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前音乐帮助——接受型学习策略是具有现代特色的教学,需要根据复杂多样的环境和儿童的实际情况,采用富于创造性的、多样化的教材和教学方法。多样化和创造性是学前音乐帮助——接受型学习策略中不可缺少的要素。
【关键词】学前音乐;帮助——接受型;学习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一、发展儿童思考力
面对当今信息化社会,顺应时代的要求,强调教育要适应科学技术的进步,强调小学、初中和高中的连续性,但是实际上,这些问题在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因此,随着教学内容的大量增加,经常听到人们对学校教学的批评和精简教学内容的呼声,而且,教育的社会化、主体化,或者多元化也成为当前教育上的重要问题。因此,要使以后的学习能够更有效地进行,观念的转变是一个核心的问题。
对于学习能力的看法也应该改变,从以前注重“记忆能力”,向着“思考能力”的方向转變。这些问题在音乐学科教学上,也是必须加以考虑的问题。
二、帮助——接受型学习策略方法多样
教师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儿童的实际情况,教材的特点等种种条件选择相应的教学指导方法。经常听到音乐教师对于同一个班级儿童的音乐课有这样的反映:“某某儿童只用10分钟就教会的,另外儿童20分钟也教不会!”。我们不应该据此认为20分钟学会的儿童就是笨孩子,而是儿童的接受能力、学习方法有所不同。当然我们不能采用一种固定的教学方法,而是应该采用适合具体情况的教学方法。
三、帮助——接受型教学中,要遵循“整体一部分一整体”的程序
在指导一首乐曲的时候,要从乐曲整体入手,首先从大的方面着手进行指导,即一般要先抓整体,然后再抓局部不够好、不够完整的地方,可以将局部提出来做加强练习,向儿童们说:“如果这个地方加以注意的话,那就更好了”,局部练习之后,再做整体性的指导。掌握了乐曲的整体,就能够形成自己的音乐印象,同时学生也比较容易理解教师的指导。
四、帮助——接受型学习要快乐地进行音乐基础知识、技能教学
音乐基础知识、技能教学,把握节奏的四个构成要素(拍、拍子、节奏型、句子)。是十分重要的。比如教师可以向孩子们说:“谁能用脚来唱《七夕》这首歌?”儿童们一定会惊讶地看着教师,于是老师说:“大家站起来,合着歌曲的节奏,用你们的双脚踩出歌曲的节奏。”孩子们这才明白了教师的意图,模仿教师的动作,用脚踏出歌曲的节奏。这就是一种快乐地学习音乐基础知识的指导方法。
默唱是一种能够引起儿童兴趣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做这种练习时,开始时可以让他们先进行唱歌,中途根据教师的暗示动作,改为默唱,即“不出声唱,在心里唱”,然后,再根据教师第二次暗示动作,再放出声音来唱。如果儿童的拍子感觉正确的话,第二次暗示后大家就能够一起唱出来。这种方法在中学里可用在分组学习当中,作为趣味性的学习活动进行,还可以让儿童一边歌唱、一边拍手来做这种练习,在给予暗示后换成默唱时,儿童们只做拍手动作,同时心中进行默唱。
总之,像节拍感和句子感这样的音乐训练,不是要经过单调枯燥、反复连续的练习方能掌握,而完全可以在充满欢快的气氛里,采用具有魅力的教材进行学习。音乐节奏的四个要素是同时发生的一个整体,让儿童们一边参与歌唱等音乐实践活动,一边愉快地感受节奏的构成要素,这才是重要的帮助——接受型学习指导方法。
五、综合的帮助——接受型学习策略指导方法
从具体的教学指导过程来看,像“一边模仿指挥,一边听录音”活动,如果先教指挥的基本知识,然后再让他们握棒进行指挥,用这种方法的教学结果是,从表面上看可能不会出现多大的差错,但是令人意外的常常是指挥不合拍子。帮助——接受型学习教学方法是,先让他们跟着音乐,合着音乐的拍子做身体动作,自由地挥舞手臂,让他们感知音乐的节拍和节奏,然后再教他们指挥基本形式和握棒方法等知识。无论如何,充分发展儿童们把握音乐“本体”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在把握音乐“本体”这个基础之上再学习有关指挥的基本形式,一边指挥一边把握音乐的“本体”,这就是一种先进的指挥学习方法,应用这样的方法才能在他们心中培育出美好、丰富的音乐。
人是精神和肉体相统一的综合、有机的整体,音乐课教学作为促进人发展的一个环节,在学前教育当中应占有相应的位置,音乐课必须以这样的均衡发展的理念,进行综合性的帮助——接受型学习指导。因此,音乐教师应该有意识地给儿童们提供一个全力以赴地、全身心地投入音乐活动的素材和机会,有时我们可以打破教科书的局限,让儿童们积累受到音乐“感动”的经验。这些都是我们音乐教师需要给予关注的。期望这种综合性的学习方法能够促进音乐课的灵活、综合应用。为了使这种综合的学习指导更加有效,调动儿童学习的“自主性”是一个关键问题。开始学习时可以让儿童自拟学习计划,制作学习的卡片,按照预订的学习项目自主地进行学习(必要时教师可给予举例示范,儿童习惯这种做法之后,可让儿童自己决定)。让儿童与其他学科如舞蹈课、手工课结合起来,用自己制作的乐器进行表演等。根据这样的帮助——接受型学习计划,通过积极的、“自主的”的、综合的学习,踏上通向音乐的捷径。
参考文献
[1]王懿颖.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怎样面向每一个幼儿[J].学前教育研究,2006(05).
[2]黄春蕾.关于学前教育音乐课程设置的调查与探讨[J].肇庆学院学报,2006(03).
[3]孙鹏.浅谈当前学前音乐教育的问题[J].黑龙江教育,1997(04).
【关键词】学前音乐;帮助——接受型;学习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一、发展儿童思考力
面对当今信息化社会,顺应时代的要求,强调教育要适应科学技术的进步,强调小学、初中和高中的连续性,但是实际上,这些问题在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因此,随着教学内容的大量增加,经常听到人们对学校教学的批评和精简教学内容的呼声,而且,教育的社会化、主体化,或者多元化也成为当前教育上的重要问题。因此,要使以后的学习能够更有效地进行,观念的转变是一个核心的问题。
对于学习能力的看法也应该改变,从以前注重“记忆能力”,向着“思考能力”的方向转變。这些问题在音乐学科教学上,也是必须加以考虑的问题。
二、帮助——接受型学习策略方法多样
教师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儿童的实际情况,教材的特点等种种条件选择相应的教学指导方法。经常听到音乐教师对于同一个班级儿童的音乐课有这样的反映:“某某儿童只用10分钟就教会的,另外儿童20分钟也教不会!”。我们不应该据此认为20分钟学会的儿童就是笨孩子,而是儿童的接受能力、学习方法有所不同。当然我们不能采用一种固定的教学方法,而是应该采用适合具体情况的教学方法。
三、帮助——接受型教学中,要遵循“整体一部分一整体”的程序
在指导一首乐曲的时候,要从乐曲整体入手,首先从大的方面着手进行指导,即一般要先抓整体,然后再抓局部不够好、不够完整的地方,可以将局部提出来做加强练习,向儿童们说:“如果这个地方加以注意的话,那就更好了”,局部练习之后,再做整体性的指导。掌握了乐曲的整体,就能够形成自己的音乐印象,同时学生也比较容易理解教师的指导。
四、帮助——接受型学习要快乐地进行音乐基础知识、技能教学
音乐基础知识、技能教学,把握节奏的四个构成要素(拍、拍子、节奏型、句子)。是十分重要的。比如教师可以向孩子们说:“谁能用脚来唱《七夕》这首歌?”儿童们一定会惊讶地看着教师,于是老师说:“大家站起来,合着歌曲的节奏,用你们的双脚踩出歌曲的节奏。”孩子们这才明白了教师的意图,模仿教师的动作,用脚踏出歌曲的节奏。这就是一种快乐地学习音乐基础知识的指导方法。
默唱是一种能够引起儿童兴趣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做这种练习时,开始时可以让他们先进行唱歌,中途根据教师的暗示动作,改为默唱,即“不出声唱,在心里唱”,然后,再根据教师第二次暗示动作,再放出声音来唱。如果儿童的拍子感觉正确的话,第二次暗示后大家就能够一起唱出来。这种方法在中学里可用在分组学习当中,作为趣味性的学习活动进行,还可以让儿童一边歌唱、一边拍手来做这种练习,在给予暗示后换成默唱时,儿童们只做拍手动作,同时心中进行默唱。
总之,像节拍感和句子感这样的音乐训练,不是要经过单调枯燥、反复连续的练习方能掌握,而完全可以在充满欢快的气氛里,采用具有魅力的教材进行学习。音乐节奏的四个要素是同时发生的一个整体,让儿童们一边参与歌唱等音乐实践活动,一边愉快地感受节奏的构成要素,这才是重要的帮助——接受型学习指导方法。
五、综合的帮助——接受型学习策略指导方法
从具体的教学指导过程来看,像“一边模仿指挥,一边听录音”活动,如果先教指挥的基本知识,然后再让他们握棒进行指挥,用这种方法的教学结果是,从表面上看可能不会出现多大的差错,但是令人意外的常常是指挥不合拍子。帮助——接受型学习教学方法是,先让他们跟着音乐,合着音乐的拍子做身体动作,自由地挥舞手臂,让他们感知音乐的节拍和节奏,然后再教他们指挥基本形式和握棒方法等知识。无论如何,充分发展儿童们把握音乐“本体”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在把握音乐“本体”这个基础之上再学习有关指挥的基本形式,一边指挥一边把握音乐的“本体”,这就是一种先进的指挥学习方法,应用这样的方法才能在他们心中培育出美好、丰富的音乐。
人是精神和肉体相统一的综合、有机的整体,音乐课教学作为促进人发展的一个环节,在学前教育当中应占有相应的位置,音乐课必须以这样的均衡发展的理念,进行综合性的帮助——接受型学习指导。因此,音乐教师应该有意识地给儿童们提供一个全力以赴地、全身心地投入音乐活动的素材和机会,有时我们可以打破教科书的局限,让儿童们积累受到音乐“感动”的经验。这些都是我们音乐教师需要给予关注的。期望这种综合性的学习方法能够促进音乐课的灵活、综合应用。为了使这种综合的学习指导更加有效,调动儿童学习的“自主性”是一个关键问题。开始学习时可以让儿童自拟学习计划,制作学习的卡片,按照预订的学习项目自主地进行学习(必要时教师可给予举例示范,儿童习惯这种做法之后,可让儿童自己决定)。让儿童与其他学科如舞蹈课、手工课结合起来,用自己制作的乐器进行表演等。根据这样的帮助——接受型学习计划,通过积极的、“自主的”的、综合的学习,踏上通向音乐的捷径。
参考文献
[1]王懿颖.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怎样面向每一个幼儿[J].学前教育研究,2006(05).
[2]黄春蕾.关于学前教育音乐课程设置的调查与探讨[J].肇庆学院学报,2006(03).
[3]孙鹏.浅谈当前学前音乐教育的问题[J].黑龙江教育,199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