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展现出了极强的整合能力。社会不同领域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面对“互联网+”的新时代背景,高校师德建设必然会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师德建设应充分地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模式,更新知识,促进高校教师全面认识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利用“互联网+”创新高校师德建设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师德建设;创新路径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2018年国家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把“突出师德”作为新时代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原则,要求将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摆在首要位置,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教师的师德养成作为新时代师资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内容。[1]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教育与互联网的交互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此背景下高校师德建设达到新的高度,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本研究从互联+在高校师德建设上的成效与问题,尝试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
一、“互联网+”与师德的概述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互联网+”指的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积极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2]总结其特征主要包括:(1)跨领域整合;(2)组织重构;(3)开放与包容;(4)创新驱动;(5)深度互动。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一切社会事务都能与之发生连接并且产生新的效应。
国内外学者对师德的定义尚未统一,学者沈红宇认为“师德是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的总和。”[3]韦冬雪学者将师德分为“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伦理、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人格。”[4]本文将师德定义为不仅是教师的思想品德与修养,还包括专业能力、职业认同与职业情感。
“互联网+”强大的整合功能和创新能力为高校师德建设构建了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增加了新的信息传输渠道,不断的更新师德建设的内容、方式和环境,促进了“互联网+”与师德建设之间的联系。
二、“互联网+”视域下的师德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一)“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师德建设的机遇
1.搭建师德建设的共享平台
“互动与开放”作为互联网的重要特点,有助于信息共享的最大化,为师德建设搭建了共享平台。师德建设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更新,传统的传播媒介无法满足教师的学习,教师通过互联网信息实时了解师德建设的发展风向、把握师德建设热点,能及时的了解到最新的师德建设动态。此外,通过互联网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寻找师德榜样,提升自身的职业修养、职业技能,实现个人成长。
2.突破师德建设的时空障碍
传统的师德培养模式受到时间、空间、传播介质等因素的影响,各单位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组织师德培训,对培训对象而言则需要集中大段的空余时间或者花费很多时间在往返培训路上。在课程设置上大多都是单一讲授、互动性较差。这使得大多数的师德培训效果不佳。互联网打破了师德建设的时空限制,通过网络发布和接收实时的信息了解到最新的资讯,用户可以从不同的高校、不同地区乃至不同国家获得各种信息,对于师德建设来说增加了信息来源渠道,丰富了师德建设内容。
3.创新师德建设的工作思路
从师德建设的管理者角度出发,互联网为师德建设的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高校利用网络发布和组织师德建设活动,确保信息传达的及时性和广泛性,提高了传统信息传达的效率。高校通过大数据了解到师德建设的实施效果,通过网络下沉在一线的教师与管理者之间建立起对话的桥梁,使得师德建设更加切合教师自身的需求和发展,通过不断沟通与反馈提高师德建设的全面性与有效性。
(二)“互联网+”视域下的师德建设的挑战
1.“互联网+”对高校师德培养机制提出挑战
高校师德培养机制主要包括:师德培训与师德建设监管两个方面。首先,培养手段单一。目前大多数的高校师德培养方式还停留在线下集中培训,由各高校或者具備培训资格的单位采用讲座、授课等传统的方式。其次,培训内容更新慢。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师德的内容也日益丰富。培训大多采用纸质课本为主与少量的视频结合,纸质课本从印刷上来看生产周期长和成本高,内容的更新速度势必较慢,造成师德培训内容的滞后。最后,师德培养缺乏长效监管机制。从长期上看,高校在师德培养方面缺乏长效的监管机制,具体原因分析包括:监管难度大、监管成本高、监管有效性差。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高校师德培养机制问题的影响会不断加大,对于已经适应了互联网信息爆炸的生活方式的青年教师来说,传统的培养方式与信息高速化运转之间的割裂日益加大,培养手段单一、培养内容滞后、师德缺乏长效监管等负面影响加剧,会造成青年教师对师德培养的认识停留在流于形式,内容跟不上时代,师德建设的不可持续性。接受师德培养的对象产生认知偏差,大大降低师德的认同感,进而造成不良的影响。
2.“互联网+”对师德思想根基产生冲击
师德思想根基首先,部分教师缺少敬业精神。教师专业能力作为师德的基本内容,要求教师从教学内容、方式上对学生负责,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学科的知识内容在网上已经有相对成熟的数据库,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等资料已实现共享,对改善教学带来了便利,但也存在着少部分的教师为了减少备课时间,直接下载课件与教案,缺少对课程的深入理解与学习。自身对知识不熟悉直接照本宣科,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造成学生一知半解。其次,职业认同感降低。“互联网+”的不断扩张中,为师德建设提供信息共享平台和海量的资源,同时也带来了参差不齐的网络讯息和恶劣的思想思想风潮,例如:纯粹利己思想、金钱至上思想、垃圾文化完全违背了师德思想建设,浸染其中的教师对职业认同感和成就感产生动摇。“互联网+”的背景下新兴的知识传播媒介变化巨大。部分学生对当前流行文化和热点问题的认识某些程度上可能超过教师。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少部分教师未对当前流行文化追踪可能会造成学生对教师专业性上产生质疑,降低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最后,时政观念薄弱。部分教师对我国当前的时事政治、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理解不深,不利于引导学生对国情的认识。特别是在互联网信息爆炸的时代,过多的娱乐化和碎片化的内容消耗着教师的空余时间,忽略了对时事政治的认识,弱化了思想政治。在高度开放的“互联网+”的情景下,良莠不齐的思想间的碰撞,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了师德思想根基,冲击了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等优良品德。 3.“互联网+”对师德建设环境造成影响
“互联网+”打破了时空的障碍,信息空间由单向、平面、线性向全时空、全方位、全领域拓展,一方面,为学术的交流创造了一个相对开放和自由的环境。与之而来也形成了很多挑战。首先,学术抄袭行为屡禁不止。学术研究是高校教师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也是师德建设中的一部分。由于现阶段资料收集渠道广、成本低、时效快等特点也为学术抄袭创造了条件。少部分教师产生急功近利思想,通过剽窃他人成果或者引用他人研究未标注出处等学术不端行为来达到评职称、升职的目的,破坏了学术氛围造成恶劣影响。其次,集体协助与交流减少。互联网的新内容层出不穷,消耗大量的个人时间,也加大了不同年代间的代沟。年轻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较好但缺乏教学与科研经验,老教师经过长期的积累在本学科中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当集体中缺乏协助与交流时,双方都失去了共同进步的空间。最后,师生的深度互动有限。互联网提供了大量沟通工具,节省了沟通时间和成本。然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师生的深度互动,教师通过邮件、QQ群等方式与学生线上联系,课后面对面的交流寥寥无几,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和学习了解不深,师生间的交流也许随着课程的完结就结束,未能形成良好的信任关系,更遑论师德建设环境的培养。
三、利用“互联网+”创新师德建设路径
(一)发挥“互联网+”优势,引入多元的培養方式
从师德培训实践来看,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师德的内容更新加速化、丰富化。要求教师集中进行线下培训的方式成本非常高,不利于高校和教师的师德学习,因此在信息化时代应该引入“混合式学习”采用“线上”与“线下”的学习方式结合。通过线上视频学习、考试、答疑等突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让教师能够根据自己的时间合理的安排学习计划。师德培训的承载媒介由传统的纸质转变成以视频、音频、电子书等方式进行更新,加快更新周期与降低成本。在师德培养监督机制方面可以采用大数据技术对师德培养的过程进行数据化监控,收集教师在师德培训的过程中数据,根据学习过程中学习任务进度和考试答题情况进行后台分析,对于学习进度滞后的教师提供提醒服务,对于考试不合格的教师采取重修的方式进行管理。通过大数据的技术来实现对师德培养的长期监管,保障师德培养机制的长效性。
(二)借助网络平台,传承优良的师德思想
互联网发展至今,网络舆论的地位不容小觑。教师的师德与高校的校誉是相辅相成的,师德不仅仅影响着对教师个人的评价,也会通过对某个教师的师德评价影响到高校本身。然而高校的名誉是通过十几年、几十年甚至百年的努力建立起来的,若产生网络舆论恶意诋毁高校,对于高校或者在校教师。高校应该做好网络危机管理机制,完善危机预警、危机干预、危机善后的演练,在舆论危机爆发前把握舆论先机,避免舆论对高校和教师产生的伤害,在师德思想建设的过程中积极利用网络舆论,通过网站、电视、微信公众号等等互联网方式传播优秀的师德精神、传递师德的正能量。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征集师德征文,发表真实的优秀教师事迹,让大众了解师德的影响,树立优秀的师德榜样,通过榜样的力量传承师德的思想。
(三)加强网络监督,营造良好的师德建设环境
互联网为学术的交流提供了新的平台,同时也加剧了学术抄袭与造假。政府必须重视这些问题加强师德监管制度和政策约束,教育部应针对高校制定师德行为规范准则,为师德建设的监督与管理提供制度支持。高校定期对本校教师的师德问题进行督查,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通报处罚,利用互联网建立师德问题检举网站或者热线,采用真实身份登记注册,选择匿名或者公开的方式进行检举,保护检举人的同时也要防范恶意诬陷,加大监督的力度。高校鼓励校内导师制+校外导师制的方式申请科研项目,充分发挥老教师的经验带领青年教师快速的适应高校的工作环境,让青年教师教学和科研更快的步入正轨。互联网连接了不同的高校,利用慕课、网易公开课等网站上线了不同高校的精品课程为大众提供了免费的学习资源。邀请各学科著名学者进行线上讲座分享,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播壁垒,营造一个良性互动的师德建设环境。
四、结语
“互联网+”与教育的碰撞为高校师德建设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也面临了许多挑战。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渗入,高校师德建设与互联网的跨界整合是必然的,高校发挥互联网优势让师德建设紧跟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文涛.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师德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122- 123.
[2]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EB/OL].[2015-07- 04].http://news.xinhuanet.com/info/2015-07/04/c134381656.htm.
[3]沈红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概论》,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3 页.
[4]函韦冬雪:《高校师德修养实用教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年版,第 67 页.
【关键词】“互联网+”;师德建设;创新路径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2018年国家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把“突出师德”作为新时代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原则,要求将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摆在首要位置,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教师的师德养成作为新时代师资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内容。[1]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教育与互联网的交互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此背景下高校师德建设达到新的高度,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本研究从互联+在高校师德建设上的成效与问题,尝试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
一、“互联网+”与师德的概述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互联网+”指的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积极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2]总结其特征主要包括:(1)跨领域整合;(2)组织重构;(3)开放与包容;(4)创新驱动;(5)深度互动。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一切社会事务都能与之发生连接并且产生新的效应。
国内外学者对师德的定义尚未统一,学者沈红宇认为“师德是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的总和。”[3]韦冬雪学者将师德分为“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伦理、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人格。”[4]本文将师德定义为不仅是教师的思想品德与修养,还包括专业能力、职业认同与职业情感。
“互联网+”强大的整合功能和创新能力为高校师德建设构建了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增加了新的信息传输渠道,不断的更新师德建设的内容、方式和环境,促进了“互联网+”与师德建设之间的联系。
二、“互联网+”视域下的师德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一)“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师德建设的机遇
1.搭建师德建设的共享平台
“互动与开放”作为互联网的重要特点,有助于信息共享的最大化,为师德建设搭建了共享平台。师德建设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更新,传统的传播媒介无法满足教师的学习,教师通过互联网信息实时了解师德建设的发展风向、把握师德建设热点,能及时的了解到最新的师德建设动态。此外,通过互联网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寻找师德榜样,提升自身的职业修养、职业技能,实现个人成长。
2.突破师德建设的时空障碍
传统的师德培养模式受到时间、空间、传播介质等因素的影响,各单位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组织师德培训,对培训对象而言则需要集中大段的空余时间或者花费很多时间在往返培训路上。在课程设置上大多都是单一讲授、互动性较差。这使得大多数的师德培训效果不佳。互联网打破了师德建设的时空限制,通过网络发布和接收实时的信息了解到最新的资讯,用户可以从不同的高校、不同地区乃至不同国家获得各种信息,对于师德建设来说增加了信息来源渠道,丰富了师德建设内容。
3.创新师德建设的工作思路
从师德建设的管理者角度出发,互联网为师德建设的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高校利用网络发布和组织师德建设活动,确保信息传达的及时性和广泛性,提高了传统信息传达的效率。高校通过大数据了解到师德建设的实施效果,通过网络下沉在一线的教师与管理者之间建立起对话的桥梁,使得师德建设更加切合教师自身的需求和发展,通过不断沟通与反馈提高师德建设的全面性与有效性。
(二)“互联网+”视域下的师德建设的挑战
1.“互联网+”对高校师德培养机制提出挑战
高校师德培养机制主要包括:师德培训与师德建设监管两个方面。首先,培养手段单一。目前大多数的高校师德培养方式还停留在线下集中培训,由各高校或者具備培训资格的单位采用讲座、授课等传统的方式。其次,培训内容更新慢。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师德的内容也日益丰富。培训大多采用纸质课本为主与少量的视频结合,纸质课本从印刷上来看生产周期长和成本高,内容的更新速度势必较慢,造成师德培训内容的滞后。最后,师德培养缺乏长效监管机制。从长期上看,高校在师德培养方面缺乏长效的监管机制,具体原因分析包括:监管难度大、监管成本高、监管有效性差。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高校师德培养机制问题的影响会不断加大,对于已经适应了互联网信息爆炸的生活方式的青年教师来说,传统的培养方式与信息高速化运转之间的割裂日益加大,培养手段单一、培养内容滞后、师德缺乏长效监管等负面影响加剧,会造成青年教师对师德培养的认识停留在流于形式,内容跟不上时代,师德建设的不可持续性。接受师德培养的对象产生认知偏差,大大降低师德的认同感,进而造成不良的影响。
2.“互联网+”对师德思想根基产生冲击
师德思想根基首先,部分教师缺少敬业精神。教师专业能力作为师德的基本内容,要求教师从教学内容、方式上对学生负责,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学科的知识内容在网上已经有相对成熟的数据库,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等资料已实现共享,对改善教学带来了便利,但也存在着少部分的教师为了减少备课时间,直接下载课件与教案,缺少对课程的深入理解与学习。自身对知识不熟悉直接照本宣科,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造成学生一知半解。其次,职业认同感降低。“互联网+”的不断扩张中,为师德建设提供信息共享平台和海量的资源,同时也带来了参差不齐的网络讯息和恶劣的思想思想风潮,例如:纯粹利己思想、金钱至上思想、垃圾文化完全违背了师德思想建设,浸染其中的教师对职业认同感和成就感产生动摇。“互联网+”的背景下新兴的知识传播媒介变化巨大。部分学生对当前流行文化和热点问题的认识某些程度上可能超过教师。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少部分教师未对当前流行文化追踪可能会造成学生对教师专业性上产生质疑,降低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最后,时政观念薄弱。部分教师对我国当前的时事政治、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理解不深,不利于引导学生对国情的认识。特别是在互联网信息爆炸的时代,过多的娱乐化和碎片化的内容消耗着教师的空余时间,忽略了对时事政治的认识,弱化了思想政治。在高度开放的“互联网+”的情景下,良莠不齐的思想间的碰撞,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了师德思想根基,冲击了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等优良品德。 3.“互联网+”对师德建设环境造成影响
“互联网+”打破了时空的障碍,信息空间由单向、平面、线性向全时空、全方位、全领域拓展,一方面,为学术的交流创造了一个相对开放和自由的环境。与之而来也形成了很多挑战。首先,学术抄袭行为屡禁不止。学术研究是高校教师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也是师德建设中的一部分。由于现阶段资料收集渠道广、成本低、时效快等特点也为学术抄袭创造了条件。少部分教师产生急功近利思想,通过剽窃他人成果或者引用他人研究未标注出处等学术不端行为来达到评职称、升职的目的,破坏了学术氛围造成恶劣影响。其次,集体协助与交流减少。互联网的新内容层出不穷,消耗大量的个人时间,也加大了不同年代间的代沟。年轻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较好但缺乏教学与科研经验,老教师经过长期的积累在本学科中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当集体中缺乏协助与交流时,双方都失去了共同进步的空间。最后,师生的深度互动有限。互联网提供了大量沟通工具,节省了沟通时间和成本。然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师生的深度互动,教师通过邮件、QQ群等方式与学生线上联系,课后面对面的交流寥寥无几,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和学习了解不深,师生间的交流也许随着课程的完结就结束,未能形成良好的信任关系,更遑论师德建设环境的培养。
三、利用“互联网+”创新师德建设路径
(一)发挥“互联网+”优势,引入多元的培養方式
从师德培训实践来看,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师德的内容更新加速化、丰富化。要求教师集中进行线下培训的方式成本非常高,不利于高校和教师的师德学习,因此在信息化时代应该引入“混合式学习”采用“线上”与“线下”的学习方式结合。通过线上视频学习、考试、答疑等突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让教师能够根据自己的时间合理的安排学习计划。师德培训的承载媒介由传统的纸质转变成以视频、音频、电子书等方式进行更新,加快更新周期与降低成本。在师德培养监督机制方面可以采用大数据技术对师德培养的过程进行数据化监控,收集教师在师德培训的过程中数据,根据学习过程中学习任务进度和考试答题情况进行后台分析,对于学习进度滞后的教师提供提醒服务,对于考试不合格的教师采取重修的方式进行管理。通过大数据的技术来实现对师德培养的长期监管,保障师德培养机制的长效性。
(二)借助网络平台,传承优良的师德思想
互联网发展至今,网络舆论的地位不容小觑。教师的师德与高校的校誉是相辅相成的,师德不仅仅影响着对教师个人的评价,也会通过对某个教师的师德评价影响到高校本身。然而高校的名誉是通过十几年、几十年甚至百年的努力建立起来的,若产生网络舆论恶意诋毁高校,对于高校或者在校教师。高校应该做好网络危机管理机制,完善危机预警、危机干预、危机善后的演练,在舆论危机爆发前把握舆论先机,避免舆论对高校和教师产生的伤害,在师德思想建设的过程中积极利用网络舆论,通过网站、电视、微信公众号等等互联网方式传播优秀的师德精神、传递师德的正能量。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征集师德征文,发表真实的优秀教师事迹,让大众了解师德的影响,树立优秀的师德榜样,通过榜样的力量传承师德的思想。
(三)加强网络监督,营造良好的师德建设环境
互联网为学术的交流提供了新的平台,同时也加剧了学术抄袭与造假。政府必须重视这些问题加强师德监管制度和政策约束,教育部应针对高校制定师德行为规范准则,为师德建设的监督与管理提供制度支持。高校定期对本校教师的师德问题进行督查,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通报处罚,利用互联网建立师德问题检举网站或者热线,采用真实身份登记注册,选择匿名或者公开的方式进行检举,保护检举人的同时也要防范恶意诬陷,加大监督的力度。高校鼓励校内导师制+校外导师制的方式申请科研项目,充分发挥老教师的经验带领青年教师快速的适应高校的工作环境,让青年教师教学和科研更快的步入正轨。互联网连接了不同的高校,利用慕课、网易公开课等网站上线了不同高校的精品课程为大众提供了免费的学习资源。邀请各学科著名学者进行线上讲座分享,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播壁垒,营造一个良性互动的师德建设环境。
四、结语
“互联网+”与教育的碰撞为高校师德建设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也面临了许多挑战。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渗入,高校师德建设与互联网的跨界整合是必然的,高校发挥互联网优势让师德建设紧跟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文涛.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师德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122- 123.
[2]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EB/OL].[2015-07- 04].http://news.xinhuanet.com/info/2015-07/04/c134381656.htm.
[3]沈红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概论》,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3 页.
[4]函韦冬雪:《高校师德修养实用教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年版,第 6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