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1年1月8日,人民日报社主办的《市场报》刊登了新中国第一个征婚启事,立即引起轰动。
这则征婚启事只有70个字,还配有一张照片,征婚人是四川永川县(今重庆永川区)的一位教师,名叫丁乃钧。
丁乃钧出生于江苏,从南京地质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成都地质学院任实验员。18岁那年被错划成右派,下放到农村参加劳动,一呆就是近20年。其间,和他同去的人大都与当地的农村姑娘结婚成家,但丁乃钧一直没考虑这个问题。
1979年,丁乃钧的“右派”错划问题得到纠正,这时他已年近40岁,在永川的教师进修学院当数学老师。当时,他有两个心愿:一是回江苏老家定居,二是找个媳妇过日子。有一段时间,在周围热心人的帮助下,丁乃钧几乎每周都要相一次亲,但最终都没有结果。
1980年底,丁乃钧突发奇想:能不能在媒体上刊登一则征婚启事呢?主意一定,他开始筛选合适的媒体。最终,他选择了人民日报社主办的《市场报》。他给《市场报》写了一封长信,鼓足勇气提出刊登征婚启事的要求。
1981年1月8日,《市场报》刊登了丁乃钧的征婚启事。在启事中,丁乃钧简短、清楚、全面地介绍了自己,还附有一张戴着“墨镜”的照片。丁乃钧后来解释说,照片上的“墨镜”其实是变色镜。由于照相时的光线太强,变色镜就变成了“墨镜”。
《市场报》的编辑也没想到,这则征婚启事见报后,被广为转载,“丁乃钧”这个名字迅速在全国传播开来。与此同时,人们围绕他的这一举动展开争论。有人支持他,认为他胆子大,很新潮;也有人批评他,说他“破坏社会主义文明、污染社会主义风气”。
后来,新华社用英文电稿转发了这则启事,丁乃钧因此又成了世界各大通讯社报道的对象。外国媒體评价说,他的这则征婚启事,是中国民众冲破思想禁锢走向解放的典型。
很快,丁乃钧的征婚启事有了回音。至少有270多位姑娘给他写信,其中一位内蒙古姑娘,千里迢迢地赶到四川,但不巧当时他已回江苏老家探亲。
在这些来信中,丁乃钧看中了一位家在吉林的姑娘。两人后来通过书信来往,产生了感情。1981年底,两人在四川结婚。(本版稿件综合《档案春秋》《重庆晚报》《四川党的建设》《中国家庭报》等)
这则征婚启事只有70个字,还配有一张照片,征婚人是四川永川县(今重庆永川区)的一位教师,名叫丁乃钧。
丁乃钧出生于江苏,从南京地质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成都地质学院任实验员。18岁那年被错划成右派,下放到农村参加劳动,一呆就是近20年。其间,和他同去的人大都与当地的农村姑娘结婚成家,但丁乃钧一直没考虑这个问题。
1979年,丁乃钧的“右派”错划问题得到纠正,这时他已年近40岁,在永川的教师进修学院当数学老师。当时,他有两个心愿:一是回江苏老家定居,二是找个媳妇过日子。有一段时间,在周围热心人的帮助下,丁乃钧几乎每周都要相一次亲,但最终都没有结果。
1980年底,丁乃钧突发奇想:能不能在媒体上刊登一则征婚启事呢?主意一定,他开始筛选合适的媒体。最终,他选择了人民日报社主办的《市场报》。他给《市场报》写了一封长信,鼓足勇气提出刊登征婚启事的要求。
1981年1月8日,《市场报》刊登了丁乃钧的征婚启事。在启事中,丁乃钧简短、清楚、全面地介绍了自己,还附有一张戴着“墨镜”的照片。丁乃钧后来解释说,照片上的“墨镜”其实是变色镜。由于照相时的光线太强,变色镜就变成了“墨镜”。
《市场报》的编辑也没想到,这则征婚启事见报后,被广为转载,“丁乃钧”这个名字迅速在全国传播开来。与此同时,人们围绕他的这一举动展开争论。有人支持他,认为他胆子大,很新潮;也有人批评他,说他“破坏社会主义文明、污染社会主义风气”。
后来,新华社用英文电稿转发了这则启事,丁乃钧因此又成了世界各大通讯社报道的对象。外国媒體评价说,他的这则征婚启事,是中国民众冲破思想禁锢走向解放的典型。
很快,丁乃钧的征婚启事有了回音。至少有270多位姑娘给他写信,其中一位内蒙古姑娘,千里迢迢地赶到四川,但不巧当时他已回江苏老家探亲。
在这些来信中,丁乃钧看中了一位家在吉林的姑娘。两人后来通过书信来往,产生了感情。1981年底,两人在四川结婚。(本版稿件综合《档案春秋》《重庆晚报》《四川党的建设》《中国家庭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