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1-000-01
摘 要 就一线教师角度而言,培训,是培养和训练教师的教学、科研等能力,其目的在于促进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专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了解一线教师有关培训的心理、观点、期望,不仅对教师自身有着重要意义,对教师培训发展也有着莫大帮助。
关键词 一线教师 培训
就一线教师角度而言,培训,是培养和训练教师的教学、科研等能力,其目的在于促进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专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对培训其事,作为受训者、受益者的一线教师应当拥有最大的话语权,了解一线教师有关培训的心理、观点、期望,不仅对教师自身有着重要意义,对教师培训发展也有着莫大帮助。本文着眼于体育学科的培训实况,围绕受训的体育教师心理展开论述,以促进本学科培训朝着“以教师为本”的方向发展、进步。
一、一线教师眼中的培训
对待一个事物,人们的观点往往存在着“支持”、“反对”、“折中”三种。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对于培训,我们一线教师也有以下三种观点:
(一)冷眼看培训
这部分教师认为培训毫无意义,培训只不过是“走过场”,根本学习不到任何有价值的知识,学到的知识是与我们实践教学相“脱节”的,认为很多理论空洞、乏味,缺乏可操作性。在培训过程中态度消极、不愿积极配合。造成上述教师冷眼看待培训的原因有二:一是培训由于等级、师资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培训的质量的确差强人意;二是我们教师受其主观经验影响,“毫不妥协”的想当然认为培训无价值可言。
(二)培训价值“折中论”
我们大部分的受训老师持这种观点,一如正态分布的规律一样。持该观点的老师们认为培训可以学到一些东西,而有的东西与实际关联性不大,可以听听,但实际操作时,并不可为之。“亲一线草根专家,远顶层设计教授”是这一群体的显著特征。在他们看来,草根专家有实践作为基石,讲的一些知识更贴近于实际教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技巧不需要思维加工便可直接服务于教学实践。教授们所说的理论句句在理,但落实至实践当中还是“其路漫漫”,不愿过多的深挖细究于理论层面,认为与实践一一对应的具体方法、手段才是培训的真正价值所在。
(三)热捧于培训
这一群体老师对于培训持高度热情,积极参加培训,认为培训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微言与大义都有益于教学。他们学起来认真、培训时开心。持这种观点的老师原因有二:一是培训的规格、质量的确高,使他们获益良多;二是他们的学习驱动力强,思维积极而不庸懒。
二、一线教师期望的培训
一线教师就自身所期望的培训,笔者认为从形式、内容、组织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是较为合理、有价值的。
(一)形式上开放
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深知,对学生传授知识时,不应当“满堂灌”,应以交流、平等的方式教授学生知识,在这当中我们教师或许会从某位学生的口中得到一些启示,反过来促进我们教学的优化。联系至我们的培训,一线教师也不希望在台下受到“机械灌输”,被意识以强加,更希望通过以交流的方式向台上的专家、学者来表达自身的困惑;而一线教师的提问会反过来给专家、学者以深思,使他们进一步明确一线教师所关心、所在乎的问题,调整培训的方向,使其符合一线教师的“口味”。
(二)内容上丰富
培训内容是“培训之魂”,做好培训内容是做好培训的关键点,因此,在内容上花心思、下功夫不仅重要而且必要。日常质量较低的培训往往在内容上单调、乏味,有的为期3、4天的培训只有一、二种的内容(如:专家理论传授),此类培训低效是自然的。例如:为期4天的培训在内容上应当基本上包括,专家、学者的理论传授;一线教师的提问交流;观课、评课的现场探索;小组讨论的专题研究;技术动作的“二次”学习(大学期间可称为第一次学习);培训心得的总结反馈。
(三)组织上有序
组织有序是培训得以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即使内容再丰富的培训,如组织不力其培训功效会大打折扣(如:安排的专家由于组织不力未在规定时间到达培训现场让一线教师久等;上、下午的培训时间间隔过短,使受训教师得不到充分休息。这些势必会影响到一线教师的培训积极性和心情)。培训前,培训有关部门应当做好充份的准备工作;培训時,合理安排好各培训内容的顺序,力求做到“环环相扣”,避免组织混乱而影响到培训之实效,同时做好相应的应急准备措施(如:当天预报有雨,培训时室外的展示课,需要做好下雨时在室内场馆上课的准备);再“完美”的组织也必有可供改进之处,一点思考就能带来一点进步,培训后,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以力求下一次培训时组织的进一步优化。
三、给予的启示
培训之宗旨在于全心全意为教师服务,培训也应当“以教师为本”作为贯穿的主线才方具活力与生命力。培训质量与一线教师的认同度是成正相关的,质量提高必能得到教师的认同;教师认同后,会对培训付出热情与行动,进而促进其培训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全方位提高培训质量是促进一线教师培训发展的根本价值所在。
摘 要 就一线教师角度而言,培训,是培养和训练教师的教学、科研等能力,其目的在于促进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专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了解一线教师有关培训的心理、观点、期望,不仅对教师自身有着重要意义,对教师培训发展也有着莫大帮助。
关键词 一线教师 培训
就一线教师角度而言,培训,是培养和训练教师的教学、科研等能力,其目的在于促进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专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对培训其事,作为受训者、受益者的一线教师应当拥有最大的话语权,了解一线教师有关培训的心理、观点、期望,不仅对教师自身有着重要意义,对教师培训发展也有着莫大帮助。本文着眼于体育学科的培训实况,围绕受训的体育教师心理展开论述,以促进本学科培训朝着“以教师为本”的方向发展、进步。
一、一线教师眼中的培训
对待一个事物,人们的观点往往存在着“支持”、“反对”、“折中”三种。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对于培训,我们一线教师也有以下三种观点:
(一)冷眼看培训
这部分教师认为培训毫无意义,培训只不过是“走过场”,根本学习不到任何有价值的知识,学到的知识是与我们实践教学相“脱节”的,认为很多理论空洞、乏味,缺乏可操作性。在培训过程中态度消极、不愿积极配合。造成上述教师冷眼看待培训的原因有二:一是培训由于等级、师资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培训的质量的确差强人意;二是我们教师受其主观经验影响,“毫不妥协”的想当然认为培训无价值可言。
(二)培训价值“折中论”
我们大部分的受训老师持这种观点,一如正态分布的规律一样。持该观点的老师们认为培训可以学到一些东西,而有的东西与实际关联性不大,可以听听,但实际操作时,并不可为之。“亲一线草根专家,远顶层设计教授”是这一群体的显著特征。在他们看来,草根专家有实践作为基石,讲的一些知识更贴近于实际教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技巧不需要思维加工便可直接服务于教学实践。教授们所说的理论句句在理,但落实至实践当中还是“其路漫漫”,不愿过多的深挖细究于理论层面,认为与实践一一对应的具体方法、手段才是培训的真正价值所在。
(三)热捧于培训
这一群体老师对于培训持高度热情,积极参加培训,认为培训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微言与大义都有益于教学。他们学起来认真、培训时开心。持这种观点的老师原因有二:一是培训的规格、质量的确高,使他们获益良多;二是他们的学习驱动力强,思维积极而不庸懒。
二、一线教师期望的培训
一线教师就自身所期望的培训,笔者认为从形式、内容、组织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是较为合理、有价值的。
(一)形式上开放
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深知,对学生传授知识时,不应当“满堂灌”,应以交流、平等的方式教授学生知识,在这当中我们教师或许会从某位学生的口中得到一些启示,反过来促进我们教学的优化。联系至我们的培训,一线教师也不希望在台下受到“机械灌输”,被意识以强加,更希望通过以交流的方式向台上的专家、学者来表达自身的困惑;而一线教师的提问会反过来给专家、学者以深思,使他们进一步明确一线教师所关心、所在乎的问题,调整培训的方向,使其符合一线教师的“口味”。
(二)内容上丰富
培训内容是“培训之魂”,做好培训内容是做好培训的关键点,因此,在内容上花心思、下功夫不仅重要而且必要。日常质量较低的培训往往在内容上单调、乏味,有的为期3、4天的培训只有一、二种的内容(如:专家理论传授),此类培训低效是自然的。例如:为期4天的培训在内容上应当基本上包括,专家、学者的理论传授;一线教师的提问交流;观课、评课的现场探索;小组讨论的专题研究;技术动作的“二次”学习(大学期间可称为第一次学习);培训心得的总结反馈。
(三)组织上有序
组织有序是培训得以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即使内容再丰富的培训,如组织不力其培训功效会大打折扣(如:安排的专家由于组织不力未在规定时间到达培训现场让一线教师久等;上、下午的培训时间间隔过短,使受训教师得不到充分休息。这些势必会影响到一线教师的培训积极性和心情)。培训前,培训有关部门应当做好充份的准备工作;培训時,合理安排好各培训内容的顺序,力求做到“环环相扣”,避免组织混乱而影响到培训之实效,同时做好相应的应急准备措施(如:当天预报有雨,培训时室外的展示课,需要做好下雨时在室内场馆上课的准备);再“完美”的组织也必有可供改进之处,一点思考就能带来一点进步,培训后,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以力求下一次培训时组织的进一步优化。
三、给予的启示
培训之宗旨在于全心全意为教师服务,培训也应当“以教师为本”作为贯穿的主线才方具活力与生命力。培训质量与一线教师的认同度是成正相关的,质量提高必能得到教师的认同;教师认同后,会对培训付出热情与行动,进而促进其培训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全方位提高培训质量是促进一线教师培训发展的根本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