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着我国教学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素质教育进程的继续拓展,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经济时代对知识人才培养的需求,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教学情境创设是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师生进行心灵情感、思想、知识的交流,从而达到激活学生已有经验和探求知识的欲望的目的。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提出了初中历史情感教学的一些措施,希望能促进初中历史课的教学。
【关键词】初中历史;情景教学;作用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之下,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可谓是层出不穷,教学评价标准也一改过去单一的模式,除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之外,教学中学生是否参与,是否对课堂呈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课程内容是否结合学生实际并给以他们生活的启迪等等都成了课程评价的内容。可以说,情景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就是对这一要求的积极体现。苏联的著名学者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教学思想中,便非常重视自然环境这一利用文化发挥积极潜移默化作用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他在实践教学中,经常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和生活之中,通过让学生细心观察、体验自然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生机来达到轻松之间学习知识、领悟真谛的效果。可以说,这与情景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是相通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
一、初中历史课堂现状分析
初中历史课堂是我们接触历史的最初阶段,正所谓“明了过去,以史为鉴,明正现实”,即通过课堂学习掌握基本史实。历史是每个国家、民族灵魂的缩影,只有真正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看清楚现在的自己,这就是初中历史课堂开设的意义所在。但是,一直以来,初中教学中大多时候把历史课当成一种副课对待,加上其繁琐零散的知识背诵,中小学生更将其视为一种学习负担。通过实践调查,当前初中历史课堂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1、素质教育没有得到真正落实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后,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以书本为中心,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仍旧存在。教育观念滞后,不具有针对性及时效性,课程依然出现“繁难偏旧”的状况,虽然国家已经对素质教育加大力度要求和推广,由于落实不够彻底,机械式照本宣科已然阻碍了教育改革的进步。例如,填鸭式教学,即以教师为中心,忽略学生原有的知识层面,将学生当做一枚容器,强硬的灌注自己所理解的教材知识,导致学生因被迫接受而厌弃历史,不能获得深刻的课堂知识理解。
2、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
应试教育之所以至今没有从公众的意识中剔除,是因为传统观念中固有的学科本位及知识本位的影响,换一种说法,学生仅仅将历史当成升学的筹码。历史原本是对已经过去事情的一种变相重复,然而接踵而至的各类升学考试,又将历史分割成条条框框,让学生为取得升学机会不得不去接受。这样的历史就只能是冷冰冰的一个工具,不具有任何值得探究的价值。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的作用
1、有助于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提高学习能力
历史情境教学法是指在历史教学中有目的地引入一定的历史场景,促进学生对某一历史知识进行理解,提高学习效率。历史知识是对过去所发的事情进行回顾的学科,很多知识点比较抽象,所以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具有一定难度,采用情境教学法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对于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同时通过各种不同情境的设定,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2、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巧妙设立情境,能够提高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充分发挥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式。历史教学中很多内容比较枯燥,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情境模式,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通过各种情境模式的实施,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可以通过情境模式深化相关知识点,更深一步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提高其创新能力,最终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3、能够优化初中历史教学模式,提高授课效率
传统授课模式下,一般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台下单纯地听课,对于比较枯燥的内容来说,学生积极性不高。而采用情境模式教学,能够依据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知识学习,教材内容的讲解不再是死板的,而是灵活多变,这样就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对于优化初中历史教学模式来说,也具有重要作用。
4、利用语言情景,有助于渲染气氛、陶冶情感
在历史学科的教学中,教师的语言描绘对学生的认识活动起着很大的指向性作用。提高感知效应,情景会更加鲜明,并且带着感情色彩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正所谓以情动情,师生感情达到共鸣的境地,这就是教育心理学上所说的情感的感染性。
例如,在讲述中国近代史上革命家秋瑾时,我满怀激情地说道:29岁那年,秋瑾离开了温暖安逸的家庭,离开了两个年幼的孩子,抛弃了舒适宁静的生活,毅然出洋留学,走上了民主革命的道路,为的是给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寻找一条出路……她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我们在她身上看到了一代女革命家为革命不懈奋斗的坚韧毅力和视死如归的英勇气概。此时学生的脸上都流露出凝重的神色,他们的内心深处迸发出对女革命家的钦佩的真实情感。教师用语言情境对学生进行情感的培养已尽在不言中。
用语言描绘情境能感染学生的情感,调动整个课堂气氛。学生的情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逐渐形成清晰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和道德观,而这正是情感教育的目的所在。
三、结语
总之,课堂是教授、学习知识的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平台;历史与社会教学课堂则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塑造人格的阵地。在创设情境基础上的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塑造高尚人格的巨大作用,其他学科永远无法替代。
参考文献:
[1]王永刚.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J].华章,2011(31)
[2]龚利华.培养初中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探究[J].2011(01)
[3]黄凌云.浅谈初中历史课的情境教学[J].新课程,2011(1).
【关键词】初中历史;情景教学;作用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之下,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可谓是层出不穷,教学评价标准也一改过去单一的模式,除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之外,教学中学生是否参与,是否对课堂呈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课程内容是否结合学生实际并给以他们生活的启迪等等都成了课程评价的内容。可以说,情景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就是对这一要求的积极体现。苏联的著名学者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教学思想中,便非常重视自然环境这一利用文化发挥积极潜移默化作用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他在实践教学中,经常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和生活之中,通过让学生细心观察、体验自然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生机来达到轻松之间学习知识、领悟真谛的效果。可以说,这与情景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是相通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
一、初中历史课堂现状分析
初中历史课堂是我们接触历史的最初阶段,正所谓“明了过去,以史为鉴,明正现实”,即通过课堂学习掌握基本史实。历史是每个国家、民族灵魂的缩影,只有真正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看清楚现在的自己,这就是初中历史课堂开设的意义所在。但是,一直以来,初中教学中大多时候把历史课当成一种副课对待,加上其繁琐零散的知识背诵,中小学生更将其视为一种学习负担。通过实践调查,当前初中历史课堂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1、素质教育没有得到真正落实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后,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以书本为中心,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仍旧存在。教育观念滞后,不具有针对性及时效性,课程依然出现“繁难偏旧”的状况,虽然国家已经对素质教育加大力度要求和推广,由于落实不够彻底,机械式照本宣科已然阻碍了教育改革的进步。例如,填鸭式教学,即以教师为中心,忽略学生原有的知识层面,将学生当做一枚容器,强硬的灌注自己所理解的教材知识,导致学生因被迫接受而厌弃历史,不能获得深刻的课堂知识理解。
2、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
应试教育之所以至今没有从公众的意识中剔除,是因为传统观念中固有的学科本位及知识本位的影响,换一种说法,学生仅仅将历史当成升学的筹码。历史原本是对已经过去事情的一种变相重复,然而接踵而至的各类升学考试,又将历史分割成条条框框,让学生为取得升学机会不得不去接受。这样的历史就只能是冷冰冰的一个工具,不具有任何值得探究的价值。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的作用
1、有助于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提高学习能力
历史情境教学法是指在历史教学中有目的地引入一定的历史场景,促进学生对某一历史知识进行理解,提高学习效率。历史知识是对过去所发的事情进行回顾的学科,很多知识点比较抽象,所以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具有一定难度,采用情境教学法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对于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同时通过各种不同情境的设定,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2、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巧妙设立情境,能够提高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充分发挥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式。历史教学中很多内容比较枯燥,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情境模式,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通过各种情境模式的实施,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可以通过情境模式深化相关知识点,更深一步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提高其创新能力,最终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3、能够优化初中历史教学模式,提高授课效率
传统授课模式下,一般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台下单纯地听课,对于比较枯燥的内容来说,学生积极性不高。而采用情境模式教学,能够依据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知识学习,教材内容的讲解不再是死板的,而是灵活多变,这样就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对于优化初中历史教学模式来说,也具有重要作用。
4、利用语言情景,有助于渲染气氛、陶冶情感
在历史学科的教学中,教师的语言描绘对学生的认识活动起着很大的指向性作用。提高感知效应,情景会更加鲜明,并且带着感情色彩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正所谓以情动情,师生感情达到共鸣的境地,这就是教育心理学上所说的情感的感染性。
例如,在讲述中国近代史上革命家秋瑾时,我满怀激情地说道:29岁那年,秋瑾离开了温暖安逸的家庭,离开了两个年幼的孩子,抛弃了舒适宁静的生活,毅然出洋留学,走上了民主革命的道路,为的是给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寻找一条出路……她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我们在她身上看到了一代女革命家为革命不懈奋斗的坚韧毅力和视死如归的英勇气概。此时学生的脸上都流露出凝重的神色,他们的内心深处迸发出对女革命家的钦佩的真实情感。教师用语言情境对学生进行情感的培养已尽在不言中。
用语言描绘情境能感染学生的情感,调动整个课堂气氛。学生的情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逐渐形成清晰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和道德观,而这正是情感教育的目的所在。
三、结语
总之,课堂是教授、学习知识的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平台;历史与社会教学课堂则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塑造人格的阵地。在创设情境基础上的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塑造高尚人格的巨大作用,其他学科永远无法替代。
参考文献:
[1]王永刚.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J].华章,2011(31)
[2]龚利华.培养初中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探究[J].2011(01)
[3]黄凌云.浅谈初中历史课的情境教学[J].新课程,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