不同,而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切合实际,从教学上发现教学效果、总结教学效果。例如,在高中化学教学上,盐类的水解属于一个较为重要的难点,而为了让学生更多的去把握盐类的性质,在设置问题时可以由浅到深,层层提问,从而发现问题的实质。(1) CH3COONa溶液中存在哪些电离?有没有电离平衡?(2) CH3COONa溶液显碱性,说明什么问题?(3)结合水的电离平衡,分析c(OH-)> c(H+)的原因可能有哪些?(4)到底是什么原因使CH3COONa溶液的c(OH-)> c(H+)?(5) CH3COONa中的阴离子、阳离子会不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6)你能得出盐类水解的本质吗 ?(7)举例说明哪些盐溶液显酸性? 哪些显碱性?哪些显中性?(8)比较PH均为11的KOH与CH3COONa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的大小?从本质上来讲,这样的提问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线索的掌握,即使忘了某一个知识点还可以去推理发现,让学生学会用“思问”的思维去学习知识。
六、结论
综上所述,“思问”在高中化学教学工作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上,不同区域与不同环境的教学办法又不一样。因此各高中老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要尽量提高探索力度,把“思问”的精髓带进实际课堂上,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黄小英.如何培养学生“思问”[J].湖南中学物理,2009,(01):46-47.
[2]崔得胜;张军.激疑思问教学策略初探[J].中学生物教学,2005,(05):26-27.
[3]刘立松.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2,(08).
【关键词】思问 化学教学 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3089(2015)06-0117-02
一、前言
对于“思问”,早在明末清初就有王夫之的《思问录》,在该文章的内篇中就详细阐明了王夫之对于哲学世界唯物意识的认识,是我国哲学史上一次伟大的认识与探索。《思问录》是王夫之对于王明阳“心学”的批判与总结,“思问”一词同样有着相同的意思,在学习上就是对知识的思考与提问。但是在以往的教学工作上,更多是采用知识灌输的办法让学生学习,从本质上来讲与“思问”刚好相违背,因此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强化“思问”在教学中的作用也就显得异常的重要。
二、培养和谐的课堂文化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其正处于身体与生理变化的最大时期,较为看重大人对自己“是否成熟”的看法,自身较为敏感。因此,老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处理好学生观与教学观,在课堂上培养和谐文化,为学生的大胆思考与提问创造民主、自由的条件,这也是培养学生“思问”意识的前提条件。而要实现这一点,首要任务就是尊重学生,尊重知识,让学生成为教学工作上的主体,特别是对化学教学工作来说,其实验较多,在实验的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把书本知识搬到实验上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说是不一样的,因此老师一定要破除以往“实验准备一致、实验过程一致、实验结果一致”的错误做法。另外,老师在教风上同样要民主,一定要避免“老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要鼓励学生在学习某个知识后对于“疑惑”的指出,不拘泥于“答案层面的对错”,打破学生对于书本的“迷信”。例如,在《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的教学上,对于1molH2与1molCl2放出热量的教学上,如何让学生结合课本上的实图提出热量变化的过程,让学生先去发现规律,发现问题再来教学肯定比老师自身去讲解的效果好很多。
三、指导学生去提问与思考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上,经常可以发现部分学生非常乐于提问,但是却提不出有针对性问题或者提出的问题较为肤浅,从根本上来讲,这样的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还是处于被动的状态,无法进入思考与探索的状态,因此也就没有问题可提。因此老师一定要加强指导,让学生进入化学学习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课堂教学上,老师要尽量给这一部分学生提问的机会与时间,强化学生在思想层面、智力层面以及知识层面的有效交流和互动,让学生不由自主的发现问 题、提出问题。例如,在电离与水解平衡这一教学完成后,那么酸式盐在溶液中,其平衡以哪种方式为主?怎么理解这两种平衡在同一溶液中的竞争?在一般情况下,其如何实现,过程如何?是否存在特殊情况?对于中学(本校条件)实验中可以运用哪种方法测定?该方法的缺点是什么?如果条件允许,更好的测定办法是什么?等等。
化学老师在教学上,要尽量利用化学知识“循序渐进”的性质,积极鼓励与学生提出问题,在回答或者与学生探索问题时,要肯定学生的所提出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处于“发现疑惑-提出问题-提出观点-发现实质-提出问题”的良性循环中,使学生会“思问”。
四、面向全体学生
在高中化学教学工作上,对于学生一定要做到一视同仁,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因材施教。而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时,一定要具备一定的层次与梯度,在基本概念得到传授的基础上,要积极创造更多的条件去让学生获取学习上的成就感。在提出问题时,要面对全体学生,既让学习在前的学生探索更高层次的问题,又要让学习落后的学生发现今天所学到的知识。所以在设置问题时,不但要注意相关概念与原理的掌握,还要做好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随着知识的迁移不断去探索学习。另外,老师还要围绕着问题,把知识点发散开来,从而成为一种考察题,让学生在掌握相关知识点的联系与枝节的同时,还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日常的化学学习上,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五、老师要善于提问
在高中化学的教学工作上,老师的提问对学生“思问”意识的影响很大。老师在提出问题时,学生是否乐于思考,积极回答都关系到整个课堂质量,当然不同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同,不同学生接受度也不同,而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切合实际,从教学上发现教学效果、总结教学效果。例如,在高中化学教学上,盐类的水解属于一个较为重要的难点,而为了让学生更多的去把握盐类的性质,在设置问题时可以由浅到深,层层提问,从而发现问题的实质。(1) CH3COONa溶液中存在哪些电离?有没有电离平衡?(2) CH3COONa溶液显碱性,说明什么问题?(3)结合水的电离平衡,分析c(OH-)> c(H+)的原因可能有哪些?(4)到底是什么原因使CH3COONa溶液的c(OH-)> c(H+)?(5) CH3COONa中的阴离子、阳离子会不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6)你能得出盐类水解的本质吗 ?(7)举例说明哪些盐溶液显酸性? 哪些显碱性?哪些显中性?(8)比较PH均为11的KOH与CH3COONa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的大小?从本质上来讲,这样的提问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线索的掌握,即使忘了某一个知识点还可以去推理发现,让学生学会用“思问”的思维去学习知识。
六、结论
综上所述,“思问”在高中化学教学工作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上,不同区域与不同环境的教学办法又不一样。因此各高中老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要尽量提高探索力度,把“思问”的精髓带进实际课堂上,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黄小英.如何培养学生“思问”[J].湖南中学物理,2009,(01):46-47.
[2]崔得胜;张军.激疑思问教学策略初探[J].中学生物教学,2005,(05):26-27.
[3]刘立松.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