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谢工作前5年遇到的人和事,直到现在仍觉得当时养成的工作思路、方法和习惯是笔巨大的财富。
—符立佳 TMT行业
刚毕业是跟leader学做事,成熟之后会在意自己的发挥空间。大部分离职、跳槽都是因为我看不到成长空间和价值。我的工作能给公司带来什么,这是我在判断自我价值时的依据。
—刘惠迪 TMT行业
毕业那年找工作并不顺利,压力会让人迷失,忘记自己要什么、该往哪里走。现在看来,在走每一条路之前都应该清晰自己的目标,并用最短的时间和最恰当的方式去实现。
—李岩 公关行业
以前我认为升职加薪就是实现自我价值,但现在我觉得价值更多来自于自己对自己的认可,过度依赖外界的评价容易变得患得患失。
—张梓娟 金融行业
所谓好工作,不是看薪酬,而是看每天工作的状态。十年前的工作有许多“经验”和“标准答案”,今天我们会发现,这个时代事实上不存在所谓的“标准答案”,以往的经验甚至会成为一种负担。这个时代要求个人更要有积极的学习和创新能力,以及探索未知可能性的勇气。
—Rex 人力资源领域
十年前,我选择工作时主要考虑个人技能的成长、行业的上升空间。现在为团队创造出有价值的技术和更具实用性的产品服务会给我带来成就感。十年的时间让我体会到,一份好的工作,总会表现出对人才和专业贡献的高度认可。
—尹竞成 互联网行业
10年前遇到金融危机,最看重的是稳定性,别失业。如今看重的是职业平台,一个良好的平台,能让我发挥实力和创造力。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分清,哪些是个人的成功,哪些是依托于企业平台获取的成功。依托于企业平台的成功,虽然光鲜但很难复制。个人的成功才是带得走的。
—Sean 咨询行业
在广告行业里挑公司很大程度上是挑老板,现在除了挑老板之外,我也会看中个人能力是否与公司需求相匹配。钱和title固然重要,但如果只看重这些,很容易在工作中喪失自我。
—陈文慧 广告行业
好工作是有机会去创造东西,能够让你发挥特长,扬长避短,甚至在工作过程中还能改进你的短处。
—Daniel 快消领域
对好工作定义的变化就像马斯洛原理一样,起初只想让自己能在这个行业活下去,等得到足够的认可后,又希望自己能参与很多项目并带领团队走向成功。现在最看重的是职业前景和工作环境,钱迟早是能赚到的,而良好的工作环境能让人一直保持舒服的心态。
—王超 互联网行业
初入职场,能按时按量完成任务已经不错,但现在会去主动要求任务,不管结果是好是坏,有这个空间很重要。自己去主导一件事,能够独当一面,获得的价值和被动完成任务是完全不同的。
—Tony 金融行业
不要太在意薪酬,这只是工作的一部分,更重要是能不能实现价值。真正的价值是自己对公司的帮助,这是你个人的成就。以前我觉得工作就是把自己的部分做好,现在我还会考虑公司整体销售和利润。
—Sen 人工智能领域
对好工作的定义,从最初注重薪酬福利待遇、职业发展空间到现在更看重个人的自我实现与价值认同。回头来看,第一份工作相当于给个人职场画了一个起点,起点的高低并不重要,选对行业、确定方向更为重要。
—李威 TMT行业
一份好工作首先是做自己喜欢的事,而不是去跟趋势,尽管这样可能让你少掉很多机会。对自己的工作是否充满自信,这是一份好工作的必备条件。
—Kyle 广告行业
以前我会很在意上司对我的看法,但现在我更在意“上司是否依赖我”而不是“是否喜欢我”。从对人到对事,我变得更加理性,对我来说,平台是衡量好工作的重要标准之一,宁做凤尾不做鸡头,我不会不甘心做一个螺丝钉,但我会在意我上了一条什么样的船。
—Sophie 互联网行业
盛森正在为推广公司一款教育型机器人做努力。一年前,他成为未来伙伴机器人公司的首席品牌官,为这家成立22年却在近两年才开始直接面向消费者市场的公司建立品牌,用他的话说,“相当于创业。”无论是团队、品牌定位,还是传播体系,全部都要从头建立。虽然新工作充满挑战,但这里有盛森对一份好工作的期待—有潜力的行业前景和最大程度的发挥空间。
这和十年前盛森对一份好工作的判断不太一样。2008年从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专业毕业后,盛森进入了旺旺集团总部,“大公司、工资比同龄人高。”这在当时的他眼里就是一份好工作。
这种对好工作定义的转变或许也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想法,从2008年到2018年这10年间,人才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08年的时候很多应届毕业生愿意去规模大、薪资福利待遇好的500强外资企业工作,能源、房地产、金融、制造业是最热门的行业。而现在,公司人的选择更加多元。”智联招聘智联学院学习与发展总监高煜东总结道,他在招聘领域已经从业超过20年。在他的观察中,如今公司人择业时的“多元”不仅体现在行业的选择上,也指求职者的态度。十年间,外资企业光环褪去,传统制造业走到转型路口,互联网势力迅速崛起。许多公司规模虽小,但薪资待遇并不比大公司差,且同样具备可观的发展前景,这都成了公司人的求职新选择。另一方面,如今也有不少求职者不再唯薪资论,会把眼光放在更长远的行业前景和发展空间,甚至按照兴趣选择工作。
智联招聘从2011年起每年发布一份《最佳雇主报告》,用以了解公司人眼中的“好工作”长什么样。这些报告可以看出,2011年的求职者在一份工作中最看重的条件是薪酬福利,其中最受重视的是薪酬。往后3年,福利待遇超过薪酬,成为企业吸引人才的主要因素。“这体现出求职者对安全感的诉求提升了,因为福利与绩效无关,是每个员工都能享受到的同等待遇。”高煜东分析道。从2015年开始,求职者发生了明显变化,更多人希望在一份工作中获得尊重,这一比重甚至超过了薪资福利。尤其最近两年,企业文化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数据的变化,实质上是求职者对工作的理解和自我认知加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公司人普遍会通过跳槽来重新达到工作与自我的匹配。智联招聘发布的《白领满意度报告》显示,2013年公司人的跳槽意愿同比增加35%。差不多的时间点,人才市场开始从买方市场转向卖方市场。求职者不再被动地等待被挑选,更倾向于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某种意义上,成熟的求职者们改变了就业环境。“你会看到企业的组织边界越来越模糊,雇主跟雇员的关系趋于平等,企业文化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高煜东对《第一财经周刊》说。在智联招聘2016年的调研中,“雇主文化”代替了“品牌战略”,成为衡量满意度的6个指标之一。
10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却足以让每个公司人在职场中获得积累,并影响下一个10年。我们采访了来自不同行业2008年的毕业生,通过他们的故事,勾勒出这职场10年间,大环境的变化、个人价值观的成熟对一个公司人职业规划的影响。当他们回忆起自己毕业时找工作的考量时,会发现,经历了这10年,如今对于一份好工作,他们已经有了新的判断。
职场10年,谁的开始不迷茫?
面试了十几家公司之后,2008年毕业的盛森成了旺旺集团的一名媒介。他当时对职业并没有清晰的规划,“那时找工作无非就是外企、事业单位和国企。刚毕业觉得大公司名头响,福利待遇比较正规,也能学到东西。”投简历时没给自己太多限制,盛森成为班里唯一一个进入甲方公司的,这让他意外踏上一个“风口”—10年前,旺旺集团这类食品及快消品公司正是最大的广告主。
刚入职不久,盛森就接到了做广告投放排期的任务。第一次做排期表,得到的信息只有完成时间和一张模板。那天盛森凌晨5点就赶到公司,一直工作到半夜12点。这让他第一次感受到大公司给人的磨练。但随着工作经历增加,大企业的局限逐渐暴露,“一个萝卜一个坑,晋升越来越难,每个人只能做好分内事。”认清了自己对工作的追求之后,盛森开始寻找新的机会。
10年前,能提供有竞争力的薪资并且制度完善的大公司的确是不少毕业生的求职目标,其中开放、洋气、有知名度的外企尤其具有吸引力,顾时恺从毕业后就一直将外企作为自己的择业标准,10年来从未偏离这条轨道。在先后经历了普华永道、合资保险公司、电通等外企后,如今就职于欧莱雅的他已经从最初的盲从成长为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对职业有明确的规划。“最早的时候想找一个大家都去的地方,其实对自己的职业定位并没有很清楚。现在我能说出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工作,这是10年带给我的经验。”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改变了很多毕业生,尤其是海外毕业生的职业轨迹。
留学英国的李子明比国内毕业生更早地感受到了全球次贷危机的冲击。原本他的理想首选是进入英国本土投行,但当时伦敦的金融机构都在大规模裁员,有些甚至难以为继。在收到某跨国咨询公司在北京的offer后,李子明决定回国发展。他为自己做好了规划—2到3年内转到投行。对他而言,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只是进入投行的一个中转站。
在上海,一心想进广告公司的蔡元锴从同济大学毕业了。由于专业不对口,又没有相关实习经验,蔡元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无奈之下去了中国移动—在当时的观念里,去一家大公司总不会是错的选择。在中国移动的两年,他每天都带着“再写个简历去投投看”的心情上班。蔡元锴曾试图说服自己,国企稳定,薪资在同届中也还算可以。但随着时间增长,蔡元锴愈发意识到这不是他喜欢的工作,更不是他擅长的领域。蔡元锴决定辞职,再试一次。重新分析了自己擅长的技能—绘画和文案,找回自我的蔡元锴在职业道路上披荆斩棘,一路从麦肯的freelancer、奥美正式员工,做到了李奥贝纳的创意副总监。
2008年的毕业生,是被称为“夹缝中的一代”的80后。在高煜东看来,这是最辛苦的一代—经历过物质并不丰腴的年代,个人意識的觉醒使得这群人在理想和现实之间难以平衡,“这也是为什么薪酬福利在当时被看得如此重要的原因。”高煜东说。
每一次跳槽,是对工作的再理解
无论在哪个年代,总是不乏一些嗅觉灵敏的先行者。当大多数2008年的毕业生都进入外企时,邱霏一早就认定了互联网行业,并且只投互联网公司。“当时就感觉电商很前卫,互联网里游戏发展蓬勃,但并不知道在这个行业里自己适合什么职位。”在巨人网络的两年里,邱斐逐步开始了解到业务的组织架构和部门职能间的轻重,并决定要向围绕核心产品的方向靠近。
巨人的公司规模和福利满足了邱斐对于一份工作的期待,而在下一份工作中,她想要获得更多。邱斐的新工作是韩国一家上市游戏公司的市场经理,工作内容从媒体公关、新闻采购转向产品市场,这让性格内向的邱斐省去了许多交际的麻烦,从而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3年内,邱斐所带的这款游戏为公司贡献了70%的收入,她因此得到晋升。这个阶段,邱斐更看重的是工作带给她的成长。
工作7年后,邱斐看到了游戏行业放缓的迹象,并看到了互联网将加持各行各业的势头。2015年,邱斐决定转行。电子商务、人工智能和车联网是她首选的3个方向,最终,她选择了公司规模和职位方向都符合预期的携程。“这时候薪水不是痛点而是痒点,最看重的是职业发展空间。”邱斐说。 也是在那几年,无数互联网公司拔地而起,全球500强公司中出现了阿里巴巴的身影,快消巨头则纷纷传出了业绩下滑的消息。
始终在外企工作的顾时恺也不是没有考虑过互联网公司,但在和对方接触的过程中,顾时恺发现他们一方面乐观展望着上市,另一方面却暴露出商业模式和管理制度的不清晰,这让习惯了大企业严谨风格的顾时恺无法接受,经过一段时间的犹豫和矛盾,他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工作,“既有大公司成熟的机制保障,同时又能不按资排辈的灵活型外企更吸引我。”两者兼具的欧莱雅成了顾时恺最新的选择。
求职者们在成长,外企也并非一成不变。失去了薪酬福利的优势,外企开始在企业文化和招聘形式上吸引求职者的注意力。据高煜东观察,外企在招聘中逐渐交出主动权,“10年前校招的任务就是招人,在招聘网站上挂个广告就能完成指标,但近几年外企在校招中的投入越来越大,绞尽脑汁地做形式上的创新,以此来吸引更多优秀的候选人。”高煜东说。
然而不少外企却仍然很难弥补其僵化的组织架构。进入职场差不多5年后,留在大公司的公司人基本都遇到了同一个问题—晋升难。“我工作两三年就能看到以后的样子,每年基本都在重复同一件事。”盛森说。大公司培养了他的专业性,是深度,接下来,盛森想要拓宽边界,探索职业的广度。
离开旺旺集团后,盛森开始有意识地寻找有潜力的行业。从保健品公司到电子产品再到人工智能,他每一步都踩在了风口上。在之后的几乎每一份工作中,盛森都承担了开拓者的角色。他为江山制药整顿了重新组建的市场部,并规划了公司在全国32个省的广告投放计划—在旺旺,盛森只能接触到5个省。渐渐地,盛森不满足于只做媒体关系,于是跳槽到科沃斯做品牌,“把面拓得更宽一点。”在科沃斯,盛森不仅要负责广告投放,还要安排整体的广告策划和推广节奏。当科沃斯双11的销售额从1000万元涨到5000万元,再到3亿元,盛森在工作中找到了价值感。
从薪资到自我认同,怎么看待工作的价值?
3年前,李子明所在的投行刚刚起步,他放弃了大型投行的稳定工作来到这里,为的同样是价值感。“通过自己和团队的努力把一家年轻的投行推到市场的第一梯队,这对我非常有吸引力。”李子明说。
在大公司,李子明更多是一个任务的执行者。跳槽后,李子明有更多机会尝试自己感兴趣的TMT行业,公司也给到他足够的自由度去挖掘客户。李子明对职业价值的追求与行业变化不无关系。“现在的金融市场不像原来要求你的全面性,而更看重你在纵向上对行业的理解,”李子明说,“TMT领域的客户对投行要求很高,你必须尽200%的能力去深挖这个行业,去理解他们公司,才有可能跟他们坐在一张桌子上交流。”
每个公司人的工作性质和目标都不同,但他们眼中的价值都有一个共性—与自己在工作中的主动权成正比—在10年前,未必所有求職者都能看得如此长远。薪酬永远是绕不开的话题。
邱斐、盛森和顾时恺刚毕业时都把薪酬看成体现工作价值的首要因素。“那时候觉得工资高、公司名气响、工作环境好就是所谓的价值。”盛森说。但现在,盛森会考虑这份工作是不是适合自己、公司的发展前景,以及最重要的,自己对公司意味着什么。
我能为公司和团队带来什么?当一个求职者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意味着ta成熟了。当一批求职者开始更多关注企业文化与自身价值观的匹配度,而不是只盯着短期的薪酬时,人才市场也开始了一轮“消费升级”。智联招聘的《最佳雇主报告》显示,从2012年起,薪酬福利在一份“好工作”中的占比逐年下滑,雇主品牌(文化)的比重则增长了一倍。“结果之一就是企业边界越来越模糊,雇主与雇员的相处方式趋于平等,企业文化走向多元。”高煜东分析道,“以前员工和老板之间是一个相对的关系,是被管理和管理的关系,现在这种关系逐渐转变成合作伙伴的关系,你很难去定义到底是谁帮助了谁,更像是一种相互支持和帮助的关系。”
把这个结论放在个体的发展历程中同样成立。初入职场,每个公司人都会经历一段或长或短的被动期,无论是工作内容,还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这是缺乏经验的职场新人无法避免的阶段。10年前,邱斐对自身价值的判断,取决于上司对他的肯定。“上司说我行我会很高兴,说我不行我会很沮丧。”邱斐说。随着工作经验的累积和能力提升,邱斐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判断。“现在我会去看整个市场是不是认可我。我现在的价值体现在我的反馈对这家公司是否能起到帮助,是依据事实的结果。”从依赖领导的肯定到认可自我,邱斐的成长也是一个被动变主动的过程。
对李子明来说,主动不仅意味着可以做什么,更重要的是,可以选择不做什么。“有些项目看似光鲜,但在一些灰色领域打擦边球,有些公司我在了解它的业务模式之后发现它不适合上市,这些我都不会去做,”李子明说,“在一份工作中,我有没有选择的余地,以及表达自己价值观的空间,这很重要。” 没有完美的工作,只有当下最合适的工作
当被问到“现在的工作是你满意的工作吗?”,所有接受采访的公司人都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但同时,他们也承认,眼下这份工作并不完美。对于未来的职场生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期待。
邱斐并不甘心一直做一枚螺丝钉。事实上,她曾经尝试过创业。2015年正值创业潮,一批又一批创业者将所谓的O2O推向顶峰,邱斐是其中一员。可以说,邱斐10年的职业生涯一直都紧跟着市场趋势。创业两年因为听到投资收紧的消息,邱斐决定及时回巢。“对我来说找工作的所有问题就是在判断大趋势,”邱斐说,“而现在这份工作,有稳定的大公司环境,需求跟我的能力匹配,有展现自己的空间,符合我对职业的诉求的70%,就是好工作。”
在追求个人发展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会被大环境推着走。
李子明所在的金融行业正在迎来一批越来越尖端的客户。他面对的这些互联网公司中的创业家、佼佼者,既是他的客户,也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玩家。仅仅追求金融行业的专业性已经不能满足行业需要了。“客户对资本市场的了解可能并不亚于你,同时也要求你对它的行业有深度理解。”而了解一个行业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去做和这个行业相关的工作。投行是李子明擅长并且喜爱的事业,但他并不拒绝更多可能性。
在外企工作了10年的顾时恺已经接受了天花板的存在,他开始为5年甚至10年后的职业生涯做打算。眼下他还有一定的晋升空间,他需要在这段时间里尽可能地提升自己。下一个10年,他或许会出现在创业公司。
经历了职场10年,每个采访对象都对“好工作”有了新的认知,他们不再满足于一份薪酬、一串代表公司规模的数字、一个响亮的公司名,而是更在意自己能在这份工作中创造什么、收获什么。“互联网的冲击给各个行业都带来了创造性的变化,这让行业内的公司人有一种感觉,自己可以通过努力发生改变,而不需要等个5年甚至10年慢慢往上走。所以现在的公司人往往更愿意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通过一个新的团队和机会去创造一个新高度。”高煜东说。对于这群经历了10年职场的公司人来说,所谓的好工作,并不是指一份工作有多完美,而是指它最符合自己当下对职业的需求。针对好工作的定义发生的变化,恰好印证了公司人发现自我的过程。
正在“创业中”的盛森已经开启了新一轮的打怪模式。身处人工智能领域,他又一次站在了新的风口,而他所面对的市场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媒体变得分散、消费者的注意力变得碎片化,品牌越来越难获得消费者的认同。就像每一次重新打怪一样,盛森又要开始攻克新一轮的难题,但这个足够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给自己带来的推动,正是盛森目前为自己做的最好的选择。
—符立佳 TMT行业
刚毕业是跟leader学做事,成熟之后会在意自己的发挥空间。大部分离职、跳槽都是因为我看不到成长空间和价值。我的工作能给公司带来什么,这是我在判断自我价值时的依据。
—刘惠迪 TMT行业
毕业那年找工作并不顺利,压力会让人迷失,忘记自己要什么、该往哪里走。现在看来,在走每一条路之前都应该清晰自己的目标,并用最短的时间和最恰当的方式去实现。
—李岩 公关行业
以前我认为升职加薪就是实现自我价值,但现在我觉得价值更多来自于自己对自己的认可,过度依赖外界的评价容易变得患得患失。
—张梓娟 金融行业
所谓好工作,不是看薪酬,而是看每天工作的状态。十年前的工作有许多“经验”和“标准答案”,今天我们会发现,这个时代事实上不存在所谓的“标准答案”,以往的经验甚至会成为一种负担。这个时代要求个人更要有积极的学习和创新能力,以及探索未知可能性的勇气。
—Rex 人力资源领域
十年前,我选择工作时主要考虑个人技能的成长、行业的上升空间。现在为团队创造出有价值的技术和更具实用性的产品服务会给我带来成就感。十年的时间让我体会到,一份好的工作,总会表现出对人才和专业贡献的高度认可。
—尹竞成 互联网行业
10年前遇到金融危机,最看重的是稳定性,别失业。如今看重的是职业平台,一个良好的平台,能让我发挥实力和创造力。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分清,哪些是个人的成功,哪些是依托于企业平台获取的成功。依托于企业平台的成功,虽然光鲜但很难复制。个人的成功才是带得走的。
—Sean 咨询行业
在广告行业里挑公司很大程度上是挑老板,现在除了挑老板之外,我也会看中个人能力是否与公司需求相匹配。钱和title固然重要,但如果只看重这些,很容易在工作中喪失自我。
—陈文慧 广告行业
好工作是有机会去创造东西,能够让你发挥特长,扬长避短,甚至在工作过程中还能改进你的短处。
—Daniel 快消领域
对好工作定义的变化就像马斯洛原理一样,起初只想让自己能在这个行业活下去,等得到足够的认可后,又希望自己能参与很多项目并带领团队走向成功。现在最看重的是职业前景和工作环境,钱迟早是能赚到的,而良好的工作环境能让人一直保持舒服的心态。
—王超 互联网行业
初入职场,能按时按量完成任务已经不错,但现在会去主动要求任务,不管结果是好是坏,有这个空间很重要。自己去主导一件事,能够独当一面,获得的价值和被动完成任务是完全不同的。
—Tony 金融行业
不要太在意薪酬,这只是工作的一部分,更重要是能不能实现价值。真正的价值是自己对公司的帮助,这是你个人的成就。以前我觉得工作就是把自己的部分做好,现在我还会考虑公司整体销售和利润。
—Sen 人工智能领域
对好工作的定义,从最初注重薪酬福利待遇、职业发展空间到现在更看重个人的自我实现与价值认同。回头来看,第一份工作相当于给个人职场画了一个起点,起点的高低并不重要,选对行业、确定方向更为重要。
—李威 TMT行业
一份好工作首先是做自己喜欢的事,而不是去跟趋势,尽管这样可能让你少掉很多机会。对自己的工作是否充满自信,这是一份好工作的必备条件。
—Kyle 广告行业
以前我会很在意上司对我的看法,但现在我更在意“上司是否依赖我”而不是“是否喜欢我”。从对人到对事,我变得更加理性,对我来说,平台是衡量好工作的重要标准之一,宁做凤尾不做鸡头,我不会不甘心做一个螺丝钉,但我会在意我上了一条什么样的船。
—Sophie 互联网行业
盛森正在为推广公司一款教育型机器人做努力。一年前,他成为未来伙伴机器人公司的首席品牌官,为这家成立22年却在近两年才开始直接面向消费者市场的公司建立品牌,用他的话说,“相当于创业。”无论是团队、品牌定位,还是传播体系,全部都要从头建立。虽然新工作充满挑战,但这里有盛森对一份好工作的期待—有潜力的行业前景和最大程度的发挥空间。
这和十年前盛森对一份好工作的判断不太一样。2008年从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专业毕业后,盛森进入了旺旺集团总部,“大公司、工资比同龄人高。”这在当时的他眼里就是一份好工作。
这种对好工作定义的转变或许也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想法,从2008年到2018年这10年间,人才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08年的时候很多应届毕业生愿意去规模大、薪资福利待遇好的500强外资企业工作,能源、房地产、金融、制造业是最热门的行业。而现在,公司人的选择更加多元。”智联招聘智联学院学习与发展总监高煜东总结道,他在招聘领域已经从业超过20年。在他的观察中,如今公司人择业时的“多元”不仅体现在行业的选择上,也指求职者的态度。十年间,外资企业光环褪去,传统制造业走到转型路口,互联网势力迅速崛起。许多公司规模虽小,但薪资待遇并不比大公司差,且同样具备可观的发展前景,这都成了公司人的求职新选择。另一方面,如今也有不少求职者不再唯薪资论,会把眼光放在更长远的行业前景和发展空间,甚至按照兴趣选择工作。
智联招聘从2011年起每年发布一份《最佳雇主报告》,用以了解公司人眼中的“好工作”长什么样。这些报告可以看出,2011年的求职者在一份工作中最看重的条件是薪酬福利,其中最受重视的是薪酬。往后3年,福利待遇超过薪酬,成为企业吸引人才的主要因素。“这体现出求职者对安全感的诉求提升了,因为福利与绩效无关,是每个员工都能享受到的同等待遇。”高煜东分析道。从2015年开始,求职者发生了明显变化,更多人希望在一份工作中获得尊重,这一比重甚至超过了薪资福利。尤其最近两年,企业文化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数据的变化,实质上是求职者对工作的理解和自我认知加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公司人普遍会通过跳槽来重新达到工作与自我的匹配。智联招聘发布的《白领满意度报告》显示,2013年公司人的跳槽意愿同比增加35%。差不多的时间点,人才市场开始从买方市场转向卖方市场。求职者不再被动地等待被挑选,更倾向于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某种意义上,成熟的求职者们改变了就业环境。“你会看到企业的组织边界越来越模糊,雇主跟雇员的关系趋于平等,企业文化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高煜东对《第一财经周刊》说。在智联招聘2016年的调研中,“雇主文化”代替了“品牌战略”,成为衡量满意度的6个指标之一。
10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却足以让每个公司人在职场中获得积累,并影响下一个10年。我们采访了来自不同行业2008年的毕业生,通过他们的故事,勾勒出这职场10年间,大环境的变化、个人价值观的成熟对一个公司人职业规划的影响。当他们回忆起自己毕业时找工作的考量时,会发现,经历了这10年,如今对于一份好工作,他们已经有了新的判断。
职场10年,谁的开始不迷茫?
面试了十几家公司之后,2008年毕业的盛森成了旺旺集团的一名媒介。他当时对职业并没有清晰的规划,“那时找工作无非就是外企、事业单位和国企。刚毕业觉得大公司名头响,福利待遇比较正规,也能学到东西。”投简历时没给自己太多限制,盛森成为班里唯一一个进入甲方公司的,这让他意外踏上一个“风口”—10年前,旺旺集团这类食品及快消品公司正是最大的广告主。
刚入职不久,盛森就接到了做广告投放排期的任务。第一次做排期表,得到的信息只有完成时间和一张模板。那天盛森凌晨5点就赶到公司,一直工作到半夜12点。这让他第一次感受到大公司给人的磨练。但随着工作经历增加,大企业的局限逐渐暴露,“一个萝卜一个坑,晋升越来越难,每个人只能做好分内事。”认清了自己对工作的追求之后,盛森开始寻找新的机会。
10年前,能提供有竞争力的薪资并且制度完善的大公司的确是不少毕业生的求职目标,其中开放、洋气、有知名度的外企尤其具有吸引力,顾时恺从毕业后就一直将外企作为自己的择业标准,10年来从未偏离这条轨道。在先后经历了普华永道、合资保险公司、电通等外企后,如今就职于欧莱雅的他已经从最初的盲从成长为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对职业有明确的规划。“最早的时候想找一个大家都去的地方,其实对自己的职业定位并没有很清楚。现在我能说出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工作,这是10年带给我的经验。”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改变了很多毕业生,尤其是海外毕业生的职业轨迹。
留学英国的李子明比国内毕业生更早地感受到了全球次贷危机的冲击。原本他的理想首选是进入英国本土投行,但当时伦敦的金融机构都在大规模裁员,有些甚至难以为继。在收到某跨国咨询公司在北京的offer后,李子明决定回国发展。他为自己做好了规划—2到3年内转到投行。对他而言,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只是进入投行的一个中转站。
在上海,一心想进广告公司的蔡元锴从同济大学毕业了。由于专业不对口,又没有相关实习经验,蔡元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无奈之下去了中国移动—在当时的观念里,去一家大公司总不会是错的选择。在中国移动的两年,他每天都带着“再写个简历去投投看”的心情上班。蔡元锴曾试图说服自己,国企稳定,薪资在同届中也还算可以。但随着时间增长,蔡元锴愈发意识到这不是他喜欢的工作,更不是他擅长的领域。蔡元锴决定辞职,再试一次。重新分析了自己擅长的技能—绘画和文案,找回自我的蔡元锴在职业道路上披荆斩棘,一路从麦肯的freelancer、奥美正式员工,做到了李奥贝纳的创意副总监。
2008年的毕业生,是被称为“夹缝中的一代”的80后。在高煜东看来,这是最辛苦的一代—经历过物质并不丰腴的年代,个人意識的觉醒使得这群人在理想和现实之间难以平衡,“这也是为什么薪酬福利在当时被看得如此重要的原因。”高煜东说。
每一次跳槽,是对工作的再理解
无论在哪个年代,总是不乏一些嗅觉灵敏的先行者。当大多数2008年的毕业生都进入外企时,邱霏一早就认定了互联网行业,并且只投互联网公司。“当时就感觉电商很前卫,互联网里游戏发展蓬勃,但并不知道在这个行业里自己适合什么职位。”在巨人网络的两年里,邱斐逐步开始了解到业务的组织架构和部门职能间的轻重,并决定要向围绕核心产品的方向靠近。
巨人的公司规模和福利满足了邱斐对于一份工作的期待,而在下一份工作中,她想要获得更多。邱斐的新工作是韩国一家上市游戏公司的市场经理,工作内容从媒体公关、新闻采购转向产品市场,这让性格内向的邱斐省去了许多交际的麻烦,从而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3年内,邱斐所带的这款游戏为公司贡献了70%的收入,她因此得到晋升。这个阶段,邱斐更看重的是工作带给她的成长。
工作7年后,邱斐看到了游戏行业放缓的迹象,并看到了互联网将加持各行各业的势头。2015年,邱斐决定转行。电子商务、人工智能和车联网是她首选的3个方向,最终,她选择了公司规模和职位方向都符合预期的携程。“这时候薪水不是痛点而是痒点,最看重的是职业发展空间。”邱斐说。 也是在那几年,无数互联网公司拔地而起,全球500强公司中出现了阿里巴巴的身影,快消巨头则纷纷传出了业绩下滑的消息。
始终在外企工作的顾时恺也不是没有考虑过互联网公司,但在和对方接触的过程中,顾时恺发现他们一方面乐观展望着上市,另一方面却暴露出商业模式和管理制度的不清晰,这让习惯了大企业严谨风格的顾时恺无法接受,经过一段时间的犹豫和矛盾,他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工作,“既有大公司成熟的机制保障,同时又能不按资排辈的灵活型外企更吸引我。”两者兼具的欧莱雅成了顾时恺最新的选择。
求职者们在成长,外企也并非一成不变。失去了薪酬福利的优势,外企开始在企业文化和招聘形式上吸引求职者的注意力。据高煜东观察,外企在招聘中逐渐交出主动权,“10年前校招的任务就是招人,在招聘网站上挂个广告就能完成指标,但近几年外企在校招中的投入越来越大,绞尽脑汁地做形式上的创新,以此来吸引更多优秀的候选人。”高煜东说。
然而不少外企却仍然很难弥补其僵化的组织架构。进入职场差不多5年后,留在大公司的公司人基本都遇到了同一个问题—晋升难。“我工作两三年就能看到以后的样子,每年基本都在重复同一件事。”盛森说。大公司培养了他的专业性,是深度,接下来,盛森想要拓宽边界,探索职业的广度。
离开旺旺集团后,盛森开始有意识地寻找有潜力的行业。从保健品公司到电子产品再到人工智能,他每一步都踩在了风口上。在之后的几乎每一份工作中,盛森都承担了开拓者的角色。他为江山制药整顿了重新组建的市场部,并规划了公司在全国32个省的广告投放计划—在旺旺,盛森只能接触到5个省。渐渐地,盛森不满足于只做媒体关系,于是跳槽到科沃斯做品牌,“把面拓得更宽一点。”在科沃斯,盛森不仅要负责广告投放,还要安排整体的广告策划和推广节奏。当科沃斯双11的销售额从1000万元涨到5000万元,再到3亿元,盛森在工作中找到了价值感。
从薪资到自我认同,怎么看待工作的价值?
3年前,李子明所在的投行刚刚起步,他放弃了大型投行的稳定工作来到这里,为的同样是价值感。“通过自己和团队的努力把一家年轻的投行推到市场的第一梯队,这对我非常有吸引力。”李子明说。
在大公司,李子明更多是一个任务的执行者。跳槽后,李子明有更多机会尝试自己感兴趣的TMT行业,公司也给到他足够的自由度去挖掘客户。李子明对职业价值的追求与行业变化不无关系。“现在的金融市场不像原来要求你的全面性,而更看重你在纵向上对行业的理解,”李子明说,“TMT领域的客户对投行要求很高,你必须尽200%的能力去深挖这个行业,去理解他们公司,才有可能跟他们坐在一张桌子上交流。”
每个公司人的工作性质和目标都不同,但他们眼中的价值都有一个共性—与自己在工作中的主动权成正比—在10年前,未必所有求職者都能看得如此长远。薪酬永远是绕不开的话题。
邱斐、盛森和顾时恺刚毕业时都把薪酬看成体现工作价值的首要因素。“那时候觉得工资高、公司名气响、工作环境好就是所谓的价值。”盛森说。但现在,盛森会考虑这份工作是不是适合自己、公司的发展前景,以及最重要的,自己对公司意味着什么。
我能为公司和团队带来什么?当一个求职者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意味着ta成熟了。当一批求职者开始更多关注企业文化与自身价值观的匹配度,而不是只盯着短期的薪酬时,人才市场也开始了一轮“消费升级”。智联招聘的《最佳雇主报告》显示,从2012年起,薪酬福利在一份“好工作”中的占比逐年下滑,雇主品牌(文化)的比重则增长了一倍。“结果之一就是企业边界越来越模糊,雇主与雇员的相处方式趋于平等,企业文化走向多元。”高煜东分析道,“以前员工和老板之间是一个相对的关系,是被管理和管理的关系,现在这种关系逐渐转变成合作伙伴的关系,你很难去定义到底是谁帮助了谁,更像是一种相互支持和帮助的关系。”
把这个结论放在个体的发展历程中同样成立。初入职场,每个公司人都会经历一段或长或短的被动期,无论是工作内容,还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这是缺乏经验的职场新人无法避免的阶段。10年前,邱斐对自身价值的判断,取决于上司对他的肯定。“上司说我行我会很高兴,说我不行我会很沮丧。”邱斐说。随着工作经验的累积和能力提升,邱斐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判断。“现在我会去看整个市场是不是认可我。我现在的价值体现在我的反馈对这家公司是否能起到帮助,是依据事实的结果。”从依赖领导的肯定到认可自我,邱斐的成长也是一个被动变主动的过程。
对李子明来说,主动不仅意味着可以做什么,更重要的是,可以选择不做什么。“有些项目看似光鲜,但在一些灰色领域打擦边球,有些公司我在了解它的业务模式之后发现它不适合上市,这些我都不会去做,”李子明说,“在一份工作中,我有没有选择的余地,以及表达自己价值观的空间,这很重要。” 没有完美的工作,只有当下最合适的工作
当被问到“现在的工作是你满意的工作吗?”,所有接受采访的公司人都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但同时,他们也承认,眼下这份工作并不完美。对于未来的职场生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期待。
邱斐并不甘心一直做一枚螺丝钉。事实上,她曾经尝试过创业。2015年正值创业潮,一批又一批创业者将所谓的O2O推向顶峰,邱斐是其中一员。可以说,邱斐10年的职业生涯一直都紧跟着市场趋势。创业两年因为听到投资收紧的消息,邱斐决定及时回巢。“对我来说找工作的所有问题就是在判断大趋势,”邱斐说,“而现在这份工作,有稳定的大公司环境,需求跟我的能力匹配,有展现自己的空间,符合我对职业的诉求的70%,就是好工作。”
在追求个人发展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会被大环境推着走。
李子明所在的金融行业正在迎来一批越来越尖端的客户。他面对的这些互联网公司中的创业家、佼佼者,既是他的客户,也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玩家。仅仅追求金融行业的专业性已经不能满足行业需要了。“客户对资本市场的了解可能并不亚于你,同时也要求你对它的行业有深度理解。”而了解一个行业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去做和这个行业相关的工作。投行是李子明擅长并且喜爱的事业,但他并不拒绝更多可能性。
在外企工作了10年的顾时恺已经接受了天花板的存在,他开始为5年甚至10年后的职业生涯做打算。眼下他还有一定的晋升空间,他需要在这段时间里尽可能地提升自己。下一个10年,他或许会出现在创业公司。
经历了职场10年,每个采访对象都对“好工作”有了新的认知,他们不再满足于一份薪酬、一串代表公司规模的数字、一个响亮的公司名,而是更在意自己能在这份工作中创造什么、收获什么。“互联网的冲击给各个行业都带来了创造性的变化,这让行业内的公司人有一种感觉,自己可以通过努力发生改变,而不需要等个5年甚至10年慢慢往上走。所以现在的公司人往往更愿意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通过一个新的团队和机会去创造一个新高度。”高煜东说。对于这群经历了10年职场的公司人来说,所谓的好工作,并不是指一份工作有多完美,而是指它最符合自己当下对职业的需求。针对好工作的定义发生的变化,恰好印证了公司人发现自我的过程。
正在“创业中”的盛森已经开启了新一轮的打怪模式。身处人工智能领域,他又一次站在了新的风口,而他所面对的市场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媒体变得分散、消费者的注意力变得碎片化,品牌越来越难获得消费者的认同。就像每一次重新打怪一样,盛森又要开始攻克新一轮的难题,但这个足够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给自己带来的推动,正是盛森目前为自己做的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