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时候,不知不觉中,人是很贪心的。
比如旅行时就可以看出来。照相,购物,景点。一个不能少。
到日本旅行,曾听到有人说,到这样的地方,买得越多越划算。意思是某些东西比国内便宜,买得多就赚得多。这是什么逻辑,我不明白,购物不但是花钱,而且花精力。我实在没有精力不看风景,而去看这些所谓便宜的东西,大包小包到此一游地买回去。
还有照相。我不太理解,很多人为什么那么喜欢拍照,同一个地方摆出各种姿势,拼命拍照上传,一路上都在忙乎这个了。拍的时候,最好的风景其实已经错过。我现在不喜欢照相了,顶多拍拍喜欢的风景,留那么些瞬间就可以了,照相真不重要,体验更重要。有一段时间,单反挺流行,我也用过那么两次,但是仅仅两次带出门,我就很后悔,背这么重的东西,我又不是专业摄影,这不是大材小用吗?在技术先进的同时,其实某种程度上被绑架了。再出门,我就重新用上了普通的小相机,挺轻挺好的,我又不拍什么“高大上”的照片,按自己的角度拍些喜欢的瞬间就好。陈丹燕好像说过这么一句话:“相机的性能越好,越能限制人的感受力,因为它变得太有说服力。我宁可用稚拙的相机。”这话说得真让我认同。稚拙挺适合我的,我不是为摄影而旅行,我只喜欢感受。用眼睛看,用心去体会,用脚去走每一步。有人说,三四十年代的电影有一种幼稚的美。这话说得真好,太圆熟的东西不可能好看。
还有个感受,发现很多人离了WIFI,就好像活不下去,到处找WIFI,试信号。我的手机很普通,只有电话和短信功能。那次,我本来开通了全球通业务,但是到国外发现居然没信号,也好,没有手机,也挺好,我挺习惯的。我又不发微博微信,也不设什么朋友圈,我的行程似乎与他人无关。我真正想分享的,也只是我回国后慢慢整理出来的感受而已,并不是我将到过的地方或吃过的饭拍下来的照片。这些跟别人有什么关系?
还有景点。这个也是很多人到此一游的重头戏。似乎所有的景点都要去,漏了一个不划算。其实,有没有问自己最想去哪里呢?我对景点一直在放弃状态。我没有别人那么迫切一一去到。或者说我没有景点的概念,自己喜欢就好。景点不也是人为设定的?有朋友刚从莫高窟回来,很有感触地说,那个景点是20个人排队进去,然后每个洞窟停留的时间不到几分钟,还没看明白,后面的人又要进来了……我说管理者可否换一种思路,让游客可以选一个到两个洞窟,可以慢慢看,也不需要每个洞窟都看到吧,细细体会一两个就行。我在吴哥窟时,一个通票可以看很多窟,但我只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了3个窟,其中的一个窟去了两次,非常好,很慢很静地去体会。我想我看到了精髓。
这个世界喧嚣的原因是,很多人什么都想要,很是热闹。有人说,中国人为什么都那么喜欢拍照?最有意思的是,我坐在岚山的一家面向大堰川的料亭吃一碗冰凉宇治时,听到川边一阵国语:“快来这边拍啊,快来啊,这里好看。”
我倒是记得陈丹燕提到的这么一对老夫妻,她在都柏林的国家美术馆看到这么一幕:一对中国老夫妻坐在美术馆长廊边休息,安静地吃三明治和苹果,并且小声地讨论正在展出的蒙克的画。这样的画面真美。她说,她忍不住回头去看他们。清高而静默,真好。物质时代,我反倒喜欢看到这样的清简和高贵。好的东西被他们看到,才算不浪费。
当我在清晨的川边打开一本书细细阅读时,我为自己心动;当我步行六七个小时,用简单的英文向别人问路,那只是一幢百年老屋,很少有外国人想要去看时,被问的人很惊喜:“这个地方你是怎么知道的?”我都有些驕傲了;当我在西本愿寺的木制回廊上静静坐下,旁听一刻早课时,我为自己的安静偶遇而庆幸,我融入到了这个城市的节奏;当我在一家专程去的契茶店里对老板娘说:“我喜欢你家的坪庭。”因为真爱旅行的人会注意到她家不起眼的坪庭,那是真正的风情。她露出惊喜的表情……我赴日之前,把一些日系的书找出来重读,认真地做了笔记,我把一种文化深深融入到了即将去的行程……
旅途是最能看出一个人心性的。贪心和浮躁是顽疾。
(摘自《深圳青年》)(责编 悬塔塔)
比如旅行时就可以看出来。照相,购物,景点。一个不能少。
到日本旅行,曾听到有人说,到这样的地方,买得越多越划算。意思是某些东西比国内便宜,买得多就赚得多。这是什么逻辑,我不明白,购物不但是花钱,而且花精力。我实在没有精力不看风景,而去看这些所谓便宜的东西,大包小包到此一游地买回去。
还有照相。我不太理解,很多人为什么那么喜欢拍照,同一个地方摆出各种姿势,拼命拍照上传,一路上都在忙乎这个了。拍的时候,最好的风景其实已经错过。我现在不喜欢照相了,顶多拍拍喜欢的风景,留那么些瞬间就可以了,照相真不重要,体验更重要。有一段时间,单反挺流行,我也用过那么两次,但是仅仅两次带出门,我就很后悔,背这么重的东西,我又不是专业摄影,这不是大材小用吗?在技术先进的同时,其实某种程度上被绑架了。再出门,我就重新用上了普通的小相机,挺轻挺好的,我又不拍什么“高大上”的照片,按自己的角度拍些喜欢的瞬间就好。陈丹燕好像说过这么一句话:“相机的性能越好,越能限制人的感受力,因为它变得太有说服力。我宁可用稚拙的相机。”这话说得真让我认同。稚拙挺适合我的,我不是为摄影而旅行,我只喜欢感受。用眼睛看,用心去体会,用脚去走每一步。有人说,三四十年代的电影有一种幼稚的美。这话说得真好,太圆熟的东西不可能好看。
还有个感受,发现很多人离了WIFI,就好像活不下去,到处找WIFI,试信号。我的手机很普通,只有电话和短信功能。那次,我本来开通了全球通业务,但是到国外发现居然没信号,也好,没有手机,也挺好,我挺习惯的。我又不发微博微信,也不设什么朋友圈,我的行程似乎与他人无关。我真正想分享的,也只是我回国后慢慢整理出来的感受而已,并不是我将到过的地方或吃过的饭拍下来的照片。这些跟别人有什么关系?
还有景点。这个也是很多人到此一游的重头戏。似乎所有的景点都要去,漏了一个不划算。其实,有没有问自己最想去哪里呢?我对景点一直在放弃状态。我没有别人那么迫切一一去到。或者说我没有景点的概念,自己喜欢就好。景点不也是人为设定的?有朋友刚从莫高窟回来,很有感触地说,那个景点是20个人排队进去,然后每个洞窟停留的时间不到几分钟,还没看明白,后面的人又要进来了……我说管理者可否换一种思路,让游客可以选一个到两个洞窟,可以慢慢看,也不需要每个洞窟都看到吧,细细体会一两个就行。我在吴哥窟时,一个通票可以看很多窟,但我只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了3个窟,其中的一个窟去了两次,非常好,很慢很静地去体会。我想我看到了精髓。
这个世界喧嚣的原因是,很多人什么都想要,很是热闹。有人说,中国人为什么都那么喜欢拍照?最有意思的是,我坐在岚山的一家面向大堰川的料亭吃一碗冰凉宇治时,听到川边一阵国语:“快来这边拍啊,快来啊,这里好看。”
我倒是记得陈丹燕提到的这么一对老夫妻,她在都柏林的国家美术馆看到这么一幕:一对中国老夫妻坐在美术馆长廊边休息,安静地吃三明治和苹果,并且小声地讨论正在展出的蒙克的画。这样的画面真美。她说,她忍不住回头去看他们。清高而静默,真好。物质时代,我反倒喜欢看到这样的清简和高贵。好的东西被他们看到,才算不浪费。
当我在清晨的川边打开一本书细细阅读时,我为自己心动;当我步行六七个小时,用简单的英文向别人问路,那只是一幢百年老屋,很少有外国人想要去看时,被问的人很惊喜:“这个地方你是怎么知道的?”我都有些驕傲了;当我在西本愿寺的木制回廊上静静坐下,旁听一刻早课时,我为自己的安静偶遇而庆幸,我融入到了这个城市的节奏;当我在一家专程去的契茶店里对老板娘说:“我喜欢你家的坪庭。”因为真爱旅行的人会注意到她家不起眼的坪庭,那是真正的风情。她露出惊喜的表情……我赴日之前,把一些日系的书找出来重读,认真地做了笔记,我把一种文化深深融入到了即将去的行程……
旅途是最能看出一个人心性的。贪心和浮躁是顽疾。
(摘自《深圳青年》)(责编 悬塔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