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镌刻在雪域高原

来源 :紫光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lei7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泽东同志说过:“广大党员不仅要在组织上入党,更要在思想上入党。”六年间,我两次主动申请援助西藏,没有豪言壮语,只是为了在思想上入党。踏上雪域高原,我便立志让党旗在世界上最蓝的天空下自豪地飘扬,让一名普通党员的汗水浇灌出美丽的格桑花。六年间,我先后担任林芝地区卫生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工作队领导小组成员、后勤组组长等。
  忠诚印寸心, 浩然充两间。援藏期间,我先后撰写《特殊病种在高原的临床指导意义》等文章,组织党员骨干汇编“非典”防治专用手册。2007年,我发现乡镇卫生院设备简陋,疫苗无法活态保存,遂积极争取援藏资金,为23个乡镇卫生院全部配备电冰箱、发电机、摩托车、心电监护仪,彻底解决了乡镇卫生院疫苗冷链保存和急救、巡诊交通等问题。在墨脱县三名藏族孩子面临辍学之际,我率先掏出高原津贴资助他们,汶川地震,又捐了“特殊党费”等上万元。
  困难面前有党员,冲锋在先是党员。当林芝地区米林县暴发甲肝等流行病时,党员率先下乡蹲点,我帮助当地藏族干部掌握了规范的疫情报告手段和疫情处理措施,及时控制了疫情的扩散。在开展党员下基层活动中,我选择最边远、最穷困的乡镇开展调研,撰写援藏规划。为切实降低医药费用,我总结出一套招标方案,用于林芝地区药品集中采购,首次招标药品均价下降了39.6%,成为西藏自治区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范例。
  几年来,卫生援藏医疗队深入县乡,党员医务工作者身先士卒,实行长期的蹲点诊疗,此举开创了全自治区医疗援藏工作的先河。六年援藏期间,有五批医疗队20名队员被选送到地区开展医疗援藏工作,另有多批次医疗队员深入到县乡开展诊疗工作。
  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怀着对西藏的深厚感情,我自学西藏历史文化知识,2004年,创作了比日神山自然生态博物馆援建项目的解说词,成为当地第一本导游小册。我还请缨参与“藏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展厅的文字稿编纂和藏医藏药馆、宗教艺术馆的设计工作,编纂出了10多万字的《藏东南文化》一书,为博物馆14个展厅的宣传工作助力不少。我还积极参与有浓郁藏文化色彩的“工布映象”项目援建工作,承担了该项目的牌坊和碉楼建设任务。
  “一人援藏,全家援藏。”父亲退休前是单位有口皆碑的模范党员。2001年,父亲告诉我:“孔繁森在部队学过医,为了救一位藏族老人,曾口对口吸出了老人喉中的痰。”2004年,67岁的父亲隐瞒病情,导致普通的亚急性肝炎恶化而病逝,父亲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员的人生真谛。高寒缺氧,我的身体也面临着考验,但父亲的殷殷期望,让我坚持到凯旋。为了让我安心工作,爱人独自挑起了照顾家庭的重担。
  两次进藏的经历,真切诠释了何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六年援藏”。我以真正党员的标准比照自己,要求自己,终于赢得了藏族人民的爱戴与信任,组织也给了我诸多团队及个人荣誉:获集体二等功两次;获个人三等功一次,被林芝地委、行署评为预防“非典”先进个人,先后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福建省直十佳青年、卫生部全国卫生援藏先进个人、福建省先进卫生工作者等,并入选福建好人榜。“组织上入党一生一次, 思想上入党一生一世。”高原严寒磨砺了我的意志,大山冰雪净化了我的心灵。对党的忠诚,镌刻在纯洁的雪域高原上。
  (作者为福建省级机关医院党委书记)
其他文献
3月4日至5日,全国党建研究会科研院所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一届五次全体委员会议暨2012年度课题成果交流会在南京召开,全国党建研究会副会长卢先福应邀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专委会主任委员、中纪委驻中科院纪检组原组长王庭大,中科院党组成员、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何岩出席会议并讲话。  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13家科研院所及《紫光阁》杂志社的6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各院所对16项研究成果
期刊
目的:从整体动物水平和细胞水平研究灯盏乙素在肝脏中的摄取转运过程,通过普伐他汀与灯盏乙素的相互作用研究,考察灯盏乙素在小鼠肝脏转运过程中与oatp2的关联性。通过对灯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