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天地人和 创和谐社会

来源 :中华名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sSm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中,茶道是核心。饮茶,非只是饮,品一杯香茗的同时,也是论一段茶道,论备茶品饮之道,论陶冶情操之道,论修身养性之道,论茶性通人性之道。一个偶然的机会,经人介绍有幸认识了尚韵茶芯行的茶道创始人——蔡光亮,在这里我们开始了采访,领略了尚韵茶芯行的独特茶道,也看到了这位独特茶道的创始人为传播中国茶文化所做的努力。
  蔡光亮,泉州茶叶学会副会长,尚韵茶芯行董事长。对茶叶的研究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他爱茶如命,自1977年开始接触紫砂茶壶开始,就与茶叶结下不解之缘,三十多年的茶事实践,使他对茶的真谛有了深刻的领悟,也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茶道,见其形明了,观其心透彻,呼茶为朋,唤茶为友,茶文化的传播也就从这里蔓延开来……
  
  品:天地人和韵
  
  “天地人和,共创和谐,中国茶道的核心思想乃是‘和’,即和谐,茶文化缘于三教,儒教、道教、佛教。茶道中的“和”亦是儒家中庸之道的中和思想。在儒家眼里,和是中,和是度,和是宜,和是恰到好处,和是无过亦无不及。”讲起茶文化的起源、泉州宗教的发展,蔡总可谓神采飞扬,滔滔不绝。泉州人以海为怀,海纳百川,吸纳西洋文化和不同民族文化。世界仅存的摩尼教,以及天主教、伊斯兰教、道教、佛教、景教在泉州都能找到。如此之多的教别能在泉州萍水相逢,人们和谐地生活在泉州这个小城市里,为什么呢?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茶,在家中喝茶,上茶馆也是喝茶;开会时喝茶,朋友在一起时喝茶,打架讲道理也要喝茶;早饭前喝茶,午饭后也要喝茶,茶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宽松的生活环境。的确,儒家对和的诠释,在茶事活动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泡茶之时,“和”表现为“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的中庸之美。待客之时,“和”表现为“奉茶为礼尊长者,备茶浓意表浓情”的明礼之伦。饮茶之时,“和”则表现为“饮罢佳茗方知深,赞叹此乃草中英”的谦和之礼。
  


  和谐二字在茶道上的集中体现,就是人茶合一。蔡总告诉记者,善人知茶,亦要了解自己,使茶与自身需求、品位相适应,此乃人茶合一。茶亦有茶性,人性与茶性自有共通之处,从品茶中修炼人性,从茶道中体验人生,透彻哲理,领悟真谛,此亦为人茶合一。人于尘世间,难以免俗,心有挂碍,难求洒脱;茶生于天地间,取自然之精华,人与茶沟通,即是与自然沟通,与自然沟通,与自然相融;放飞心灵,反璞归真,天地人和,共创和谐,开启另一片豁然心境。茶道,启发人们走向更高层次的生活境界,那就是人茶合一的境界。尚韵茶道之真谛也正在乎此也。
  
  
  闻:雅纯清正香
  
  品天地人和韵,闻雅正清纯香,观音润心田。在尚韵茶芯行里,映入记者眼帘的亦是一道和谐的雅阁品茶图,茶行主人亲自为我们泡茶,但见热炉煮水,取茶叶,置茶具,水汽氤氲之中, 沏茶之细致,协作之优美,茶局之典雅,茶艺之神韵尽现也。宾主品啖香茗,谈古论今,仿佛置身又一处世外桃源,再无世俗纷扰,尽抒雅兴,沁心释怀;茶香愈盛,雅兴愈高,心情愈见舒畅,长此以往,心境愈加豁然矣!
  


  纯乃茶道之本。饮茶,首先要求茶性之纯正。好茶的关键要素不外乎四个字:香、甘、重、滑。而“甘”,即是判定好茶味纯之标准。“纯”,不仅只是茶纯。茶性之纯正,茶主之纯心,二者结合,方可品出茶之真味。
  古人云,“趣言能适意,茶品可清心。”茶之所以能“清心”,首先在于茶本身之“清”,也就是茶汤明亮,透明清晰,这就决定了制茶功夫的高与低。茶清之后,饮茶的过程即是“清心”的过程。人茶合一,讲究的也正是由茶道入人道,借品茶清人心,从茶性中领悟人生哲理。一盏清茶,深蕴哲意,茶叶沉浮之间,自有深厚的人文积淀。
  茶之正,亦指茶性之纯正,但重点也已由“纯”而入“正”。确切地说,就是追求一种适度的“韵味”,也就是常说的“官韵”。品茶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过程,品过茶之纯味,尚须回“韵”一番,这也是色、香、味之后的品茶精修阶段。做人有如品茶,亦应如此。适度方正,乃人当深谙之茶道真理。为人方正者,才能不避奸邪,不畏鬼神,心中坦荡,豁然大度。
  
  铁观音茶香飘进联合国
  
  在尚韵茶芯行里,记者看到了一张来自联合国的“授权书”,授权书代表着联合国友好理事会(Friends of United Nations )授权福建省泉州市尚韵茶芯行制作中国特级铁观音茶赠送给各国大使和联合国官员的高级礼品为联合国纪念用品,并授权使用FOUN的标志为礼品标志。这样的殊荣让泉州安溪的铁观音迈向了国际最高殿堂。可以看出泉州安溪铁观音在国内国际市场潜力巨大,这对泉州的茶商和茶农们来说可谓一件大喜事,许多茶商已开始着手将国际市场作为下一阶段茶叶新的推广重点,让泉州的茶叶香飘四海。因此,对整个泉州的茶叶产业来讲,更是一大机遇,加大了泉州铁观音品牌向国内国外市场宣传的力度,从而让泉州铁观音响誉海外。
  茶香袅袅,仙意飘飘。正是蔡光亮独特的茶道精神感染了联合国友好理事会,使泉州安溪的铁观音茶香飘进了联合国,更使中国的茶文化传播走向了全世界。
其他文献
公元2003年7月20日,广州举办了以金龙鱼为题材的首个重彩画个人画展。霎时,观者如潮,声名鹊起,轰动了美术界。作者刘千硕原名刘志强,一夜之间,“金龙鱼”的名字不胫而走,如他的重采画般灿然生辉,纷纷见诸各大媒体的报道中。  在热烈的赞颂和荣耀面前,谦逊的刘千硕先生深情地凝视着他那心爱的“游龙”( 金龙鱼)道出了他的心声:“我希望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新兴的绘画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    情寄于景话金
期刊
生态游、红色游、蜜月游、亲子游、工业游、购物游、影视基地游……旅游形式已经被日趋成熟的市场所细分。   “花钱不少,还饱受人多拥挤的折磨,出游的良好心情荡然无存”,这是许多游客反映的问题。如今,消费心理日趋成熟的游客已不再简单地“瞎挤看热闹”,而是由“扎堆看人头”向理性出游转变。旅游市场日益显示出它的均衡与理性。    随着不同层级旅游消费的需求多样化、个性化,工业旅游已经成为一支新的生力军。把传
期刊
认识行书已经有些日子了,我们从同事成为朋友,遵循着“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古训,多年来常有来往,要说说行书的事,我还真的有些发言权。记得那时我在南方电视台第五频道担任一档节目的制片人,后来行书就来了,与我一道共事,担任节目的监制。我们的办公地点就在南方电视台对面,我的办公室就在行书隔壁,彼此就没有什么“隐私”可言了。行书那时候三十出头,但据说已经有了很了不起的经历,在上海干过大企业,是个企业家,到了广
期刊
罗树人,广东阳江人,一九九一年毕业于暨南大学金融系,独创罗家笔,好写迷踪字,乐在百草园。他的书法,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书风受庄子文风、李白诗风的影响,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豪迈奔放的热情、宏阔磅礴的气势、夸张排比的手法、生动奇伟的造型,体现他个性为本、抒情至上、随心所欲的气质。所以他的功夫更在于书外,与其说他是狂草书法家,还不如说他更像个哲学家、诗人。他是以六十岁的阅历(哲学家)、二十岁的激情
期刊
在古代,茶被人们赋予了“淡泊、朴素、节俭、清廉”的人格理念,更融入了古代先贤“天地人和”的哲学思想,从茶中我们可以感悟道家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平静与和谐、儒家的“宁静致远”、“仁义礼乐”的意境和礼节、佛家的“茶禅一味”、“苦境凡放”的思想和修炼!以茶明德、以茶助悟、物我两忘、如禅如寂这是茶文化所代表的境界,而如能达到以茶通心,茶禅一味、茶人合一的禅境,就更是人生的一大精神享受了。  杨永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民族永葆生机的源泉。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同志作序、在全国有广泛影响的国家级丛书《中国当代思想教育艺术精华丛书》,由中共广东省纪委高级政工师、著名学者邱勇同志主编、军事科学出版社最近出版的《实践与创新》一书,汇集了不同领域实际工作者的经验总结,从不同领域实践的视角,阐释创新与实践、创新与实践经验总结、创新与发展的关系,探索创
期刊
《乐八·JJMe》的命名含义:     胡锦涛同志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乐八”就是“快乐地践行八荣八耻”;“JJMe”是“Joyful Juvenile Moral Education”的英文缩写,即“快乐的青少年道德教育”。    一个传播国学精粹的学习平台    培养了一个孩子,就成就了一个家庭…  成就了一个个家庭,就和谐了整个社会!  《
期刊
王将克教授,男,汉族,出生于1935年7月,广东揭阳人。1959年于中山大学生物系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同年被派往北京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进修。1962年回校从事动物地理与古生物教学,科研和培养研究生工作。曾任中山大学生物地球化学营养工程实验中心主任,兼任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委员、氨基酸生物地球化学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第四纪热带亚热带研究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古生物学会广东分会副主任委员
期刊
由中国名人工委、中华名人协会和中共福安市委、福安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中华名人共建海峡西岸的和谐福安” 暨坦洋工夫茶系列活动启动仪式,10月2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蒋正华,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姜春云,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名誉会长、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孚凌,十六届中央委员、全国人大常委王云龙,原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万绍芬,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会长、原中共中央
期刊
朱明江:广州人,1956年出生。1976年考入广州提琴制作学校。毕业后任职于广州乐器研究所。1991年1月辞职建立了“朱明江提琴工作室”。1986年至今,在美国国际提琴制作比赛中,共获得了16个奖项。其中1994年和2006年先后获得小提琴金奖,是目前唯一一位两次获得该奖项的中国人。1997年4月21日登上美国《时代周刊》。    300多年来,意大利的斯特拉迪瓦里家族的小提琴,以其圆润琴声,层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