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纲”的首创者探析

来源 :衡水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ran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秦时期无“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提法,此“三纲”与先秦儒家毫无关系,其理论根据,来源于法家韩非子的《韩非子·杨权》:“明君贵独道之容。”首次出现在文献中,是西汉后期的《礼纬〃礼含文嘉》。东汉时,班固将纬书里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搬进《白虎通》,该书是奉命而作,虽然有不少儒家的观念,但主要宣扬朝廷的观点,其取舍的标准是是否符合朝廷的需要。董仲舒讲的“三纲”,是“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君臣、父子、夫妇是阴阳关系,与“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
其他文献
形象德育是不同于说理教育的德育形态,是依托和运用生动具体的形象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培育、塑造和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情与理的关系是形象德育固有的、
问:在您的新作《本雅明·贡斯当》(见《民主的热情》,阿歇特出版社,1997)中,您写道:“作者的生平就好像他的识别标志,可以解释他为何选择这种说法而不是那种,作出这样或那样
分子生物学在精准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探讨LBL与TBL整合教学法在医学研究生分子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发现LBL与TBL整合教学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情理交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基本原则,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是这一原则确立的根本依据.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在实施有效的情感激发和增强理论说服力上下功
本课程是工民建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要求同学们通过电视课、面授课及完成作业等教学环节,能够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掌握使用仪器作图的技能和方法;掌握正投影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