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理想铸就辉煌

来源 :影响力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k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春友,高级工程师、高级工艺美术师。浙江温岭人。中共党员、硕士学位。现任古今建设集团董事局主席、浙江古今园林建筑研究院院长、温岭市古建筑工程公司董事长。中国领导科学研究院院士、香港社会科学院名誉院长、中国书画院名誉院长、国际文化艺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国际石雕艺术大师、中国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国专家评审联合会副会长、增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古建筑首席专家、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专家组成员。兼任政协温岭市委常委、市党代表、全国建筑业优秀企业家、省总商会理事、省企业家协会理事、市工商联副会长、市石雕学会理事长、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会员、考古学会会员。在这一连串闪光的头衔背后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一个从青年时代开始就对知识认真执着的学习,对科研坚持不懈探索,朴实无华,诚实认真,善于刻苦钻研,敢于大胆探索的人。所有认识和了解李春友的人都说他不像是一位拥有大企业的董事局主席。作为一名老党员、老艺人,总是严于律己。几十年来公司蓬勃发展、蒸蒸日上,可他仍然像创业初期那样珍惜着属于他的每一分每一秒。人们从来没有在任何的娱乐场所看到过他的身影,他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对艺术之路的探索上,把为全人类的建设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当作自己生活的重心。正是淳朴充实的集体生活锻炼了他不怕苦不怕累的坚强意志,令他在以后的创业生涯中永不言败。无论今天有了什么样的名利,他心中最大的愿望始终是做普通的一员,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人类的艺术探索研究事业!他常常说,人是人类社会中的一员,人生在世自然要为人类谋求幸福,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类服务之中去,必须要重视学习,要有奋斗进取的信念,有了这样的信念,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会成功的。
  40年前李春友读高中时就在日记中写到:“路是人走出来的,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定能走出一条成功之路。”40年后的今天,他成为了中国当代古建筑的“领军人物”,他用执着和毅力谱写了自己的传奇人生,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实现人生的辉煌。
  
  中途辍学 从小学艺
  
  


  李春友出生在石雕之乡温岭的一个雕刻世家,家里有六姐一妹,人口众多,却只靠父亲一人工作,再加上40多年前正是国家困难时期,生活都顾不上,更谈不上给正在读高中的李春友支付学费了,在这样的情况下,17岁那年,作为一名优秀学生的他被迫辍学。但是他并没有气馁,决心一边雕刻一边自学,于是他拿起了铁锤和凿子,和父辈们一起真正开始了石雕生涯。并不断地用知识武装自己,提高雕刻艺术的理论水平。他一有空就去离家3公里外的大墩,找专门收旧书的小商贩,还经常去废品收购站,在废品中淘宝,看到有用的能买就买,那些书对他来说就是宝藏。他还经常走访有读过大学的人家,将有关素描、雕刻艺术、石雕建筑等方面的书借来看。一次,当他得知家乡一位学建筑的大学生已经毕业,就死缠硬磨,将这名大学生的专业书全都买了下来。年轻的他认为,虽然父辈们的雕刻功夫娴熟,但都是循着传统思路进行雕刻。他发誓自己要用知识和技艺,开创出新的天地。19岁那年,因事路过杭州,在一家书店看到了他非常想要的书——《制图与识图》、《营造法式》、《素描》、《雕刻工艺手法》,但是剩下的钱不多了。如果买下这些书,那他当天中午和晚上以及第二天的饭就没有了着落,而且剩下的钱只够买到离家还有30多公里的路桥的车票,李春友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对知识的渴求战胜了退缩的心理,因为知识是最有价值的,他心中想的是事业,任何困难也阻挡不了他前进的步伐。在从路桥到新河的路途中,背着十几斤重的东西,四顿没吃饭的他又累又饿,实在走不动了,就在路边的小店坐了下来,搜遍了衣服口袋里的每个角落,终于摸到了一分钱,他用这仅有的一分钱买到了六粒炒豆,吃下去总算恢复了一点力气,走回了新河肖家桥的家里。他现在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还会显得有些激动,这对我们来说似乎有点难以想象,他却说“世间最美的还是我的职业。”这就是支撑着年轻的李春友的信念吧。白天,他专心致学雕刻艺术,晚上在煤油灯下如饥似渴地钻研理论知识。就是凭着对知识的渴求和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石雕、石建筑艺术大师。
  
  锲而不舍 追求理想
  
  李春友沿着雕刻艺术的道路越走越远,他渐渐感觉到要真正了解和掌握石雕艺术的精髓,凭借自己现有的知识还远远不够。就在李春友迫切需要别人指点的时候,一次他的朋友说,目前在我国美术、艺术方面相当有权威的一个艺人——在北京美院和工程学院执教的教授回到了杭州的家里,还给了那位教授的家庭地址,他激动不已,决定上门求教。当天中午他就搭上了一辆35型拖拉机,站在后车斗,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到杭州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凌晨三点多了。下车后,他感觉肚饿腿也软,已经没有力气再找旅馆了,为防上小偷,他把随身携带的布袋用绳子绑在腿上直接坐到地上就沉沉地睡着了。接下去的几天,他一直上门求教,但教授不是不在家,就是有事在忙,一次、两次……背在肩上打算送给教授的水果都烂了,还是没有得到接见,再加上不认识,教授也不愿轻易把知识传授给他。这时已经一个多星期过去了,身上带的钱也所剩无几了。但是他并没退缩,他把钱作了细细的打算,留下路费,将住宿和吃饭的标准也降到最低,仍然一次又一次地上门,到后来,他甚至退了那最低价的旅馆,露宿街头,把住宿省下来的钱用来吃饭,尽管这样他每天也只能两餐,有时一天只吃一餐。他执着的求教意志和强烈的求知欲望终于在他第十次上门的时候打动了教授,同意把知识传授给他。李春友之所以这样坚持,是因为他比常人更懂得“人生如果想有所成就,就必须要有执着的追求和不懈的努力”。在他的内心,追求是前进的动力,要想追求卓越,要想超越非凡,要想争当人先,就得科技创新,大胆研究实验。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正值国内“建筑三材”(水泥、钢筋、木材)十分紧缺。为了代替“三材”,年仅20岁的李春友决心要走前人没走过的路,为了追求卓越的目标,超常地发挥自己的水平,他立志采用“全系石结构建筑”,用石材建造石凉亭。但是石块是非常笨重的,他想将笨重的石材变成玲珑小巧的园林产品,这在古建筑史上是没有先例可循的,想要完成这一突破,只有全凭自己从头干起。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李春友“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他决心创造出一种属于自己的东西。为此,他专门腾出家里的一间屋子用来做实验室,进行石材各种拉、压实验,得出数据,研究各种石材抗拉、抗弯、抗压的计算公式,及杠杆在石建筑上的应用、集中及分解的计算公式与理论依据。他坚持不懈地朝着一个探索方向前进。拥有常人难以想象的攻克突破点的超强意志力。在长达一年零六个月的实验过程中,他经常将门关起来,几天几夜连续工作,积聚能量,寻求突破,投入自己的全部身心,甚至一度用脑过度,根本想不到还需要吃饭和睡觉。在几次摸索数据时,他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人好像进入了梦境之中,仿佛自己在腾飞。家里人还以为他为了实验精神出了意外。他的实验室里堆满了各种石材和各种规格的石片,有些平放,有些立放,有些竖放,上面压着各种标好重量数据的石块,用一只闹钟,一杆称称压重量,通过时间来观察和记录石材变形、变弯的各类数据。还将各种石材做成正方形放在炉子里进行高温锻烧、放在冰雪里冷冻,并在同时记录下各类石材在各种温度下的不同变化。功夫不负有心人,李春友就是凭着这种永不动摇的决心和毅力,持久与忍耐,坚毅与果敢,坚持到最后,取得骄人的业绩,赢得了胜利。成功地研制了“全系石结构建筑”系列。
  “全系石结构凉亭”,是综合运用力学、数学、物理、工艺美术等多学科专业知识,利用石料的强抗压优势,采用榫的结构、拼的方法及杠杆原理,将石结构建筑中的多个力合并为一个力点,得出的“传力”理论。填补了国际石雕、石建筑史上的一项空白,在国际园林史上书写了新的篇章。他手下的每一件作品,都经过精雕细琢。他的许多石雕工艺品远渡重洋,销往欧美、东南亚等国,为异国他乡增添了一片秀丽的姿色。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具有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具有百折不挠的惊人毅力,具有为国争光的远大理想。
  
  把握时机 成功创业
  
  1979年,李春友成立了温岭县雕刻营建厂、温岭县古建园林研究室。后更名为温岭县二建公司古建筑工程队、一建公司古建园林工程处,后来又更名为温岭市古建筑工程公司、温岭市古建园林研究院直至现在的中国古今建设集团、浙江古今园林建筑研究院。今天,他们的足迹已遍及大江南北、世界各地。
  1980年,闻名海内外的雁荡山风景区的领导慕名而来,要求李春友为雁荡山风景区建造一批凉亭、桥梁、人物雕塑等石建筑、石雕塑艺术品,面对机遇和挑战,他满怀信心,正如他所说:“水滴石穿,锲而不舍,用工艺表达我的个性,展现出艺术之美。”雁荡山一批“全系石结构凉亭”系列,打出了国内全系石结构艺术作品的新境界。已经成为中国古建筑史和石雕艺术史上的典范之作。被我国著名的古建筑专家何重义称赞为:“目前我国建筑史上非凡独特的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优异设施,也是古今建筑中的优秀杰作”。
  正是凭着他的执着,在古建筑领域不断攀登高峰,才会有西子湖畔新雷峰塔。雷峰塔是杭州的城市名片,雷峰塔的传说家喻户晓,白娘子的故事妇孺皆知。几千年的风雨沧桑,几千年的喜怒哀乐,几千年的爱恨情仇。都由雷峰塔演绎着。重建雷峰塔,恢复“雷峰夕照”景观最终由温岭市古建筑工程公司重新演绎和诠释。李春友深知,重建的雷峰塔必须是件传世的艺术精品,雷峰塔建设工程总投资1亿多元,总建筑面积达到6960平方米, 是世人瞩目的庞大工程。用李春友自己的话说,雷峰塔结构复杂,“骨头”是用钢做的,“肉”是用水泥做的,“衣服”是用铜做的,“帽子”是用黄金做的。
  重建雷峰塔工期要求紧,工程难度大,如何能够尽最大努力,既保留这座古塔丰富而独特的人文内涵和原来的遗址,展示出中国古建筑的风姿,且赋予其新时代的意韵。作为法人的李春友深感责任重大,他和项目负责人李扬亲自带领千余名施工人员日夜奋战,连大年三十和初一都是在工地上度过的,每天都和员工吃住在一起。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高72米、地下两层、地上六层的新雷峰塔在夕照山上高高耸立起来。新建成的雷峰塔创造了中国古塔遗址原址保护的全国第一,传统古塔采用现代钢结构支撑全国第一,采用钢件最多、铜饰面积最大,塔内建筑中文化内涵最丰富等五个奇迹。
  胡锦涛、江泽民、宋平、李鹏、朱镕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视察雷峰塔,对雷峰塔的建造赞不绝口。原省委书记张德江、代省长习近平在视察雷峰塔时,握着李春友的手说,他建了一座“传世精品”,千年古塔就这样的对接上未来。
  30年,秉承着“弘扬民族文化,传承历史遗产,推动社会发展”的理念,李春友的古今建设集团延续着千年文脉,踏着古建筑的艺术之旅走遍神州大地,留下了一幅幅流光溢彩的历史画卷,指引我们走进了一座座瑰丽的古建筑艺术宫殿。
  满载希望和梦想的古今人在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驱使下,将继续风雨同舟,追求卓而不群,铸就永恒经典!
  
  记录经典 书写人生
  
  古人云:“日吾三省”。从1965年直至2008的今天不管公差在外,客旅他乡,还是公务缠身,日夜奔忙,即使工作环境再艰苦李春友都会抽出宝贵的业余时间每天检查自己、总结自己,及时发现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将思考和感悟,记录在日记和手册中,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他的笔下都成了发人深省的肺腑之言。四十年的岁月,有些纸张因为潮湿霉烂,脱页不再完整;而有些纸张因为浸透了岁月的痕迹,渐次发黄,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透过这些发黄的纸页,感人的文字,一个执着,认真,坚强的企业家兼实干家跃然纸上。我们看到了他四十年的奋斗历程,四十年的点滴感悟、四十年的自我警醒、四十年的事业追求、四十年的精言妙语……所有的这些组合起来,我们看到了一个完整的充满智慧,富于远见卓识、勇于开拓进取的企业家。几十年后的今天,那些没有处理过的现存日记、手册经过整理,最后结集成册为四十年的精言妙语——《岁月的语言》、《良言警句》。这些文字都生动地反映了李春友高尚的情操,顽强的意志。透过文字的精髓,我们看到了一颗对国家抱着无比忠诚和热爱的赤子之心;透过它,我们看到了一个在事业道路上开拓进取的勇者。
  
  乐于助人 奉献社会
  
  工作上的李春友兢兢业业,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生活中的李春友却是那么平易近人,乐于助人。创业初期的李春友自己也并不富裕。有一次,他买了一批石材运回家,想翻新一下自己家茅草盖的厨房。可是当他看到路人在乡下泥泞的道路频频跌伤时,他把这批准备自己造房子的石材捐献出来,并且出钱组织人员无偿修筑了近10公里的道路。开始大家都不理解他,说他“傻”,自己家的破厨房不修却来修路。可他说,只要没有人再跌伤,这比什么都令他欣慰。还有一次,村里15米宽的石板桥倒了,这是村民进出的主要通道,没有这座桥,人们进出就要绕道9公里,给大家造成很大的不便。李春友又主动出钱出力,为大家修好桥梁,无私奉献。李春友的员工们至今还清楚地记得,1989年李春友带着几名员工坐火车出差去哈尔滨。当时,李春友发现拥挤的车厢里有一位衣襟褴褛患着疾病的老人,因为车内空气污浊,他脸色发白、没有座位的患病老人几乎站不住,周围的人都嫌弃他又老又脏又有病,都不愿靠近他。李春友顾不得自己从上海将要站36个小时才能到哈尔滨的情况下,又是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主动把座位让给这位素不相识的老人。这时邻座的乘客非常不同意,拉着李春友叫他不要让。李春友心想“我是一位共产党员啊,不管到哪都是各族人民的先进代表。”于是他顾不得隔壁乘客的反对,还是把座位让给了那位身患疾病的老人。当火车从上海终于到达哈尔滨的时候,李春友因为站立时间过长,脚都抽筋了。可他因为帮了别人,心里却是暖暖的。
  不是名人的李春友是这样朴实,如今出了名的李春友依旧本色不改。有一次他到外地出差,这时的他已经是古今建设(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虽然外面下着小雨,但是他还是像往常一样坚持晨练。当他跑进山村深处时,遇到一位挑着青菜蹲在大树下的老农,他看起来很痛苦的样子,李春友问明情况,原来老农是在赶集途中,肚子突然疼地直不起腰。李春友对他说:“那我来帮你挑吧!“在老农惊讶感激的目光中,李春友二话不说挑起担子就走,他在雨中整整走了8公里山路,全身都湿透了,一直帮老农把菜挑到市场。他顾不得换下被汗水和雨水湿透的衣服,又主动去帮老农买来了药和水,看着他吃下了,才放心地离开。这样的事在李春友身边数不胜数。助人为乐是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那么的自然。他常常和身边的人说:“有时候你只要付出一点点的时间和精力,却可以使别人一辈子受益,这比建造任何高楼大厦都令我感到高兴!”
  不仅如此,他还资助教育事业。1997年,11号强台风刮倒了学校教室,李春友出钱买回建筑材料,组织员工利用休息日为学校重建新校舍。作为一名优秀的校外辅导员,国家教育部也充分肯定他对教育事业的贡献:“呕心沥血精心护苗”,“技艺精巧为国争光”。可他说:“教育是人类最崇高、最神圣的事业,现在国家为我们企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当然要为国家分忧,为社会出力!”在他心底深处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能够在这人世间走一遭是多么地不容易,与其庸庸碌碌地过一生,不如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多为人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让自己的人生过得充实,让自己在回首往事时不至于因为自己的人生毫无价值而叹息。为了雕刻、古建技术后继有人,他毫无保留,将祖传技艺无私奉献出来,他亲自培养了雕刻、古建筑100多名学徒。现在这些人大多数都成为了雕刻技师或古建项目经理。甚至还有的已经是所在岗位上的分管业务的高工、副局长、副区长、副市长等等。在李春友的内心世界里,人一生的价值在于贡献,人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雕刻和古建筑文化是他愿意穷其毕生心血去探索的艺术世界。这一切都为保护和拯救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做了重要贡献,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艺术财富。
  
  实现辉煌 走向世界
  
  有付出就有收获,如今,
  李春友通过顽强和努力,换来了累累硕果。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在国际的园林大舞台上,都矗立着令人赞叹不已的传世精品之作。从安微的黄山到杭州的西湖,从广西的桂林到浙江的普陀山,从辽宁的千山到云南的丽江,从毗邻而居的东南亚到现代发达的欧美等国;还建设了杭州标志性建筑雷峰塔,余杭标志性建筑东来阁,温岭的标志性建筑东辉阁等;以及杭州的清河坊、上海的松隐寺,奉化溪口蒋氏祠堂,舟山中国佛学院等一系列工程。并多次获得建筑业的最高奖“鲁班奖”、“钱江杯”优质奖等等。
  如今,随着中国入世的进一步成熟,李春友把“弘扬民族文化,传承历史遗产,推动社会发展”作为企业经营发展的理念,他的企业在根植于祖国内地市场的同时,更放眼于国际市场。他多次出国考察、实地调研,把入世当成对古建人提出的更高的机遇和挑战,不断吸取国际现代高新技术,同时注重参与各种学术交流,吸取传统精华,树立起古今品牌的新形象。很多东南亚国家,像韩国的汉城公园,日本的大坂公园都树着李春友和他的员工们精心创作的园林小品,得到当地人民的高度评价。80年代,李春友还组建加拿大和香港新远东国际集团这两个基点,不断向东南亚和欧美等国拓展,引领中国古建文化走出国门,进军世界,从浙江温岭农村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石雕艺人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组的成员。这不能不令人钦佩。
  李春友领导下的中国古今建设集团是他多年来的心血结晶,是他人生中最大的成果展示。是铸就他生命辉煌的又一里程牌。
  中国古今建设集团系国家古建园林壹级资质企业、中国古建技术十大品牌企业、中国最具生命力百强企业、浙商理事会主席企业、杭州温岭商会会长企业、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示范基地。
  下辖香港新远东国际集团、古今建设集团动物科学研究院、古今建设集团金属雕塑工艺厂、古今建设集团石雕厂、古今建设集团疗养院、浙江古今园林建筑研究院、浙江银通担保有限公司、浙江古今典当有限责任公司、浙江古今农业生态开发有限公司、浙江省路德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古今企业策划咨询有限公司、杭州古今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杭州德生医药有限公司、杭州华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古传动物养殖有限公司、温岭市科学技术协会石雕学会、温岭市古建园林研究院等二十多家控股子公司及几十个区域性分公司,在亚洲、非洲、澳洲、美洲等多个国家设立了集团的分支机构。
  集团控股企业以自主创新的意识和高素质的经营队伍,以古建筑区块为中心,重点培育发展生物医药、金融贸易、生态旅游等区块。
  古建筑区块:古今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为使命,创下了中国的古建筑领域的许多个第一,多次获得“鲁班奖”、“钱江杯”及“中国古建技术十大品牌企业”、“全国优秀建筑业企业”、“爱国报国先进企业”等荣誉称号。
  生物医药区块:下属企业德生医药拥有一流的创新研发能力和研发基地、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和强强联合的技术研发优势,正筹建台州首个集生物医药科研、生产、销售等于一体的生物医药港。
  金融贸易区块:下属担保公司、典当公司及贸易公司在全国金融投资、质押典当、对外贸易等领域中成绩卓著,与全国几十家大中型建立起了长期合作的友好关系,树立了良好的信誉和品牌。
  生态旅游区块:集团紧跟生态旅游的潮流,在浙江、上海、江苏等地投资建设古今生态农业科技园、古今生态旅游度假区,力求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生态旅游区和生态农业园区。
  现在,“古今”企业品牌己成为行业中的翘楚,在国家工商总局42个大类中,拥有40个类别商标。业绩,代表着企业的付出;荣誉,代表着社会对企业的认可,今天的中国古今建设集团在董事局主席李春友的带领下本着树前列意识,做特色古建,走品牌战略的方针,本着大集团战略、资本式经营、国际化运作的经营理念,以德才兼备的用人观,“诚信”的道德观,正紧抓机遇,致力于公司专业化、规模化、集团化、全球化的经营发展之路。并将在世界的大舞台上为企业荣誉、社会荣誉和民族荣誉而不懈拼搏,不断地创造辉煌业绩!
  中国古今建设集团还年年被评为“先进集体”、“纳税大户”、“文明单位”,成为如今全国规模最大的集石雕、古建筑、园林绿化、文物维修工程的设计施工于一体的龙头企业,李春友本人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闪光荣誉,被评为优秀设计师、优秀院长、优秀董事长、优秀党员、当代“活鲁班”和“古建筑艺术大师”等等,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鼓励,被建设部赞誉为“艺术新秀的瑰宝”,国家宗教局称赞他“名不虚传,术胜仙技”,国家政府也称他的技艺“赞誉百世”、作品“雄姿千秋”。他的事迹曾先后刊登在《人民日报》、《浙江日报》、《香港大公报》、《文汇报》、《最优化报》、《浙江名人志》、《台州市市志》、《温岭县县志》等全国几百家报纸、杂志和书刊上,中央、省电台和电视台也分别多次作了报道。
  这一切都是党和国家对这位老艺人、老共产党员多年来的忠诚奉献所取得的骄人成绩给予的最大肯定和最高奖赏。
  身为集团领导、第一把手的李春友经常深入基层,长期坚守在工作第一线,即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取得第一手信息,一心扑在事业上,力求将每件作品完成得尽善尽美。他常常告诫自己的员工们说,“我们所要做的不仅仅是创作出作品,更重要的是创作出精品。要本着对历史负责,为时代争光的态度,为后人留下一笔珍贵的艺术财富!”
  将“艺术之花开遍神州,古建技艺扬名全球”是李春友伟大的理想并为之奋斗终生。他的传世作品就是他人格力量的折射,他为人类留下了大量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和宝贵的财富,他用自己的双手雕刻着辉煌的传奇人生。
其他文献
黄志光,俊和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俊和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提供一站式机电工程安装服务,主要包括冷气、电器、消防、给排水及弱电系统。自1998年成立以来,承接多项大型机电工程,具有代表性的项目——香港国际机场二号客运大楼翔天廊的综合商务大楼,超7亿港元工程价值的机电系统安装工程;设计、安装、测试及维修全香港最大的外墙LED灯光以及全世界最大的排烟通风系统,充分体现了俊和机电成熟的专业技术。   俊和机
期刊
“风筝之都,神奇的土地,孕育多少英雄儿女,潍坊大学,人才摇篮。几度春秋,几经风雨,美丽校园,中西合璧,辛勤园丁芬芳桃李,希望在这里,未来在这里,腾飞的梦想在这里……”这首《腾飞的梦》是潍坊学院的校歌,由潍坊学院院长王守伦作词,作曲家印青作曲。曲调优美,深情昂扬,蓬勃向上。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今天,潍坊学院师生正乘着歌声的翅膀,向梦想飞翔。    凝练办学特色,弘扬北海文化    潍坊古称北
期刊
海南大东海旅游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东海公司”)成立于1993年4月26日,由三家股东共同发起定向募集而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是三亚市唯一一家且A、B股并存的上市公司,海内、外股民约2万名左右。  1996至 2005年4月公司被列入*ST行列。2000年度,东海公司所有资产因负债均被查封,公司随时面临着被破产清算的危险。面对如此困境,在董事长兼总经理黎愿斌先生的带领下和经营班子的努
期刊
当提笔写下上面这一文章的标题时,在还没进入正文主体之前,心里有些话想跟能有机会看到这篇文字的文友说说。想说的是在没写此文之前,笔者曾于2007年秋读到过文友韩春华的这篇报告文学。那时,文章的题目还不是《大森林的阳光》,而是《为了绿色的永恒》。  《为了绿色的永恒》捧读在手之际,我的心情一再被作品主人公许兆君身上的改革进取精神和创新发展理念所深深打动了。为详说自己被深深打动的所感所想,也曾写下过一篇
期刊
牛树海,军人家庭出身,现任河北搏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他从事国际贸易多年,于1993年创建河北搏达集团至今,担任总经理、董事长职务。除此之外,牛树海同志还担任《世界杰出华商协会》副会长、《中国改革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理事长、《中华爱国英才报效祖国活动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市场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务。牛树海说话铿锵有力,作风雷厉风行,做事果断刚毅、反应敏捷、思路超前,经
期刊
一提起祥源宾馆,河南旅栈业和省人口计生系统的人就会翘起大拇指。    说起祥源宾馆的老总刘凯靖女士,熟悉她的人都会给予由衷的褒扬,她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干练果断的工作作风,锐意进取的工作态度和健康和谐的人文关怀带领祥源人创业十年、奋斗十年、发展十年,把一个设备简陋、房子陈旧、条件较差的内部招待所发展成拥有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设有豪华套房、普通套房、高级标准客房、普通标准客房,一次可安排20
期刊
谁能想到,她病退后,在与病魔长达近二十年的搏斗中,竞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而且用超乎常人的毅力在年近古稀的晚年用手中这把小小的剪刀剪出了不薄的收获和迟到的喜悦: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甘肃庆阳民俗研究所研究员。先后被甘肃民协,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学会命名为“甘肃民间剪纸艺术家”、“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大师”。作品《百虎图》、《迎回归》、《世上只有妈妈好》、《农耕生活》、《水浒一百单八将》等16幅剪纸作品分别在
期刊
引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了一个甲子年,走过了近几代人的青春,其中包含了父辈的辛劳与光荣,还有你我的梦想。历史不会开口说话,却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故事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去回味,去思考。  正泰和大多数民营企业一样,经历了风风雨雨25年,发展到如今上海、杭州、温州三大产业基地,万余种产品远销全球92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上百亿元。她的领头人南存辉生于60年代初,感受到中国社会的变革,他带
期刊
我在1999年4月任大同县黄花总公司总经理,在2003年任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九年来,为了让黄花菜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我紧紧抓住这一优势不放,在拓展黄花基地上做文章,在形成科技特色产业上下功夫,现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四万亩黄花生产基地,现已建成年加工黄花2000吨的龙头企业,已成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经,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为拓展黄花基地出力流汗,辛勤苦
期刊
张建桥,中石化湖北黄冈石油分公司经理,自2002年6月接过黄冈分公司这幅沉重的担子后,在短短的四年多时间里创造了将经营处于低谷且处于全省系统末位的市州公司一步一步打造成为全省系统第一且2004年起连续三年居全省系统年度综合考核前两位的奇迹。销售量、零售量实现翻番;考核利润由2002年亏损发展到2007年过亿元。继2004年全省系统年终综合考核排名第二后,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跃居全省第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