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子对接及体内试验浅析三七总皂苷联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的影响

来源 :中国药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va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考察三七总皂苷联用阿司匹林对抗血栓作用的影响,浅析两药协同抗血小板的优势疗效,为临床合理联合用药提供科学数据.方法: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初步预测三七总皂苷对环氧化酶-1(COX-1)和COX-2活性的影响,并以健康大鼠和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联合冰水浴诱导急性血瘀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分别以三七总皂苷(31.25 mg·kg-1)、阿司匹林(15.62 mg·kg-1)及这两种药物组合(三七总皂苷31.25 mg·kg-1+阿司匹林15.62 mg·kg-1)连续灌胃10 d,ELISA法检测血清中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环素F1α(6-keto-PGF1α)水平.结果: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三七总皂苷对COX-1和COX-2潜在调控能力较弱;体内试验结果显示,健康大鼠预防给药,阿司匹林可显著性下调TXB2、6-keto-PGF1α水平和TXB2/6-ke-to-PGF1α比值(P<0.05),联用三七总皂苷可进一步下调TXB2水平和TXB2/6-keto-PGF1α比值(P<0.05);急性血瘀大鼠治疗用药,阿司匹林可显著降低模型组中异常升高的TXB2水平和TXB2/6-keto-PGF1α比值(P<0.05),联用三七总皂苷呈进一步下调趋势(P0.05).结论:三七总皂苷对COX-1和COX-2潜在调控作用较小,两药联用协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可能与三七总皂苷抑制酯酶所介导的阿司匹林水解活性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埃克替尼与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对微小核糖核酸(miR)-185-5p、miR-204-5p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晚期NSCLC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端粒G-四链体DNA稳定剂黄酮及异黄酮类化合物的作用模式,进而确立比较可靠的化合物分子对接模型用于后续研究.方法:以两个具有与黄酮及异黄酮相似结构配体的G-四链
目的:探究丹参注射液对小鼠前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的影响及其与有丝分裂原活性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将小鼠前成骨细胞分为4组,分别采用丹参稀释液浓度为0(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