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来源 :山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al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是谁,为花儿披上斑斓的舞衣?是谁,把山林点染得青葱翠绿?是谁,将七彩虹桥架上蓝天……”这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与色彩”的开篇语。大自然以它的千姿百态、奇光异彩吸引我们,让我们的世界缤纷绚丽,它是我们天然的乐园和知识宫。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大自然是一个广阔的课堂,多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让他们汲取成长的营养,更茁壮地成长。
  一、大自然是天然少年宫
  在教学本单元时,我首先给学生出示了一组照片:国庆节的烟花、雨后的彩虹、皎洁的月亮。学生都非常熟悉这些照片,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我见过彩虹,就在今年夏天,那天下了暴雨,雨停了以后天上出现了美丽的彩虹。”“我喜欢放烟花,每年春节我都会和爸爸一起放烟花。”……
  我顺势与他们进行了交流:“你看到的彩虹是什么颜色呢?烟花为什么会发光?月亮本來就有圆有缺,这个问题咱们上个单元已经进行了详细的学习,这次老师主要是让大家观察月亮的颜色……”学生听后,进行了分组讨论,最后引导他们走进本单元的学习。
  二、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
  大自然是充满奥秘、变幻莫测的,它蕴含着丰富的知识,等待人们去探求、去获取。特别是小学生,他们正处在长知识的关键时期,面对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象,再加上关于大自然的神奇传说、故事,自然会引起丰富的联想,产生强烈的神秘感和探求知识的欲望。
  在教学《光的进行》时,首先,我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国庆节的视频:天安门广场灯光璀璨、焰火炫丽,再配以喜庆的音乐,孩子们在观看的时候,都被眼前这节日的夜晚深深吸引。接着,我又播放了一段电闪雷鸣的音频,孩子们纷纷抢答,这是打雷和闪电。然后,我出示教具:蜡烛和灯泡,并让孩子们观察窗外的太阳。通过以上活动,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光,并且将这些光分为自然光和人造光两种。
  三、大自然是成长的摇篮
  中外历史上那些善于教育学生的教师,都十分重视利用大自然来培养学生。如我国明代著名的科学家、旅游家徐霞客从小受到母亲的教育,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母亲的感染和鼓励下,徐霞客把毕生的精力献给旅游考察事业,留下了《徐霞客游记》这部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和文学价值的巨著;当歌德还是婴儿的时候,父亲就经常抱他出去散步、逛公园、到郊外游玩,一路上遇到什么就给孩子讲什么,极大的开阔了孩子的视野,使他从幼年起就知道很多花、草、虫、鸟等自然知识。
  “大家每天会照镜子吗?说说你在镜子里看到了什么?”在《照镜子》一课,我这样导入课堂,“我每天出门的时候要照镜子,看自己的衣着是否得体”“我每天洗脸要照镜子,梳头发也要照镜子,生活中离不开镜子”“我在游乐场见过哈哈镜,非常有意思”“我发现,水面也可以做镜子”……孩子们激烈地讨论起来,我适时加以引导,让他们对照课本上的相关内容,认识和学习光的反射作用,带领孩子们一起做万花筒和潜望镜,以此来激发学习兴趣,以实现课程标准中制定的“了解镜子可以改变光的传播线路”的目标。
  让我很困扰的是,学生玩镜子后发现“太有趣”了,一时很难停下来,后来我改变了方法,等到实验时再把镜子发给大家,并限定了活动时间,时间到后,请组长发挥作用,将组员的镜子统一收到小组的托盘中,不能再照,这样这节课教学的有序性大大提高了。反复几次以后,老师和学生之间就形成了默契,每个人都能担当好自己的角色职责,不需要老师再多强调。
  总之,大自然对少年儿童的成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早早地到大自然这个广阔的天地中去,在大自然的摇篮中了解世界,扩展知识,发展天赋,使成长的基础打得更宽厚、更牢固。
  (作者单位:山西省太原市第三实验中学校)
  (责任编辑 关志强)
其他文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是最为常用的方式,它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亦能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知识的学习源于感官”,这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感官,通过导语让学生动情,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说唱来活跃气氛,借助角色扮演以感悟真情,甚至还可以设计实验,让学生对特定的情境产生共鸣,引发学习兴趣,从而深入探究文本,快乐学习语文。  一、动情导语,激发共鸣  所谓情境教学,就是教师依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他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然而对于小学生而言,要让他们完全自主学习难度颇大,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学法指点。教师可以围绕自主学习任务单来构建一个任务型的语文课堂,通过学习指南、学习任务、困惑和建议等若干部分来给学生安排具体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在以任务为中心的课堂上找到自主学习的依据,从而逐步提高自主学习
期刊
“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如是说。阅读可以发展数学思维,可以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增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是学习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数学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语言,现行的小学教材所涵盖的阅读材料已经不足以满足素质教育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发展课外阅读势在必行。  一、内外结合,极力拓展  随着数学教学的不断深入,小学教材的编写者开始注重数学的文化价值,教材中也添加了“数学万花筒”“你知
期刊
社会性发展,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社会性方面的成长与变化。通常,社会性发展被划分为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三个部分。儿童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变化过程,既是儿童进行社会领域学习的过程,也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  图画书研究专家彭懿说:“一本好的绘本不仅可以哺育孩子的心灵,更能够改变他的一生。”绘本是一种以图画为主,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作为儿童早期接触的信息媒介,画面形象
期刊
“十岁稚子少年郎,正是懵懂始读时。”三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语言积累到了一定程度,阅读训练正当其时。教师应着力在学生心中种一亩稻田、辟一块菜地、掘一泓鱼池、圈一方牧场,在学生心灵的土壤上建一片属于语文的“绿色家园”。  一、种一亩叫“课堂”的稻田  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的主阵地,是学生心尖文韵形成过程中的“主食”。语文教材选入的文章文质兼美,感情真挚,采取一划、二议、三读、
期刊
虞永平教授在“过程意识和经验指向”的讲座中指出:“幼儿园的课程不只是儿童端坐静听,更重要的是让儿童去主动探索、交往、体验和感受。”幼儿活动的过程就是获得经验的过程,作为教师,我们要利用现有条件给幼儿创造体验活动过程的机会。  我园地处城乡结合处,园内资源丰富,种植了各种果树和蔬菜。我们充分利用这些资源,采用多种方式让幼儿在劳动中体验种植的快乐和收获的喜悦。  “亲亲蔬果园”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不仅能
期刊
阅读,是启迪思维、培养情感、激发潜能的过程,众多语文教师追求独特的设计,使教学张弛有度,引人入胜;追求巧妙的引导,发掘学力,引发思考。我们要尊重儿童的认知规律,在探寻教学智慧的同时,也需将阅读与人生连接,传达生活感悟。  一、设境,开展多元对话  1.“情场”,智情共融。透过爱国情、乡情、亲情等主题,感受一股股暖流,让学生接受性情的陶冶、精神的洗礼。教师要将儿童置于“情场”,拨动文本的情感,引导他
期刊
【案例背景】  在幼儿园,建构区游戏是幼儿感兴趣、愿意积极参与的一项游戏活动。为了保证幼儿有充足的建构空间,我们选取了班级午睡室作为建构场地,并提供了大型积木、纸杯等材料供幼儿操作。在建构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与同伴间有分工、合作和语言交流等互动,也会出现排斥同伴参与游戏的现象,这些都是幼儿社会性行为的表现。为了更好地了解建构游戏中幼儿的社会性行为表现,促进同伴之间的交往,我们对此次建构游戏中幼儿的游
期刊
语文课本是儿童习知、培智、冶情的重要材料,其内容的优劣会影响儿童的身心发展。社会对小语教材、教学方式的期望日趋提升,尤其近年来小语教材广为诟病,许多文学作品被生硬“肢解”,儿童丧失“主场”,游戏精神缺失。有众多学者发出拯救孩子的呼声。  一、让文本与生活经验产生碰撞  儿童文学,特别是童话具有一定的幻想性,教师要发挥其想象力,引领儿童走向文本建构的世界,感受淋漓尽致的情感,感受儿童世界的真善美。教
期刊
我所在的幼儿园里,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每当他们看见别的小朋友和妈妈亲热,他们会表现出深深的羡慕;他们很想爸爸妈妈,可是爸爸妈妈很长时间才能回家一次;在幼儿园里,他们胆小自卑、不爱言谈……这群特殊的孩子,就是我们常说的“留守儿童”。  我现在任教的中一班共有36名幼儿,其中9名是“留守儿童”,占到班级总人数的四分之一。这些幼儿的父母大多在市区工作,孩子留给祖辈抚养。这些代理监护人对幼儿的生活照顾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