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花插柳”巧在“放手”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lianpe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高分生”离开校门一下子变成了人见人厌的“低能儿”;有些管理同学时“义正辞严”的班队干部,老师怎么也想不到他们会劣迹斑斑,为多数同学发指;许许多多的后进生在校内屡考屡败,倍受冷眼折磨,但是走上社会以后,不平凡的成就却让人不得不刮目相看……每每遇到或者谈及如此尴尬的话题时,不论是育人者,还是旁观者,都会一言以蔽之:“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确,育人者必须从中汲取教训,尽快树立“放手意识”,不断优化“放手技艺”,让育人实践多一些宽严适度的教育空间和成长空间,尽快走出如此尴尬的境地。
  首先,在比较“无心”和“有心”育人智慧的过程中乐于放手,预留出适度的“自主成长空间”。同样做培育工作,“有心”却失望,“无心”却收获,何也?根源就在于“自主成长空间”有时也会直接影响到育人实践的效果。一方面应多一些“无心”预留的“尊重空间”,看似“无心”,并非不闻不问,放任自流,而是充分尊重每一个体的实际特点,尊重成长者的内在需求和自我选择,主动放弃了自己在实际工作中许许多多越俎代庖的方式方法,预留出许多自主选择的空间,在“无心”表象下实则营造出了更适于不同个体成长的“有心”环境。另一方面应多一些“有心”预留的“体验空间”,这种“有心”不要存偏心和私心,更不要轻重事都问,大小情都管,整天“左手不放心右手”,而应该乐于放手,多为每一个“柳芽”和“花苗”提供和创设自我锤炼的条件和机会,由“看人挑担不吃力”到“自己挑担尝吃力”,让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由舒展“叶和枝”的空间,都可以尽情汲取阳光、空气、水分,扎根实践,体会收获的乐趣,才会让“成荫”和“绽放”成为可能。
  其次,在对比“插”和“栽”培育方式的前提下擅于放手,打造出恰当的“因材施教空间”。一是“平等空间”是基础。既然“花”“柳”同样是自己的培育目标,就必须公正地对待每一棵“弱柳”和“娇花”,就必须让他们都可以体验到“插”和“栽”等不同培育方式,都可以享受到培育者的呵护和关爱,彻底走出“厚花薄柳”的怪圈。二是“激励空间”是主流。针对每一个体的实际需求,相机实施最适宜的“插或栽”之法,多一些磨砺,加强挫折教育,创设艰苦磨练的条件,鼓励他们战胜自己面临的种种苦难,让他们有机会经历风风雨雨;多一些阅历,引领他们见识校外的大世界,自娱自乐,开阔自己的眼界,感受真实的社会;多一些情趣,寓教于乐,调节他们的学习生活;多一些评价角度,不是仅仅局限于短期的考试名次、比赛成绩,提高他们自强自立的积极性。三是“创新空间”是依托,走出“栽”和“插”的局限,根据培育对象的成长需求和实际条件的可能,多尝试一些新的方式方法,从有效激励、准确评价、无痕引导等不同目标入手,不断摸索出崭新的培育模式,让自己的育人实践更加得心应手。
  再者,在反思“柳”和“花”成长现象的基础上敢于放手,创设相对的“阳光和谐空间”。一方面必须尊重富有个性的“需求空间”,无论“插柳”“栽花”都要求我们处处用心,事事专心,严格地遵照教育规律,真诚地尊重其主体作用;无论“花苗需要水分”,还是“柳芽需要营养”,都应该一视同仁,不可厚此薄彼,“花苗”要加倍爱护,“柳芽”更要真诚关怀。另一方面必须呵护个性的“进取空间”,现有的培育资源的使用不应采取平均摊派的方式,而应多倾斜于极具进取的个体,多倾注于呈现进取状态的环节,多关注弱势群体中可以唤醒进取意识的群体,让每一分资源都可以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栽花”“插柳”巧在放手。徐特立说:“今日的儿童转眼即青年,稍不注意,就难补救了。”育人者只有用心思考“栽花”“插柳”这一话题中蕴含的教育哲理,不断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及时更新自己的育人理念,优化育人方法,创新和拓展各具特色的教育空间和成长空间,我们的育人工作才会少一些负疚和自责,多一些满足和幸福,我们的校园才会四季花团锦簇,万紫千红,杨柳成荫,婆娑弄姿。
其他文献
语文是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丰富的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所以教师应让学生更多地接触材料,在不断的实践中,掌握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规律。这就要求教师要敞开课堂的大门,走大语文教育之路。  一、借助文本资源,让学生课内“活”起来  1.变单调为丰富多彩  小学语文课本中古诗较多,看上去显得有些枯燥,没有其他类文章耐读。但诗是学生认知民族文化的拐杖,节奏感强,含义深刻意
目的 探讨治疗异位妊娠的有效疗法。方法 选择67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34例用中药加甲氨蝶吟(MTX)治疗,对照组33例单纯用MTX治疗;治疗前后观察记录症状体征、监测妊娠包块和静脉
目的进一步提高有机磷中毒的救治水平。方法选取1999年1月-2003年9月抢救过的189例病人为临床资料。结果服毒病人只要及时合理治疗大都能够抢救成功,只有极少数病人发现、就诊
2000年元月~2004年12月我科共收住院慢性肝炎、肝硬化并发糖尿病患者72例,为探讨其临床特点、两者的互相影响、治疗措施及减少延误诊断等,临床分析如下。
目的 观察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临床确诊的急性脑梗死病人共100例,随机分为两组.长春西汀组40例,血塞通注射液、胞二磷胆碱对照组60例,疗程均为
新生儿颅内出血目前仍是新生儿期常见的危重疾病,该病的抢救成功率与之发生的并发症有直接关系,消化道出血及胃肠功能衰竭是常见并发症之一,它增加了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抢救难度及死亡率.因此,预防新生儿颅内出血消化道并发症尤为重要.为探索有效的预防方法,我们尝试应用思密达对20例颅内出血进行预防,并与未使用思密达的18例患儿进行对照,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临床常表现为颈、肩臂、肩胛上背及胸前区疼痛,臂手麻木,肌肉萎缩,甚至四肢瘫痪.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多.该病具有发病率高,治疗时间长,治疗后极易复发等特点。