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鹅的孵化温度管理是“看胎施温”,就是在人工孵化过程中,使用灯光照蛋,检查胚胎发育是否符合相应胚龄的特征,10天温度控制在38℃~37.3℃.10~27日龄控制在37.5℃,28天以后控制在37℃~36.5℃。
当孵化温度偏离最佳温度范围时,将导致孵化率下降和畸形鹅雏数量增多。孵化温度偏高可导致胚胎后期死亡率增加,孵化温度过低则引起胚胎发育缓慢,出雏晚且不均匀及破壳未出的比例增加,可结合胚胎发育情况适当调整。
翻蛋的目的是供给胚胎均匀的热量,促进胚胎活动,防止胚胎与壳膜粘连,使出雏准时并集中,切记人工孵蛋时要单层平放,勿直立摆放。
因为鹅蛋较大,蛋壳较厚,散热能力低,加上鹅蛋脂肪含量高,孵化到中后期,产生较多的生理代谢热,所以,鹅蛋孵化到中后期必须凉蛋,一是让胚蛋排出过剩的体热;二是高低温差骤变使蛋壳龟裂,易于出壳;三是让胚胎呼吸更多的新鲜空气;四是锻炼胚胎适应性。
凉蛋应根据胚胎发育情况、孵化天数、室温及孵化机的性能等情况具体掌握。通常情况下从第10~12天开始凉蛋,每日1~2次;16~17日胚龄每日增加到3~4次;26天以后每日增加到5~6次。根据室温情况,每次凉蛋20~30分钟,凉至眼皮感觉温热不凉的程度,到孵化后期,胚胎温度不易降低时,还要向蛋表面喷水、降温、加湿(水温25℃为宜)。
通风换气就是要不断地供给新鲜空气。胚胎发育需要氧气,尤其是胚胎发育后期,胚胎生长增快,呼吸量增加,需要的氧气增多。实践证明,由于新陈代谢加强,排出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室内二氧化碳含量超过0.5%时,会出现胚胎发育迟缓、死亡率增高以及胎位不正和畸形等现象,所以室内既要注意保温,又要注意通风。人工孵化可适当开门,机器孵化需用排风扇来换气。
除温度外,湿度是影响孵化率的关键因素。按孵化期前中后进行区分,相对湿度呈现高低高趋势,前期相对湿度高,主要是尿囊和羊水形成阶段,湿度在65%~70%,中期相对湿度偏低,孵化湿度在55%~65%之间,后期为了加强啄壳,相对湿度要增加到65%~75%。
当孵化温度偏离最佳温度范围时,将导致孵化率下降和畸形鹅雏数量增多。孵化温度偏高可导致胚胎后期死亡率增加,孵化温度过低则引起胚胎发育缓慢,出雏晚且不均匀及破壳未出的比例增加,可结合胚胎发育情况适当调整。
翻蛋的目的是供给胚胎均匀的热量,促进胚胎活动,防止胚胎与壳膜粘连,使出雏准时并集中,切记人工孵蛋时要单层平放,勿直立摆放。
因为鹅蛋较大,蛋壳较厚,散热能力低,加上鹅蛋脂肪含量高,孵化到中后期,产生较多的生理代谢热,所以,鹅蛋孵化到中后期必须凉蛋,一是让胚蛋排出过剩的体热;二是高低温差骤变使蛋壳龟裂,易于出壳;三是让胚胎呼吸更多的新鲜空气;四是锻炼胚胎适应性。
凉蛋应根据胚胎发育情况、孵化天数、室温及孵化机的性能等情况具体掌握。通常情况下从第10~12天开始凉蛋,每日1~2次;16~17日胚龄每日增加到3~4次;26天以后每日增加到5~6次。根据室温情况,每次凉蛋20~30分钟,凉至眼皮感觉温热不凉的程度,到孵化后期,胚胎温度不易降低时,还要向蛋表面喷水、降温、加湿(水温25℃为宜)。
通风换气就是要不断地供给新鲜空气。胚胎发育需要氧气,尤其是胚胎发育后期,胚胎生长增快,呼吸量增加,需要的氧气增多。实践证明,由于新陈代谢加强,排出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室内二氧化碳含量超过0.5%时,会出现胚胎发育迟缓、死亡率增高以及胎位不正和畸形等现象,所以室内既要注意保温,又要注意通风。人工孵化可适当开门,机器孵化需用排风扇来换气。
除温度外,湿度是影响孵化率的关键因素。按孵化期前中后进行区分,相对湿度呈现高低高趋势,前期相对湿度高,主要是尿囊和羊水形成阶段,湿度在65%~70%,中期相对湿度偏低,孵化湿度在55%~65%之间,后期为了加强啄壳,相对湿度要增加到6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