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风景名胜繁若星辰,但最后能够保留下来,成为世界遗产传承子孙的,却不过了了。今日大地上留存的瑰宝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心灵港湾,是一生中不可不去造访的家园。在此,我们综合丰富性、交通的便利性、知名度、及读者兴趣度等角度,为您推出一生中不得不去造访的环球系列名景。
恰克文化国家历史公园坐落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西北边,但就自然地理环境而言,则位于科罗拉多高原圣胡安盆地的恰克峡谷中。来到这块人烟稀少的干旱沙漠中,很难想像在九世纪到十二世纪之际,不但有人曾在此生存繁衍,还缔造出令人惊叹的城市。1987年恰克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瑰宝,成为人类共同的珍贵文化遗产。迄今,考古学家在公园疆界内已找出3600个遗址,研究工作仍持续进行。
当时的北美先民以恰克峡谷为中心所建立的庞大建筑体、社会组织和社区生活,反映出恰克部落高度的复杂性,超越了近代美国西部地区任何印第安部落的规模。据考古学家推断,古代的恰克峡谷实为一个政治经济与宗教仪式的区域体系中心,不仅具有多层楼高的社区村落,由此处向四周放射的道路网,合计更超过600公里,连接了上百个外围社区,势力所及涵盖了方圆10万平方公里。
1130年到1180年间的长期持续干旱,也许是导致恰克社会逐渐衰微而终告解体的主原因。究竟曾有多少居民住在这里?他们如何在这样生存不易的干燥环境下建立这般惊人的聚落?他们对今日北美西南地区印第安文化又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些迷题解答或许莫衷一是,但恰克住民凭着双手建立的偌大石砌建筑,已为这消逝的部落文明留下千古不朽的见证。
矗立荒漠的部落文明
恰克峡谷是一片光秃的荒漠,平均年降雨量仅两百千克,没有终年不断的流水供饮用灌溉,也缺乏植被与树木作为建筑材料。冬天气温往往降至摄氏零下10度,夏天可热至40度以上,气候干燥异常,生长季节短暂。
千百年前恰克峡谷的气候环境,与今日相似。北美原住民开始栖息于此,最早溯自三、四千年前,但直到五、六世纪,因降雨量略丰,利于农作生长,才使恰克峡谷一带居住人口逐渐增加。500年左右,原住民开始在地面上搭建矮石屋,取代原有的半穴居,约至750年,原住民除了用木柱,泥土等材料造屋,并用方形石砖,砌盖直墙与水平屋顶,用粘土与水搅和的胶泥稳固石墙。定居的农耕生活与建筑砌造术的发展,促使石屋向外增建,十几户群居的小部落,逐渐转型为更强调血缘关系与宗教信仰的社会。
在九世纪中叶之前,恰克峡谷的住民部落与科罗拉多高原与其他地区并无明显差异,直至850年前后,此区部落才显著扩张。此后两三百年间,住民在峡谷及附近相继兴建了上百个大大小小的恰克式石砌建筑,并有道路互相串连,聚落规模之大,前所未见,形成了考古学家所谓的“恰克现象”。
从1000年至1150年,恰克俨然成为当时部落世界的“首都”,不仅联系四周部落,并转型为具有凝聚力的区域体系。恰克最大的遗址建筑,今日称为“大屋院”,这些大屋院除了具多层楼房与数百家房间外,并有数十个大小不等的旗瓦。旗瓦是地面下的圆形议厅,是原住民聚会活动或举行仪式的中心,也是部落建筑最具特殊意义的地方。
恰克的农耕仰赖雨水与降雪,在峡谷北侧长达15公里的坡脚,共有28条古代沟渠遗迹,方格状的耕地也多分布于主要大屋院聚集之处。显然,恰克住民已知用管理水源的方法来改善农收量,利用夏季骤雨的洪水引渠灌溉,工程包括拦堤、壕沟、还有控制水量的闸门。
考古学家相信恰克曾是古代的政治经济中心,恰克有着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络。这些道路并非一般步行小径,而是经过规划,用人工加以建造而成。从航照图观看,房舍状的道路几乎成直线,通向外围的部落遗址。同时,恰克大屋院的大型旗瓦,可容纳数百人,显示恰克昔日曾是仪式举行中心。从修建大屋院这样劳力密集、庞大持久的工程来看,可知恰克当时必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在漂亮村落发现的丰富陪葬品,更显示恰克部落中存在着菁英领导阶层。
当十二世纪早期恰克文化臻于鼎盛时,此区人口可能有2000至5000人。到了1150年,大规模的工程均已停顿,接下来百年,仅有一些翻修增补工作。十二世纪中叶长期干旱,致使恰克区域中心角色,渐移至北方的阿兹特克遗址与周围地区。但恰克文化并未消逝,其住民不但建造庞大复杂的社区,并整合该区域不同部落,影响所涵盖整个美国西南地区原住民生活。今日亚利桑纳州的后丕族、内瓦后族,与新墨西哥州的阿科玛族、朱尼族等都认定恰克是他们祖先的故乡。
恰克文化之下的艾巴柯契古城
今日距离恰克峡谷最近的大城,是其东南方的艾巴柯契。这个现代城市坐落于一片平坦高原上,格兰河从中穿流而过,由于在新墨西哥州的地理位置居中,此城早在数百年前既已成为通往墨西哥重要的货物转运站,也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十六世纪西班牙军队从墨西哥一路北上扩张势力,占领艾巴柯契及附近地区,经过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各部落原住民曾联手反抗,在1680年驱退西班牙驻军,但西班牙将领瓦嘉司随即在1692年举兵反抗,收复此城。
从高速公路经过,乍看之下,艾巴柯契除了平广开阔的地势,跟美国其他大城似乎并无迥异之处。但是,如果从40号州际公路的157A交流道南下,绕道探访艾巴柯契市中心区的古城,就会发现这个城市的发源地,原来充满着百年前古旧的“异国”情怀,掺合着西班牙、墨西哥与维多利亚的风格,并交融着各传统部落住民古老的文明。
古城位于中央街与格兰大道交汇口,距北边的40号州际公路不到一公里,在1706年时,这块地区便是当时艾巴柯契最初成立的地点。从小村庄演化到大城市,古城见证了艾巴柯契近300年的历史。今日这块发源地仍保存着古风,举目尽是一排排泥砖造的低矮土房,感觉上像回到十九世纪前。在古城广场北侧,是建造于1706年的圣费立教堂,与艾巴柯契小镇同年诞生,曾经历多次整修。这座醒目的教堂堪称古城多元文化的代表,有着西班牙名称,糅合了维多利亚式的建筑外形,使用的基本材料却是当地的泥砖。而在教堂穿行的人们,除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光客,还包括印第安、墨西哥、西班牙与英美后裔。
古城广场周围有许多商店,也有艺廊与餐厅,观光色彩相当浓厚,在这里可买到具墨西哥风味的纪念饰品,或印第安的手工艺术品与传统的珠宝银器等。其实最吸引人的是几乎每家店面的门前或泥砖墙壁上,都高挂一串串的大红辣椒。沿袭墨西哥的风俗习惯,这些成串晒干的大红辣椒被称为Ristras,据说可用来挡住邪恶并表示欢迎访客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