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肥料对毛竹出笋和新竹生长的影响

来源 :林业科技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li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究不同肥料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 (Carr.) H.de Lehaie]林出笋和新竹生长的影响,为毛竹林的精准施肥和科学经营提供理论依据.在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选择生长良好,具有代表性的毛竹纯林,在样地经垦复后,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毛竹专用肥(ZYF)、矿渣肥(KZF)和不施肥(CK)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共9块20 m×20 m的样地,研究不同肥料处理对毛竹出笋和新竹生长的影响.结果 表明:两种肥料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出笋数、退笋数和成竹数.毛竹专用肥处理出笋数和退笋数最高,分别较对照高出19.48%和51.17%,矿渣肥处理较对照处理分别高出16.05%和16.96%;而矿渣肥处理的成竹数最高,其次为毛竹专用肥处理,二者分别比对照高175、108株/hm2.不同施肥处理间,竹笋地径总体呈毛竹专用肥处理最高,其次分别为矿渣肥和对照处理,而笋高在不同处理间的波动较小.2种肥料处理显著提高了新竹胸径和大径材毛竹的比例,并以毛竹专用肥处理效果更为明显.毛竹专用肥处理新竹枝下高显著高于对照处理,而矿渣肥与对照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结果 表明毛竹专用肥更有利于作为以生产竹笋、大径材竹为目的的毛竹林培肥措施,矿渣肥对促进毛竹林优质、丰产的短期肥效低于毛竹专用肥,可能与其为缓释肥有关.
其他文献
为给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栽培生理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对杜仲苗喷施不同外源激素后,对杜仲苗的株高、节间距、基茎、叶片数、叶长、叶宽及光合作用等指标进行
以浙江温州大洋山森林公园的杨梅树作为调查对象,给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林业资源调查方法。先通过无人机航拍获取大量研究区高清正射遥感影像,然后对影像中的杨梅树进行标注并构建测试集,利用TensorFlow+MASK RCNN深度学习框架对杨梅树进行检测和定位,并同时输出树冠掩膜图像和树冠像素个数,最后分别借助基于像素统计的和基于掩膜矢量估算并统计树冠的实际面积。这种方法不仅节省了人工分析航空遥感影像
以森林覆盖率较高的南方核心保护区域湘西州为例,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分析1950-2017年来主要农林作物对农业生产总值的影响.结果 得到训练样本和验证样本的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具
通过100 ℃热水、2%HCl和2%NaOH对橡胶木(Hevea brasiliensis)进行不同时间浸渍处理,分析各处理对橡胶木苯醇抽出物、水抽出物、1%NaOH抽出物的影响,并考察综纤维素、α纤维素、
从分类学、生态学、栽培与繁育、造林、园林绿化、抗逆性、次生代谢产物的提取、化学成分分析和利用等方面,对银木(Cinnamomum septentrionale Hand.Mazz.)的研究进展进行总
以广西柳州“兰亭林叙”花卉苗木林业示范区建设规划为例,运用实地调查法、系统分析法、对比研究法、3S技术等多学科、多专业、综合性强的学科研究理论与技术方法,在系统研究
对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 ylla×E.grandis)、巨尾桉(E.grandis×E.urophylla)、尾叶桉(E.urophylla)无性系试验林生长性状和干形进行了分析,为选择优良无性系提供科学依据
以低空无人机遥感手段快速获取高分辨率山林正射影像,结合影像的纹理及光谱特征,利用树冠检测技术自动获取单木树冠,并借助Matlab软件编程实现侧柏及黄栌植株数量的统计,为无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发展很快,其中餐饮业的发展尤其迅速,餐厨垃圾的排放量越来越大,占生活垃圾的比重也逐渐增大。大量餐厨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