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头部外伤护理体会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zhan_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头部外伤并发视神经损伤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头部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患者临床患者22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在治疗的过程中主要采取常规的护理,其中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相应的心理护理,从而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统计发现,观察头部外伤并发视神经损伤患者的病情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头部外伤并发视神经损伤患者实施合理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不良状态,因此,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实施科学合理的心理护理措施,缓解其负性心理状态,有效增加其疾病应对能力,最终显著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
  关键词:头部外伤;视神经损伤;心理分析;护理措施
  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是头面部闭合性损伤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约为0.51%-5.22%,头面部受到撞击后造成视神经部分或完全功能丧失,可致视力下降,视野缺损,严重者可致失明[1]。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头部外伤合并视神患者22例,在治疗过程中配合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我科室收治的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头部外伤合并视神患者2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1例。心理护理组中有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在25-76岁之间,平均(47.8±14.3)岁。心理护理组中有男性6例,女性5例,年龄在24-77岁之间,平均(48.5±14.7)岁。致伤原因主要为:车祸伤13例,坠落伤5例,跌打伤3例。
  1.2 方法
  常规护理组,即一般疾病护理。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况等进行密切观察,并且采取一定的治疗护理措施,做好各种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及瞳孔,不能进食患者实施合理的鼻饲管护理、引流管护理,并发症预防与护理等[2]。
  心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首先要肯定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对其表达认同及关心之情;其次向患者讲述疾病的成因及治疗经过,讲述与传统的保守治疗、开放手术治疗的区别,介绍成功病例,帮组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及治疗方法,解除患者的忧虑,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及增强患者的信心。
  颅脑外伤患者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发病较急、病情变化快且严重,大多数患者主要都是因车祸导致的。临床研究表明,通过对患者颅脑外伤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是提高临床抢救率,减少死亡例数,促进患者病情康复的关键所在。
  通过实行优质护理模式,能够让患者感觉被重视和尊重,体会到人性温暖,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工作。在优质护理实践中,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熟练的操作技巧,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与应变能力,能够与医务人员进行有效配合,同时对治疗中存在的可能性意外事故进行有效的预防,以确保患者治疗效果和生命安全。若出现意外事故,要做到镇定自若,并积极配合医务人员进行临床抢救措施,才能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护理组相比,优质护理组临床护理效果更为显著,焦虑评分较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较高,护理满意率也较高。证明,优质护理在颅脑外伤护理中具有显著性的临床应用价值。
  3 讨论
  头部外伤并发视神经损伤患者一般病情较重,除了对患者采取积极手术、药物治疗外,尤其心理护理也是相当重要的。头部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患者在治疗后会出现一定的心理障碍,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药物或者其他治疗手段均较难达到满意的效果[3]。对其进行心理干预护理,应该要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开展个性化的护理。头部外伤并发视神经损伤患者常见的心理障碍有悲观抑郁情绪、恐慌和紧张情绪、孤独忧郁情绪等。护理工作人员应该耐心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负担,给予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同时,还需要取得患者家属的支持,给予患者生活上和精神上的各种照顾和支持,帮助患者建立康复的信心,使患者能够积极参与康复锻炼治疗,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总之,给予颅脑外伤患者优质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焦虑感,促进患者生活能力的恢复,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推广使用。
  3.1 心理分析
  3.1.1 侥幸
  部分病人由于无明显外伤和复合伤,虽然有视力明显下降甚至失明,但没有明显的局部疼痛等,所以,对于自己的病情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不严重且不用进行必要的治疗自己就会恢复,有时故意拖延治疗的时间,从而引起了永久性的视神经功能损害,严重者可导致失明。
  3.1.2 悲观及厌世
  一部分患者外伤后视力下降明显,短时间内心理无法承受这种突如其来沉重的打击,情绪极其不稳定,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所以不能积极配合治疗。
  3.1.3 焦虑和抑郁
  通常来讲,视神经损伤恢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使得一些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带有严重的思想负担。因此患者常有沉重的精神负担,尤其双眼视功能受损的患者,对未来生活的担心,患者失眠、焦虑甚至抑郁。部分贫困患者对因较高医疗花费,加重这种不良情绪,甚至放弃治疗。
  3.1.4 恐惧
  一方面,许多患者在接受手术的之后,并未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影响今后的生活质量。特别是年轻的患者,其往往会丧失对未来的希望,从而产生强烈的恐惧感。另一方面,由于重症监护室特殊的治疗环境,各种仪器设备使得患者在陌生的环境下心理极其的压抑,从而产生恐惧的情绪。
  3.2 主要护理措施
  3.2.1 心理护理
  患者大部分情绪多变、易激惹,护理人员应耐心听取其提出的问题并给予相应解答,尽量满足其合理需求。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正确认识疾病,尽量多说些愉悦的事情,促进其记忆力恢复,消除负面情绪[4]。(1)针对恐惧患者,护士应对同类手术后患者的信息进行详细介绍,展开有针对性的沟通交流,从而使其增加安全感、稳定患者的情绪。(2)针对抑郁的患者,护士应对其性格气质以及心理特点等进行准确分析,并主动对患者给予关心体贴,对其人格给予充分的尊重,采取各种方式对其倾诉欲望进行促进,鼓励其将压抑在内心的想法进行倾吐,从而使其忧郁情绪得以解除。   3.2.2 用药护理
  头部外伤并发精神障碍患者常表现为兴奋、易激惹、行为紊乱等,自己不能正常服用药物,护理人员认真告知其家属于饭前1h或饭后1h督促患者服药并到口,以便充分发挥药效[5]。护理人员定时观察患者服药后表现,以便发现药品不良反应,及时给予正确处理,确保用药安全。
  给予患者降低颅压、感染控制、辅助通气、营养支持、气管切开、纠正水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等护理措施。优质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急性阶段的护理。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若患者出现脉搏细弱、心率过快、血压呈持续性低水平状态,表明患者肾脏受到严重损伤,需进行有效的检查与诊断。
  3.2.3 对护理人员的要求
  护士的良好素质是做好心理护理的前提,护士对其进行心理护理,首先必须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能够及时地发现患者的情绪、情感变化,并且能够及时地和患者沟通,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对待患者真诚、细致、耐心,更重要的是宽容,摒除自我情绪和感受,体谅患者在特殊状态下表现出的特殊情绪和情感,这样才能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使患者顺利的完成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
  3.2.4 对病人的情况
  充分评估每个患者并提供针对性的护理,了解患者的一般资料( 包括年龄、性别、性格、社会背景),制定不同的护理计划。根据患者特点进行观察,找到引起其心理问题的原因,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年轻患者对未来前途及婚恋比较担忧,而年老患者和经济状况较差的年轻患者会在经济方面感到压力;性格外向的患者会容易流露自己的情绪和情感,而性格内向的患者心理压力较大甚至失眠,不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护士要多和患者沟通和交流,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对于抑郁倾向的患者更要严密观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帮助患者调适心理,防止意外发生[6]。特别是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护理模式已体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特点,心理护理已显示重要作用。
  3.2.5 加强家人及社会支持
  加强家人及社会支持,发挥支持系统的功能。患者虽然住院,但是每一个患者都是家庭及社会的一部分,不是孤立存在的,让家属了解病情变化及心理变化,指导家属配合,保证患者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最大的满足,从而使患者能够顺利的完成治疗,获得满意的疗效。护士应鼓励患者的亲人多探视,及时向家属提供患者的病情进展情况,确立家属的安全感,帮助患者稳定情绪。
  3.2.6 健康教育
  此病的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护理人员要做好家属及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可将疾病的健康教育贯穿于护理工作的整个过程,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包括健康知识讲座、宣传栏、病友交流等。护理人员还需帮助患者家属制订可行的训练计划并督促其执行,促进其职业康复,帮助其回归社会。
  因此,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实施科学合理的心理护理措施,缓解其负性心理状态,有效增加其疾病应对能力,最终显著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 张小年,张皓.创伤性颅脑损伤国内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4(12):103-104.
  2 相久大,王尚武.基层医院颅脑损伤的急救处置程序[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8,16(01):236-237.
  3 陈向林.头部外伤致精神障碍57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0,31 (15):263-264.
  4 华丽.心理护理干预对头部外伤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20(11):1901.
  5 Vagefi MR,Seiff SR.Traumatic Optic Neuropathy.Con-tempo-rary Ophthalmology,2005,4(14):1-7.
  6 Goldenberg-Cohen N,Miller NR,Repka MX.Traumatic of tic-neuropath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AA-POS,2004,8(1):20-2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个性化干预在肿瘤病人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4例肿瘤置管患者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附加个性化干预。对比两组的导管留置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导管平均留置时间比对照组更长,两组比较,P=0.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股骨颈骨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医院2012年5月至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54例股骨颈骨折病人,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治疗组(优质护理),每组各27例。结果 通过护理之后,治疗组髓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给予股骨颈骨折病人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切实提升病人的临床疗效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中孕期脐带胎盘入口位置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于中孕期超声检查发现脐带胎盘入口异常的孕妇,以超声检查为依据对其进行干预后的分娩结局进行讨论。结果:121例孕妇经干预后分娩无死胎、死产病例。产后经胎盘检查证实中孕超声诊断脐带胎盘入口位置异常的准确率达95.04%。结论:常规中孕期超声除筛查胎儿有无先天畸形,也应重视脐带胎盘入口的检查。临床上对此类病例追踪观察,于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系统化整体优质护理在妇科的应用,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科在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患者3526例,调查系统化整体优质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比较这三年妇科开展系统化优质护理服务的质量。结果:采取系统化整体优质护理后,护士考核评分明显提高,P<0.05,护理事故以及护理纠纷事件明见减少,P<0.05,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两两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定期系统护理随访对长期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114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114例患者分为干预组、对照组两组,每组57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主要包括严格执行糖尿病饮食、适当运动、减少蛋白摄入、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正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接受糖尿病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定期系统护理随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南宁市犬伤门诊患者狂犬病防治知识知晓现状,为在该地区开展狂犬病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2011年在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犬伤门诊就诊的266名犬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结论:相关部门应根据不同层次的人群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针对薄弱环节加强宣传,并通过网络、广播电视及社区广泛宣传普及狂犬病防治知识,以提高广大群众的狂犬病防治知识知晓率。  关键词:犬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赛肤润联合300三角枕护理垫对Braden评分≤12分的高度压疮风险患者预防压疮的效果。方法: 将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37例高度压疮风险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39例高度压疮风险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取传统预防压疮的措施:q2h翻身,使用气垫床、软枕减压及加强营养;实验组除上述措施外,对易发生压疮的部位采用赛肤润喷涂联合300三角枕护理垫翻身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经颈外静脉留置针行静脉化疗的安全性,降低患者化疗风险 , 提升护理质量。方法: 选择 2013 年 8 月 ~2014 年8 月在我病区化疗,拒绝PICC置管的的肿瘤患者20例 ,行外周静脉留置针化疗126次,将在上肢静脉化疗的76次作为对照组, 行颈外静脉化疗50次为观察组,比较2组穿刺次数、主要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颈外静脉留置针化疗穿刺次数及并发症较上肢明显减少,2
期刊
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 central calheler.PICC)是指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是现今临床上常用的一项技术。20世纪90年代后期PICC被美国BD公司引入中国,并与1996年首次应用于新生儿[1]。P I C C 导管是一种硅胶管,质软,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和顺应性,刺激性小,时间长,其操作简单、
期刊
摘要:目的:对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90名,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抗渗出和消肿药物,并采取抬高患肢的方法进行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患肢消肿时间和疼痛程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患肢消肿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康复效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