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会与中美建交十年

来源 :美国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eesoft_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如果要开会讨论中国与除去美国以外的其他一个国家的关系,大概不会有一篇论文专门谈这个国家的议会对两国关系的影响。即使有,它也是一个比较偏的题目。然而,倘若是中美关系,专门探讨国会的作用就不仅不偏,而且非常必要.这是因为,第一,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国会在外交决策过程中的发言权之大,其
其他文献
<正> 关于美国的私有企业与政府之关系,有着各种各样的说法。其中,有一种反复被人们提及的很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美国政府是私有企业的代理人。这种说法虽然不无道理,但却言过其实。不错,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都不可能不同企业打交道,而企业也不能不求助于政府解决自己的某些困难。但是,由于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政府在制订决策的过程中所受到的压力来自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力量,如农场主、女权运动、公众利益集团、老年人组织、
<正> 本文试图描述1950年6月至1951年6月美国对朝鲜战争的政策。由于这一时期美国的政策是不断变动的,有时甚至还是混乱的,而且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相当复杂。所以可以肯定地说,在本文描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会大大超过它本来想解决的问题。
<正> 美国作家斯塔兹·特克尔(Studs Terkel)曾以他编写的一系列纪实杰作赢得了众多的美国读者,他所著的《工作着》和《美国梦寻》也曾引起中国读者的浓厚兴趣。1988年,这位76岁高龄的作者又出版了一本口述史著作:《大分裂:对美国梦的重新思索》。本书仍以口头实录的形式,展示出80年代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美国人民的梦想和心态。作者对本书的编写颇具匠心,他无意追求“客观”,无意寻出“当今美国人生活中的事实(facts)”,而是力图“挖掘得更深一些”,
<正> 一西方募集社会福利基金历经百余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美国,收入保障方面如老年退休、贫困救济、失业补助等基金,主要由政府直接负责筹划提供;但服务保障方面则大都由教会、社区组织或私人筹划募集基金。经验证明,由非赢利组织在社区举办服务保障事业,无论从资金耗费、经营管理与实际效果看,都大大优于政府直接举办。近年来,美国非赢利性社会福利事业有重要发展,其资金来源主要依靠由政府以减免个人所得税及其他办法鼓励个人捐款取
<正> “经济困难迫使英国20年前从苏伊士以东撤出。英国离去后,当今那一地区不稳定的邪恶种子就蔓延生根了。美国经济虽然要好得多,但需要大为加强。否则,海湾战争不会标志世界新秩序的诞生,只能表明旧秩序的消逝。这是海湾战争结束后,《幸福》杂志的评论。同时,美国总统布什也强调,首要任务是使本国经济再度运转起来,应付国内挑战要有同样自我约束和紧迫感。乔治城大学国际商业外交项目主持人莫兰教授(Theodore H.
<正> 美国国会一直是美国对华政策的重要决策者之一。从本世纪40年代末到1989年夏,40年间国会对待中国的态度经历了一个缓慢转变的过程。在从40年代末到50年代末的第一个10年里,国会坚持与中国为敌,推动历届政府奉行对华遏制和孤立的政策。从1959年开始的第二个10年里,国会内外开始出现一股以重新研究中国为起点,最终导向主张松动对华关系的潮流。其中,国会参议院外委会举行的一系列有关听证会可以算作几朵引人注
<正> 惊险程度胜过1929年股市大崩溃的1987年10月的“股灾”,向世人提出了一个严肃的课题:倏忽可至的电子信息和全球化全天候的电子证券交易将给美国传统证券业带来何种变革?股份制这一市场配置经济资源机制的核心将取何新的形式?美国以纽约证券交易所为首的华尔街金融势力是否还能长盛不衰?本文拟就美国证券业拍卖制、专家制和电子市场的历史变革作些探讨。
<正> 在今天的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维护人权作为对外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出发点并不完全相同。本文讨论美国的人权外交特点。一谈起人权问题,人们往往总是想到那几十个有关的国际公约,似乎这是一场法律上的斗争,若不充分引述国际条约就不足以证明自己立场是正确的。然而,喜欢用人权问题开展外交攻势的美国却很少顾及这些条约。一些重要的人权国际公约它都没有参加,理由是这些条约的某些规定与其国内法相冲突,如1966年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1973年的《禁止并惩治种族隔
<正> 虽然中国古代有着灿烂的文化和光辉的科学技术成就,但是由于种种历史的和社会的原因,近代以来,中国的科学技术却大大落后于西方。近代科学随着文艺复兴而产生于西欧,然后传到北美,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19世纪末到整个20世纪期间,惊人的科学技术成就接连出现,不断地改变着人类社会从物质到精神的面貌。正是在19世纪中叶,中华帝国的大门被资本主义大国以武力强行敲开以后,西方高水平的科学技术像潮水一样地拥入,使中国原有的科学技术还没有来得及消化吸收它们,就被其覆盖了,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